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风云人物

杨一清:云南历史上唯一的宰相 出将入相 文德武功 始终斗争且死于斗争

发布时间:2014-09-08 栏目:专题 投稿:小巧的月饼

杨一清是明朝名臣,历经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为官五十余年,官至内阁首辅,号称“出将入相,文德武功”,才华堪与唐代名相姚崇媲美。

清朝中期重臣张廷玉在《明史》中曾评论明朝中期重臣杨一清为:博学且善权变,对边疆事务尤为熟悉,因而被称之为"出将"。除此之外,还被称之为"入相",朝中来的书信非常多,他可以"一夕占十疏",并说中要害之处,文采了得,甚至比作唐代的姚崇。

由此后世便誉之为"出将入相,文德武功"。

然而纵使是圣人也有缺点,因为人无完人,金无赤足。他虽然早年时被人诬陷反而将其推荐给帝王任用,但是在晚年被小人所嫉妒且陷害,他没有保持自己早年的风度,在与他们斗争的过程中,"不获以恩礼终"。实为可惜,可叹,可悲。

神童出仕 仕途坦荡

杨一清,与历届伟大的人出生相似。他的父亲是明朝地方官吏,他的家境富裕。在七岁时便显现出他的聪明智慧,被誉为神童,十四岁时便在乡试中脱颖而出,明宪宗亲自命内阁老师教他,在十八岁时便进京赶考得进士成绩。因为出身的杰出,他尤其受到帝王的重用。共经历了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可谓是四朝老臣,在他的一生中,官至尚书,大学士,左柱国,太子太傅,太子太师,两次入内阁预机务,杨廷和致仕后,升为内阁首辅,官居一品,位极人臣。

边境功绩 内阁除瑾

在他早年时,虽任地方官吏,但他始终没有停歇,仔细研究了边疆边境防御事务,也因此在入朝后,受朝中大臣刘大夏推荐,曾挂名正官职任边境的洗马官。在他任职期间,利用早年学习的军事知识,平定了边疆外族敌对的进犯、裁减了镇守中官的费用,使得边境军纪严明肃正,还修筑着城墙抵御外敌,因此他的边境功绩赫赫有名。明武宗时期,宦官横行朝廷,权倾朝野,目中无人,其中以刘瑾为首的"八虎"最为猖獗,因为杨一清杰出的才能,让刘瑾在四处拉拢宫中朝中人才时,看上了杨一清。

因为杨一清不屑于这些宦官同流合污,鱼肉百姓,他一次次严词拒绝了,还上书揭露刘瑾的行为,被刘瑾多次陷害,因此无奈之下只能隐居。内阁大臣们与宦官刘瑾为首的"八虎"也是水火不容的状态,在相互斗争中,始终是宦官占据上风,在这种情况下,帝王越发不管朝中事务,只顾吃喝玩乐,沉迷酒色,国家政权掌握在一群奸佞中,岌岌可危。

内阁忠臣忍无可忍,下定决心寻找机会除掉刘瑾,机会并没有让他们等太久,如约而至。恰逢镇守宁夏边境的安化王朱寘鐇谋反,内阁大臣抓住这个机会上书请求起用杨一清征平,又因时为"八虎"之一的张永与刘瑾矛盾日益加深,作为监军的张永与杨一清一拍即合,在张永上书内阁大臣上书、各地官吏上书中,刘瑾被逼入监狱,大臣们乘胜追击,明武宗一令之下,刘瑾命归西天。自此,明朝中期最混乱的宦官统治时期告一段落。

大礼仪争 受陷致死

杨廷和作为杨一清在除奸佞刘瑾时最大的帮手之一,在铲除后顺利接替当上了内阁首辅,此后杨廷和又以他自己的政务能力为大明王朝的未来带来崭新的开始,他还为大明王朝找到了最为合适的继承人,即为旁系藩王的后代,继位后为明世宗的朱厚熜。

