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风云人物

曾国藩的成功之道

发布时间:2014-12-03 栏目:专题 投稿:老迟到的未来

声明:本文是本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做官当学曾国藩,经商当学胡雪岩”“为人处世曾国藩,立业成事胡雪岩”。今年上半年抽零碎时间读完了《曾国藩全集》《红顶商人:胡雪岩》这两部历史题材小说。这两套厚厚的书刷新了我这个理科生对于中华文字和文化功底的认识,高阳在《胡雪岩》里对江南民俗的刻画让人痴醉,唐浩明的《曾国藩》处处是大篇幅的描写,夹杂各种古文、对联和诗句,让人膜拜!

我只是粗度了一遍,为了读完而读的,书中的各种道理、奥妙、玄机都还没有完全发掘和掌握。虽然说这种读书方式不可取,但是对于一个刚刚建立了阅读习惯的人来说,读完这两本厚重的书是非常大的激励,找个理由坚持下去才是我当前需要的,以后还要仔细钻研才是!

有关曾国藩的书籍很多,大多以谋权、识人、修身养性有关,由于他是历史上少有的功成身退的名臣,现在受到很多官员和“打工皇帝”们的推崇。我想他的成功经验才是人们不断研究挖掘他的动力。今天先将曾国藩成功做个总结。

1、蓄势而发

曾国藩是湖南乡下荷叶塘走出的农家子弟,虽然祖上考取过功名,但是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他成功的敲门砖还是他自己的才华。虽然没有高中状元——他一生的遗憾,但是他他的长处,诗文好,为人和善谦逊,交友甚广,善待读书人,善于学习并且切实将学习贯穿了一生。曾国藩在人生末期回忆自己一生的时候将自己成功归结为运气,这固然是一部分原因,但是俗话说,命里有没有用,要看自己怎么“运”。曾国藩考取功名后有幸做了京官,奏章受到道光帝的赏识,派他去江西监考,路上恰好母亲病故,便回湖南老家守孝去了。生逢乱世,太平天国的迅速壮大给了他机会,加上两位老师在道光帝面前极力保荐,才让他得以迈出飞黄腾达路上的第一步。当然,至于他本人前期的思想顾虑不是我们的讨论重点。显然这些都与他早年的寒窗苦读以及成名后继续跟随唐镜刻苦学习程朱理学付出的努力离不开,也与他在朝中的形象离不开,这些都是他自己蓄的势。

穷尽一生去努力在现代社会显得更为重要。想起北大才女刘媛媛在《超级演说家》节目里的演讲《寒门再难出贵子》。改革开放将近40年,社会优质资源早已被瓜分完成,无论从衣食住行还是到孩子的教育问题,小老百姓总有一种被牵着鼻子走的感觉,想要在夹缝中活出精彩难上加难。这确实是社会上屡见不鲜的言论。额,或者说现实。但是我认为这终究不是放弃努力放弃上进的理由,生活已经很艰难了,不要再给自己添堵了,放低姿态,迈着步子往前走吧!

首先,值得欣喜的是,我们这个时代比曾国藩的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和赏识要开放严明的多。各行各业都有出彩的机会。其次,成功不是大富大贵的代言人。我们需要明白,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光彩夺目、名垂汗青。纵观中国五千年历史,留下名字的又有几人?所以我们不要上来就把自己定位成高官、巨富,着眼自己能力、性格上的缺陷,一步一步锻造自己,先给自己积累足够的优势,机会才会垂青你,正所谓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2、知人善用

一介文人能够从乱世征战中封侯拜相是非常不容易的,曾国藩也确实不懂用兵,这一点他非常明白。全书里他几乎没有直接指挥过具体战斗,前期指挥的战斗都以失败告终,险些断了湘军的命脉。他取得成功的最大原因就是他能够善待人才,知人善任。他庞大的智囊团和才子们都以为他出谋划策而自豪就是最好的佐证。他也有错过人才的时候,并且常常因为没有听从劝告而懊悔,这些都是他心里的坎儿,这些想法总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冒出来,非常清晰的告诉我们他对于人才的惜爱。

