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风云人物

诸葛亮和司马懿几乎智谋相当,为何后世评价差距那么大

发布时间:2014-11-30 栏目:专题 投稿:神勇的乐曲

本文是【大鹏说《通鉴》之58】

三国时期,人们公认最聪明的两个人无疑就是诸葛亮司马懿

诸葛亮高卧隆中,已知天下三分,并已一己之力奠定鼎足格局。孔明出山后,整天被曹操追着砍,惶惶如丧家之犬的刘备集团智商水平瞬间爆表,最终三分天下有其一。尽管国小民弱,却始终对实力居三国之首的曹魏保持战略进攻的压力。

智谋而言,司马懿诸葛亮略占下风,但还在同一个重量级上。诸葛亮数次北伐,司马懿尽管是坚守不出,但最终还是屡屡让其无功而返,最终熬死了孔明。在诸葛亮去世后,司马懿成为三国后期最有智慧的人。

活得长还是好啊。

在那个时代,诸葛孔明与司马仲达两个人的智商,无疑是要碾压所有谋士智囊。但后世对二人的评价,却有霄壤之别、云泥之分。

诸葛亮被奉为千古完人,中国古代政治家的万世师表。而司马懿,则一直被人唾弃,在通俗史学中的形象更是比曹操还要不堪,几乎就是奸诈的代名词。连司马懿后世子孙,也以其为耻。

都是一个时代的人,都是那个时代最聪明绝顶的人,为何差距这么大?

人的高下之分、优劣之别,体现最明显的,是面对相同问题的不同选择

诸葛亮司马懿均受托孤之重,在成为辅国重臣后,又都面临着挑选什么样的接班人问题。在托孤辅政和选人接班的相同问题上,他们做出了不同选择。正是这种不同选择,决定了他们在后世的形象地位。

刘备在白帝城对诸葛亮托孤感天动地人所共知,而曹叡司马懿托孤同样是令人泪下十行。

曹魏明帝建初三年,公元239年春正月,奄奄一息的曹叡司马懿紧急召回洛阳,付以后事。

曹叡拉着司马懿的手表白,死是不可避免的:朕之所以强忍着不死,就是为了见你最后一面,“死乃可忍,吾忍死待君,得相见,无所复恨矣”;朕立曹芳为帝,朕走之后,你要好好辅佐我的儿子,安定国家。又将曹芳、曹询两个小儿叫到跟前,对司马懿说,爱卿你要看清楚,别弄错了,“召齐、秦二子以示懿,別指齐王芳謂懿曰:‘此是也,君谛视之,勿误也’”。曹叡又让曹芳抱着司马懿的脖子,嘱咐其一定要好好听司马懿的话。

如此托孤场景,即使千年之下,也让人泪落如雨。其刻骨铭心不亚于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这不仅是君臣之间的政治重托,更是骨肉之亲的推心置腹。

司马懿当时也是感动得眼泪哗哗的,“懿顿首流涕”。诸葛亮那些“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的漂亮话想必司马懿也说过。可诸葛亮不但话说得漂亮,事干得更是漂亮,真正做到了一诺千金,万死不辞。可他司马懿,这边曹叡归天没几年,他就心生歹念,欺负曹家孤儿寡母,篡党夺权。

面对先主的殷殷重托,诸葛亮选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司马懿也可以说是费心操劳,忙个不停,可他操劳的是篡魏自立,化家为国。在隐忍数年后,突然奋力一搏,发动高平陵政变,干掉了同时辅政的大将军曹爽,一步步将朝政尽划入司马氏门下。

在“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体系中,司马懿如此行径,必然逃脱不了秉笔青史的斥责。

托六尺之孤后,诸葛亮司马懿均走上了“寄百里之命”的政治巅峰,在蜀汉和曹魏后期,二人权势之显赫,地位之尊崇,无人能堪其匹。

但人固有一死,任何政治人物都想再活五百年,可那不是现实。自然生命无法永远为人民服务,革命事业要薪火相传,只能挑选接班人。在这个问题上,诸葛亮司马懿再次做出了不同选择

司马懿要完成自己化家为国、灭魏成晋的伟大事业,接班人只能从自己儿子中选。先是司马师,继而是其心路人皆知的司马昭,再就是开国皇帝司马炎。经过祖孙三代四人的不懈捣鼓,司马氏终于成为不多的几个帝姓之一。

诸葛亮不是没有儿子,可他给儿子诸葛瞻没留下什么政治遗产,只有86个子的《诫子书》而已,更别说父死子继,立诸葛瞻为接班人。诸葛亮细细考察、精心培养的蒋琬、费祎,虽不能将其事业发扬光大,至少也做到了保境安民、尽忠报国。

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是《论语》中对君子行事立身的标准品格,也是刘备曹叡赋予诸葛亮司马懿的生死之托。

面对相同的托付与使命,二人的选择泾渭分明,由此彰显出不同的气节与操守,凿凿青史中不同的形象也就此分野。

亲爱的朋友,如您喜欢本文,请关注大鹏“大鹏说书(账号dapengshuoshu)。

相关推荐:

李坧被称为亡国之君竟然是因为他的不育?

汉高祖刘邦做了皇帝之后是怎样巩固政权的

樊哙是如何死的 西汉开国元勋樊哙的死因真相

无厘头的嗜杀君主北齐高洋:无论是谁都可能被杀

柳浑一身正气,坚持正义,决不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