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风云人物

牛!毛主席的俘虏政策威震敌胆!更妙的是敌人居然无法山寨仿照!

发布时间:2014-12-02 栏目:专题 投稿:失眠的钢铁侠

1928年5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余部,在井冈山茅坪与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胜利会师,并组建了红四军,由朱德担任军长,毛泽东为党代表。

由于不同的经历,两支部队有着不少的差别。在合兵之初,尤其是从湘南来井冈山的那些官兵们很不习惯。其中,他们毛泽东意见最大的,就是俘虏政策

在反“进剿”作战中,每当部队打了胜仗,毛泽东就要严肃地宣布一项俘虏政策:在战场上抓到的俘虏,一不准打,二不准骂,三不许搜腰包,有伤病的还要治疗,愿留的参加红军,愿走的发给路费,开会欢送。可是,俘虏终究是俘虏,阶下囚怎么能待之为座上宾呢?跟随毛泽东秋收起义上井冈山的老战士都能做到,而跟随朱德、陈毅来那些官兵们却怎么也理解不了,执行起来心里面难以做到。

因为,他们大多出身工农,饱受过地主、资本家的压榨、迫害。毛泽东优待俘虏政策他们不仅感情上接受不了,而且还十分反感。湘南来的农军是这样,南昌起义的正规部队也不理解。打了胜仗,抓俘虏了,搜他们的腰包,缴获他们的一切,自古都是这样。可是,现在上了井冈山,这些都不准不能了,官兵们个个是满肚子的意见。而朱德、陈毅支持毛泽东,营连长们虽不理解,还是不得不奉毛、朱、陈的命令去做战士们的工作。

做工作归做工作,他们心里直犯嘀咕:毛党代表的这一套有啥作用,我们对俘虏这么好,不会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最亏本事啊?!于是乎,在执行这一政策中,因为不理解而不愿意,官兵们有过不少的曲折,也发生很多有趣、搞笑的故事。

第28团是朱德、陈毅带上山的正规军。战士作战勇敢,能打硬仗,敢杀敢拼,每次作战伤亡都较大,因此,他们毛泽东优待俘虏政策抵触情绪更大。尽管干部们做了不少工作,但不少战士思想还是转不过弯来,情绪不少。

6月下旬,蒋介石对井冈山发起规模更大的第四次“进剿”,赣军改以杨池生的第9师为主力,第31军第27师师长杨如轩为前线总指挥,5个团一起进攻永新;与此同时,湘军吴尚的第8军也派出3个团配合,向井冈山下的茶陵、酃县逼近。重兵压境。毛泽东采取“退字诀”,与朱德指挥红军一夜之间悄悄地退出了永新县城,开始了转移。

在撤兵之时,毛泽东就想好了退敌之计——以红4军小部兵力牵制湘军,集中主力寻机打击强敌赣军,斩了“蛇头”,达到把“蛇尾”、“蛇身”驱出根据地的目的。“退”是为了避敌锋芒,是为了斩断深入根据地内的“蛇头”。6月23日,红4军主力在龙源口突然“抓”住了孤军深入的赣军,当即歼敌一个团,打垮两个团,缴枪千余支。这一战重击了杨池生,一举击破蒋介石第四次“进剿”,红军第三次占领永新城。龙源口大捷,缴获颇丰,就连靠暴动起家的第29团官兵也都全部换上了亮铮铮的步枪,把原来那些权当杀敌武器的梭镖、长矛全部移交给地方赤卫队。井冈山军民奔走相告:“不费红军三分力,打败江西两只羊,真好真好,畅快畅快!”

龙源口大捷结束后,红28团在处理杨池生部一批俘虏时,战士们突然发现俘虏堆中有一名上次打永新俘虏后又放回去的敌兵。

那一次,这个敌兵的衣服都被战士们拖烂了,仍拒不投降,态度十分顽固,又跳又骂,还喊:“土匪,土匪!”因此,战士们对他印象非常深刻。这次见又是他,再次来进犯根据地了,战士们便怒火中烧,气愤难平。可有毛党代表优待俘虏政策他们对他打不能打、骂不能骂,反弄得自己心里十分憋屈,打胜仗了,心里多少因此有些不痛快。此刻,众人又撞着上次放回的俘虏,几个战士立即冲上去,紧紧抓住他不肯放手。

连长劝他们说:“要执行俘虏政策。”

战士们不听,反而红着眼睛坚决地说:“这次一定要为牺牲的战友报仇!消灭一个一个,绝不放他们回去再当反动派!”

然而,没料到的是,这一幕被正在远处的毛泽东发现了。他快步走了过来,挥了挥手,笑着对这几名战士说:“你们想来个痛快的?那很容易嘛!”伸出右手食指,做了一个扣动枪机的动作。战士们被他这个动作弄得有点想笑了:“杀鸡焉用宰牛刀啊?子弹得省着,用拳头就够把他们打发掉啦!”

