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野史趣闻

为什么民间唯独喜欢说道尉迟敬德?

发布时间:2014-01-05 栏目:专题 投稿:妩媚的镜子

尉迟敬德是唐朝的大将,早年尉迟敬德以打铁为业,后来跟随李世明东征西战,立下赫赫战功被列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为什么唐朝有名的武将,文臣那么多,老百姓偏偏说道他呢?

尉迟敬德,名融(后世误载名“恭”),字敬德,以字行,朔州善阳人,民间传说他本姓胡。唐朝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尉迟敬德纯朴忠厚,勇武善战,一生戎马倥偬,征战南北,驰骋疆场,屡立战功。玄武门之变时助李世民夺取帝位,尉迟敬德玄武门之变的策划者和实施者。在玄武门之变前,当李世民和李建成双方斗争进入关键时刻,李世民念及兄弟之情,犹豫不决,尉迟敬德一再劝其早下决心,先发制人,不要“存仁爱之小情,忘社稷之大计”。玄武门之变中,尉迟敬德又拈弓搭箭,射杀李元吉。为稳定局势,尉迟敬德李世民之命带甲入宫向正泛舟海池的高祖李渊报告,并敦促李渊下诏,令诸军悉受秦王节制。李世民从此登上大位,开始他的贞观之治。在整个政变的过程中,尉迟敬德表现英勇,临危不乱,为李世民夺取最后的胜利立下了大功。所以,后来论功行赏的时候,他功居第一。说领兵打仗他是一个勇猛的将领,但是对于政治方面他却像个小孩。

贞观元年,尉迟敬德因功封为右武侯大将军、吴国公,和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并列,对于这样的安排,尉迟敬德火冒三丈,我出生入死,血战沙场,天天玩命,还两次救驾;你们这些文人动动嘴皮子,功劳就与我并列了,这是什么道理?每次见到房玄龄他们,尉迟敬德都要上前争论,比比谁最牛,因此,与几位宰相的关系并不好。但是天下已经平定了,治国需要靠文官们,既然尉迟敬德和宰相们关系不好,不妨就把他们分开吧。贞观三年,李世民任命尉迟敬德为襄州都督,把他调离了长安,八年,又改任同州刺史。在贞观年间,尉迟敬德很少出征,主要在地方任职,除了前面提到的,他还当过灵州都督、鄜州刺史、夏州都督等职务,没有被重用,对周边少数民族的战争,几乎看不到他的身影。李世民这样的人事安排,也算是对尉迟敬德的一种保护,要是留在京城,指不定哪天就被害死了,玩政治,尉迟将军只是个“孩子”。贞观八年的时候,有一件事情影响很大,当时李世民在庆善宫设宴,尉迟敬德也参加了,可他看了看,觉得不对劲,怎么有人的座次比他好?顿时,他又压抑不住心中的怒火,对前面的人说:“你有什么功劳,能坐在我上面。”任城王李道宗赶来劝架,双方一言不合,爆发冲突,尉迟敬德一拳过去,差点把王爷的眼睛打瞎,李世民听说后非常不高兴,用刘邦杀韩信、彭越的事例警告尉迟敬德,别以为你有功我就不敢动你,若是再犯事,别怪我手下不留情。到了后来,尉迟敬德就退休在家,晚年的尉迟敬德闭门谢客,痴迷道教,天天在家炼丹,奏清商乐,筑池台,服食云母粉,就这样,度过了最后的一十六年,显庆三年,因病去世,享年七十四。李治为其废朝三日,追封司徒、并州都督、忠武公,还送了一口大棺材,与前妻苏氏合葬昭陵,在诏书末尾,李治特意嘱咐,葬礼“务从优厚,称朕意焉”。

民间百姓尉迟敬德非常的喜欢。比如他很忠义,不被李建成收买,不抛弃与自己同甘共苦的糟糠之妻,一生忠于李世民,没有二心;再比如他个性率直,是非分明,有不满马上就表达出来,还敢打王爷李道宗,李道宗在史实中是唐太宗认可的三大名将之一,没什么好黑的;但在民间,因为剧情需要,被小说家刻画成了反面典型,尉迟敬德打他,就是在跟权贵、恶势力作斗争,中国是个权力距离很大的国家,缺少制约机制,小百姓要是被权势者欺压,往往诉之无门,无力反抗。看完尉迟敬德的相关故事,容易让人扬眉吐气,发泄出心中的委屈与不平。此外,尉迟敬德英勇善战,打败过突厥人,在战火纷飞的古代,人们饱受涂炭之苦,自然希望多出尉迟敬德那样的名将,保一方平安;他的出身也是百姓喜欢的,有的故事说他是牧羊人,有的说他是铁匠,反正都是小百姓,跟普通人没有多大区别,他最终凭本事成为开国功臣,得到明主的赏识与重用,封妻荫子,登上人生巅峰,这也是百姓想要复制的成功故事。

相关推荐:

刘备为何一生都不重用赵云,临终前才说出真相,不愧是一代枭雄

揭秘:唐代大诗人李白四次婚姻背后的辛酸

史上最悲催的皇后张嫣:入宫多年依然是处女

明朝是什么时候灭亡的? 明朝是怎么灭亡的?

揭开鸦片战争中被刻意隐藏的六个历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