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风云人物

崇祯:勤于政事,厉行节俭 为何不能拯救大明王朝?崇祯上吊殉国时,为何身边除了太监,没有一个文官?

发布时间:2014-09-10 栏目:专题 投稿:冷傲的未来

明思宗朱由检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也是最后一位汉人皇帝崇祯勤于政事,厉行节俭,这么一位不迩声色励精图治的年轻君主,是如何起早贪黑辛辛苦苦走上了破家亡国的不归之路的?

公元1644年的一个春日的黎明,平时肃穆庄严的紫禁城一片混乱,一个中年人带领一名随从,走到城北的万岁山----即今天的景山,找了一棵树上吊自杀。留下一封遗书,上言:“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致逆贼直逼京师,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这个人便是当时全球臣民最多的明帝国最高统治者----崇祯帝朱由检。

一个庞大的帝国轰然坍塌了,太阳第二天还会照常升起,照在筒子河上泛起粼粼金波。但这轮太阳再不属于大明,大明的时钟在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停摆,皇帝的生命和属于他的皇历一起走入历史,供后人凭吊感叹。

崇祯帝自缢后三百七十余年,中国已进入互联网时代,景山公园整日熙熙攘攘,游人如织。网上有一篇文章《寻找崇祯上吊的那棵树》流传甚广。那棵树谁也找不到,包括得渔翁之利的满清皇帝,下诏将一棵槐树命名为“罪槐”,也只是一种统战艺术,崇祯究竟在哪棵树上吊这种纯学术问题,对于执政者来说,并不重要。

当时北京城混乱如麻,从西北黄土高原打进城的农民军将士,是不会有史官意识的,他们七手八脚把一个看上去尊贵的尸体从树上解下,谁能当时明白自己看到了最重要的一幕历史现场?他们甚至不知道这个人就是曾经让他们在窑洞里只能想象的皇帝。等死尸的身份被证明后,谁还能说清楚哪棵树是崇祯了结生命之处?

寻找崇祯上吊的那棵树,实则是想追索促使天子上吊原因,寻找一个帝国崩溃的原因

这种寻找持续了三百七十余年,直到今天还在继续。崇祯为什么要去死,明朝为什么会亡,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见解不一,但有一点是公认的,崇祯死时,心里充溢着对帝国诸臣的怨怒,他至死也不原谅自己的属下。他认为是让那帮只拿钱不干事甚至坏事的文官们导致亡国。他的死,可视为殉国刚烈之举,又何尝不可以视为对众臣的极度失望而走上绝路,以死来反衬诸臣的猥琐卑劣。历代王朝,都有兴亡的过程,但国之将亡,君臣关系恶劣到崇祯朝这个地步,真是少见。

一个文臣闻钟勤王,陪崇祯殉国的是一个太监,这是一种巧合,和明朝近三百年的政治基本格局有如暗契:皇帝和文臣彼此依靠而猜忌,皇帝最信任的还是自己的私人奴仆太监崇祯临死前还那样痛恨诸臣,有其个人性格原因,如刚愎自负、刻薄猜忌,但也至少能说明诸臣确有可恨之处。尽管崇祯自道的“朕非亡国之君”是推脱责任,但“臣乃亡国之臣”则不假。《明史》说崇祯帝“不迩声色,忧勤剔励,殚心治理”也非过誉之词,这样一位自我要求严格的皇帝做了亡国之君,不但他自己想不通,后世许多人也想不通。

满清皇帝曾于顺治十四年谕示工部:“朕念明崇祯帝孜孜求治,身殉社稷。若不急为阐扬,恐千载之下,竟与失德亡国者同类并观,朕用是特制碑文一道,以昭悯恻。尔部即遵谕勒碑,立崇祯帝陵前,以垂不朽。又于所谥怀宗端皇帝上加谥数字,以扬盛美。”

据说顺治帝曾经亲自去祭崇祯的陵墓,并失声泣曰:“大哥大哥,我与若皆有君无臣。”顺治此番作为,当然有安抚明朝遗民的人心之政治考量,但至少连昔日的敌手,也不承认崇祯是个混蛋皇帝应该亡国,而是对他予以理解之同情。就是这样一个勤政的皇帝,和手下的臣子一起把帝国送上了末路,那么一定有很值得探讨的价值。

当我回顾明朝万历帝登基(1573年)到崇祯殉国(1644年)七十一的历史,觉得有许多想不通的现象:一方面人才辈出,政治、军事、文化、思想、科技等方面涌现了张居正、戚继光、海瑞、顾宪成、高攀龙、汤显祖、王世贞、李贽、袁宏道三兄弟、徐光启、宋应星、袁崇焕、刘宗周、黄宗羲等一大批士林精英,另一方面在危机当前,无人可用,朝廷被一帮城狐社鼠盘踞着。

