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风云人物

要给毛主席磕头?此非笑话,是1971年美国人来北京最害怕的事

发布时间:2014-12-01 栏目:专题 投稿:无限的大神

◤原创声明:本文为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不过欢迎大家转发到朋友圈~么么哒~

1956年9月,毛泽东在党的八大会议讲话中就曾预言说:“我们的门是敞开的。再过12年,英国、美国、西德、日本都会争着和我们打交道。”第二年1月27日,他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又将这个时间表进行了修订:“我们跟美国建交,可能要在第三个五年计划完成以后,也就是说,要经过18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如果说那时,无论国内还是国外,人们对他这句的话多少有些半疑半信,甚至黯然失笑。但当时光进入70年代时,他的话语不仅让人看到曙光,而且随即变成现实,令人不得不惊讶毛泽东惊人的判断力!

美国来“争着和我们打交道”的,是第37任总统——理查德·尼克松

由于陷入越南战争泥淖不可自拔,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几番试探后,决定派人去中国打破外交僵局。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主动请缨前往北京,会见中共领袖,商谈两国关系正常化事宜。但是,由于相互隔绝达20年,连尼克松基辛格这样的高层人士对红色中国都很陌生,甚至有些恐惧。在基辛格北京的诸多准备事宜中,他们最大的担心就是怕见着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磕头

这种担心不是空穴来风,是历史教训,有前车之鉴。

首先,这次外交是美国人到中国,而不是中国人去美国

这场秘密外交基本上是按中国的条件进行:是美国特使去北京,而不是周恩来到华盛顿。

由此,他们的理解是:

这是中国按允许外国使节拜会中国朝廷的古老规矩发出的邀请。(陈敦德著:《毛泽东.尼克松在1972》)

有意思否?

更有意思的是,其次——在历史上,有外国使节曾被中国政府遣返回国过。

——1651年,第一个到中国的俄国大使来到北京,因硬不肯给顺治皇帝磕头,结果被拒绝接见,并被立即遣送回国。

——1816年,英国大使阿姆斯特勋爵来到北京,因拒绝给嘉庆皇帝磕头,也受到同样对待——被押送遣返回国。

因此,基辛格受命去北京,认为很有可能要给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磕头。为此,他和尼克松十分犯难,几次一起秘密商量如何处理此事,以免到时因不磕头而办不成事,更不被遣送回国。两人商定的办法是什么,尚未查到史料,因此具体办法不得而知。

就这样,基辛格踏上了北京之行。

1971年7月9日,为了谋求与中国改善外交关系,基辛格在访问巴基斯坦时突然装病于凌晨登上飞往北京的飞机。经过近八个小时的飞行,北京时间中午12点25分,飞机降落在北京郊区的南苑军用机场。

前来迎接他的,是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和外交部官员。基辛格等人走下飞机后是什么场景:

这时,中美双方官员的表情是严肃的、拘谨的,气氛是冷峻的握手,也是例行公事的礼貌性的。

基辛格见着叶剑英,没有磕头——似乎正常。但基辛格的紧张没有消除,并且一直持续,有人这么记述的:

基辛格当时在南苑机场的表情来看,忧虑是很重的,玳瑁宽边眼镜后的脸膛肌肉紧缩,没有一丝笑容。(陈敦德著:《毛泽东.尼克松在1972》)

叶剑英陪同基辛格乘坐上了大红旗轿车。进城后,作为贵宾,基辛格等人被安排住在钓鱼台国宾馆六号楼。

基辛格等人吃了中饭后进行休息,随后接到中方的通知:周恩来总理于下午四时半来看望客人。时间一到,基辛格等人相互招呼着,到客厅门口迎候。

他们在屏风前相挨着排成一行,垂手站立,表情僵硬,紧张而拘束,连话都不说了。对中国的神秘感使他们即将会见中国领袖人物时手足失措。(陈敦德著:《毛泽东.尼克松在1972》)

小车驶到小楼门口。周恩来下车走来,潇洒庄重,行动敏捷。基辛格在楼门口迎接他,还没等周恩来走到跟前,大概是怕要磕头,他“就有意地把手伸了出去,动作还是有点僵硬”。

周恩来是什么反应?

