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风云人物

他是毛主席的首任卫士长,先护主席上井冈山,又送主席进延安城

发布时间:2014-11-22 栏目:专题 投稿:清脆的店员

他是毛泽东的“首任卫士长”,先护送主席上井冈山,又送护送主席进驻延安城。

他就是开国上将张宗逊,在几十年戎马生涯中,张宗逊跟随毛泽东南征北战,经历了十年土地革命战争、八年抗日战争、三年解放战争和建国后长期的军队建设实践,他的成长和沉浮一直与毛泽东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在47位荣获3枚一级勋章的上将中,张宗逊的入党时间之早排在第五位,他是参加过第一次北伐战争的4人之一,是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5人之一,是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到中央革命根据地参加过历次反“进剿”、反“会剿”、反“围剿”的4人之一,是有黄埔军校学历的7人之一,而他的年龄在47人中则不算大,排在中间的位置,可谓资历深厚,年轻有为。

参加秋收起义,护卫毛泽东井冈山

1946年12月,张宗逊陪同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机场检阅晋绥第一纵队

1927年7月,张宗逊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连长。当时,警卫团拟参加“八一”南昌起义未果,转入江西修水一带活动。同年9月,张宗逊警卫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由警卫团改编而成,团长卢德铭)参谋。按照中央规定的秋收起义计划,各团由东向西攻击,目标是夺取长沙。行动中,张宗逊率领一连兵力,在第一团编成内行动,向西攻击时,担任先锋;向东撤退时,担任后卫。连续战斗十来天,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初步展现了他指挥作战和管理部队的才干,引起了领导起义的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的关注。由于敌强我弱,加上起义军的指挥员又大都缺乏实战经验,起义军损失严重,卢德铭不幸牺牲。

在此危急时刻,毛泽东毅然决定,放弃西进夺取长沙的计划,改向东南湘赣边界的山区转移。1927年9月,起义军转战至江西省永新县境内的三湾村。在毛泽东领导下,起义军在三湾休整了五天,对所剩部队进行了整编,将起义部队原来的三个团缩编为一个团,下辖七个战斗连队,共约1000人。张宗逊调到特务连(连党代表罗荣桓)任副连长,他带领一个排专门担负毛泽东的贴身警卫,实际上成了毛泽东的首任卫士长。当毛泽东听说他是陕西渭南人时,风趣地说:“你来自八百里秦川,是姜太公的老乡呀!姜太公垂钓于渭水嘛。”而张宗逊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只是以微笑来答谢毛泽东的信任和鼓励。

1927年10月23日破晓,部队在江西遂川县大汾镇突然遭到反动地主武装萧家壁部的袭击。当时,情况非常紧急,连长曾士峨和党代表罗荣桓命令张宗逊带一个排,负责护送毛泽东秋收起义前后,几十天的长途行军跋涉中,毛泽东的脚背早已被草鞋磨烂了,走路一拐一拐,行动很困难。他不时的微微皱一下眉头,有时被崎岖的山路猛地硌一下脚,禁不住轻轻吸一口冷气。看到他艰难行军的样子,张宗逊和战士们一次次提出用担架抬着他走,毛泽东摆摆手说:“谢谢大家,我自己能走。”张宗逊坚持要抬,毛泽东坚决不坐。双方争执不下,彼此都很动情,毛泽东退让说:“你给我弄根竹竿,咱们拄着慢点走,好吗?”争执才平息下来。在回忆此段经历时,张宗逊曾感慨地说:“我们觉得,毛委员是读书人,并不善于长途行军,但他竟能如此经得住艰苦,很令人佩服。”

1939年,张宗逊(前排左四)在山西兴县和358旅干部会议的代表

1928年4月,朱德、毛泽东井冈山会师,张宗逊担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连长,成为“我军创始阶段的少数几个连长之一”,一度兼任过江西永新县游击大队大队长。

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历次反围剿作战中,张宗逊一直在毛泽东率领下行动,紧随在毛泽东身旁。毛泽东从斗争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建军原则和作战原则,张宗逊都能较早地得知,认真学习领会,并积极贯彻执行。患难结挚友,危急见真情,张宗逊以自己诚实、忠勇和勤奋的品行,赢得了毛泽东的器重,遂逐步提拔他担任大队长、支队长和师长。张宗逊率部打了多次硬仗恶仗,两次身负重伤,为保卫根据地和维护毛泽东竭尽了全力。在毛泽东遭受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排挤时,张宗逊也受到了牵连,被免去了师长职务,派往红军大学学习。他怀着沉重的心情,去探望身处逆境的毛泽东,向毛泽东倾诉了心中的郁闷。毛泽东安慰他说:“现在这种情况,像是秀才遇见了兵,着急也没用。”并指点他说:“周恩来不是你在黄埔由团员转为党员的主持人吗?你心里的这些话,可以去找他说说。”后来,在周恩来的干预下,张宗逊被重新起用,率部参加了长征。

