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风云人物

氾胜之:中国历史上最早知名的一位农学家 其农学技术一直沿用至今 其所著的氾胜之书是中国最早的农学著作

发布时间:2014-09-07 栏目:专题 投稿:幸福的白开水

胜之是西汉农学家。汉成帝时任为议郎、劝农使者。曾在三辅教民种田,後迁御史。他总结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经验,创造了精耕细作的区田法,另还有溲种法、穗选法、嫁接法等。著有《氾胜之书》共2 卷18 篇,是中国最早的农学著作。

活跃在田间的农学

胜之,西汉汜水人。他所编著的《汜胜之书》,总结了我国古代黄河流域劳动人民的农业生产经验,记述了耕作原则和作物栽培技术,对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汜胜之在汉成帝时为议郎,知农事,后官至黄门侍郎。他曾以轻车使者的名义,在三辅指导农业生产,他深入到农业生产实践中去,认真研究当地的土壤、气候和水利情况,因地制宜地总结、推广各种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经过实地考查,反复试验,他总结推广了新的耕作方法——“区田法”。他把土地分成若干个小区,做成区田。每一块小区,四周打上土埂,中间整平,深挖作区,调和土壤,以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采用宽幅点播或方形点播法,推行密植,注意中耕灌溉等。区田法的推广和运用,大大提高了关中地区单位面积产量,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一直到清朝时,农学家杨屾在关中地区依然提倡这种耕作方法,甚至解放后的陕北地区,农民还保留着汜胜之当年推行的区田耕作法。

胜之农业科学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大力推广种子穗选法,要求在田间选择子粒又多又饱满的穗留作种子。他发明推广了“溲种法”,其原理直至今天还在应用。

瓠子是当时关中地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但由于瓠既不耐旱又不耐涝,产量一直低而不稳。汜胜之听说有一位农民是种瓠子的行家里手,就亲自登门拜访,同这位农民交上了朋友。他仔细观察研究这位农民的种瓠过程,自己还亲手反复做种植试验。他终于总结出了一套瓠子种植高产技术,即“种瓠法”。用这个新技术栽种的瓠子,个儿长得特别大,一个可抵过去的10个大。

胜之虽身为官员,却接近农民,虚心向老农请教,学习那读书做官的人所看不起的农业知识。他写了一部书,总结了关中地区农民的种植技术和经验,发展了战国以来的农学。这书就被称为《汜胜之书》,在汉代就很有名。书中记载有耕田、种麦、种瓜、压桑、选种等耕作技术,内容极其丰富。其中“区田法”、“溲种法”则更为著名。

“区田法”,类似今天的挖坑点种。即把耕地分成一方方小区,区与区间培出土埂。分区的大小,坑内挖土的深浅,是根据作物的不同来决定的。比如种谷、麦,每亩耕地分到3700个小区。这样,可以做到深翻、保墒,集中施肥、浇水,节省人力、畜力,又便于管理。这种方法是适合当时中国北方黄土地带种植旱作物的特点的,在小农经济条件下,也是一种因地制宜的科学方法

金代明昌七年,今山西南部曾遭大旱,官府遂推行“区种法”,使百姓度过了灾荒。现在,在北方的山区仍被采用着,在园艺中则更为多见。溲种法”是一种古老的浸种法。播种前二十天左右,用马骨煮出清汁,泡上含有毒性的中药附子,加进蚕粪和羊粪,搅成稠汁浸种。浸过的种子蒙上了一层带有药味的有机质,种下以后,可以避免虫蛀,萌发后,因根部伴有养料,长得整齐茁壮。这种方法,今天看来也是合乎科学道理的。

贯彻重农思想的农书

胜之经过长期的刻苦努力,总结自己指导农业之经验,整理农书一部,全书原2卷18篇。《汉书·艺文志》农家类称之《汜胜之十八篇》,也称《汜胜之种植书》或《汜胜之农书》,后通称《汜胜之书》,这是我国第一部较为完整的农业科学专著,发展了战国以来的农学,在当时享有很高的声誉,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唐贾公彦《周礼疏》说:“汉时农书数家,汜胜为上”。

胜之具有突出的重农思想。他说:“神农之教,虽有石城汤池,带甲百万,而又无粟者,弗能守也。夫谷帛实天下之命。”把粮食布帛看作国计民生的命脉所系。汜胜之把推广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作为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途径。他曾经表彰一名卫尉:“卫尉前上蚕法,今上农法。民事人所忽略,卫尉懃之,忠国爱民之至。”在这里,他把推广先进农业科技,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到“忠国爱民”的高度。可以说,《汜胜之书》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写成的。

