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风云人物

曹玮:战功赫赫的一代名将 戎马四十载未尝一败 为加强北宋西北边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发布时间:2014-09-08 栏目:专题 投稿:英勇的导师

曹玮北宋名将,出身将门,喜读书,沉勇有谋。曹玮为将四十年,未曾失利。他治军严整,史称其“平居甚闲暇,及师出,多奇计,出入神速不可测”。自三都谷之战后“威震四海”,唃厮啰每闻其名,即以手加额。

少年英才

曹玮字宝臣,真定灵寿人。他的父亲便是人称宋初第一名将曹彬曹彬虽因雍熙北伐之败而饱受诟病,但他平后蜀、灭南唐、定北汉,为北宋削平各路割据势力立下大功,其功绩还是不容抹杀的,也确实对得起宋初第一名将这个称号。曹玮一生之所以能够所向披靡、战无不胜,想必也正是因为继承了其老爹强大的战斗基因。

作为一个典型的“军二代”,曹玮生在军营、长在军营,很小的时候便受到了军旅之事的熏陶。当和他同龄的小盆友们还在玩泥巴、打雪仗的时候,曹彬便已经能骑马射箭了。待到十三岁时,他已是武艺高强、弓马娴熟。更为难得的是,在身边净是一些大老粗的环境中,他居然还酷爱读书,通晓《春秋三传》之学,尤其精于《左氏春秋》,堪称文武双全。

宋太宗至道年间,西北党项族首领李继迁起兵叛宋,搅得宋朝西北诸州鸡犬不宁。太宗派当时宋军第一名将李继隆前往征讨,却劳而无功。无奈之下,太宗只好让老将军曹彬推荐一个人去对付李继迁曹彬丝毫没有避嫌,直言“我儿子就很靠谱”。于是,在老爹的举荐下,年仅19岁的曹玮走马上任,担任知渭州兼兵马巡检使,开始了自己的戎马生涯。

屡败劲敌

曹玮认为,李继迁部以骑兵为主,机动性强,在西北戈壁之中来无影、去无踪,故而宋军打他时抓不着他,撤退时又跑不过他,极其被动。鉴于此,他一改李继隆主动出击的战术,下令官兵坚壁清野、不得主动出战。李继迁求战不能,攻城又攻不下来,只好撤退。这时,曹玮再以机动兵力分道并进,潜入党项境内劫掠,迫使李继迁前来和自己玩命。

李继迁催兵赶路之时,曹玮暗中布置精兵设伏,待敌一到,顿时伏兵四起。李继迁部之前攻城累得要命,还没休息又马不停蹄地赶路,早就疲惫不堪,面对伏兵根本没法抵抗,大败而走。就这样,曹玮用这种疲敌设伏之法连续击败李继迁,斩首七千余,生俘八百,虏获牛羊马骆驼等牲畜十余万头,打得李继迁再也不敢滋扰宋境了。

除去军事打击,曹玮还十分注重在政治上分化瓦解李继迁。他派出间谍深入敌营,广泛搜集情报,了解到李继迁对归附于他的各部落并不友好,经常课以重税,各部落头人们多有怨言。曹玮趁机写信给这些部族头人,宣扬朝廷的恩信,许以高官厚禄,来挑动诸部反叛李继迁。在曹彬的运作下,康奴等部族请求内附。李继迁闻讯后率军攻打这些异己分子,却在路上遭曹玮部伏击,被杀了个落花流水。这个令宋朝君臣一度头疼不已的“滚刀肉”,竟让曹玮“玩”得团团转。

大显神威

李继迁死后,曹玮立即上奏朝廷,希望乘其子年幼、党项内政不稳之时攻灭李氏。但其子李德明非常狡猾,他卑躬屈膝讨好朝廷,请求朝廷册封,自己将永为藩属。而此时在位的宋真宗胸无大志,只想以恩惠招抚党项,便否决了曹玮的建议,丧失了大好机会。当时河西大族延家、妙娥、熟鬼等不少部落都想归顺北宋,但真宗却担心惹恼李德明而不敢接纳。曹玮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由亲自率兵将延家等部族接纳归降,削弱了党项的力量。李德明恼羞成怒之余欲发兵攻宋,但他摄于曹玮威名,最后只得忍气吞声。

