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风云人物

明朝官员陈音,锦衣卫见到他都要躲,一生为人堪称官员楷模

发布时间:2014-09-06 栏目:专题 投稿:快乐的信封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人物,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明朝官员陈音锦衣卫见到他都要躲,一生为人堪称官员楷模。

明朝成化时期,有一个官员陈音陈音的官职并不高,仅是一名翰林侍讲。不过,他在朝廷里的名气却很大。大伙儿提到官员里面谁最怕老婆,常用词就是“陈也罢”。

“陈也罢”就是陈音陈音就是“陈也罢”。

这里自然有典故。

一次,有朋友到陈音家中做客,恰好陈音妻子闹了别扭。陈音妻子倒茶,妻子没好气地回答:“未煮。”陈音只好说:“也罢。”又让妻子准备水果,妻子依然冷冰冰地回答:“未买。”如此当着外人面给丈夫难堪,陈音也没说啥,还是乐呵呵地说:“也罢。”

一旁的客人听了夫妻对话,捧腹大笑。于是,怕老婆的“陈也罢”名号就不胫而走。

史书记载,明朝司礼太监黄锡仗着皇帝的宠信为所欲为。朝廷有次审案,案犯是他的亲戚,他要求参与审查。刑部尚书知道内情后,审讯时都得按照他的暗示进行。

黄锡在南京任职时,竟然侵占芦场,坐收其利。百姓的地被水漂没了,按说不应缴税,可他为了讨好朝廷,仍派出公差,用大棍刑法逼迫百姓缴税,以至于百姓呼天喊地、流离失所。当地官员知道后,没人敢出面弹劾。

但也不是所有官员都如此脓包,其中最为出名的是陈音陈音翰林院的官员,地地道道的笔杆子。他觉得,要让黄锡有所收敛必须借助皇帝的力量,于是给皇帝上了一封奏章,劝皇帝将一些儒臣召入深宫,当然也包括自己,以便询问学问。其实他是想借这个机会单独面见皇帝,将黄锡所作所为一一奏明。黄锡自然知道,因此私下竭力阻止,陈音只有徒唤奈何。

当时很多得罪黄锡官员不是被解职就是被关入大狱,陈音再也忍不住了,一道奏章送上去,希望皇帝能赦免并重用这些人。皇帝为此特意询问黄锡黄锡忙告诉皇帝陈音列举的这些人都是他的朋友或亲戚,他这样做有朋党嫌疑。皇帝最担心的就是大臣结党,听了黄锡的话,不但没有按照陈音的要求做,还将陈音叫去狠狠地批评了一通。黄锡知道后暗暗直乐。

谁知,不久后发生的事更让黄锡气得目瞪口呆。

黄锡的母亲死了,皇帝下诏官员都得去祭奠。有的官员听了急忙赶去,个别官员更觉得这是巴结黄锡的好时候,不但自己去,还组织别人去,比如翰林院的徐琼。他平日就和黄锡走得很近,又想借此向黄锡示好,便要组织整个翰林院的人都去。

待他约陈音一起去时,陈音瞪着他,狠狠道:“我们都是皇帝的侍讲官员,现在巴巴地跑去巴结一个宦官,成什么话!”一句话说得徐琼满脸通红,灰溜溜地走了。

事后,黄锡听到徐琼的报告,狠狠地咬牙,却又无可奈何。

一个月黑风高之夜,锦衣卫突然拿着刀枪,冲进兵部郎中杨士伟的家里,将杨士伟及其妻儿从被窝里抓起来,用绳子绑了吊着拷打。过去锦衣卫这样做,从无人敢出面阻拦,因为他们是皇帝掌握的特务。这次也是一样,杨士伟和家人的惨叫声在静夜里传出,十分瘆人,可没人敢露面,甚至巡夜的士兵和打更的人都绕着走。

锦衣卫正在拷打杨士伟时,那边墙头上露出一个人的脑袋,大声吼道:“你们随意捆绑、吊打朝廷大臣,不怕国家的法律吗!”锦衣卫大声恐吓道:“你是什么人,胆敢阻挡我们,难道不怕西厂的人吗?”在他们想来,对方听到西厂的名字,一定会逃之夭夭的。谁知对方不但不怕,还说自己就是翰林院的陈音

原来陈音就住在杨士伟的隔壁,夜里听到惨叫声,无法入门,就爬上墙头阻止。锦衣卫听到陈音的名字,相互望望,放下鞭子,乖乖地放了杨士伟一家,然后悄悄撤了。

在大是大非面前,陈音极有原则和主见,一点也不糊涂;可在生活琐事上,陈音可就一塌糊涂了。

一日早朝,陈音误将冠缨置于背后。当大臣们都到齐后,陈音忽然发现,大家的朝服上都有冠缨,唯独自己的没有。而按照明朝规定,没有冠缨就跑来上朝,属于失仪,是要被御史弹劾的。想到这些,陈音冷汗涔涔,大惊失色道:“诸公都有缨,为何就我没有?”一位同僚实在看不下去了,跑过来把陈音背后的冠缨摆正,笑着对他说:“陈公也有缨,只是没有‘背后眼’罢了!”诸人听后大笑。

当时,刑部有一郎中杨文卿,浙江人,某日邀请陈音到他家喝酒。巧的是,户部也有一郎中叫杨文卿,却是山西人。糊涂陈音把这两个人给弄混了,就在接到邀请后,径直赶往山西杨文卿家里赴宴。陈音到的时候,杨文卿正在睡觉,听说陈音来了,急忙起身迎接。杨文卿不知道陈音为何到来,也没给他准备酒饭。这么一来,可把陈音给坑苦了。空着肚子准备大吃一顿的陈音左等右等,也没见杨文卿把酒菜端上来,以为是杨文卿忘了,便好言提醒道:“随便弄点酒饭就好了,别太铺张!”

陈音的话彻底把杨文卿给弄糊涂了,愕然地愣在那里,想了半天也没想起来自己何时邀请过陈音。但既然陈音已经提出来了,为不失礼,杨文卿还是赶紧命人准备酒饭。过了一会儿,浙江的杨文卿催请陈音的使者来到,陈音这才恍然大悟道:“是你家主人啊?我弄错了!”随即一笑而去。

一位清朝名臣这样描述他的人才观—“大事不可糊涂,小事不可不糊涂;若小事不糊涂,则大事必至糊涂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对公事要事事认真计较,对私事则要难得糊涂。在这一方面,陈音无疑是个榜样。他在生活上糊里糊涂,可在事关原则的问题上,则从不妥协。

相关推荐:

揭秘晋元帝司马睿为何晚年如囚徒般生活

某作家彻底否定诸葛亮:称其“天下第一罪魁”

吕布被李肃拐卖而致失身于董贼的全过程

洋人眼里的美妃:清代绝色皇后真实画像

雍正为何要杀年羹尧?与功高震主没半毛钱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