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野史趣闻

水镜先生司马徽为什么评价诸葛亮只得其主, 不得其时?

发布时间:2014-01-04 栏目:专题 投稿:落寞的白猫

司马徽,字德操,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为人清高拔俗,学识广博,有知人论世、鉴别人才的能力,受到世人的敬重,是三国时期真正具有才华的人。在他评价诸葛亮出山只得其主, 不得其时,这是什么意思呢?

诸葛亮遇到了刘备这样的明主,但是他出生在一个乱世之中,一生操劳是在所难免的,最后诸葛亮无功而返,病死五丈原也说明了这一点。

诸葛亮一心为大汉尽忠,但是他尽忠的时候,大汉其实已经是一个空壳子了,而且当时曹魏、孙吴的政权都是非常强大的,如果诸葛亮要实现自己兴复汉室的目标,可以说是非常困难的,这就是所谓的未得其时

这句话中的,孔明未得其时,并不仅仅是指诸葛亮投奔刘备的时间。未得其时中的这个“时”字指的是天时中的时,是诸葛亮出山没有天时这一优势。正是因为他没有天时这一优势,所以他六出祁山都没有成功,最后还病死在了五丈原上,最后落得个出身未接身先死的悲壮结局。

诸葛亮出山之时,年龄不过二十出头,但他安邦定国之才,常自比管仲乐毅,他的师父庞德公给他起了个响亮的名号,名曰卧龙。既然是龙,必能吞云吐雾,翱翔于九天之外,不可能甘愿埋没于山丘野壑中。正所谓良禽择佳木而栖,良臣择明君而侍,诸葛亮虽是隐居,但其实是待价而沽,而且他自视甚高,他要的是身居高位,他要的是绝对权力。

有哪些领导可供选择呢?谁能满足他的要求呢?

北面有曹操,雄踞北方,实力最为雄厚,加之其挟天子以令诸侯,乃汉室正统,且曹操爱才惜才,主张唯才是举;东南有孙权,称霸江东,实力次之,他知人善任,善于以感情笼络人心;西南有刘璋,占据益州肥沃之地,但他昏庸懦弱,益州早晚会被别人夺走;中部有荆州刘表,他是守成之主,不思进取,各方军阀对荆州垂涎三尺;还有汉室宗亲刘备,胸有大志,声望很高,但东奔西走,始终未有立足之地。

采用排除法,诸葛亮首先排除了刘表和刘璋,剩下三个选项,曹操孙权刘备

诸葛亮首先想到了曹操曹操是三国争雄中,最有可能笑到最后的,但是曹操手下人才济济,比较出名的谋士有荀彧、郭嘉、贾诩、荀攸、程昱、刘晔等等,个个都是奇谋善断之士,才能都不弱于诸葛亮。最为曹操赞许的郭嘉,只混了个个军师祭酒的职务,所谓军师祭酒,其实就是个没有正式编制的丞相府的属官,根本没有任何权力。诸葛亮去了,又能如何呢?诸葛亮首先排除了曹操

其次诸葛亮又考虑了孙权孙权手下能臣强将也不少,谋士有鲁肃、周瑜,文臣有张昭、顾雍、诸葛瑾等,孙权知人善任,重情重义,自己的亲哥哥诸葛瑾,才能虽不如自己,尚且得到重用,诸葛亮去了,应该能有一番作为的。但诸葛亮期望值比较高,孙权给不出他想要的职位,因为周瑜已经干了大都督,诸葛亮去了之后最多只能屈居周瑜之下,干个谋士什么的,跻身不到权力核心。是否选择孙权诸葛亮犹豫不决。

再次诸葛亮考虑了刘备刘备武有关羽、张飞和赵云,都是能征善战的虎将,唯独缺少驾驭他们的军师,诸葛亮去了,倒是能手握大权,身居高位。但是刘备势单力薄,连一块根据地都没找到。诸葛亮也有一丝顾虑。

诸葛亮踌躇未定,不知作何选择时。而他的好朋友却替他做了选择,谁呢?徐庶和司马徽,他俩比较看好刘备,不失时机的推了诸葛亮一把!

先是徐庶化身单福,帮刘备打了一场翻身仗,紧接着便借口母亲被曹操掳去,准备离开刘备,前往曹营,临行前特意推荐了诸葛亮,并把诸葛亮一个劲的猛夸,说自己若是寒鸦,诸葛亮就是凤凰;自己是劣马,诸葛亮就是麒麟。

但是诸葛亮出山,实在是迫不得已,他最有利辅佐的是刘备但是汉朝最终必然覆亡,这是宿命,是大势所趋,是人力无法改变的!就算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也不可能扭转乾坤。

纵观古往今来 , 秦皇嗜杀如命得天下 , 唐皇世明杀其兄得皇位 ,宋朝黄袍加身起兵得天下 , 明朝朱元璋性嗜杀 。 其他无疑为此 , 哪位开朝皇帝为仁义之君 ? 故刘备生不逢时 。 徐州再三退让终得其州 , 荆州则再次退让 。 以此得知刘备虽明主 ,但是却不该生于乱世 。

相关推荐:

楚汉龙且很厉害,对于项羽也无比重要,为何最后被韩信轻易打败?

这个元朝女人不简单:竟有双重身份

九千岁计划刺杀正德帝 却因九龙杯令阴谋破产

慈禧太后为什么被称为“老佛爷”?有何缘由

明朝嫔妃有哪“三陪”:床下陪玩 床上陪睡 陪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