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风云人物

民国的那些“先生”!精通9种语言有13个博士学位是种什么体验

发布时间:2014-11-12 栏目:专题 投稿:坦率的柠檬

先生”的称呼由来已久

清初,称相国为“老先生

《论语·为政》:“有酒食,先生馔”,这里“先生”是指长辈而有学问的人。

到战国,《国策》:“先生坐,何至于此”,“先生”是称呼有德行的长辈。

在古代,“先生”这个词主要是称呼老师的,始见于《曲礼》:“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19世纪末,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等将西学引入中国,创办新式学校后,开始在《学生操行规范》里面明确将教师称谓定义为“老师”,但绝大部分学生约定俗成将“先生”改称为“老师”则是从国民政府时代开始,并一直沿用至今。而以前的老师也就是“先生”大部分为男性,“先生”渐渐的就变成了对知识分子和有一定身份的成年男子的尊称。

清初,称相国为“老先生”,到了乾隆以后,官场中已少用“老先生”这个称呼了。

辛亥革命后,“老先生”这个称呼又盛行起来。交际场中,彼此见面,对老成的人,都一律称呼为“老先生”。

民国大学老师大多数学贯中西,他们不仅有知识学问,更以思想情怀去感染教育学生他们站在看世界的前端,关注着国家的命运。在那样的时代,他们在传递知识之余,还肩负着更多的启蒙使命。

1

辜鸿铭

辜鸿铭学博中西,号称“清末怪杰”,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是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1917年,蔡元培执掌北大时,提出了“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的用人主张,辜鸿铭被邀请教授英国文学。1924年,辜鸿铭赴日本讲学三年,其间曾赴台湾讲学,由台湾远亲鹿港辜家的创始人辜显荣招待。

辜鸿铭的学问是先西后中、由西而中,辜鸿铭的装束也是先西后中、由西而中。回国之后,乃至当幕僚期间都是西装革履,后来便是长袍马褂,头顶瓜皮小帽,足蹬双梁布鞋,脑后拖着一条黄毛小辫,而且进入民国之后,他的装扮也没有改变。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

2

蔡元培

蔡元培一贯视教育为救国的基本途径,推崇思想、学术自由,他是教育独立的积极倡导和支持者。

他以“学诣为主”,罗致各类学术人才,使北大教师队伍一时出现流派纷呈的局面。在文科教师队伍中,既集中了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也有政治上保守而旧学深沉的学者。在政治倾向上,有的激进,有的保守,有的主张改良。在新派人物中,有马克思主义、三民主义、无政府主义、国家主义的不同代表,百家争鸣,盛极一时。

3

陈寅恪

陈寅恪是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他先后任职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广西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

他曾言:“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因此,陈寅恪的课上学生云集,甚至许多名教授如朱自清、冯友兰、吴宓、北大的德国汉学家钢和泰等都来听他的课。

4

马相伯

马相伯晚号华封老人,是中国著名教育家、复旦大学创始人、震旦大学首任校长。杰出教育家蔡元培民国高官于右任、邵力子为其弟子。

他在1903年租用徐家汇老天文台余屋,以“中西大学堂”的理念,创办震旦大学院,自任院长,这也是中国近代第一所私立大学,梁启超曾著文祝贺:“今乃始见我祖国得一完备有条理之私立学校,吾欲狂喜”。他的学生于右任因讽刺时政,遭清廷缉拿,潜逃至吴淞,马相伯闻讯,亲自驾舟接到校中进行掩护。

1905年,耶稣会欲变震旦为教会学校,以让马相伯“养病”为由,委任法国神父为总教习,改变办学方针,另立规章。学生大哗,摘下校牌,全体退学,马相伯看到退学学生签名簿时,老泪纵横,决意站在学生一边,他得到张謇、严复和袁希涛等名流的支持,在江湾另行筹建复旦公学(今复旦大学)。

5

陶行知

陶行知有这样一则教育学生的故事:有一个男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被校长陶行知发现制止后,命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去。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男生早已等着挨训了。可是陶行知却笑着掏出一颗糖果送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男生接过糖果。随后陶行知高兴地又掏出第二颗糖果放到他的手里,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我不让你打人时,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你。”男生惊讶地看着陶行知。这时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颗糖果塞到男生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男生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喊道:“陶校长,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同学……”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颗糖果递过来,说:“为你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我没有多的糖果了,我们的谈话也可以结束了。”

6

杨昌济

杨昌济1871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先求学于岳麓书院,后留学日本、英国,主攻教育学、哲学、伦理学。1913年后回国出任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教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1918年6月,应蔡元培先生之聘,任北京大学伦理学教授。他为赴法勤工俭学学生筹措经费,推荐毛泽东到北大图书馆工作,还促成了爱女杨开慧与毛泽东的婚恋关系。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更多精彩故事尽在旅游卫视,请关注每周六21:30由中航信托独家冠名的《中国故事》

声明: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文字内容由网络内容整理。

相关推荐:

为什么女皇武则天立侄子做继承人行不通?

揭秘:鲁迅先生一生谁都骂为何唯独不骂孙伏园

元康之治:晋朝史上承接太康盛世的繁华盛世

揭秘:太平公主那么美 为什么迷恋一个骗子和尚!

褒姒:强大的西周帝国的覆灭原因在个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