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风云人物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朱熹对理学有什么发展?

发布时间:2014-09-11 栏目:专题 投稿:酷炫的小蚂蚁

朱熹是宋朝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朱熹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朱熹出生于婺源茶院的朱氏家族,世代为官,实属名门大户。朱松朱熹的父亲,师从罗从彦,为程门三传弟子。这里的程门即“二程”(程颢、程颐)世家,他们是宋代著名理学家,也就是说,朱松自幼接触程门理学,不到20岁就中了进士,而且被授予并担任建州政和尉,嗣后他便在吏部做官,曾经亲自上书表示自己对秦桧与金人议和的不满,最后受任出知饶州(今江西波阳),未赴任。由于为人耿直、爱憎分明,在为官期间得罪了不少人,所以朱松的仕途一直不是非常顺利。

朱熹出生时,朱松已经丢掉官职,在家教书了。古时教书先生是让人瞧不起的职业,收入微薄,这样,朱家的家境慢慢衰落,大不如前了。但这也有一个好处,就是他可以亲自教育朱熹。幼时的朱熹天资过人,尤其喜欢思考,经常问一些令朱松都觉得奇怪的问题,身为父亲的朱松,为有这样一个勤奋好学的儿子感到欣慰。

朱熹4岁那年,就问了一个非常有哲理的问题,他指着天空问父亲朱松:“那是什么?”朱松回答说:“那是天。”朱熹又问:“天上有何物?”这着实让朱松吃了一惊,对于一个4岁的小孩来说,能够想得如此深远真是个奇迹。朱松愈发觉得身上的担子重了,如此奇特聪慧的小孩,如果得到良好的教育,肯定能成就大事,于是朱松加强了对儿子的培育。

但不幸的是,朱松的这个愿望并未达成。绍兴十三年(公元1143年),也就是朱熹14岁的时候,他就去世了。临终前的朱松仍念念不忘寸儿子的教育,遗嘱给朱熹说:“胡原仲、刘致中、刘彦冲三人学有渊源汝往事之。”朱熹遵照父亲的嘱托,拜刘彦冲为师,开始学习《圣传论》在教学过程中朱熹知道了“用力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之本”。后来,朱熹又师从李侗,很快,朱熹就得到了李桐的赏识,成为了他最看重的学生。就这样,朱熹也没有花特别长的时间就学完了二程理学,成了宋明理学家中的最高代表。

朱熹年轻时,读书的范围十分广博,除《四书》、《五经》外,对先儒的书乃至诸子百家、禅、道、《楚辞》、兵书、史书无不涉猎,并且还吸取了许多自然科学知识。他是一位知识非常广博的大学问家。博学的朱熹在仕途上也比较顺利,绍兴十七年(公元1147年),他在建州一举乡贡高中,第二年赴礼部考试,在取得举人身份后,旋即参加殿试,登进土第,从此便开始了仕途生涯。

宋高宗绍兴二十一年(公元151年)朱熹22岁,官授左边功郎,被派往泉州同安县为主簿。他在任职期间,主要是认真为封建国家催收赋税,按照儒家礼教整饬民风。他还积极搜集藏书,在同安建立了“经史阁”和“学宫”,招收生徒进行讲学并以《周礼》、《仪礼》和唐、宋礼制为蓝本,绘制了礼仪、器用等图教授学生习用。朱熹为官期间,清正廉明,体恤民情。

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上疏《封事》,要求帝王遵循十六字心传。自古圣人口授心传而见于行事者,唯此而已”,要求帝王“务于至精至一之地,而知天下国家之所以治者不出乎此”,请朝廷“恤民减赋”。这些都能够表现朱熹的远见卓识和为官高见。朱熹一辈子都献给了理学,不仅如此,他还主张以理管理整个国家。但这并不为当政者所理解,后来就宋金关系上,朱熹直言进谏,力推岳飞而贬秦桧,这使得他日后的政治路举步维艰,最终被罢黜官职。

说到朱熹就不得说一下朱熹的学术思想。我们都知道理学又称道学,是以研究儒家经典的义理为宗旨的学说。南宋的时候,虽然国家动荡不安,但是宋朝重视文官的思想还在,当朝执政者的统治思想没有改变。纵观整个宋朝,虽然出现了像王安石等大文豪,但在宋朝学术上造诣最深、影响最大的就是朱熹,这一点是无可争议的。

朱熹总结了以往的思想,建立了庞大的理学体系,其功绩为后世所称赞,而且他的思想被元、明、清三朝尊奉为官学,这是何等的学术成就?朱学成为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精神支柱,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它强化了三纲五常,对后期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朱熹的学说,也对后来明朝王阳明的心学有深刻的影响。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正是在朱熹哲学基础上的突破。由于时代的局限性,朱熹思想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就当时的历史环境来说,朱熹思想成就是非常大的。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在如下几个方面对理学作了发展

第一,朱熹学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理”。朱熹把“理”这个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东西,当作万物之本,把“气”作为构成万物的材料,这是二程唯心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第二,朱熹发展了“太极”说。朱熹把“太极”当作世界万物的本源,一切事物的生灭、动静都是太极作用的结果。朱熹把天地万物的产生完全归之于太极之气的一动一静,循环不已的结果。这一学说来源于周教顾的太极思想和二程所谓的“理”。在这些思想中,朱熹加上了复杂的含义,构成了太极图说解,集了唯心主义的大成。

第三,在认识论方面,朱熹论述了知和行的关系。朱熹认为知和行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的,这种“知行”观是唯心主义的,其目的是为封建政治服务。

朱熹理学原理推广到一切领域中,朱熹认为:“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而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直接运用到社会历史观点上就变成了唯心史观。而把历史只当作是由帝王将相天理决定的意志活动,甚至把历史看作是倒退的、随心所欲的个人活动,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推荐:

富可敌国!史上第一贪官竟然不是和珅

潘金莲出身名门,武大郎的真实身份也不是水浒里写的那样

如果周总理能退休,他最想干什么?答案催人泪下

解密:魏武帝曹操为何非要杀掉曾经让梨的孔融?

邓艾——司马昭夺权的祭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