一方面江南等地莺歌燕舞,一派繁华景象,民间经济异常活跃;而另一方面西北农民因饥寒交迫揭竿而起,朝廷财政近于崩溃,无财力应付内忧外患。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表面上,明亡于诸病齐发的绝症。和满清的外战一败再败,辽东全部沦为敌手;国内因为苛政而躯民为贼,越剿越多,流寇纵横全国;朝廷内诸臣各立门户,损公济私。这些急性病和慢性病、外伤和内疾一起发作,纵使华佗再世,也难妙手回春。

诚如《明史》所说:“帝承神、熹之后,慨然有为。即位之初,沈机独断,刈除奸逆,天下想望治平。惜乎大势已倾,积习难挽。在廷则门户纠纷,疆场则将骄卒惰。兵荒四告,流寇蔓延。遂至溃烂而莫可救,可谓不幸也已。”是什么造成崇祯的不幸?即“溃烂而莫可救”,笔者以为是十六、十七世纪之交,支撑中华帝国的士人政治已经走到了尽头,这个政治困局,当时的皇帝文官集团都没法破解,即使是唐宗宋祖在世,也难力挽狂澜。

明之亡,固然有崇祯个人的原因,如性格猜忌苛刻,求治心太切,也有君臣否隔,满朝贪官、昏官太多的因素,但这些只是表面的原因,造成皇帝文官集团彼此怨恨的根本原因,则是从唐以后,支撑中华帝国这间老房子的士人政治,其整体制度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根本制度不改革,几乎无路可走,无论怎样的皇帝,都没办法。理解这点,我们或许能解开明末的许多疑点:为什么监察制度那样严密而明末的官吏贪腐让人瞠目结舌;为什么崇祯帝诛杀魏忠贤坐稳龙椅后,对太监乱政有足够的警惕,但最后又不得不依靠太监而疏离文臣。

抱着对明亡的种种思考,我尽量用简约的文字,将1573年至1644年这段晚明历史中一个个事关国家兴亡的故事和人物写出来,希望读者能比较轻松地读完这些文字后,对一个帝国从中兴到覆亡之路有个起码的了解,也能在读故事之余,对中国的王朝兴亡以及传统政治的困境能有所思索。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崇祯自缢于煤山的壮举,维护了他作为天子的最后一丝尊严,崇祯的气节流芳百世。可令人疑惑的是,为何崇祯殉国时,身边除了太监,没有一个文官呢?

明朝后期,日益严重的土地兼并现象和腐败的吏治让百姓伤心愤恨。权贵阶层依靠权势强取豪夺农民的土地,也自然有更多投机耍滑的机会来偷税漏税,最终沉重的赋税还是落在了早已不堪重负的百姓身上。加之长年累月的战争导致国库亏空,国家只好增加税收,继续压榨百姓,陷入了这样一个死循环中。于是就出现越来越多的农民起义军,社会矛盾愈演愈烈。“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失民心者失天下,自然也不会有臣民百姓追随君王,这就是崇祯之死如此惨烈的根本原因

内有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外有清军入寇,内忧外患下,大明王朝已然是千疮百孔,风雨飘摇。多年腐败的吏治无益于国事,更是养出了一群只顾私利、毫无气节的寄生虫。危难来临之际,皇帝的官僚集团不过仓皇逃窜罢了,哪里会留在失势的皇帝身边,甚至殉国呢?其实,不仅仅是明朝末年官僚集团的腐化问题,崇祯皇帝本人也有很大的责任。

崇祯皇帝生性多疑又极重权术,在位十七年换了几十位大学士,对待臣下态度反复,甚至时有鸟尽弓藏之嫌。臣下对于上级统治心生不满,自然不会一腔忠诚,到最后必定是树倒猢狲散。事实也确实如此,明朝末年各级官员早已对大明王朝失望,轻易地便向清军或是李自成部投降,整个大明王朝实际上已是支离破碎,只等着最后一根稻草压上来。说到底,崇祯皇帝作为君王,慷慨死社稷,却无臣民跟随,还是逃不过他昏庸的治国能力与御下之道。

据记载,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崇祯皇帝先是命后宫嫔妃尽皆自杀,后亲手砍杀自己的两位女儿,再命贴身太监小毛子带三位皇子出逃。自己和太监王承恩逃亡煤山,无奈自缢而死。王朝灭亡之际,一代帝王唯有身边最亲近的太监依然跟随,实在是令人唏嘘。

一个王朝的灭亡自有其历史原因,很多时候并非一人之力就可逆转。在大明王朝已经走到尽头的时候,如黄仁宇所说:“皇帝的励精图治或是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是调和。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 大明王朝的最后一抹光彩是崇祯皇帝用生命画就的,无论如何,君王死社稷,其中的气节仍是值得我们敬仰的。

相关推荐:

汉武帝时令人闻风丧胆的“绣衣使者”究竟什么样

关于大家最关心的三国类人物评比的个人看法.

民国首位女将军胡兰畦:军阀杨森欲讨为妾遭拒

赵高并非宦官 而是赵国后裔计划灭秦主谋

才女爱上汉奸?揭秘才女张爱玲与胡兰成的爱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