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风云人物

他原是项羽部下后归顺刘邦,在吕后掌权时代说了几句话却救了汉朝

发布时间:2014-11-29 栏目:专题 投稿:温柔的苗条

刘邦战胜项羽后,想起这些年被项羽压在身下的日子,刘邦立刻对项羽旧部进行处理,能杀便杀,不留活口。有人就劝刘邦项羽旧部人员众多,杀是杀不完的,何况现在多作鸟兽散了,不便寻找和辨认。再说一味坚持杀光政策,恐失民心,不妥。刘邦本来就是情绪上的报复,听人劝吃饱饭,考虑之后便同意了。但他提出有一个人必须要杀,曾经屡次败在他的手中,令我狼狈至极,此人不除,心愤难平。刘邦口中的这个人是谁呢?季布画像

此人是楚地名将,项羽的得力部下,曾经数次大败刘邦,战功显赫,名叫季布刘邦气量狭小,对曾经战胜过自己的季布一直怀恨在心。此番有机会便悬赏千金索取季布项上人头,并且昭告天下凡是窝藏季布者一律诛杀。

霉运上身的季布此刻正躲在河南濮阳一个周姓朋友家中,听到全国通缉的消息后每天坐卧不安,但并无良策,天下虽大,但遍布刘邦的眼线,能逃到哪里去呢?这位周姓朋友提出一个办法,说你要是同意咱们就办,如果不同意我也只能自杀了,反正窝藏罪结果也是死。季布本就因为自己而连累朋友心里愧疚,朋友说出这番话来,更是百感交集,便同意了。按照计划,季布剃光了头发,穿上了粗布麻衣,变成“奴隶”的模样,被朋友“卖”到了鲁地一个大户朱家

朱家是当地有名的侠士,善结天下名士,并且一直有藏匿通缉犯的善举。围着季布转了几圈,觉得此人身高马大器宇轩昂,虽然衣着普通,料定并非凡士。定睛一瞧,与通缉犯季布画像颇为相似。朱家没有说出去,只是吩咐下人这个奴隶可以不用干活,干什么都随意,吃饭的时候一定叫上他。

转天朱家便匆匆上路去拜访刘邦最为亲信的大臣之一滕公夏侯婴。滕公早年间曾做刘邦的司机(太仆),后一直追随刘邦,对刘邦的性情最为了解,刘邦滕公极其信任。滕公闻听朱家前来,大喜过望,好生招待。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朱家仗着胆子问滕公:“季布到底犯了什么罪,惹的汉王如此生气不计代价捉拿呢?”滕公答曰:“上怨之,故必欲得之。”滕公夏侯婴,后封汝阴侯

朱家话锋一转,“您认为季布这个人怎样?”“当然是贤者。”“项羽旧部众多,杀是杀不完的。季布效力项羽时对汉王不敬,正是他的职责所在,这正是做部下的优秀表现。如果这样的人都杀,恐怕天下舆论会对汉王不利呀!再进一步讲,倘若季布被逼急北逃匈奴帐下反攻大汉,岂不是罪过?从另一个角度考虑,如果汉王能够网开一面不再追究季布之前犯上之错,必将感动季布归顺大汉,乃大汉之福呀!”

朱家为何不顾风险要救季布?源于他的侠义心肠,也是对季布的尊重。季布如果运气好为汉臣,则自己也是为汉室尽忠。

滕公边听边想,朱家果然侠义之士,敬佩之至。于情于理,季布都不该杀。他想到朱家如此为季布说情,十有八九会藏匿在他的家中。他口头答应朱家会找个合适机会转告刘邦

刘邦听后也觉得朱家所言非虚,便赦免了季布季布感动不已归顺刘邦刘邦先封他为郎中,后升为中郎将,结局皆大欢喜。

季布死里逃生后,要为汉室出力,但一直没有太好的表现机会,直至吕后掌权的时代。这一天,一封来自匈奴的信让他迎来了身为汉臣的高光时刻。这封信是匈奴单于写给吕后的,但信中多为淫邪之语极大的冒犯了吕后,惹吕后大怒召集大臣商议此事。吕后当权,心狠手辣,大臣们都很害怕。大将军樊哙率先喊出:“给我十万兵马,我铲平匈奴!”非常的霸气和给力,众臣附和举兵讨伐匈奴以解心头之恨。影视剧中的吕后

这时,一个拒绝的声音飘了过来:“此事万万不可。遥想当年,高祖率领四十万汉军猛士攻打匈奴,但结果仍是被困于平城(今山西大同附近)。如今,樊哙将军竟以十万众便称踏平匈奴,哪里来的把握呢?这不是欺骗皇后吗?该拉出去斩首!”当年秦王为了抵抗匈奴修筑长城,引发陈胜吴光揭竿,人心惶惶,现在樊哙又要再次攻打匈奴,岂不是陷我大汉于动荡之中吗?”

这段话说的太有水平了,既点了樊哙鲁莽,又衬托了自己周全,一心为社稷着想。朝堂之上静极了,大臣们面面相觑不做声,樊哙心里的话也被憋了回去。

吕后闻听季布所言也称是,罢朝不再复议攻打匈奴之事。

季布虽然说了简单的几句话,但却句句戳中吕后的心。以前为项羽卖命,食人之禄,忠人之事,打刘邦理所应当;现在归顺西汉,择明主效忠,处处为国家考虑,可以说是非常优秀的职业经理人。一旦吕后同意樊哙无脑之言发兵攻打匈奴,则会陷入长期的战争之中,孰胜孰败很难讲。天下初定,国家和百姓再次动荡,这是做臣子的无能。从大汉的现实情况出发,大汉都打不起这场仗,何况起因是一封颇为无聊的“性骚扰”信件。匈奴单于目的可能就是激怒吕后,引汉军入瓮,这样便中了计,大汉江山稳定性会受到极大威胁。

无论从哪个角度讲,季布这几句肺腑之言着实让吕后听了进去,侧面救汉朝于水火之中。

季布为人重信用守承诺,从来都是一言九鼎。于是,民间彰其高品便有了“得黄金百斤,不如季布一诺”的说法,成语“一诺千金”从此得来。

相关推荐:

曾国藩的九弟曾国荃:晚清官场上最叛逆的官员

李鸿章是如何发迹的?

三国编年史:公元227~234年 诸葛亮六出祁山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垂帘听政的女人:战国秦宣太后

魏文帝的偶像:曹魏重臣钟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