接着,毛泽东又说道:“不过,要报仇、出气,你们可找错了对象。”

这下他们笑不起来了。一名战士瞪着眼睛看着毛泽东,大声地反问:“这些该枪毙的坏俘虏,还找错了对象?!”

毛泽东还是笑吟吟的,转头对大伙儿说:“你们想一想,白军士兵是不是多数人也是贫苦人出身?有几个是地主、有钱人的子弟?”

他这么一说,这些穷苦人出身的战士们心里“咯噔”了一下。毛泽东继续说:“你们杀了他,我们的穷人兄弟,地主豪绅连眉头都不会皱一下,马上又会抓新的,最后倒霉的,还是不是咱穷苦百姓?”

当兵的,哪有几个地主、豪绅子弟呢?国民党抓壮丁捉来的哪个不是穷苦人?战士们一想,是这个理呀!毛泽东说:“我们红军不是要解放劳苦大众吗?我主张,白军士兵越是不了解我们,越要多放回,让他们回去替我们做宣传,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三次。总有一天他们会觉悟。要是放回一个,能争取十个,这个账不很合算吗?”

毛泽东的一席话,终于把战士们说通了。战士们消了满肚子的气,执行了政策。但放了俘虏后,他们还是对毛泽东说的效果半信半疑:“放回一个,能争取十个,这个账虽然合算,但是可能吗?天下会有这等好事啊?”

谁知过了几个月,第28团这些半疑半信的战士们就在事实面前终于不得不“服”了。

由于红军连战皆捷,湘赣两省敌军十分恐慌,蒋介石更是不甘心,继续遥控指挥,向井冈山发起“进剿”。在秋天的一次战斗中,红军白军一交锋,枪声响处,便有大批白军“哗啦啦”地缴械投降,一些敌兵即便是不愿投降,也吓得丢下武器,落荒而逃。

第28团的战士们冲上了敌阵地,谁知俘虏群里又走出了当初第二次放走的那个士兵。他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像老熟人似的说道:“我只打了两枪,都是朝天上打的!”

战士们还在诧异中,他又神秘地说:“我们的长官欺骗了我们,说红军杀人放火,抓住俘虏剥皮抽筋,所以不敢投降。现在谁也不信那些狗屁话了。弟兄们都说,打起仗来,谁要碰红军兄弟一根汗毛,就不是人!”

听到这个俘虏的一番叙述,战士终于都笑了,不仅不抓他,反而叮嘱他:“你回去吧,继续做宣传。”

这个俘虏也不客气,再次扭头走了。

第28团的战士们对释放俘虏由原来的不情愿、不理解转为自觉地行动了。第1营营长林彪由衷地说:“毛党代表的政策这么灵验,不得不服气!”

谁知更为神奇的事情还在后头呢!

不久,红军又一次在七溪岭与敌军交火,刚一接触,许多白军士兵便撒腿,带着武器,猫着腰,向红军这边跑过来了。战士们定睛一看,其中,带头的就是第三次放回去的那个俘虏兵。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他一人带来了十几个士兵和十几支枪。见到红军后,他马上表示说:“这次不回去当宣传员了,决不再干白狗子,我们都要当红军!”

这个战士是云南籍的,家境很贫穷,原来就靠在国民党部队里卖命的几块饷钱养活家小。这次他死活不走了,硬要留下来当红军战士们于是收下了他和他的弟兄们,说:“我们是收下了,部队到底收不收,得问营长有政策。”然后把他们带到了林彪那里。

林彪故意对这名“老俘虏”说:“这次咋不回去了呢?”

他回答说:“我决心当红军。还是红军兄弟说得对,刀把子在人家手里攥着,穷人就不会有好日子……”

林彪一听,一挥手,对战士们说:“好,同意他们入伍。”

而这位俘虏兵到了红军部队后虚心学习,作战勇敢,很快就当上了排长。一次战斗结束后,有的手下战士忍不住问他:“你咋进步这么快?”

“嗨!咱从第一次当俘虏起就受党的教育,毕竟是经过多次教育的人,革命觉悟还能不提高?”这位排长骄傲地说。

毛泽东俘虏政策,就这样被无数个这样的俘虏兵的转变的事实验证是行之有奇效的。结果,就是那些从旧军队转化来的干部战士也不得不交口称赞它的魔力:“这个办法比大炮的威力还大!”从此,不管是老战士还是新战士,抓了俘虏,都主动抚慰,一不搜腰包,二不打不骂,发现有伤病员立即送去治疗,把俘虏兵当亲兄弟看待。在各个连队举办的一个个“欢送新阶级兄弟”的大会上,常常出现红军官兵白军俘虏争相演说,相互进行鼓励的动人场面。于是乎,与红4军经常交手的“白军二羊”(杨如轩、杨池生),在井冈山作战几个月,部队里便被红军输送了越来越多的“义务宣传员”,军不成军。

红军宽待俘虏政策感召下,前来“进剿”的国民党军常常出现一排、几个排的士兵投向红军的“叛逃事件”。然而,在这些传奇中,“后面的大头”还不是那个“三当俘虏”的红军排长。