可惜好景不长。朱厚熜是为旁系,所以他的父亲及母亲并不能入正室,甚至没有一个名分,在来回拉扯中,张璁登上历史舞台,发起了明朝中期著名的政治事变,大礼仪之争。在这件事情中,杨一清似乎对杨廷和极为不满,在大礼仪之争最尖锐之时,他自己竟然出面打击这位共事的老友。

因为帝王的坚持,加之杨一清、张璁等一众大臣斗争杨廷和选择了退出,致仕回乡安享晚年,朱厚熜赢得了为父母正名的绝对权利。杨廷和走后,费宏继任为内阁首辅,张璁也趁机利用帝王的重视以及杨一清的职权,在无德无能的情况下,力排众议,成功进入内阁

张璁具备了一切小人的品格,在一次次的官吏谩骂中,他的品格越发明显,越发猖獗的他开始排挤自己的上司,企图用自己对帝王的小恩小惠,来获得至高无上的权力。本以为杨一清会帮助自己,但杨一清不愿同流合污,拒绝了张璁的提议,还帮助费宏,并且请求被贬职的谢迁回朝任职,自此两人产生嫌隙。

锦衣卫聂能迁看不惯张璁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脸,上书弹劾张璁,被张璁知晓后竟然想要置之死地,恰好被杨一清阻止。以此为导火线,张璁开始用自己那些恶劣的品格攻击着他曾经的恩人,杨一清,联合自己的狐朋狗友,用尽一切卑劣手段攻击这位老臣。

杨一清自知年已老的自己,不想再与这些人尔虞我诈,你死我活,便上书请求致仕回乡,然而早在未登基时就知道杨一清名声的明世宗不愿意失去这位老臣,一次次加以劝阻。可惜明世宗没有坚持自己的内心,在一次次的诬陷中,他相信了小人奸佞,排挤杨一清,同意杨一清回乡,但是张璁没有自此罢手,而是变本加厉,以贿赂罪名压死了这位老臣。嘉靖九年,病死于乡。

杨一清年幼才华横溢,聪明过人,被视为神童,十四岁时参加乡试,成为翰林秀才,成华八年,中进士,任中书舍人。后杨一清升任山西按察使司佥事,后任陕西副使督学。此后入朝,任太常寺少卿,进南京太常寺卿。于弘治十五年,升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担任陕西巡抚,负责督理陕西马政,治理军纪,使得军纪严明。

杨一清为官一生,为维护明朝的稳定做出了卓越贡献,在陕西任职时,杨一清多次平定外来者的侵犯,严格军纪,加强防范,修建了边疆防御工程,增强了边关的防御。杨一清为官多年,为政通练,赏罚严明,大胆使用人才,以壮年到老年的全部精力,三次出仕西北,为西北所贡献出的智慧和力量。

杨一清的著述大多为奏议,如《关中奏议》、《督府奏议》、《纶扉奏议》等。杨一清致力于国计民生、整治边防,有着超人的政治眼光和治理才能。杨一清不仅在政治方面有所成绩,在文学方面他也有所成就,他的才能被世人所敬仰。杨一清擅长创造诗歌,其代表是《石淙诗稿》。

杨一清的一生最错误的决定便是信任了小人张璁,排挤了忠臣杨廷和和王守仁,他一生出将入相,风光无限,可是却没料到被小人诬陷致死。他一直都在斗争着,与边境外敌,与宦官刘瑾,与内阁朝臣,但是纵使再杰出的人,也终会因为被诬陷而结束自己的辉煌。

相关推荐:

张衡:天文地理无所不能,科技文学样样精通,世间罕见的稀世奇才 张衡有着什么样的人生经历?

怎么看待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孙悟空从妖到仙再从妖到佛,到底经历了怎么的转变?

他从国军中将变成了解放军军长:抗日却从不含糊

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为什么用衣袖遮脸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