所谓按下葫芦浮起瓢。就在党项蛰伏之时,河湟吐蕃强大起来,并屡屡侵犯宋境。吐蕃武士骁勇善战,曾在唐朝时期数次攻陷唐都长安。这时的吐蕃虽然远不能和唐朝时强盛一时的吐蕃帝国相比,但也不是一个善茬,连李继迁这样的“游击战大师”,都在与吐蕃的交战中重伤而死。

面对强敌,曹玮毫不畏惧。他率军主动出击,在三都谷与敌军狭路相逢。当时,吐蕃军有四万之众,宋军只有六千。所以吐蕃妄想凭借人数优势一鼓作气吃掉宋军,而不少宋军官兵见敌军势大,心中也是惊惧不已。然而,当敌人的兵马汹汹靠近之际,曹玮却淡定地在营中吃饭。直到两军相距只有几里之时,他才披甲上阵。这便是曹玮与生俱来的大将风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这份从容很快使紧张的宋军冷静下来,稳住了军心士气。

两军对垒,曹玮看到敌阵中有一人策马来回巡视,断定此人必是吐蕃将领。于是他叫来射术精湛的部将李超,给他一百精锐骑兵,让干掉那个将领,先给吐蕃一个下马威,也顺带着挫敌锐气。李超得令后,在一百精骑的掩护下,飞速接近敌阵。就在吐蕃将领进入弓弩射程的刹那,那一百名骑兵突然向两侧分开,中间的李超飞马而出,一箭过去,那员将领应弦而倒。吐蕃官兵见此情形,全军震悚。曹玮抓住战机,挥动长枪身先士卒率精骑从敌军侧后方猛攻敌阵。在宋军的攻击下,吐蕃阵势大乱,不能抵敌,全军溃败。

此役宋军阵斩九千,吐蕃另有两万余人在溃退中因自相践踏而亡,几乎全军覆没。宋军追击二十余里方还,缴获马牛、兵器、甲仗三万三千计 。而宋军仅有一百六十人受伤、六十七人阵亡!真宗得到捷报后,欣喜异常,赏赐曹玮金带、锦袍,加少保衔,擢升康州防御使。三都谷之战,使曹玮达到了他军事生涯的巅峰。受到这场大捷的影响,河州、洮兰、安江、妙敦、邈川诸城皆纳质归顺,宋朝西北局势终于再次稳定下来。

泽被后世

当然,能常年纵横疆场战无不胜,光靠他曹玮一个人那是肯定不行的。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曹玮麾下确实有一支军纪严明、敢打硬仗的队伍,战斗力相当强悍。

一次,曹玮约朋友一起去视察边境,朋友就在家里等着他。很快,曹玮推门进屋,朋友当时很奇怪,问道,咱可是巡视边境去,这么危险的工作你怎么不带一兵一卒?曹玮淡淡一笑,我可是带了三千铁甲兵啊!朋友不信,出门一看,顿时吓了一跳:只见三千兵马严阵以待,静得像不存在一样!一个小故事,足见曹玮治军的高超艺术,有这样军纪严明的军队,怎能不打胜仗?

不仅如此,曹玮还极为重视西北当地的军事建设。他广招轻壮为民兵,按武功好坏给其土地,激励百姓杀敌卫家。这些人因为有了土地,一旦敌人入侵,事关切身利益,作战时必然死命搏杀。他还对民兵进行正规化管理,编制、官衔、军饷一律向禁军看齐,提高了民兵的战斗力。这种做法,被范仲淹、韩琦等人发扬光大,在日后的宋夏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曹玮宋朝当之无愧的顶尖将领,在毕生的战斗中做到了百战百胜,有如此丰功伟绩,与他的天赋与勤奋必然是分不开的,但除了这一点人尽皆知的原因之外,我认为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家族背景。