长征到达陕北后,护送毛泽东进驻延安

红军万里长征过程中,张宗逊先任红一方面军三军团主力第四师师长,在彭德怀直接指挥下,率部强渡湘江、攻克遵义、四渡赤水、夺占娄山关,立下了汗马功劳。1935年1月,中央遵义会议重新确立了毛泽东红军的领导地位,一、四方面军在川北会师之后,毛泽东张宗逊到红四方面军第四军任参谋长。在红四方面军张宗逊同张国焘的分裂路线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历经千辛万苦,于1936年冬,在陕北的保安县城与毛泽东会合。此时,毛泽东就任中央军委主席不久,一看见张宗逊便亲切地说:“张宗逊你好幸运呀,三次爬雪山过草地竟然无恙,革命反倒把你由南方送回了家乡,给了你更便于施展才智的地理环境,我真替你高兴呦!”张宗逊则恳切地说:“我希望还是跟着主席做点具体工作。”毛泽东爽朗地说:“我们已决定调你到总部机关来,陕北的风土人情你都熟,来给我们当向导吧。”随即对张谈了西安事变的情况以及由此引起的时局变化。

当时红一、二、四三个方面军,经万里长征虽然在陕北会师,但却都驻扎在保安县及其西北最贫穷的一些地方,自然条件稍微好一点的地方,都驻有国民党的军队。经国共两党代表协商,国民党的军队自行退出延安及其南面的几个县,让红军进驻,以利红军休整,然后开赴抗日前线。

1937年1月6日,毛泽东任命张宗逊担任中央军委第一局局长。张宗逊时年二十八岁,正值人生体力精力最旺盛的时期。中央军委一局,也称中国工农红军总部一局,是军委指挥机关的一个综合部门。下设作战、文秘、机要、警卫和行管等业务单位,并直接指挥中央警卫团。其性质与职能,类似于现在的军委办公厅加总参作战部再加机要局、警卫局和管理局。张宗逊到职后,毛泽东指示他立即筹划把军委机关迁往延安的事宜。张宗逊警卫团一部及先遣人员,乘马星夜赶往延安,划分了各单位的驻地,布设了警戒,制订了迁移方案,返回保安呈请毛泽东审定并下达各单位后,便跟随毛泽东由保安向延安转移。两人都骑着高头大马,驰骋在奔赴延安的大道上,边走边聊。毛泽东意味深长地对张宗逊说:“十年前你护送我上井冈山,现在又护送我去延安,这是缘分吧?还记得你强迫我坐担架的事吗?”张宗逊还是以憨厚的微笑作答。斗转星移,转瞬十年。毛泽东由初涉军阵的领导人,变成了三军统帅,张宗逊则由卫士长,变成了统帅部的高级幕僚。1月13日,中央军委机关全部进驻延安城及其附近地区。从此,延安成为领导中国革命的圣地。

我军进驻延安后,延安西北边的几个县都成了红区,建立了由我党领导的人民政权,但南面紧邻延安的富县和甘泉县,还是缓冲区。国民党的正规军虽然撤走了,但地方政权和地方武装依然保留着。为了妥善解决两个县地方政府的更迭和地方武装的改编,毛泽东任命张宗逊兼任富甘地区警备司令,负责收编该地区的地方武装、清剿土匪和建立人民政权。这一工作很快取得了成效,为延安创造了比较安全稳定的环境。从1937年1月至7月,张宗逊毛泽东同住在延安城内凤凰山跟前一个院子里,直接协助毛泽东和军委总部的首长处理军务。此时的张宗逊成了联接红军各大单位的中间环节,从而也结识了红军总部和各个方面军的领导同志。在这半年多的相处过程中,毛泽东张宗逊诚实、厚道、勤奋、谦虚的人品和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有了更深的了解,张宗逊也获得了近前向毛泽东学习的大好机会。几乎每天都能听到毛泽东讲话,看到毛泽东起草或批改的文电,耳濡目染,大长了见识。对毛泽东注重调查研究、兼听各方意见和辩证分析问题的工作方法,留下了极深的印象。相互间建立了更深的信赖和友谊。随后,应贺龙的请求,毛泽东张宗逊到红二方面军工作。

毛泽东(后排左三)与张宗逊(前排左二)等参加秋收起义的同志在延安合影。

相关推荐:

留梦炎:南宋叛国宰相 为人奸诈 见风使舵 做尽了恶事 使得他的后代被禁止参加科举

诸葛亮北伐蹊跷事:进攻失利,撤军捡漏,回国大肆庆祝

解密:昭烈帝刘备是靠什么让诸葛亮为他卖命

打败关羽的名将陆逊陆伯言

皇帝也需要借种?刘宋历史上就有这样荒唐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