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风云人物

李光弼:真正拯救唐朝的英雄 战功推为中兴第一 最后却含恨而终

发布时间:2014-09-09 栏目:专题 投稿:认真的鸡翅

李光弼唐朝中期名将,出身“柳城李氏”,经郭子仪推荐而任为河东节度副使,东出井陉,参与平定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平定,李光弼“战功推为中兴第一”。李光弼晚年为宦官程元振、鱼朝恩等所谗,拥兵不朝,声名受损,因此愧恨成疾。

契丹男儿

李光弼唐朝景龙二年生于辽东一个契丹族家族,这个家族世代效忠大唐,父亲李楷洛更病故在抗击吐蕃前线,忠烈家风熏陶长大的李光弼,武艺精性子却沉,还有个特殊爱好——酷爱读《汉书》。以他自己话说,每逢想念父亲,就去翻《汉书》,读到书中忠良,仿佛父亲就在眼前。一生忠义信仰,就是这般字字句句,读到心头扎根。后来入伍从军,更成了出名老实人,多年来认认真真打仗,从不主动攀高枝,吃苦受累也不少。

但不想攀高枝的李光弼,却真遇上一棵影响他一辈子的“高枝”:三十八岁那年,得遇了河西节度使王忠嗣。身为盛唐军界第一人,王忠嗣战功高眼眶更高,却偏看重李光弼,当时就给个好评:光弼必居我位。然后就大力栽培,手把手带着,一道打了不少硬仗。

而对他一生最为震撼的,却是这位老上级的悲情命运:那时唐玄宗心态越来越玄乎,竟叫王忠嗣去打一场铁定伤亡惨且毫无战略价值的石堡战役,坚持原则的王忠嗣愤然硬怼,李光弼却不看过去,老实吐槽了一句,说您这样别给自己惹祸啊,没有想到,却得到王忠嗣一段闪耀千年的男儿强音:岂以数万人之命易一官哉!这般慷慨回答,事实证明,李光弼记住一生。

李光弼四十七岁那年,也就是天宝十四年(755年),多年不作不死的唐王朝,终于招来了惊天国难——安史之乱。长期装孙子攒劲的范阳节度使安禄山,还有他的得力干将史思明,悍然率十五万边军扯旗造反。这群主要由边境异族雇佣军组成的匪兵,一下就席卷中原大地,刚打了三十四天,大唐重镇洛阳都打丢了!

危急时刻,李光弼站了出来,火线被提拔成河东节度使,率领万余部队慨然向安史叛军的老窝河北地区进发,他这次对上的,就是他戎马生涯里的一生之敌,叛军这时的二号人物史思明,不但奸更能打,还带来他凶悍骑兵军团,简直是不可能赢的仗。

没想到李光弼一出手,就是个大惊喜:先以常山为钓饵设套,夜袭带打埋伏,把史思明一顿暴揍。然后就各种奇招迭出,明明兵力少的多,还不按套路出牌,今天一个埋伏明天一个突击,竟是怎么打怎么赢。待到和战友郭子仪会师,手里有了十万兵马,也立刻放了大招,一场嘉山血战,和安史叛军主力硬碰硬,当天斩掉四万,还差点把史思明抓了俘虏。

这场胜利价值有多大?以李光弼给唐玄宗当时的奏折说,只要朝廷守住潼关别动,给自己点时间北上范阳,稳稳就把安史叛军的老巢秒杀掉。这场后来折腾八年的国难,本该几个月就解决掉。可惜想法很美满,现实很骨感,接下来的事情就见证:安史国难最大的考验,还不是打仗凶残成性的安史叛军,恰是长期不作不死的大唐王朝。

中流砥柱

李光弼前脚刚在嘉山打赢,唐王朝后脚就在潼关自作孽,死催潼关守将哥舒翰主动出击,号称要一口气灭了安史叛军,反而一头撞进人家的套路里,二十万精锐一下被团灭。潼关紧跟着沦陷,长安成了安史叛军肆意烧杀的人间地狱,唐玄宗撒腿跑到了蜀中,太子李亨在灵武火线即位,也就是唐肃宗,可眼前却是战火一片。

李光弼也给坑惨,潼关这一丢,河北的战局也立刻反转,且战且退撤到井陉口,立刻又是一口大锅甩来:唐肃宗下旨,升任李光弼太原尹,捎带一个重大任务——坚守太原!这是北方最后一道抗击叛军的防火墙,一旦顶不住,别说平定安史之乱,大唐都有可能提前玩完!

如此重大任务,李光弼态度就一个:我顶!他慨然带着五千精兵赶到太原,接着老对头史思明,带着十多万叛军汹涌扑来!虽然已经被李光弼揍过几次,但这次啃太原史思明自我感觉依然良好,以他给部下鼓劲说,这次出征,目标就是横扫朔方要地,当然得先定一个小目标——灭了太原李光弼。但等到一开打,小目标前,又是头破血流。李光弼把帐篷搬到太原城头上,所有大唐将士,都能看到李光弼,士气自然暴涨,逮住叛军就死磕,小小太原城,竟成了硬骨头!

