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风云人物

虎门销烟的​林则徐是民族英雄,还是引发鸦片战争的罪魁祸首?虎门销烟的林则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发布时间:2014-09-09 栏目:专题 投稿:大力的水杯

林则徐是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尽管林则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

中国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历史延续了几千年的国家,古中国的文化、经济、军事、科技一度是世界上顶尖的国家。在拥有面朝最大的洋,背靠最高的峰这样的天然屏障中,中国也与世隔绝,发展的十分的稳当。就是这样长期的骄傲自大,清朝常以天朝自居。而八股文对国民的迫害,也导致百姓愚昧不知。

清朝在闭关锁国的那样环境下,中国慢慢的脱离了世界发展的轨迹。一直到有一天,英国迫切的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强势的向中国输出商品和鸦片中国本土自给自足的商品逐步被外洋流进的商品所取代,封建经济逐步的瓦解。而鸦片也一步一步的侵蚀中国百姓的身体和精神意识。

鸦片属于药品的一种,有药用价值,却也是一种不能长期服用的毒品。而当时在中国鸦片成灾,可耻的外国奸商用百姓的身体健康为代价,来换取高额的横财。不仅仅是百姓家中,就连官员和宫廷里都有鸦片的存在。鸦片不分男女老少,不分身份贵贱,逐渐的腐蚀了大家的精神意识。虽然也有不少的爱国分子时时抵抗鸦片毒品,但是真正从杜平的泥潭里走出来的人少之又少。

道光皇帝生在乱世,举棋不定,犹豫不决,但最后也下定了要全民禁毒的决心。于是就派了一个钦差大臣去做这件事情,这个钦差大臣就是林则徐林则徐道光的旨意去销烟,于是就有了后来轰轰烈烈的虎门销烟。在销烟之前,就开始下令收缴所有的鸦片,但是却碰到许多的外商恶意拖延,并且还偷偷的掉包运走。

面对这些情况依旧没有削减林则徐的气势,他将计就计的还是收缴了所有的鸦片。然后在一天,将缴获的鸦片倒在一起,点火彻底销毁。林则徐的这种做法,向外国人证明了中国人坚决抵毒品对国民身体的残害,也向百姓们展示了清朝政府禁烟的决心。正是因为这一次的行动,很多人认为林则徐富有爱过情怀,并且沉重的打击了外国无良奸商,是民族英雄

但是也有人对这个观点提出质疑,他们认为林则徐不仅不是民族英雄还是鸦片战争的罪魁祸首。他们认为在虎门销烟这件事情中,林则徐做法太强硬,处理事情的方式不当,惹怒了外国人,最后他们找了借口挑起鸦片战争。最后我们战败,割地赔款,中国开始陷入两半社会。而虎门销烟就是战争的导火索,林则徐就是其中罪魁祸首,他们还认为林则徐应该负起这场战争的责任。

不管是民族英雄还是罪魁祸首,我们只能说在那样的局势下,清朝日夜衰弱,就算不是虎门销烟引起战争外国人也会用其他的理由挑起战争。因为这是当时他们通过原始积累资本的一种方式,从中受害的并不是只有中国,还有印度等国家。而且我们不可否认的是虎门销烟带来的积极影响,这就是场以政府为首的禁毒活动。所以不能以偏概全,让林则徐来背这个锅,如果换做是别人,也必须要这么做。

除去禁烟的这次行动之外,林则徐的的确确是清政府中对国家忠心耿耿的一名大臣。而销烟活动在当时的时局发展下也是势在必行,不是林则徐也将会是别人,与其由民众发起引起众怒,还不如以政府为首禁烟,更能够深得民心。

虎门销烟林则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能吏

能吏道光二年,林则徐第一次受到道光帝的召见,在谈话中,道光对他过去的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汝在浙省虽为日未久,而官声颇好,办事都没毛病,朕早有所闻,所以叫汝再去浙江,遇有道缺都给汝补,汝补缺后,好好察吏安民罢。”接着林则徐道光帝请教今后工作指示,道光回答说:“照从前那样做就好了。”

林则徐青年时因科举落第,只得做师爷谋生。嘉庆十六年,26 岁的林则徐终于殿试高居第二甲第四名,选为庶吉士,授翰林编修,踏上了仕途之路。此后七年的京官岁月,饱尝贫困之苦,由于刚正不阿的性格,耿介处世的林则徐看不惯官场种种,因事愤而辞职回乡。道光继位后,林则徐的老师曹振镛多次向皇帝推荐了自己的这位学生,因此道光帝未见其面先闻其名。

之后,林则徐出任江苏按察使,在任期间澄清江苏吏治,亲自裁决案件,甚至参与验尸等工作。短短在任四个月内,就把许多陈年旧案全部处理。不仅如此,当时江苏遇上数十年来未见的洪灾,庄稼尽毁,林则徐负责赈济灾民工作,他把国库拨给的百万赈济款发到灾民手中,不让吏役、生监、土棍从中侵占,由于措施得力“活老弱无算”被百姓称为“林青天”。

几年后,他不顾个人仕途得失,毅然决然为江南水灾的百姓请求减免税粮。就在具摺请缓时,接到军机大臣转来的廷寄,措辞严厉:“近来江苏等省几于无岁不缓,无年不赈,国家经费有数,怎能这样一年又一年拖欠成为了惯例?”与此同时又接到道光上谕批评林则徐“不肯为国任怨,只知道博取声誉”。在这种谴责下,林则徐上书给道光百姓痛心疾呼:“多宽一分追呼,即多培一分元气”。在他的坚持下,道光终于批准缓征建议,为百姓赢得了生机。

