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风云人物

姜维:蜀汉后期的军事继承人 以一己之力抵挡蜀汉衰亡 为何后世对姜维评价不高?

发布时间:2014-09-09 栏目:专题 投稿:粗犷的白猫

姜维是三国时蜀汉名将,官至大将军。诸葛北伐时,姜维被怀疑有异心,姜维不得已投降蜀汉,被诸葛亮重用。诸葛亮去世后姜维蜀汉开始崭露头角,费祎死后姜维开始独掌军权,继续率领蜀汉军队北伐曹魏。后来姜维希望凭自己的力量复兴蜀汉,假意投降魏将钟会,打算利用钟会反叛曹魏以实现恢复汉室的愿望,但最终钟会反叛失败,姜维与钟会一同被魏军所杀。

在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人物,他以喜剧出场,却以悲剧收场。他始为魏将,后弃魏投蜀,作为降将,他是幸运的,刚一登场,就备受蜀汉宰相诸葛亮的青睐,还被诸葛武侯认定为他的接班人,这一待遇从古未有。而他也没有辜负期望,在诸葛亮的精心培养下,在后期成为了,蜀汉政权不可多得的宰辅。他的不平凡的事迹,在中国民间广为诵传。他就是姜维姜伯约

在罗贯中先生的《三国演义》中,他首次出场是在第92回:却说建兴五年春,诸葛亮伐魏,与魏驸马夏侯懋对阵。夏侯懋遁入南安郡闭门不出。赵云、邓芝等久攻不下。诸葛亮设下连环计,叫人扮作魏将裴绪赚得安定太守出城,巧取了安定郡和南安郡。本想以此计同时拿下天水郡,却不料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坏了诸葛亮的大事。诸葛亮攻取天水不下,惊呼日:“此是何人,识吾玄机?”却见一少年将军,挺枪跃马而出日:“汝见天水姜伯约乎!”能让多智而近妖的诸葛孔明惊呼的人,可不多见,姜维一个。那时候的姜维是何等意气风发。

众所皆知,姜维本是魏国人,其父是姜冏本是天水郡功曹,不过在他十二岁那年,他父亲因羌、戎等族作乱,不幸战死在沙场上。当时还是属于大汉汉献帝建安年间,由此,他得以继承父荫,在魏国天水郡做一个参军。如果不是诸葛亮的北伐姜维有可能一辈子都是天水郡一个兢兢业业的公务员,每天按时按点打卡,生活过得倒是挺富足,但对于胸怀大志、满腹绝伦的姜伯约来说,这样的生活实在太单调了。他无时不刻在想着能够建功立业。终于在他26岁那年,机会来了!

公元225年,蜀汉丞相兵出祁山,在夺取天水郡的过程中,却遇上了姜维这么一个“硬茬子”,那是姜维第一次在计谋上击败了诸葛亮,不过不久之后,其上司天水郡守马遵中了诸葛亮的离间计,误以为姜维已经投降了蜀国,因此被作为弃子被丢弃在天水城外,走投无路的他,也只能投降诸葛亮。

吾自出茅庐以来,遍求贤者,欲传授平生之学,恨未得其人。今遇伯约,吾愿足矣。从此,姜伯约心归季汉。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作为一个降将,在朝堂中无人不受重,在军中又各种掣肘带兵不过万。可即使如此,他还是十年二十年如一日的抵御边疆。

即使接手了一个比刘备诸葛亮时期更加恶劣且无法扭转的摊子,在朝中不仅每天有各种投降派进谏,而且还要面对朝内的斗争和政治上的打压。但他依然想的是是光复大汉。在余下的几十年年生命中,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一直燃烧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

公元227年诸葛亮第一次出兵北伐,虽然马谡街亭失守,影响了整个北伐大局,但对于诸葛亮来说,得一伯约,足以抵得上这场祁山之败。在回到汉中后,姜维姜维被辟为丞相仓曹掾,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虽然官职小,且不是个实职。但作为一员降将,能够入职丞相府,足以看出诸葛亮对姜维的重视。

并且他还专门写信给留府长史张裔和参军蒋琬:“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又曰:“姜伯约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于人,毕教军事,当遣诣宫,觐见主上。”一个27岁、且刚投降过来魏国属官能得到如此厚待,难以想象诸葛亮是通过什么如此信任他的?难道是因为姜维是他钦定的继承人吗?恐怕不止。

心存汉室?何以心存汉室?这就要跟姜维所生长的环境有关了。姜维出生在天水郡,天水是什么地方?关西地区,也就是长安以西,在东汉十三州中,隶属于凉州。凉州这个地方自古以来就是汉胡混居、戎民好斗和豪强林立之地。一直以来,这个地方都是羌氐等族定居之所。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更别说多民族混杂在一起了。

