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风云人物

毛主席和贺子珍的外孙,你想不到有多帅!恋爱一年女孩不知其身份

发布时间:2014-12-01 栏目:专题 投稿:威武的音响

◤原创声明:本文为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不过欢迎大家转发到朋友圈~么么哒~

毛泽东的第三代孙辈,共四人,分别是孙子毛新宇、外孙继宁、王效芝和外孙女孔东梅。其中,孔继宁和妹妹孔东梅是毛泽东与贺子珍之女李敏孔令华孩子。昨日文章介绍王效芝后,本文介绍毛泽东孙辈最长的孔继宁

李敏孔令华是于1959年结婚的。孔令华是解放军炮兵副司令孔从洲的儿子。李敏孔令华北京八一中学的校友。孔令华李敏高两级,是学生会主席。当时,李敏北京师范大学读书,孔令华北京航空学院读书。

两人结婚时,毛泽东亲自参加并主持了婚礼。据李银桥回忆:那天毛泽东非常高兴,频频举杯与来宾敬酒,场面非常热烈。

李敏孔令华结婚三年后,1962年10月27日,孔继宁降生。这是毛泽东孙辈的第一个孩子毛泽东得悉孩子出生后,高兴地说:“我70岁官升一级!”此时他正好虚岁70,第一次升级为祖父。

这个外孙毛泽东极为喜欢。李敏后来在《我的童年与领袖父亲》一书中回忆说:

父亲工作累了,顺脚就去看看小外孙,抱抱、亲亲、逗逗小家伙。继宁长得虎头虎脑,不哭不闹,笑起来尤其可爱。父亲平时就喜欢孩子,现在更像所有老人一样——隔代亲,特别爱和继宁玩儿。”

继宁这个名字,有人说是毛泽东起的。其实,这个说法不完整,据孔继宁后来说,这个名字是外公毛泽东和爷爷——炮兵副司令员孔从洲一起商量着共同起的:

继宁”两个字有着深刻的含义,外公当时认为虎、豹、彪、杨、柳、松、牛、马、羊这些字一律不用,爷爷认为马、恩、列、斯几位伟人里,比较适合人们习惯的还是选列宁的“宁”字好,汉字里还有“宁静、安宁”的意思。

“母亲告诉我,外公了解了爷爷的想法后,高兴地说:‘好,就叫他长大继承我们的事业吧,这叫后继有人,就取名继宁吧!’于是,我的名字就这么定了。”

继宁出生几个月后,李敏带着他去上海,让外婆贺子珍看。贺子珍第一次当外婆,很喜欢襁褓中的继宁。正巧,她身边一个工作人员与李敏同月生了一个孩子,她动不动就把两个孩子抱过来,说:“和咱们宁宁一块儿称一称!”让他们进行“比重”,如果孔继宁比人家孩子轻一点儿,她都就不干,接下来一定让孩子多吃多喝,直到下次再称时比人家重,才心满意足。

继宁是外婆贺子珍的开心宝,贺子珍和他一起最开心。只要是和孔继宁合影,贺子珍脸上就洋溢着笑容。七八岁的时候,一次,贺子珍心情不好,闷闷不乐。孔继宁就穿上贺子珍从苏联带回来的一套西服,再找根绑窗帘的天鹅绒带子系在脖子上,充当领带,然后,他像模像样地走到贺子珍面前,扮西哈努克亲王,把外婆逗得哈哈大笑。

继宁两岁时,1964年,李敏孔令华夫妇就带着他搬出了中南海,不再和毛泽东住一起生活。但是,李敏会经常带他去中南海外公。1966年“文革”开始后,在国防科委工作李敏夫妇比较忙,并且受到冲击,去中南海的次数少了。“文革”前,毛泽东过生日,李敏夫妇都会带着他到中南海,与毛泽东一起吃饭,“文革”后,就少了。因为孔继宁上学了,生日这天他得去读书,要是赶上星期日或者放假才去。

