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风云人物

诗圣杜甫一生过的很坎坷 死的时候着实令人惋惜

发布时间:2014-09-12 栏目:专题 投稿:动听的枕头

提到杜甫,大家对于诗圣并不是多么的陌生,我们经常会接触到杜甫的古诗,从最早期的《登高》到后来的《兵车行》、《茅为秋风所破歌》等,杜甫的诗风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那这位中国历史上杰出的诗人是经历了怎样的一生呢?

杜甫非常的不幸,从小杜甫的母亲就死掉了,因此杜甫不得不寄养在了姑母家中,杜甫一个作诗神童,在他七岁的时候杜甫就吟诵出了第一首诗,虽然杜甫死掉了自己的父母,但杜甫家里毕竟是书香世家,他的祖父也是一个诗人,当然没有杜甫这么出名,但祖父还是留给了他大量的书籍,所以杜甫也是从小就喜欢浸淫在知识的海洋之中。没有人能够天生成为诗人,即便天才如李白,他也经历了铁杵磨成针的故事后努力刻苦的努力,所以以勤奋而著名的杜甫,努力程度也可想而知。

杜甫年轻时也颇具野心,曾在自己壮游的时候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言壮语,可是游山玩水毕竟还是要资本的,对于一个家道中落的杜甫来说,这样的家境并不会让杜甫永远的游玩下去,杜甫还要为自己的前途着想,那就是参加科举考试,在大唐求得一个一官半职。

其实李白跟杜甫一生几乎都是没有稳定的故居,四处流浪的,但是呢李白的自己一个人流浪,只要自己吃饱了就好了,也不用担心别人。但是杜甫就不一样了,杜甫到哪里身后都跟着一堆妻子和孩子,杜甫不仅要管自己一个人,还要管自己的家人,因为吃不起饭杜甫有个孩子还被饿死了。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杜甫第一次科举考试就被浇了一盆子凉水,但这仅是杜甫的权宜之计,杜甫没有灰心太久,因为他的志向主要还是放在了诗歌上面,所以杜甫还是继续研究自己的诗歌去了。

后来唐玄宗又专门召集了一技之长的人参加入京考试,而李林甫对所有的人都没有同意录取,他认为这是一出闹剧,唐朝不该改变最基本的科举制度,最后这场考试只好不了了之,也真正的成为了一场闹剧,而可怜的杜甫也在这场考试之中,杜甫再次无功而返。

即便这个时候杜甫还是具有着傲气的,他写下了著名的《兵车行》、《丽人行》等,终于皇天不负苦心人,皇帝看到了杜甫所写的诗,并颇为赞赏,杜甫这才成了一个参军。和李白不同,大器晚成的杜甫没有达到“冠盖满京华”的程度,他的诗在当时也不怎么出名,到了后世人们才认识到了这个是人独特的魅力。

晚年的杜甫开了一家药铺子,因为杜甫他做人很正直,做生意当然也是一样,他卖得药材都不贵,老百姓也都负担的起。所以药铺开了没多久镇上的人都知道了杜甫开的药铺,就都去他那里拿药材。

所以镇上其他的药材老板就很眼红,打算联合起来欺负杜甫。就在当地的衙门书吏那里去撒谎说杜甫看不起那个书吏书吏就带着人去杜甫的店里找麻烦。

那个书吏拿了一个让人看不懂的药方去故意为难杜甫,说如果杜甫抓不出这几种药就把杜甫一家人赶出这个镇子。可是杜甫的才学一看就知道药方上写的是什么,很快把药给了衙门书吏书吏顿时对杜甫服气了。并警告镇上的人以后不能再找杜甫的麻烦。

虽然这些名人现在在我们的心里很伟大,但是他们在他们生活的那个年代也是很不容易的。

相传杜甫时候,因父母早逝和姑姑一同居住,后来一种传染病盛行,他和姑姑家的孩子得了一样的病,因为大夫说要躺在东边的床上才能好,可是在东边只有一张床。

所以他姑姑就让杜甫躺在那里,之后自己的儿子死了。这让杜甫深深感到自责,也是为他日后的忧国忧民的思想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安史之乱时,“饿”依然是杜甫挥之不去的阴影。在流离失所的岁月里,他拾过橡栗、挖过野芋,辗转挣扎到四川时,已经一身是病。在杜甫的诗中,流露出对贫苦民众那么真切的同情哀怜,又何尝不是他本人的付出太过沉重了。

杜甫的死也与饥饿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离开四川后的杜甫客居湖南,由于被突然的洪水所围困,连续饿了9天。当地县令用小船把杜甫救了回来,以牛肉白酒招待他,难得饕餮一回的杜甫当晚就因为醉饱过度而辞世了。也许是因为吃的太多消化不良导致的吧。

相关推荐:

令人咋舌!历史上最淫乱的五大皇帝

同治皇帝死亡真相:被慈禧逼急去找妓女染病

解放东北后,毛主席为何改变原定计划,命令林彪率军火速入关?

百姓啃树皮, 而逃亡中的慈禧又吃了些什么东西?

人的成败由细节决定所以这位五代霸主必死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