祖上功绩

曹玮所在的曹氏家族源远流长,据状元(宋)宋庠写的《赠侍中曹公行状》记载:公之先本出晋清河太守泓之后,泓卒,子孙贯其郡,后徙真定之灵寿。今又为其邑人高曾,值唐室之骚,皆以才力事州,为列校忠归雄算屈于地势。故二祖阀阅不章于王朝,逮鲁武惠王之兴。功盟府拥旄服衮绸缪累圣率义,而上追賁烜赫。王又重之以劳谦明德,保躬不伐,歿从太烝,为宋宗臣,使今天下言诸侯王世家者,以曹为首。公即王第四子。

从以上资料不难看出,早在晋朝,曹玮的祖上就在朝为官,追溯到关系比较近的曾祖和祖父,都是在五代十国建功立业的人才,而后到了曹玮的父亲曹彬,这个时候的曹氏家族已经颇具规模了,父亲曹彬作为宋朝的开国功臣,宋朝建立之后对周围诸多政权的战争之中皆有曹彬的身影,并且屡建奇功,在朝中的地位直线上升,成为宋朝第一位节度使衔的枢密使,和唯一一位成为枢密使的大将。《宋史·李宗谔传》记载,在其去世之后,宋真宗惋惜到:“能以身名自立,不坠门阀者,惟李昉、曹彬耳。”

曹玮北宋时期的成就,与他的家族背景密不可分,祖上的功绩从小耳濡目染的影响着他,正所谓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曹玮的祖上个个都是他的榜样,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就算资质愚钝,也能比普通人对军事的理解要强得多,更何况曹玮天资聪颖,勤奋刻苦,成功就变得理所当然。

同辈兄弟姐妹

曹玮共有七位兄弟姐妹,按年名顺序分别为璨、琏、珝、玮、玹、玘 、珣、琮,妹妹名史书中未作详细记载,除了曹琏早逝之外,其余七位均在朝为官,拥有一定权势。大哥曹璨和八弟曹琮是宋代镇守边关的名将,曹璨无论从功业、学识还是品德修养方面都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家族的培养和自身的努力之下,为曹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史称:“璨起贵胄,以孝谨称,能自奋力,以世其家。”

其余兄弟虽然不像曹璨和曹琮那么出色,但也是朝中的文臣武将,妹妹嫁入宫中为妃。兄弟姐妹中,除了六弟为文官之外,其余的均为武将,相同领域的兄弟对曹玮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能够相互学习进步不说,遇到困难也能帮曹玮出谋划策。

曹玮的成功很大的原因要归结于家族氛围,当然,自身的天赋和努力也是不可或缺的。根据一般规律,此类世家大族的发展往往是一代不如一代,通常随着时间的推移,上层官僚家族会慢慢退为中层,随即家族衰落一发不可收拾,慢慢变为下层官僚家族,最终退出官僚家族的行列,能够三代为将并保持富贵的家族实属罕见。曹玮所在的曹氏家族虽然最终难逃衰亡的命运,但是曹氏从发家开始,远远不止经历三代,足以说明曹氏家族整体风气积极向上,曹玮的成功和其家族背景密不可分。

天圣八年,曹玮逝世,享年五十八岁。宋仁宗闻讯后,为他辍朝二日,追赠侍中,谥号“武穆”。而正是在他死后仅两年,没有了顾虑的党项首领李元昊便宣布反宋自立,拉开了长达八十余年宋夏战争的大幕。由此直到北宋灭亡,西北地区再无宁日。

相关推荐:

“陷阵营”统帅高顺能否撼动关羽武圣地位?

打不死的吕布是怎么做到一次次翻盘的呢?

哪个皇帝弄丢了中国19个附属国? 晚清罪人

张学良在台湾被软禁期间拍摄的赵一荻照片:此时的她后悔了吗?

晚清最后的汉臣左宗棠 连俄国人都害怕的雄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