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野史趣闻

都说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是石头所化 那贾宝玉真的如传说那般是石头的化身吗?

发布时间:2014-01-01 栏目:专题 投稿:无心的牛排

红楼梦作为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在文学界上所占的分量是极其重的,在描述贾宝玉出生时口含一块石头,这块石头到底是什么来历?

本书开头讲“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但书中所记何事何人?”通过这段话我们知道作者是借“通灵”这些神话来言其真事,借“通灵”之说将真事隐去,故曰:真事隐。真事隐,甄士隐也。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是想借这本书表达一些自己的一些想法,但这种想法不为当时的社会所允许,故借“通灵”之说将真事隐去。但我又想这是不是太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了。

开头后又言:“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这段话很好理解,就是说女娲在炼石补天的时候,在大荒山无稽崖炼了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但是,女娲却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剩了一块。剩下的这一块因看见其他的都被补天了,就剩自己,心里不舒服。

说到这里,其实,这是一个正常的心理活动,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多得是。譬如,同是一群要参加高考的学生,当有少数几人考上,你没考上,你会失落,我想你会十分特别的失落。而剩下的这块石头的心情就是这样。我们用现代商品经济的名词来说,这块石头就是“剩余产品”,什么是剩余产品,就是剩下了没人要的积压产品,这样它的价值就体会不出来,这样怎么办呢?只有再加工,加工成其他产品后在发挥自己的价值。所以我说作者是借通灵之说将剩余产品的价值用另一种方式体现出来。而这种方式就是来人世间历练历练。

《红楼梦》中讲道:贾府夫人生育,只听到贾夫人的喊叫,却没有听到孩子的哭啼,众人很是奇怪,难道是孩子没有生出来吗?并不是,众人很是惊奇,因为孩子一出生便是口含美玉,满脸微笑,不哭不闹,与普通的小孩子完全不同。

而贾宝玉的名字由来,也便是如此。口含宝玉而生,所以称之为宝玉,可是“贾宝玉”“贾宝玉”,难道是“假宝玉”吗?并不是。

程甲本的叙述有所不同:

(一)【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自去自来,可大可小。】

比抄本多“自去自来,可大可小”八个字,来解释顽石何以变成“鲜莹明洁的石头,且又缩成扇坠一般”的问题。

(二)【那僧道:“此事说来好笑。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那时这个石头因娲皇未用,却也落得逍遥自在,各处去游玩,一日来到警幻仙子处,那仙子知他有些来历,因留他在赤霞宫居住,就名他为赤霞宫神瑛侍者。他却常在灵河岸上行走,看见这株仙草可爱,遂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甘露滋养,遂脱了草木之胎,得换人形,仅修成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餐秘情果,渴饮灌愁水。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甚至五内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常说自己受了他雨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若下世为人,我也同去走一遭,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还得过了。’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风流冤家都要下凡,造历幻缘,那绛珠仙草也在其中。今日这石复还原处,你我何不将他仍带到警幻仙子案前,给他挂了号,同这些情鬼下凡,一了此案?”】

这一段叙述,有几点十分重要之处:

一是将顽石神瑛设计成一体,顽石神瑛侍者。这与抄本中顽石神瑛的毫无关系,有很大的差别。茫茫大士携了顽石,说要“趁此机会,就将此物夹带于中”。倘若顽石即是神瑛,“夹带”二字就说不通了。“夹带”是夹杂,附带,是次要的混杂在主体之中。按程本,顽石正是这段风流公案的主角,既是主角,还能说是“夹带”吗?无独有偶,程本叙绛珠仙子:“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风流冤家都要下凡,造历幻缘,那绛珠仙草也在其中。”其他风流冤家下凡,都是因为绛珠下凡去了结情案,则他们只是作为陪衬。现在绛珠跟随着其他人顺带下凡绛珠也成了“夹带”了。两位主角都成了“夹带”,岂非完全搞反了?抄本的说法无疑更合理些:“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风流冤家来,陪他们去了结此案。”此处甲戌本的批语:“余不及一人者,盖全部之主惟二玉二人也。”这位批者说到了点子上。

一是神瑛侍者顽石)并没有想下世的意愿,绛珠仙子先提出“他若下世为人,我也同去走一遭”,似乎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是为了绛珠仙子的心愿,特意去青埂峰将顽石取来,让他去了结他与绛珠仙子的情案。但从前文看,二仙师“来到这青埂峰下,席地坐谈”,然后才见着这块顽石,又完全是不期而遇。果然,“今日这石复还原处,你我何不将他仍带到警幻仙子案前”两句,到了程乙本中就改成:“今日这石正该下世,我来特地将他仍带到警幻仙子案前,……”抄本则是先写了“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经警幻仙子询问,绛珠才表示“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

程本与抄本最主要的区别,是顽石神瑛、贾宝玉三者的关系。

按抄本的叙述,神瑛下世为贾宝玉绛珠下世为林黛玉。顽石被茫茫大士幻化成通灵宝玉,后贾宝玉衔着它出生,并一直将它佩戴在项下。如第八回宝钗仔细观赏通灵宝玉,书中交代:“这就是大荒山中青埂峰下的那块顽石的幻相。”顽石神瑛侍者在前世并无瓜葛,后世中贾宝玉通灵宝玉的主人。(像甲戌本的批语所说,“择个绝世情痴作主人”。)

按程本的叙述,顽石就是神瑛侍者就是通灵宝玉就是宝玉。草既可以修成人形,顽石经过娲皇锻炼,怎就不能变成人形?顽石经过锻炼,灵性已通,“神瑛”不也就是“灵石”吗?顽石绛珠仙草的前世情缘,不就是“木石前盟”(第五回《红楼梦引子》曲词)吗?在这种关系中,顽石神瑛、贾宝玉通灵宝玉是四者一体。

王蒙先生说,通灵宝玉是贾宝玉的物格化,贾宝玉通灵宝玉的人格化。此说甚好。那么,人格化,就对应了顽石曾有的神瑛侍者身份;物格化,仍源于顽石最本质的身份。

相关推荐:

古代青楼的规矩有多森严?古代青楼的规矩介绍

春秋鲁庄公的娇妻与小叔子通奸引来国难

汉武帝一次艳遇搭上10万士兵性命

揭秘:赵云怀才不遇 为何终身不被重用的原因

男子1921年出巨资资助建党 解放后被判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