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风云人物

​汉元帝刘奭:多才多艺 却为人柔懦 优柔寡断 汉元帝是如何将大汉王朝推向灭亡边缘的?

发布时间:2014-09-09 栏目:专题 投稿:迷人的秋天

元帝刘奭是西汉第十一位皇帝,汉元帝多才艺,善史书,通音律,少好儒术,为人柔懦。在位期间,因为宠信宦官,导致皇权式微,朝政混乱不堪,西汉由此走向衰落。

宣帝时期,随着汉朝国力的增强,匈奴力量一再削弱,汉匈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宣帝神爵二年以后,匈奴统治集团内部出现权力之争,初有“五单于争立”,互相不容,屠戮兼并,西汉“单于天降”瓦当最后形成呼韩单于郅支单于的对立。在汉元帝期间,在汉匈关系上出现了两件大事,一件是陈汤平灭郅支,一件是昭君出塞

平灭郅支

元帝刚即位的时候,匈奴郅支单于自以为与汉朝距离遥远,加之怨恨汉朝支持他的仇敌呼韩单于,就有与汉绝交之意,并且与康居王勾结起来,在都赖水畔兴建了一座郅支城,作为自己进一步扩张势力的基地。郅支将势力向汉西域发展,直接威胁汉朝在西域的统治。建昭三年,新一任西域太守对匈奴发动攻击,获得大胜。

至此,汉朝最后消灭了虎视西域的敌对势力。以后近40年,西域维持着和平状态,中西交通也畅通无阻。陈汤为官虽有不少劣迹,但他矫诏兴兵、平灭郅支的功绩还是应当肯定的。

昭君出塞

郅支被杀之后,呼韩单于既为消灭政敌而高兴,又畏惧汉朝的威力。竟宁元年正月,呼韩单于第三次入长安朝汉,并表示愿娶汉女为阏氏。元帝也愿意用婚姻的形式巩固汉、匈之间的友好关系,就以宫女王嫱配他为妻。王嫱,字昭君,西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南郡秭归人。昭君虽然仪容雅丽,举止端庄,但因未受皇帝封诰,所以在后宫的地位极其卑微,不受重视。如同当时绝大多数宫女一样,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但当历史提供机会时,她主动请行,自愿远嫁匈奴。在临行前举行的欢送仪式上,元帝昭君丰容靓妆,光彩照人,顾影徘徊,竦动左右,不禁大为悔恨,很想把她留下,但又不便失信,只得让她随呼韩出塞而去。

昭君这位胆识不凡的汉家宫女,为促进汉匈民族团结,自愿出塞履行政治联姻,成为名垂青史的杰出妇女。汉元帝认为这次政治联姻可使“边陲长无兵革之事”,特意把年号改为“竟宁”,意即边境安宁之意。呼韩单于封王昭君为“宁胡阏氏”,“宁胡”意即“匈奴得到昭君,国家就安宁了”。从此,汉匈长期战争状态宣告结束,双方一直保持着友好的关系。长达150年的汉匈冲突,犹如一曲雄壮的交响乐,而昭君出塞则好似一个完美的“休止符”。

昭君的事迹在正史记载中仅有几十个字,但在稗官野史中的记载却非常多,而且更富于传奇色彩。《西京杂记》中有这样一段传说:“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按图召幸之。诸宫人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由于画工毛延寿的卑劣行径,误了昭君的青春,害得她背井离乡,远嫁异域。

另据东汉文学家蔡邕《琴操》记载,昭君嫁到匈奴后,心思不乐,作下了一首诗歌,后人称为《昭君怨》,其中有这样的诗句:“翩翩之燕,远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父兮母兮,道里悠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这首诗很可能是伪托之作。又传,昭君还写了一封信给元帝。信的内容如下:“臣妾幸得备身禁脔,谓身依日月,死有余芳,而失意丹青,远窜异域。诚得捐躯报之,何敢自怜?独惜国家黜陟,移于贱工,南望汉阙,徒增怆结耳!有父有弟,惟陛下少怜之。”

据说元帝得书,大为动情,转而恼恨画工从中作梗,穷究其欺君之罪。画工毛延寿等五人“同日弃市”,一时京城画工几乎绝迹。王安石在他的《明妃曲》中写道:“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他一反以往归咎毛延寿欺君的正统观念,而把批判的锋芒指向了汉元帝。汉代出塞和亲的女子比比皆是,而且大多是金枝玉叶的宗室公主。但她们的为人行事,很快都随着历史的长河流逝了,唯独“良家子”出身的昭君却流芳千古,人们怀念不已。

元帝驾崩

昭君出塞不久,汉元帝就病入膏肓。竟宁元年五月,元帝驾崩,享年43岁,在位15年,刘奭死后谥曰:“孝元”皇帝,葬于渭陵。六月,皇太子刘骜即皇帝位,是为孝成帝。公元4年,刘衎尊其庙号为“高宗”。

元帝是如何将大汉王朝推向灭亡边缘的?