周恩来立即会意地微笑了,伸出那只不能扳直而有些弓屈的右手和基辛格握手,友好地说:“这是中美两国高级官员二十几年来第一次握手。”

基辛格立即紧紧握住周恩来的手,说:“遗憾的是这还是一次不能马上公开的握手。要不全世界都要震惊。”

这样,基辛格避免了可能要对周恩来磕头的尴尬。

基辛格北京停留了48小时,先后与周恩来等人会谈近20个小时。双方在坦诚的氛围中就尼克松总统访华、台湾问题和广泛的国际问题进行了预备性会谈。

在双方就尼克松总统访华等问题达成了一致后,基辛格高高兴兴地离开北京,又回到了伊斯兰堡。

毛泽东没有会见基辛格

7月15日,基辛格结束了计划中的亚洲访问行程,回到了美国

飞机停定后,红光满面的基辛格出现在舱门里,兴高采烈地挥着手跳下飞机。成功者的喜悦洋溢在脸上。基辛格总统快步走去。尼克松也迎了上来。握手拥抱。

“怎么样?”尽管有旁人在场,尼克松还是忍不住问。

基辛格说;“他们周到极了!客气极了!”

“看你满脸红彤彤,都胖了。”尼克松心情也特别舒畅。

“我长了五磅。给我们的待遇好得不得了。住在皇帝钓鱼的行宫里。根本不象我们事前担心的要磕头。”基辛格陶醉在成功之中。

尼克松哈哈大笑:“是么?”

“每餐十二道菜,丰盛极了!他们太讲礼貌了!”(陈敦德著:《毛泽东.尼克松在1972》)

这次北京之行,完全不像他们原来想象的那样。红色中国并不恐怖。

当晚,尼克松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演播室发表“重要国事”公告,原文如下:

周恩来总理和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于1971年7月9日至11日在北京进行了会谈。获悉,尼克松总统曾表示希望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邀请尼克松总统于1972年5月以前的适当时间访问中国尼克松总统愉快地接受了这一邀请。……中美两国领导人的会晤,是为了谋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并就双方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

他念完公告,摄影师立即将电视镜头转向现场的电视评论员,以让这位电视台的“金嘴”进行评论。谁知这位平时侃侃而谈的“金嘴”张开嘴巴,满脸全是惊愕之色。

经过短暂的准备,1972年2月21日11点多钟,尼克松总统经过十几个小时长途飞行,来到了北京。在他们吃完中饭,毛泽东立即在他的小书房里召见客人。基辛格回忆:

来访者一进入房间,毛泽东就从沙发上站起来……

接下来呢?尼克松磕头

毛泽东)他朝尼克松伸出手,尼克松也朝他伸出手。来自两个世界的头面人物紧紧地握手了、尼克松将左手也搭了上去握着,毛主席也将左手搭上去握着。俩人都笑了,两个人的四只手相叠在一起握了好一会,大大超过了正常礼节的握手时间。(陈敦德著:《毛泽东.尼克松在1972》)

由于毛泽东首先伸出了手,尼克松自然没有使出原来准备应对的办法,也没有磕头

随着毛泽东尼克松四只大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中美两个大国就开始了关系正常化的进程。以后,两国大门打开,彼此之间来往增多,更加多了了解,美国人见着毛泽东周恩来磕头这样的担心,终于翻篇过去,成为了让人捧腹的笑话。

(52xx.cn原创,禁止转载复制和改编。谴责呱唧、传阅、秀客网、360doc、新闻头条、看看等假冒伪劣网站侵权转载)

(喜欢我的文章,就请支持一下,点“转发”和“订阅”)

相关推荐:

'天才'爱因斯坦的私生活:两次婚姻皆失败

崇侯虎简介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告密者崇侯虎生平

卓文君是谁?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

风流皇帝娶了最美姐妹花 最后竟死在她们身上

一件被误传了2000多年的事 张飞原来不叫张翼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