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风云人物

历史上的雍正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皇帝?雍正帝猝死的原因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4-09-10 栏目:专题 投稿:大胆的钢铁侠

雍正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在各种古装电视中经常出现他的身影,风流倜傥,玉树临风。雍正不仅继位为帝,存在很大疑点。而且死因疑团重重。那么,历史上雍正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皇帝呢?

真实历史上雍正可以说是最勤劳的皇帝之一了,在登上皇位之后,没有没得手的地位冲昏头脑,反而像一个奋斗青年一样,勤政。雍正每天平均的睡眠时间不足四个小时,大部分时间都在批阅奏折。批阅奏折十分认真谨慎,据说有的奏折的朱批可达上千字,比奏折本身的字数还要多。雍正在位13年,一共处理了奏折192000件,每天的朱批字数可达8000字,也意味着他每天得看好几万字的奏折文章。而且日复一日地坚持,这份毅力和恒心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真实历史上雍正也是一个勇敢的改革者。在康熙大帝的晚年,清朝只是有着表面的繁荣,当时吏治腐败,国库空虚;年迈的康熙,已经无力整治这些事情,再加上为了争夺帝位,阿哥们结党营私,祸及很多官员,而康熙帝只能将许多官员降职,以保护他们。雍正接手大清后,励精图治,治国安邦,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清查库银,并要求各部,各省限期补齐;整治朋党;不管出身,提拔人才;重视科举,亲自出卷;建立军机处,巩固集权;改革赋税,摊丁入亩。

短短几年间,清朝的国库储银大幅度上涨,在位仅13年,国库涨了7倍,给乾隆留下了丰厚的遗产。 吸取了前朝“太子制”和“嫡长子制”的教训,在选拔储君的方式上,雍正在位时建立了“秘密选储制度”防止了皇室子孙的过多夭折。为了进一步了解官场实际和密辛,雍正扩大了有资格递交“密折”的人数,从100多人加到了1200多人,这也是进一步打开言路的一种方式。大规模改革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是雍正承担的压力也是很大的,其中被阿哥党用“八王议政”危及皇位,而且历史上雍正也是多次遭人暗杀。

真实历史上雍正一个铁面皇帝。功是功过是过,分得很清。对于自己的兄弟们,结党营私,祸害朝政,一点都不手软。后来当朝首辅张廷玉的弟弟张廷璐科举泄题,直接斩杀,并没有看在张廷玉的面子上从轻处理,但是事后又因为张廷玉没有为弟求情而嘉奖了他。对于奸臣,也是坚持斩杀。因为他看出康熙年间的问题,康熙对老臣太过于宽容,造成了许多人的肆意妄为,这是造成当时吏治腐败的一个大因素,雍正却改正的很彻底,这样的事看起来很容易,实际却很难。一视同仁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大大打击了当朝权贵的利益。康熙的改革让清朝进一步繁盛,才有了“康乾盛世”的落日余晖 。

雍正的为人处世之道上就能看出他就是一个很有追求的人,对于清朝的弊端隐患他认识的很清晰,认识到这种层面,没有一定程度的钻研是不可能做到的。为了建立自己想要的繁盛的大清王朝,他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上万奏折坚持朱批,经常批奏折到凌晨,在我眼中就像一个努力的高三学生,日日身心疲惫。他有着改革强国的理想,为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他并看不清这之后的清朝究竟是怎样的,更不知道付出如此代价之后的清朝能不能繁荣起来。但是他依然在努力 ,这一点很令人佩服。他的一生很坎坷的,纵然做到了铁面无私,但是对于自己的手足至亲,又怎会不泛起涟漪。

他的一生,压力,竞争,努力,悲伤,步步为营。虽然最终成为了皇帝,但他的心中究竟是怎样的呢,满足,悲伤,还是不甘。

雍正十三年(1735)八月二十三日,雍正皇帝圆明园去世。雍正皇帝死得很突然,不管是皇后、皇子,还是身边的宠臣,都毫无心理准备。

清朝的官方正史的记录很简单,并未言明雍正皇帝到底是患了什么疾病。而且,雍正皇帝的灵柩在清宫停放了19天,然后移到雍和宫永佑殿。雍正的灵柩为何如此匆忙地从皇宫移到寺庙里,难道雍正皇帝的死真有不正常的地方?