东汉末年,不仅中央腐败,而且地方也无故欺压百姓,尤其是居住在当地的羌氐胡人。在生活和民族歧视的压迫下,这些胡人奋起反抗,因此这片地区连年发生战争。而正因为战争,也就产生了像董卓、马腾和韩遂这样拥兵自重的西凉军阀。所以说,西凉之地完全就是个“战争包袱”。

曹操拥立献帝、改元建安前后,关西之地一直被各路军阀割据并未服顺中央。直到魏国建立,马腾韩遂等人相继被灭,曹魏才将这些地方真正划归势力范围内。不过由于中原官员对胡人的歧视心理,导致他们对这个地方并未在乎,一直处于忽略的状态,不仅当地胡人被歧视,就连定居的汉民也不受重视。

姜维正是生长这样的一个地方。据史料记载,姜维生于公元202年,正值建安七年,也就是说在他归属的前二十七年,他不仅目睹了他父亲的死,而且还历经了天下群雄并立和三国鼎立的巨变。因为父亲杨冏的殉职,得以“赐官中郎,参本郡军事”,文职转军事,在天水郡做了斗食奉的小吏。

你说他对刚立国不到八年的魏国,有感情吗?我想他对汉室的感情还比曹魏强。从他书信给他母亲就可以看出。当时姜维降蜀后,不想战局突变,因街亭失守,诸葛亮不得已仅迁走祁山附近千户居民和降将,由于姜母住的比较远,都没来得及带走。后来姜维收到母书,信的内容只有四句话:令求当归。

你知道姜维是怎么回的吗?“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有人说是姜维是个不孝之人,而在我看来,这是姜维的“孝”所在。回,就等于其母死,自家性命也搭上;不回,其母才全。君不知当初徐元直因一封家书归魏,而导致徐母之死吗?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

我相信姜维是有远大抱负,留在魏国,也就只能做到郡守之职。而降蜀,不仅得到蜀汉丞相诸葛亮的赏识,而且能够实现自己的个人抱负,有机会实现自我价值,为何不展现自我呢?何况,他虽是魏国人,但魏国也对他不仁,既然你不仁,我为何不义?

诈降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嘱托

说到姜维之后的几十年人生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我认为不是九伐中原,而是最后的诈降。三十六年一心为国,十一年尽力北伐,甚至亡国之后不计一时名节也要赌上性命只为复兴汉室。这是一种独立扶起将倾大厦的勇气、能力、胆色和意志。试想我们人生中遇到一点困难挫折就气馁畏缩,而姜维遇到的是君主投降国家灭亡之痛苦,是只身一人无一兵一卒之窘境,是对手泰山压顶的巨大优势,是自己几无任何余地的卓绝逆境,但他还是坚持着、筹划着、用他智与力意图再写传奇!和只求做一个“安乐公”的窝囊君主相比,姜维从未放弃过。

你很难去想象,以蜀汉当时的国力,姜维一次又一次地出兵北伐,去完成他的“伯乐”诸葛亮也未能达成的目标。他为的就是完成先帝刘备和诸葛北伐的遗愿。因此九次北伐中原,一次又一次失败,还落下了“穷兵黩武”的骂名。他不仅要和强大的魏国作斗争,还要和国内很多反对声音作斗争。在被限制的兵力条件下,竭尽全力想办法达成北伐成功的目标。即使到蜀汉危亡之际,他也没有放弃,依然坚守剑门关挡住钟会大军,可没想到,他的“老对手”邓艾却兵出奇招,偷渡阴平,直取成都。

可即使是刘禅投降、蜀国已灭,他也依然没有放弃。他既没有选择像阿斗、谯周一般选择归顺,然后让自己的余生伴随那个昏庸的旧主在魏地的蜀乐里醉生梦死;也没有选择像北地王刘理,或者诸葛瞻那样或激烈抵抗,或自杀以成全自己的身后的万世烈名。

他选择了一条更加艰难的路:诈降。这条路,他赌上自己的性命以及全家老小,还有自己的身后名节。只求能够为心中的理想和老师诸葛亮的嘱托,做最后的努力,哪怕是万分之一成功的机率。”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

我不知道他在写这句话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但可以感受到他那种终其一役的念头。

他利用他诈降和反间计,成功地挑起了邓艾和钟会的矛盾,成功地除掉了邓艾和钟会。不过要想复国是不可能的了,魏国不可能对此事无动于衷。钟会死,也就是姜维死。姜伯约也为蜀国尽了最后一份力了。我想在他临死之际,他在想什么?是后悔还是无奈,我想都不是。我更希望他想的是他解脱了,他再也不用怀着复兴汉室这一使命前进了,因为他做了他该做的一切,他无愧于心。

