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风云人物

蒲松龄:才华横溢但却屡屡落榜 创作的聊斋志异被誉为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 为何才华横溢的蒲松龄会屡试不第呢?

发布时间:2014-09-09 栏目:专题 投稿:缓慢的奇异果

蒲松龄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 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他毕生精力完成《聊斋志异》8 卷、491篇,约40余万字。内容丰富多彩,故事多采自民间传说和野史轶闻,将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会化,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憎感情和美好理想。被誉为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

蒲松龄生于明末清初,父亲虽然未考取功名,但也颇有学识,从给儿子起名字就可以看得出来,因为《世说新语》中就有“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的名言,可见蒲松龄这个名字中,包含着父亲对他健康多寿的祝愿。

蒲松龄天赋异禀又懂事用功,十九岁时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就一鸣惊人,在县、府、道三试中都获得了第一,顺利晋升为秀才,在山东一带很是有名,山东学使施闰章对他也十分赏识,说他“观书如月,运笔如风”,似乎锦绣前程就在眼前。
谁知道命运只是让他尝到了这一点点甜头,之后等待他的,却是一生的苦头。此次考试之后,蒲松龄的科考之路便满是辛酸:由于官场黑暗,没有事先“打点”的他,乡试是考一次落榜一次,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有时竟连候补的队伍都没能进得去。
蒲松龄的铜镇纸上刻有一副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副自勉联流传极广,直到现在,还被很多学校贴在教室里当做标语勉励学生用功读书。

蒲松龄一心考取功名不问世事,造成家中十分贫困。一个夏日,家中粮食很少,任凭妻子多么贤惠也只能给家人熬些稀粥充饥,两个儿子为了点粥争执起来,蹒跚学步的小儿子饿鹰一般的翻盆倒盏,唯一的女儿只能远远地呆看着蒲松龄,十分可怜。
贫穷的现状将一家人的生计问题摆在了蒲松龄的面前,此时,恰好城中毕府前来为少爷们请先生,蒲松龄便成了毕府的代笔人,教课闲暇毕家那些应酬稿也都出自蒲松龄之手。毕老爷十分欣赏蒲松龄,将家中几万本藏书供他随意阅读,并把最清静的地方安排给他住,还赞助他写书用的纸墨灯火。
蒲松龄年幼时,正值满清入关屠城,在山东镇压农民起义,产生了很多的古怪事,当时社会风气也是志怪小说盛行,大家都十分喜欢谈鬼说狐,蒲松龄本就对逸史和民间传闻很感兴趣,又亲历了科考的种种黑暗,于是在毕府教课备考之余,便开始创作《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独有的一方天地,在其中,他写了不少自身的经历,比如当年与哥嫂分家时,恶嫂将祖上的好田、好房都抢走了,蒲松龄分到的那几块田基本就是废的,恶嫂给蒲松龄留下了非常大的心理阴影,导致他在书中写了二十多个悍妇,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他越写越有兴致,不管哪个朋友经历或听到什么奇闻轶事,他都要去了解一下,回来就写进自己的书里,以至于后来在空闲之时,更是支起一个茶摊,邀请过路的人来讲述奇异的故事一个故事一壶茶。
蒲松龄在鬼狐故事中寻找人生的答案和精神的支撑,他上写皇帝宰相,下写贫困书生,仗义执言抒发公愤,将上层官场与下层百姓间生活对比的触目惊心,痛泄于文字之间,也用大量的爱情故事,写出了世间的真情,在现实生活的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间寻找一些安慰。
聊斋志异》成书以后,蒲松龄因家贫无力出书,至清乾隆三十一年方才刊刻行世,多亏了将蒲松龄视为奇才的同乡好友王士祯,倾力为其在各大书坊间奔走,并为《聊斋志异》题诗:“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

可怜蒲松龄追求了一辈子功名功名却总是和他擦肩而过。在他七十多岁时,朝廷实在不好意思,就给了他一个安慰奖,封他为贡生,儿子请人为他画了一幅画像,枯瘦的蒲松龄穿戴着酷似官服的贡生衣冠而端坐。
蒲松龄写作时,特别喜欢在文章结尾加上一个“异史氏曰”,也就是“关于这件事啊,我有点想法要说”。对于自己身穿这种“山寨官服”,他深感羞赧不安,非要在上面也吐槽几句:“癸巳九月,筠嘱江南朱湘鳞为余肖此像,作世俗装,实非本意,恐为百世后所怪笑也。”意思是说画这像全是儿子的主意,非让我穿这身衣服,后世人看到了不要笑话我啊!