10月,红军神奇地一个月内竟然吸来了比他两个级别还大的“大俘虏”,一是前来“进剿”的国民党军第8军第3师第8团约一个连人马,在营长毕占云率领下,在湖南桂东起义,投奔红军。朱毛派陈毅迎接他们上山后,该部改编为红4军特务营,毕占云为营长(毕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月底,国民党第21军向成杰部一连余官兵,在连长张渭带领下,在江西袁州起义,随后编入莲花红色独立团,开赴井冈山后被编为红4军独立营,张渭为营长。两个“大头”一投靠,前来“进剿”、“围剿”的白军一批批被瓦解,红军一天天壮大。这引起了许多白军将官的惊恐和不安。杨池生师的《九师旬刊》对毛泽东俘虏政策忍不住发出“毒矣哉”的哀叹。

既然毛泽东俘虏政策这么有“神力”,如此能“吸聚”人马,那么,“进剿”的国民党军是不是也可以效仿呢?国民党第7师第21旅旅长李文彬是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

在作战中,凡抓了红军俘虏,他学着红军样儿下令:“一不准打、二不准骂,三不许搜腰包,有伤病的还要治疗,愿留的参加国军,愿走的发给路费,开会欢送。”谁知不少红军俘虏拿了他发给的路费就走人,还是回了红军,下次照样见着白军就打。也有少数俘虏留了下来,等到下一仗,枪声一响,便拖着枪跑回红军。这样的跑,比拿了路费的跑还“坏”,不仅带走了李文彬发给的宝贝——枪支,还拉走了不少“兄弟”。李文彬惊慌地说:“朱毛的游击战术厉害,软刀子的杀伤力无穷,甚不得大意!”

毛泽东俘虏政策成为敌军将领最为害怕的“秘密武器”。可是,李文彬等人至死也弄不明白:同样的俘虏政策,为什么白军红军两边差异这么大?国军武器好,吃得好,军饷也比红军高,而红军物质生活如此艰苦,吃红米饭,喝南瓜汤,睡稻草丛,而且战斗如此频繁,是什么“神力”吸引他们还是死死要回到红军中去?

其中的奥秘,其实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俘虏红军们自己知道。

那就是毛泽东三湾改编实行的军队内的民主制度——官兵平等,官长不打骂士兵,经济公开。这些办法,士兵们很满意。那些新来的俘虏兵到了红军中,首先是一不挨打,二不挨骂,随即发现长官有了错,还可以进行批评,便觉得白军红军简直就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待的时间一长,他们便有了最真切的体会了:红军虽然比白军生活艰苦,但精神获得解放,心情舒畅。两相比较,他们宁愿选择后者,不愿回去再过挨打挨骂的日子,并且愿意为之战斗了。于是,同样一个兵,昨天在白军中怕死,不勇敢,今天在红军中就变得很勇敢,奋勇杀敌了。

一个奥秘就是,毛泽东领导的红军不仅讲求官兵平等,而且十分重视战士们政治觉悟的教育和提高。红军部队就像一个熊熊燃烧的火炉,俘虏兵一过来,马上就熔化掉了,不久就由旧军队官兵转化为有阶级觉悟的新战士——他们不仅深深爱上了这支部队,而且决心为天下穷苦人求解放、闹翻身,要去为砸碎这个吃人的恶人当道的旧社会而奋斗。这样有信念的人,自然是赶也赶不走,被敌人抓住了,也会想尽办法逃回来。而他们不仅当了红军在敌军中的宣传员,而且还带动了白军红军这边来投靠。

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活动在井冈山的红4军的组成发生很大变化。在一场场艰苦卓绝的反“进剿”作战后,当初秋收起义和南昌起义的战士只剩下三分之一;湘南暴动参加部队的农军战士,伤亡也大。他们虽已成为红4军的骨干,但已远不如来自边界农民和俘虏兵的战士们多,而在后者中又以敌军俘虏为多。也就是说,敌兵俘虏已经转化为了红4军的主体。

毛泽东俘虏政策,威震敌胆,并且成为补充红军兵源的主要途径。这引起了不少红军将领的深思和兴趣。一次,林彪等人回顾对这一政策由不理解到理解、由不情愿到主动自觉执行的认识过程和那些一个个奇迹时,无不感慨地说:“不得不敬佩毛党代表的远见卓识!”

毛泽东听到后,则意味深长地说:“这是个哲学问题,无产阶级哲学。”

“为什么?”林彪不解地问。

朱德高声说了答案:“因为天下穷人是一家。无产阶级要联合也一定会起来!”

于是,众人起身唱起了《国际歌》——“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52xx.cn原创,禁止转载复制和改编)

相关推荐:

天国一梦金陵恨:一女子左右了太平天国的沉浮

历史解密:中国古代四大美男子怎么死的?

宋太宗懿德皇后符氏简介 她是怎么死的?

他被毛主席誉为民族英雄 是金日成的老首长 可评大将却未被授勋

揭秘:唐朝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的用兵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