继宁在学校的时候,除了校领导和个别老师外,没人知道他是毛泽东外孙

到了七八岁时,李敏去见毛泽东时,老没带孔继宁去。一次,他主动对父母说:“要是我戴上了红领巾,你们就一定带我去中南海。”结果,他真的不久就如愿以偿,当了红小兵带上了红领巾。回到家,他兴高采烈地对李敏说:“我戴上红领巾了,该带我去见外公了吧!”结果,李敏夫妇真的带着他去了中南海。可是,毛泽东在开会,没有时间见他。

周恩来看见他们,立即请他们一家吃了顿饭。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去世,孔继宁突然被叫回去,参加毛泽东治丧活动,并且守灵。9月18日追悼大会结束后,他才回到学校,这时一些学生才知道他的特殊身份。

由于出身在军人世家,爷爷、爸爸、妈妈都是军人,孔继宁从小就梦想当解放军,尤其希望到父亲所在的38军去当兵。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开战,他更加跃跃欲试。但是,第二年高中毕业时,他受同学的影响,在高考志愿表第一栏填了北京外贸学院。但是,父亲知道后,却希望他能去军校接受正统的军事教育,于是,他又把第一志愿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国际关系学院。

结果,孔继宁以优异的成绩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国际关系学院录取,进入英语系学习。

在大学里,孔继宁很低调,隐名埋姓。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劳动,孔继宁什么重活累活都抢着上。一次遇上长江发洪汛,凌晨三点,学生们被召集起来,赶到学校旁边的一条长江支流的大坝上堵口子。孔继宁和同学们从水泥厂扛水泥到大坝,一袋水泥100斤,他一次扛两袋,来来回回几十趟,奋战到第二天下午,才吃上饭。

在大学时,英俊的孔继宁很受女孩们喜欢,很快他也谈恋爱了,女孩子叫沈蓉。沈蓉认识孔继宁一年,都不知道他的家庭背景,还以为他是北京的一户普通人家的孩子。后来,沈蓉偶然从一位朋友那里听说了孔继宁的家世,一度生气不理孔继宁。她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讲究门当户对,也不愿意高攀。孔继宁好不容易才做通了沈蓉的工作。之后,沈蓉又去做父母的思想,作了很多次,才做通。

大学毕业后,孔继宁分配到解放军总参谋部工作。后来,被有关部门选派到中国驻巴基斯坦使馆和英国使馆,担任武官助理。

1997年,由于母亲李敏身体不好,无人照顾,孔继宁结束了八年外交工作,转业回到北京

1999年,父亲孔令华因为车祸,病逝于深圳。这对孔继宁是一个大打击。

孔令华生前一直在做着毛泽东思想的研究,父亲去世后,孔继宁决定继承他未完的心愿。2001年,在母亲的支持下,他在深圳成立了民族精神与中国发展研究中心,然后以此为平台,开始有计划有规模地对毛泽东毛泽东思想进行宣传。

2007年, 为纪念建军80周年,从8月1日开始,毛泽东的家乡湖南卫视播出纪录片《父辈的战争岁月》,孔继宁担纲主持。他亲和自然的主持风格,立即赢得了不少观众的好评。后来,又有几家电视台请他去主持过节目。

随着岁月流逝,孔继宁也步入中年,但是他仍然过着简单朴实的生活。和外公一样,孔继宁一直抽烟。但是,他抽的烟是北京卷烟厂生产的中南海,焦油含量是8毫克,这种烟在北京市面售四元左右一盒,用的打火机也是非常普通的打火机。说到外公毛泽东时,他和我们一样,称之为“主席”或“毛主席”,一般不说“外公”。因此,有人说:“这个有着红墙内生活经历的中年人,从外貌上看不出那位伟人给他留下的痕迹。”

如今,孔继宁已经是54岁了。他说:

“在毛家的孙辈中,我是年龄最长的,也是外孙辈中惟一与外公有过接触的人。尽管接触不是很多,但他的教诲和熏陶却一直影响着我的人生之路。”

((订阅号:52xx.cn——头条号自媒体榜第13期第五名,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