因为这些缘故,关于雍正死因的种种说法便随之产生了。

第一种说法,也是民间流传最为广泛的说法——雍正皇帝是被吕四娘砍了头死的。传说吕四娘是吕留良的女儿,有的说是吕留良的孙女。因为“文字狱”,吕氏一门或被处死或被流放,吕四娘逃跑,没有被杀掉。

后来,吕四娘拜师学艺,学艺有成后,乔装改扮,混入深宫,乘机砍掉了雍正的脑袋。雍正没有头,无法发丧,传说做了一个金头,埋在了泰陵。这个传说很生动,但毕竟只是传说。历史学者认为,吕留良之案,吕氏一门,男女老幼,全部被监禁,不可能逃逸。就连吕留良父子的坟墓,都严加监视了起来,吕女怎么可能逃脱。因此,吕四娘行刺雍正皇帝一说,纯属子虚乌有,绝不可信。

第二种说法,更为荒诞,说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有个恋人叫竺香玉,是林黛玉的化身。竺香玉后被雍正霸占,成为皇后。曹雪芹想念恋人,就混入宫中,与竺香玉合谋,用丹药雍正毒死。还有的野史传闻,说宫女与太监串通一气,用绳子把雍正勒死了。这些传说表明,雍正生前因治国严厉招致许多人的怨恨。但是民间传说不是历史事实,这些说法并不可信。

第三种说法,说雍正皇帝是死于丹药中毒。雍正皇帝崇尚方术,为求长生,经常服用道士们进献的丹药。史料记载,在雍正没当皇帝的时候,就对丹药产生了兴趣。他曾写过一首《烧丹》诗:“铅砂和药物,松柏绕云坛。炉运阴阳火,功兼内外丹。”从中可以看出,雍正早年就对炼丹有了相当的研究和兴趣。

雍正四年(1726)开始,雍正皇帝就经常吃道士炼制的一种叫“既济丹”的丹药。从他对田文镜奏折的批语中,可以知道他感觉服后有效,还把丹药作为礼品赏赐给鄂尔泰、田文镜等大臣。

雍正八年(1730)春,雍正生了一场大病。为治病,他命令百官大规模访求名医和术士。这份谕旨没有让负责抄录的大臣代笔,而是皇帝一份份亲自书写,足见他对这件事的高度重视。

雍正如此尊崇道教,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要“治病驱邪”。清宫《活计档》是专门记载皇宫日用物品的内务府账本,里面披露了雍正炼丹的一些情况。最早的记载是在雍正八年(1730),其主要内容是:十一月十七,内务府总管海望和太医院院使刘胜芳一同传令:往圆明园秀清村送去桑柴750公斤,白炭200公斤。

十二月初七,海望、刘胜芳传令:往圆明园秀清村送去口径一尺八寸、高一尺五寸的铁火盆罩一件,红炉炭100公斤。十二月十五,海望、刘胜芳和四执事侍李进忠一同传令:往圆明园秀清村送去矿银十两、黑炭50公斤、好煤100公斤。十二月二十二,海望和李进忠又一同传令:圆明园秀清村正在炼银,要用白炭500公斤、渣煤500公斤。

专家从《活计档》中发现,从雍正八年到十三年这5年间,雍正先后157次下旨向圆明园运送炼丹所需物品,其中光为炼丹用的煤炭就有234吨,此外还有大量矿银、红铜、黑铅、硫磺等矿产品,由此可以想见几年间秀清村炼丹的情景。当时在圆明园内为雍正炼丹道士有好几个,其中最主要的是张太虚和王定乾。

他们没有辜负雍正的期望,真的炼出一炉又一炉所谓的金丹大药。雍正吃了道士炼制的丹药,自我感觉良好,所以他不但自己吃丹药,还拿出一部分赏赐给亲信官员。事实上,炼丹所用的铅、汞、硫、砷等矿物质都具有毒性,对大脑和五脏侵害相当大。雍正死前的12天,《活计档》中曾记录:“总管太监陈久卿、首领太监王守贵一同传话:圆明园要用牛舌头黑铅二百斤。”黑铅是有毒金属,过量服食可使人致死。100公斤黑铅运入圆明园,之后不久雍正在这个园子内突然死去,史学家认为这不是偶然巧合,而是直接证明了雍正之死,完全有可能是丹药中毒造成的。

随着雍正档案的发掘与研究,雍正服丹致死说法越来越引起一些史学家的关注和认同。因为从清宫档案看,雍正确实长期服食丹药。那么,丹药的有毒成分在他体内长期积累,最终发作,导致了他的暴亡,这是极有可能的,不少专家都通过著作对此进行了详细地推断。

学者们还普遍注意到,雍正的儿子乾隆对炼丹道士的处理露出了许多破绽。就在雍正死后的第二天,刚刚即位的乾隆便下令驱逐炼丹道士张太虚、王定乾。如果不是他们惹下弥天大祸,在这种非常时刻乾隆哪至于大发肝火,还专门为两个小小的道士发一道上谕呢?

雍正皇帝在执掌朝政方面,以求真务实治天下,这是值得肯定的。然而,他的悲剧是不懂生与死的自然规律,迷恋于炼仙丹、吃仙药,一心想长生不老,最后仅以五十八岁享年,就突然抛弃了金銮殿,永远躺在了泰陵的地宫里。

相关推荐:

万恶的巫蛊之祸!汉武帝酿成一生的遗憾

毛主席运筹帷幄的板门店谈判——大智慧

电影《大上海》中成大器的原型是谁?

汪东兴谈党内元老搞翻案老婆都死了,能不恨?

长空写忠魂:击落第一架日本战机的张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