《汜胜之书》论及的作物有:粮食类的禾、黍、宿麦、旋麦、水稻、小豆、大豆、麻,油料类的胡麻、荏,纤维类的枲,蔬菜类的瓜、瓠,以及芋、稗、桑等,这些作物的栽培方法,基本上都是第一次见于文献记载。在蔬菜栽培方面,第一次记载了瓠的靠接和瓜、薤、小豆之间间作套种的技术。在水稻栽培方面,第一次记载了通过延长或缩短水道来调节稻田水温的技术等。

对后世影响巨大的农书

《汜胜之书》总结了北方旱作农业技术,对传统农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汜胜之书》的影响下,历史上做过区田试验的人很多,有的还写下了实验报告和论著,据王毓瑚《中国农学书录》的统计,在汜书之后,有关区田的著作有13种之多,曾有人将这些书辑为《区种五种》和《区种十种》出版。区田法的影响还不止于此,金代曾以行政力量,在黄河流域推行。明清时代也有不少人倡议实行。现代陕西、山东等地所采用的“掏钵种”或“窝种”,其原理与区田法是一致的。《汜胜之书》所提出的耕作总原则对于北方旱作农业仍起着指导作用。

《汜胜之书》不仅提出了耕作的总原理和具体的耕作技术,还列举了十几种作物具体的栽培方法,奠定了中国传统农学作物栽培总论和各论的基础,而且其写作体例也成了中国传统综合性农书的重要范本。从《齐民要术》到《农桑辑要》、《王祯农书》,再到《农政全书》、《授时通考》莫不如此,凡此种种足以证明汜胜之中国农学的贡献。

《汜胜之书》是在铁犁牛耕基本普及条件下对我国农业科学技术的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总结,是中国传统农学的经典之一。《汜胜之书》不但是伟大的农学著作,而且在经济思想方面也有其一定的贡献。在重农思想的指导下,汜胜之非常重视备荒防灾。汜胜之所提倡的农业技术,其目标一是高产,二是御灾。区田法就是典型的一例。他提倡适当种植大豆、稗子等作物以备灾荒,我国战国时代即有“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汉书·食货志》)的传统,但在种植计划中如何安排备荒作物的具体论述,则以《汜胜之书》为最早。

《汜胜之书》在经济思想史上突出之点是已经注意到投入与产出,成本与利润的计算。前者有该书提供的区田法用工量、下种量和亩产量的数字,并可据此计算出劳动生产率和下种量与收获量之比。这里关于成本、支出和利润的计算虽然还不很完备,但却是有关农业生产成本等项计算的最早记录,这是战国秦汉时代商品性农业有了一定发展的产物,标志着中国经济思想史上农业经济核算思想的萌芽。

《汜胜之书》在科学上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不足之处。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受当时流行的阴阳五行说的影响,内容中夹杂着某些迷信和不科学的成分,如书中谈到九谷播种日期的宜忌。二是为了取得宣传上的效果而出现的某些虚夸和失实之处。这主要是指《汜胜之书》中所记载的区田法的产量,为了增强对贫苦农民的吸引力,着意渲染其高产的效果,以至把理想化的、自己也没有达到的高产指标写到书中。这种做法,是有悖于他作为一个农学家所奉行的求实精神的。

《汜胜之书》的失传和辑录

《汜胜之书》在汉代已拥有崇高的声誉,屡屡为学者如东汉郑玄、崔寔等所引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仍然备受重视,如北朝萧大圜云:“获菽寻汜氏之书。”贾思勰写作《齐民要术》,也大量引用《汜胜之书》的材料;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汜胜之书》的佚文,主要就是《齐民要术》保存下来的。

隋唐时期,该书仍在流传。《隋书·经籍志》、《旧唐书》、《新唐书》都有著录。唐代和北宋初年的一些类书,如《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初学记》、《太平御览》、《事类赋》等,对它多有所征引。大概宋仁宗时期开始渐少,仅偶见于郑樵的《通志》。宋以后的官私目录再也没有提到《汜胜之书》。看来此书是在两宋之际亡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祖国农业遗产的整理研究受到空前的重视,一些学者致力于运用现代科学知识整理和研究《汜胜之书》,对《汜胜之书》进行重新的辑佚和校订,其中最重要的成果是石声汉的《汜胜之书今释》和万国鼎的《汜胜之书辑释》。

国外有些学者,尤其是日本学者,也致力于《汜胜之书》的译介和研究。田岛秀夫、志田容子根据石声汉的校释本翻译了《汜胜之书》,1992年由农文容协出版。日本学者对《汜胜之书》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代田法”和“区田法”的问题上。

相关推荐:

希特勒:必将领导人民重铸伟大的德国,若不能,愿上帝惩罚我!

揭秘:历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有一个大缺陷

明朝建文帝朱允炆是怎么死的?建文帝的下落

北宋有个'杜拉拉'皇后 最后居然被宋徽宗谋杀

流氓皇帝刘邦:登基后连骂人用的粗口都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