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风云人物

明朝资历最老的尚书 历经九朝而不衰 是什么原因让他经久不败?

发布时间:2014-09-12 栏目:专题 投稿:儒雅的网络

魏骥是明代资历最老的一位官员,他一生历经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成化九朝。从大明开国到治世与削藩,从永乐盛世到仁宣之政,从土木之变到北京保卫战,从夺门之变到石曹之乱,直治成化年间,历经九朝而不衰,可谓是极品。

魏骥(1375—1472),字仲房,号南斋,萧山人。永乐三年(1405),魏骥以进士副榜授官松江府儒学训导,不久奉召参与《永乐大典》纂修。书成,任太常博士。宣德元年(1426),魏骥吏部尚书师逵所荐,担任吏部考功员外郎,转任南京太常寺少卿。正统三年(1438),诏试行在吏部授左侍郎。正统十四年,担任南京吏部尚书

景泰元年(1450年),年事已高的魏骥因为告老退休来到北京。当时的大学士陈循,是魏骥的学生,乘机向魏骥说:“先生虽然位居尚书的官位,但因为远在南京,却不曾在朝堂上站立过,望您稍候一时,可叫朝廷为您加官封爵,这件事就交由我们来办。”魏骥义正词严地对陈循说:“你作为朝廷的首辅大臣,应当为天下的人向朝廷进荐贤才,不得偏私于自己的老师。”回来后他便对人说:“他把朝廷的公事当作一己的私事,将来不会有好结果。”陈循便惭愧离开。

魏骥居官清正,告老还乡后,平易近人,布衣粗食。据史料记载,有位御史巡按江南吏治,地方官员及退休大佬纷纷出迎巴结,独不见魏骥的影儿。当官船进入萧山,由于河道狭窄,地方征调大批百姓分岸引缆而行,却有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从容荷锄于田间,浑不觉眼前之事儿。御史奇怪地问:你是谁?答曰:魏骥。御史没听清楚,又问,复答:“萧山魏骥。”再问,魏骥不耐烦了,高声答曰:“尚书归老萧山魏骥也!”御史这次听清楚了,赶紧上岸磕头谢罪,诚惶诚恐。

闲居乡间的二十多年,魏骥 “家居,忧国忧民,老而弥笃。萧山故多水患,有宋时县令杨时湖堤遗迹。骥倡修螺山、石岩、毕公诸塘堰,捍江潮,兴湖利。”魏骥倡导兴修水利,造福一方,赢得口碑,“乡人赖之”。

成化七年“1471”正月,明宪宗得知魏骥忧国爱民、造福乡里的事迹,大为惊叹:“尚书魏骥,年及百龄,兼有德望,朕甚嘉悦。”明宪宗派出使者前去慰问,“赐羊酒,命有司月给米三石。”但使者尚未到达萧山,魏骥即已逝去,享年九十有八。闻报后,明宪宗越发敬佩魏骥这位老臣,钦赐祭葬,谥“文靖”,并在萧山为魏骥立祠。“骥临终遗命,犹恐劳民,可谓纯臣矣!”

他曾经多次担任吏部考功员外郎、南京太常寺少卿、吏部左侍郎、礼部左侍郎等,显赫官职,甚至还参与《永乐大典》的修编。功绩自然不在话下,而我们想说的是,魏骥似乎名不经传,但就是这位名不经传的老朽,九十七岁的高寿,能在官场历经九朝,总之不简单。是什么原因让他历经九朝而活到了98岁?

先来说第一点,那就是他当官的时候,他很是体恤民情并且富有爱心,当时他刚进入仕途的时候就一直被自己的老师教导要以身立责,而且当时他也顶多算是一个小县令,而且当时他也算是一个七品官员,并且当时的俸禄也是少的可怜,就是这样的一个条件,他也是坚持为民办事并且做好事,而且当时在他当完官回乡之后,他还亲自带头兴修水利,帮助百姓解决饮水和灌溉问题如此一个有爱心的人,活到这个岁数也是应该的了。

第二点,那就是他性格很是随和,不乱发脾气并且待人很是宽厚,当时在他当上朝廷命官的时候因为当时的君主明英宗不管事,所以会所那个时候的宦官王振也是把持住了朝廷的权力,而当时的很多官员都看不惯这样的行为,而魏骥也看不惯,但由于他是王振的同学,并且又碍于明英宗的面子,所以说他忍一时并且退一步,所以说他这种“佛系”人生也造就了他能够长寿的原因

第三点,那就是不恋权位并且急流勇退,当时魏骥在三十三岁的时候就开始进入仕途了,而且当时他七十岁的时候身体还是很硬朗,并且当时他的事业也是出于一种上升期的状态,而且当时时候他并没有选择贪恋权位而是告老还乡,如此来保持自己一颗比较平和的心态,而且在他回乡之后也是用自己的能力来帮助百姓,而且当时他有大作为而不去宣传,如此平和的心态以及不为权位也是让他能够长久的原因

第四点,那就是粗茶淡饭,过着比较恬淡的日子,当时魏骥返乡之后就立刻开始调整自己的心态,并且从容的回归田园生活,而在他当官的时候吃的也都是粗茶淡饭,并没有暴饮暴食,如此一来就让当时魏骥身体很是健康,而且当时在回乡之后他也是接着保持这种状态,而且完全就是一副退休老干部般的生活,如此“佛系”般的人生,他肯定是能够长寿下去并且活到九十八岁的。

魏骥在文学上的造诣颇深,文章醇朴典雅;诗则不求雕饰,自然隽永。求文者不绝,篇章之富,山刊版刻,几遍天下。负书名,虽圆健而不免俗。其著作有《南斋前后集》、《松江志》、《水利事实》、《水利切要》、《理学正义》、《南斋摘稿》等。其孙婿洪钟为其文集作序时称“公为文,一本诸性情所发,初不事雕刻,务奇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推荐:

清朝顺治帝为何重用外籍大臣汤若望?

地位最高的他叛变,周恩来遇生平最大危机,关键时刻一人扭转大局

西晋传奇皇后羊献容:历经两朝曾被五废六立

弘历的生母是谁?弘历生母之谜

汉殇帝刘隆简介 史上年龄最小寿命最短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