关于姜维的争议,大多集中在两个话题,其一是“忠”,其二是“智”。

一个问题:忠

所谓忠,便是他到底算不算得上忠臣——这是关乎古人名节的第一号问题,太多贪官酷吏,因为忠于旧主而依然被人景仰(比如公孙瓒手下的关靖),而不忠于旧主,个人形象往往会大打折扣。姜维是天水冀县人,父亲牺牲于汉胡战事,他因此得以做官。姜维出生时,官渡之战刚刚结束,曹操逐渐拥有中原。显然,那个时候姜维及其家人名义上是属于汉朝的。在曹魏取代汉朝成立以后,姜维等人便成为了魏边臣,镇守天水一带。

孙盛说姜维“策名魏室,而外奔蜀朝,违君徇利,不可谓忠”,这种攻击显然不成立。三国时代的人物对忠的定义,是一种双向的报答、而非单向愚忠。比如诸葛亮言“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的原因,是“追先帝之殊遇”。有一股战国侠士的风气,就如同著名刺客豫让那般,“君待臣如手足、臣视君如腹心;君待臣如犬马、臣视君如路人。”

从这个角度看,虽然曹魏政权并未视姜维为“犬马”,并且给予官位,但这是对汉朝故吏乃至汉朝政权合法性的全面继承,是自然而然的结果;姜维并未受曹魏政权额外的“殊遇”,也没有被君主当做“手足”。在兵败之前、竭力用事,兵败之后,不被友军接纳,只得投降

但遇到诸葛亮后,姜维的人生就变换了轨道。刚一回成都,才二十七岁的姜维便被加奉义将军、当阳亭侯。诸葛亮同时嘱咐长史张裔、参军蒋琬“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姜伯约甚敏於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於人,毕教军事,当遣诣宫,觐见主上。”对留守官员如此嘱托,诸葛亮的意图很明显,要着重培养姜维

于是姜维作为一个地方小公务员的时代随即结束,日后成为蜀汉政权的一号人物也只是时间问题。相比之下,诸葛亮与蜀汉政权这样的提携,对于姜维而言才是真正的“殊遇”与“国士之恩”。因此,也才值得姜维以“国士相报”。如果曹魏兵临城下之际,姜维举众投降,才是真正的“不忠不义”。

第二个问题:智

这个智是治国治军的智。姜维独自开始领兵掌权,是在费祎被刺杀身亡后,此后屡屡率军出击。从蜀汉延熙十六年开始、到景耀五年,姜维一共发动了七次大规模北伐,目标都是关中平原。十年间发动七次战争,也就是平均不到一年半便会有一次大规模军事行动,这种战争烈度确实很大。但相比之下,诸葛亮的五次北伐,前后相距只有六年,其频率更加频繁。

从战果上看,姜维七次北伐,胜两次、输三次、不胜不负两次,确实乏善可陈。但蜀军人少势孤、良将匮乏,与姜维对阵的都是如邓艾、郭淮等名将,如果抛去劳民伤财的国力影响,姜维的作战水平至少不平庸,恰恰相反,姜维是那种喜欢搞一些“花里胡哨”的人,正是这种花里胡哨,让他饱受诟病。

一个花里胡哨,是防御策略的改变。

姜维执掌军权之前,蜀汉的防御策略是,在汉中周围的屯戍点驻扎重兵,据险而守,在敌军进攻时候能够抵御成功即可。这个策略从刘备当上汉中王开始就一直如是。但姜维认为这不能取得更大的战果,希望放敌军进入阳平关,在战线被迫拉长以后,派遣游击军队袭扰补给,在敌军粮草不足准备退却之际,一齐出击,便可以取得大捷。

景耀六年,魏军兵分五路,前来检验姜维的策略效果。结果本来要截住魏军的闸机口因为叛徒蒋舒的出卖而长驱直入,整个汉中防线就此覆灭,而蜀汉的灭亡也就成了时间问题。

一个花里胡哨的策略,是利用钟会的复国之计。

姜维希望利用钟会谋反的机会,收拢旧部然后复国。但实际情况却与司马昭预料的一模一样:“凡败军之将不可以语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与图存,心胆已破故也。若蜀以破,遗民震恐,不足与国事。中国将士各自思归,不肯与同也。若作恶,只自灭族耳。”姜维作为蜀国大将,不可能没有洞察蜀国军民人心,但复国心切,便愿兵行险着。这与其说是“亡国之乱相”、倒不如说是挽澜之孤臣。

从大势上说,姜维作为弱国的大将,以个人之力几乎无法抵抗灭亡的到来。但站在个人角度,在灭亡到来之前尽心竭力、与国休戚,也不枉为一代名臣。

相关推荐:

清朝最悲情皇后隆裕:却从未被光绪皇帝所宠幸

私募军队对抗匪军,有个人比曾国藩早了近2000年,却结局凄惨

汉武帝晚年犯糊涂,逼死妻子和女儿,只因这一句谣言

施耐庵是哪个朝代的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资料介绍

抗日名将谢晋元将军简介 谢晋元将军是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