除此之外,林则徐主政各地都首重民生水利建设,认为这是民生之本:“水利之盛衰,农田系焉,人文亦系焉。”1820年,他外放杭嘉湖道就修建海塘“士民德之”,此后他工作的各地到处如水一般对民生滋润。虎门销烟后,林则徐被贬新疆后,在新疆大力倡导民生发展“周历天山南北二万里,东西十八城,浚水源,辟沟渠,教民耕作”。

在南疆最忙的时候,他“昼夜总在路上,行时多,歇时少”,有时甚至没有及时给家寄去书信。林则徐可谓是无论放到哪里都能做出业绩的人,走到哪里都能得到百姓的广泛拥护,如果说他是个能吏,不如说他更像个“民吏”,就是给百姓带头干活的封建时期的良知平民官员。

廉吏

林则徐身上还有这一个廉字,不光自己廉,同时也要求家人廉,苦口婆心在家书中天天对其儿子们进行“远程教育”:“京官中虽多仕流,吾儿所交者未必尽是匪人,然亦不可不慎,言语亦需谨慎。鸦片一物,更须屏绝,否则非吾子也。”对于自己他要求更是严格,在当时官吏送往迎来,盛宴款待,大肆挥霍已经司空见惯,有的饮宴三天三夜都不能终席。

林则徐虽然升迁和职务变化非常快,但是每次上任途中,事先就发出《传牌》,昭告各地官员,谢绝一切接待供应。在《传牌》中林则徐明确规定:“所雇佣船只,按照当地加个付给,不许沿途支付水脚,亦无须添蒿帮纤,伙食一切,亦自己买全,沿途不要送酒食等物。”最后表示:如果地方官员违背要求,该地方官立即严拿惩办,不得稍有徇纵。

1841年,闽浙总督颜伯焘因厦门失守被革职,他回家路过漳州,遂行夫马六七百名,接连走了10多天,随行的兵役、抬夫等仆从达到3000人,酒食上下共用400余桌。而林则徐的一生却如同清澈泉水,不染一尘。每到地方做官,马上贴出《关防告示》,向百姓郑重宣布:“所有事情都是我亲自办理,没有别人干扰,奉公廉己,并向百姓保证如果发现:“各种情弊,马上来我这里报告,或就近地方官拿究,以凭惩办。”

同时又请大家监督自己一切食用,均系自己购买,不收地方供应,平买平卖,不准勒索赊欠。对自己如此,对身旁工作人员和自己的亲属也提出严格约束:“倘若有诡称与本司亲朋故旧可代为关说,以及衙役在外照耀,混称打点照应者,无论事体大小,犯必立惩,如果能给予举报的,一旦证实,给予重赏。”

为官40余年,林则徐所留家业十分微薄,甚至他给父亲的养老费还是节约得来,为此曾国藩在家信中跟弟弟感慨说:“听说林文忠公三子分家,各的六千串,督抚二十年,家私如此,真不可及,吾辈当以为法。

忠吏

道光帝虽然在任内遭遇了“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成了鸦片战争的最大责任人,但是在任内力图振作,大力提拔林则徐、陶澍、张集罄这类清流官员,扶持官场作风不遗余力,以至于这些臣下在听说道光去世后莫不发自内心顿首痛哭。道光帝在不断使用他时倒也说出了比较坦诚的话:“知人难,得人尤难,汝当知朕之苦衷,一切勉力而行,毋负委任,朕有厚望焉。”

在看了道光的勉力后,林则徐感动的“再三跪诵,感极涕零”,因而唯有“殚竭血诚,一切认真办理,以期仰答鸿慈。”林则徐发自内心对道光帝存有深厚感激之情,如果没有道光帝在其离职后的复职,并不断提升重用,林则徐也断然不会有着重大作为。虽然在鸦片战争中,林则徐被贬黜新疆,也实在是道光帝的无奈举措,这也解释了林则徐后来得以复职并出任重要的陕甘总督、陕西巡抚、云贵总督的主要原因。

道光去世不久,太平军在广西起义,林则徐病势沉重。此时他身体极其虚弱,街道诏书立即启程,10月12日走到诏安,病情急转直下,几天后到了广东普宁时,竟至“昏晕难起”,不得已口授遗折,由随行的次子代笔上书咸丰。

随即,他就不治病逝。数日后,还不知他已病故的咸丰帝,还加派他兼任广西代理巡抚。倘若他不是重病在身,带病赶路,以至于并未能治理而恶化,如果天假以年凭他的能力、经验、名声、威望,可能在拜上帝会未能成为气候之前,加以瓦解林则徐的晚年本来可以安闲治病养老,却在国家重大危机时刻抛却自我利害,不计个人祸福生死,用行动诠释了他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人生信条。

相关推荐:

北宋徽钦二帝为何主动将妻女献给敌人糟蹋

秦穆公亡马的故事:秦穆公亡马的启示是什么?

白居易《读庄子》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北魏拓跋绍简介及生平 清河王拓跋绍怎么死的?

明朝太监曹化淳居然是被冤枉的,在郁闷中背着黑锅离开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