就在史思明啃的累瘫时,最叫他不可思议的事发生了,就在这死掐间,李光弼竟把史思明的军营底下都挖空,一万多唐军从地底下钻出来,追着十几万叛军猛砍,一气砍倒七万多人!太原战役,这场安史之乱里唐朝的止颓之战,就这样以李光弼的智慧勇气,不可思议的胜利!

自此战后,惨烈的安史之乱战场上,李光弼成了最佳救火队员,哪里有叛军往哪奔,他的队伍就是大熔炉,多烂的兵进了他的军营,经他亲手摔打,再上战场就是钢铁好兵,仗也越打越残酷,一开始还是叛军二当家的史思明,灭掉安禄山家族后,摇身变成了大当家,身份变了胃口当然也大,立刻又血盆大口扑来,乾元元年(758)七月,再度在河阳对上李光弼

这场河阳大战,是李光弼戎马一生,最为凶险一战,同样面对拥有数倍精兵的史思明,可是已无太原那般坚城可守,艰难困苦的仗,李光弼依然智如泉涌,不停使巧劲,还巧妙用一群母马当诱饵,把史思明的精良战马一下骗来,马都被牵鼻子走,人当然也急红眼,红了眼的史思明集中兵力猛攻,但更叫这伙叛军们惊奇的是,连续疯狂进攻,而且又眼看断水断粮,李光弼的唐军竟毫不慌乱,照样阵脚坚固,难道是铁打的?

就在叛军们疑惑不解时,更震惊一幕上演了:李光弼亲自带兵反击,他亲自冲在最前面,命令战士们跟着他的大旗,指哪都要一往无前,人数稀少的唐军,仿佛飓风逆袭,向着目瞪口呆的叛军扑来。安史叛军,这群嗜血亡命徒们彻底崩溃了,他们不顾一切的撒腿狂奔,有的甚至不惜跳进河里保命,妄想吞并天下的史思明,再次输的体无完肤!

而直到此时,好些叛军俘虏们还是不明白,为什么唐军这么能打?但接下来的一幕,他们彻底明白了:战士面前的李光弼,靴子里永远插着匕首,他告诉战士们,一旦兵败,他必然不会独活,只会用这把匕首做个了断。而在南阳完胜后,他更慨然面对西边天子的方向,郑重的拜舞,三军当场欢声雷动,呼号震天!

没有华丽词语,不用矫揉造作,这位铁血硬汉,从来都有最老实的方式,带出一支铁血队伍,担当这场国难里,最重要的救火使命。随着南阳之战结束,唐朝叛军间的强弱彻底易位,虽然还会有很多年很多仗,但最九死一生的坎,李光弼已经带着唐军闯了过来,胜利,已是时间问题!

含恨而终

李光弼等新一代大唐军人的血战下,唐军几年来节节胜利,惨烈的安史国难,已然接近尾声,劳苦功果的李光弼,在宝元元年(762)加封临淮郡王,官位如日中天。但他本人,其实却陷入了比战场更痛的折磨中,他一辈子都是老实人,只知低头打仗,不知抬头弄权,可他不弄权,别人却要弄他,自从安史之乱后,唐朝成了惊弓之鸟,防武将就像防贼,越是大战越瞎指挥,还常派太监来监督,大小窝囊气,李光弼多年来受不了。

但到李光弼加封临淮郡王后,这窝囊气就够大了,当时两位宦官鱼朝恩与程元振,多年来打仗本事小,造谣本事却大,各种谣言中伤李光弼,当时唐朝宫廷里,李光弼随时要造反的说法,长期漫天飞,有些谣言连李光弼的造反日期都编好,十分脑洞大开!

唐朝的实际行动也跟进,每次李光弼前脚打完仗,后脚得力部下就给调走,几乎是李光弼前脚打仗,后脚唐朝就来拆台,这般场面,老实人李光弼越发悲愤了,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四月,也就是安史之乱落幕两个月后,这位一生从未在战场上倒下的铁汉,终于连气带病倒在了床榻上,次年八月病故于徐州,享年五十七岁。

他的悲情离世,也成了整个唐朝中后期,诸多军界名将们喟叹的痛事,以至于一百多年后黄巢起义席卷大唐,再度险些要了唐朝的命,好些唐朝将领们却只是眼看着黄巢闹,以他们话说:唐朝一直苛刻对待功臣,不信看看李光弼就知道,费那劲干嘛,看热闹算了。这个场面,道理其实一直没变:任何苛刻对待自己英雄的王朝,最终都会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相关推荐:

做人不低调的危险:隋朝名将贺若弼的英雄末路

揭秘纳兰容若:康熙皇帝一生最宠爱的诗人!

咸丰死前不杀慈禧的原因:早年丧母 怕幼儿孤苦!

和珅巴结乾隆的高招:竟陪乾隆流泪陪乾隆绝食

连肉都吃不上的悲哀皇帝 下人都瞧不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