逼死萧望

实打实地说,汉元帝算是一个品行端正、多才多艺的好人,但是,好人可不一定能成为一个好君王。作为君王,汉元帝能力不足,性格还有问题。史书说他:“柔仁好儒。”如果,他心胸宽广,执行仁政,重用儒臣,那一定是天下万民的福分。但汉元帝优柔寡断、软弱可欺,被宦官左右,杀害忠臣良将,葬送了前几位帝王打下的江山社稷。

宣帝临终前,已为元帝安排“三驾马车”辅政,以乐陵侯史高领衔,太子太傅萧望之、少傅周堪为副。史高是宣帝最看重的人,而后两位都是元帝的老师,又是当时的一代大儒,所以他们自然得到了崇尚儒学的汉元帝的重用。元帝多次在宫中召见萧望之,咨之以天下大事,萧望之也不遗余力,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屡屡献言建策,荐举名儒茂才,劝谏元帝远离外戚、宦官,振兴朝纲,励精图治。对于萧望之的奏请,元帝几近言听计从,君臣协力同心,亲密无间。然而,好景不长,萧望之的崛起,让宦官中书令弘恭、石显很是嫉妒。于是他们联合外戚上书弹劾萧望之结党营私、图谋不轨,所谓三人成虎,元帝就这样忘记了八年的师生情,将萧望之打入了天牢。

过几天后,元帝思前想后,觉着这事不对劲,敦促将萧望之释放并复职。石显从中作梗,萧望之虽然被释放了,但却被革职为庶民。数月以后,更为滑稽的事情发生了,原本想要将老师重新启用的汉元帝再次听信谗言,下令拘捕萧望之。这样反反复复的行事,让原本性情刚直的萧望之忍无可忍,于是在皇帝拘捕之前便饮鸩自杀。逼死老师后,汉元帝又特别的悲伤,责怪弘恭、石显等人害死自己的贤傅。

此后每年忌日,他都派使者前往萧望之墓地祠祭。尽管他们师生感情颇深,但元帝萧望之的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这个事件上,元帝的性格缺点暴露无遗。如果他坚信萧望之贤良忠诚,完全可以使萧免遭小人陷害。可是他耳根软,缺乏主见,容易被宦官左右。再者,他已然知晓老师清白无辜,却没有惩治逼死老师的幕后推手,只是口头责问弘恭、石显等人,使其“免冠谢”而已,事后对他们宠信如故。如此宽仁,实则是非不分,赏罚不明,使得宦官有恃无恐,日后更为放纵。

诛杀京房

萧望之死后,宦官当道,朝堂上下一片乌烟瘴气。公元前45年,易学大师京房举孝廉入仕,经常推演大事,而且奇准无比。元帝很是好奇,于是多次召见他,咨询国事。刚正耿直的京房很是看不惯石显等人的作风,所以隔三差五的劝谏元帝疏远他们。动了奶酪的京房自然被人嫉恨,只是他们在等待一个彻底将京房打趴下的机会。

很快,机会来了。京房元帝请奏推行“考功课吏法”,用以整肃朝廷纲纪。元帝也觉着这事很靠谱,于是召集公卿朝臣讨论这事的可行性。结果可想而知,平时散漫的官员毫无例外地都投了反对票。不死心的元帝,决定在各州郡先试执行,石显等人瞅准机会将京房下放到了魏郡。京房清楚地知道,一旦自己远离朝堂,身遭不测的日子就不远了,因为石显、五鹿充宗等一帮佞臣必定会在元帝面前恶毒地攻击自己,而自己将永远失去辩白的机会。

接到赴任魏郡的任命之后,京房便接连给元帝写了两封密奏呈递上去,恳请元帝务必要提防佞臣乱政,允许自己到年终的时候乘传车到京师向皇上奏事。元帝准奏。京房尚未出发,在石显、五鹿充宗等一帮佞臣的蛊惑下,元帝又改了主意,派出使者送来诏书,告知京房,到任后专心治理魏郡,不必回朝奏事。

京房更加恐惧,行至新丰,给元帝发出了第三封密封奏疏。行至陕县,京房又发出了第四封密封的奏疏,更为迫切地提出了同样的请求。奏疏石沉大海。一个月之后,京房终于等来了元帝的诏书,不过不是召他乘传车上朝奏事,而是敕命将他逮捕入狱。不久,京房即被杀头示众。

重用石显

京房死后,石显的权利空前集中。这当然和元帝的信任离不开,在元帝身体不适时,便将朝政全部委托他处理。于是石显威权日盛,贵幸倾朝,公卿以下无不畏惧他。石显俨然一言九鼎,“重足一迹”。元帝特别宠信宦官,主要认为宦官没有家室,不会缔结“外党”。但这是一种错觉,石显之流其实颇擅长“结党”,他们不仅与宫廷太监结为“内党”,而且勾结史丹、许嘉等外戚,并拉拢那些见风使舵的匡衡、贡禹、五鹿充宗等儒臣,结为“外党”;内外呼应,兴风作浪,党同伐异。

能成为人上人的人自然有过人之处,石显就很会揣摩元帝的心思。萧望之死后,他便极力举荐贡禹,这样既收买了天下儒士的心,又讨好了元帝,还落下了好名声,可谓一举三得。虽然石显精于权术,但缺乏治国理政才能。如此心术不正的人,自然不能造福于国家与民众,却能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成为贪腐的“大老虎”。更可怕的是,在这个“大老虎”擅权期间,纲纪紊乱,吏治腐败,欺上罔下,贿赂公行,奸佞得势,正气不畅。大汉王朝大厦也将倾。

元帝如果没有生在帝王家,或者没有成为帝王,他仁善的品质一定会让其成为一个对民众很好的好人。但却因为汉宣帝的不忍成为了帝王,他也就在糊里糊涂中将西汉王朝推向衰败,成了一个千古罪人。

相关推荐:

二十个处女!宋高宗挑选皇太子所用的奇特方法!

探密诸葛亮的婚姻:甘愿娶丑妻是否别有所图?

袁世凯为何软禁章太炎?袁世凯为何不杀章太炎

皇太极娶大玉儿姑侄三人 为何只独宠海兰珠一人

唐朝史上知恩图报终得善终的初唐名将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