蒲松龄用几百篇故事让后人永远铭记,他一生最耀眼的成就便是给后世留下的巨著《聊斋志异》,在科举中他的种种可悲,却尽数在小说中得到了安慰。鲁迅评价《聊斋志异》是“专集之最有名者”;老舍也曾感叹其作品“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郭沫若更为蒲氏故居而题联,称赞蒲松龄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蒲松龄从小便十分聪慧好学,才华横溢,有着过目不忘的本领,看过的书都能够倒背如流,但是他这么的聪明为什么会每每落榜,屡试不第呢?蒲松龄的家庭是个没落的地主家,由于社会环境和家庭因素的影响,他从小便喜欢学习,在他年满十九的时候,就参加考试,一连考了三次第一,成了秀才,但是当他后来参加举人考试时,竟然落榜了四次,一直到了七十一的时候,蒲松龄才考到了贡生。为什么才华横溢蒲松龄会屡试不第呢?

第一种说法,蒲松屡屡落榜和他经常对对子有关系,清朝顺治年间,朝廷采用以汉治汉的方式压制明朝的剩余力量,顺治帝同意实现科举考试选拔人才,为了能够招揽更多的人才,加强政权的稳定,顺治帝特地授意摄政王多尔衮和范文程,一起开了一家客栈,声明,只要是来这家客栈住宿的人,只要能对出上联,就可以免费吃饭和住宿,还赠送十两银子。

顺治十六年,这时的蒲松龄年满二十,前往京城考试,住在了文昌客栈,蒲松龄觉得自己很有才能,就要求对对子,于是范文程出了上联“千里为重,重水重山重庆府”,蒲松龄从小就博览群书,对很多故事都知晓一二,所以范文程所出的对联出处也知道,是明朝皇帝朱元璋给四川重庆的一个秀才出的,当年的秀才对出了一人成大,大邦大国大明君,当时得到了朱元璋的夸赞。于是蒲松龄不假思索的说道:“一人成大,大邦大国大明君。”

蒲松龄以为自己会得到称赞,但是没有想到,范文程在顺治帝面前搬弄是非,说他太过狂妄,理由就是蒲松龄脱口而出的那个对子,顺治帝就想要治蒲松龄的罪,可是没有证据,于是说不会用蒲松龄入朝为官。可惜蒲松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还一连四次上京赶考,每次都落榜。后来他在《聊斋志异》的自序中写到,自己花费了很多年的时间编撰这本说,满腔的才华,但是却没有得到重用。但这些都只是传言,没有可靠的依据。

第二种说法,蒲松屡屡落榜和他编写聊斋志异有关系,据历史记载,蒲松龄的好友张竹青知道蒲松龄写聊斋志异后,认为这样会影响到他的考试成绩,于是告诉蒲松龄切莫因为聊斋志异最后什么也得不到,劝诫他要专心参加科举。可是蒲松没有他的话,看到听到任何的奇闻异事,都很感兴趣,任何写在了书中。

《三借庐笔谈》中曾写到,蒲松龄当时为了能够记载更多的故事,就在他的家乡柳泉摆了一个茶摊,只要有路人经过,就请他们喝茶听他们讲故事。听完后就记录下来,于是编撰了聊斋志异。后来鲁迅对这个说法进行了考究,认为这个说法是不成立的,据历史资料记载,蒲松龄做了四十五年的私塾老师,家境贫寒,收入极其的微薄,是没有能力去摆摊的,但是不可置疑的是,蒲松龄听到任何奇闻异事都会记录起来,整理在他的书中。

第三种说法是,蒲松屡屡落榜他的前三场考试考官有关系,蒲松龄一生不得志,反而是和他年少时造成的。蒲松龄十九岁的时候,参加秀才考试,他在淄川县、济南府、山东省三试第一,成了秀才。当时的主考官施闫章也是有名的大诗人,清初诗坛有“南施北宋”之说,北宋是山东人宋婉,南施指的就是这个施闫章。

施闫章给当时参加考试的出的第一道题目是《蚤起》,当时的科举考试是考八股文,是希望考生能够介绍孟子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但是蒲松龄却没有采取八股文的题材,运用了小说式的文言文,施闫章非常的欣赏他,连连夸赞蒲松龄,随后大笔一挥,蒲松龄就成了当年的秀才。

县、府、道三次考试蒲松龄都得了第一名,这时就很是骄傲,还想要求取更高的功名,可是施闫章让他误以为参加科举考试也可以这样写文章,而后四十年的考试之路,没有人再想施闫章一样欣赏他,主考官们都是按照八股文的要求来选拔人才,所以蒲松龄才会屡屡落榜

蒲松龄一次次的落榜,可是他为什么还要选择走科举这条路呢?因为他没得选,科举考试是他唯一的选择,在当时的社会,若是想要成就功名,就必须参加科举考试。可惜的是,蒲松龄一生追求功名,也没能实现。或许他的不得志和上面三个因素有关,但是最根本的还是当时腐朽的科举制度。

相关推荐:

刘秀的女儿郦邑公主被驸马杀死  驸马全家被处死

揭秘:为何大唐朝太子李显流放后却天天等死?

三国都有哪些霸气女汉子

慈禧为买一宝贝不惜花光清朝积蓄 加速晚清灭亡

周德兴是因为其儿子宫中淫乱才被朱元璋诛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