曾国藩识人是出了名的,他一生重用了很多人,他们的才华撑起了曾国藩家族的荣誉。最明显的是他对李鸿章的培养,无论出于对国家好还是出于私心,他的这步棋达到了预期效果,保障了他功成身退。从奋发图强兴办洋务的角度上讲,他找的接班人起到了一定的正能量。书中多次谈到他的识人术,在送李鸿章会安徽招募淮军前,他非常神秘的传授了他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要诀:

斜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主意看指爪,风波看脚筋,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

知人善任很明显是领导位置上的词汇,对于大多数无官无职的员工来说不合适。但是不是我们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不需要这种思维。现代社会非常需要团队精神,我们无时无刻都处在需要与人沟通、交流、交换的角色上。能够善于发现团队中每个人的优点,懂得知人善“用”,合理的寻求帮助,就能让我们学习和工作事半功倍。比如你需要一个编程高手,就不要去打扰正在给大家核算工资的会计姐姐了。囧!

3、功高分劳

曾国藩一路走来始终担心功高震主而不得善终,每次都会在捷报上拉上满人和下属,以分散自己的功劳。在捣毁太平天国老窝金陵后,他拉上了没有出半分力气还害死了爱将李续宾、害的曾国华出家的满人官文,这不仅仅是他当初为了站稳脚跟拉拢塔齐布的故伎重演,更是他的高明之处。事实证明,他的这个举动和后来的主动裁撤湘军保住了他一辈子的功名荣誉。

再回到上面提到的运气。在曾国藩将要辞世之际,他回顾了自己的一生,与九弟曾国荃深入探讨了他成功的主要原因——运气。朝廷能够选他筹建湘勇征讨太平天国是他的运气。正所谓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因素,太平天国小有成就以后丧失了当初的纲领,丧失民心,领导层腐化严重,并且爆发了内讧,即便没有曾国藩没有湘军,太平天国也注定不会长久下去。所以他认为他打败太平天国也是运气。这是曾国藩的谦逊,让道于天。位极人臣时懂得分权,功高盖世时懂得分功劳。他对弟弟的这番告诫以及日常对儿女的教育,保证了曾氏家族后续的兴旺。

人总是对亲自经历的事情感同身受,对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淡如止水。功劳也好,苦劳也罢,人们总是能记起自己的苦和自己的优秀,而忽略了别人,再加上大脑一般会非常适时的开启夸大模式,人们甚至会被自己感动。这是没有客观看待自己和别人的原因,往往会成为下坡路的助推剂。

4、坚定理念

今天很多人学习曾国藩是冲着他的权谋来的,其实曾国藩的创业史不是权谋构成的,真正支撑他的他的理念。

在湘军刚刚拉上战场,接连两次大败都使他险些丧命,支撑他坚持下来的是他卫道、卫国、忠君的理念,以至于到后来每次遇到挫折或官场上的构陷,他总能从自己的初心得到解决办法。

最能体现他坚定理念的是包括左宗棠在内的人们对他拥兵自重态度的试探。在当时社会环境下,汉人光复天下的呼声还是此起彼伏的。曾国藩能够在内忧外患的时候想到国家,想到黎民百姓,坚守圣人教导,坚持理学信仰,着实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大功臣。虽说英美欺负中国是为了钱而不是觊觎中国的国土,但是不要忘了,就是在那个年代,北面的沙俄侵占了我们1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况且两虎相斗必然招致豺狼趁虚而入。蒋介石没有转变“攘外必先安内”策略前,日军侵占中国的速度何其快!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很多时候,当我们迷茫时、遇到挫折时,想想我们当初做这件事情的目的和想要达到的预期目标,或许就会豁然开朗。如果一辈子都能够朝着一个目标努力,朝着一个方向前进,那本身就是件很了不起的是,本身就是成功

曾国藩成功依靠了天时、地利、人和,同时也离不开他自己的各种品性。曾国藩身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发掘和学习的地方,后续会仔细阅读这套书,会有更加细致的读书笔记。

声明:本文是本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相关推荐:

她曾在德军手上救下近百个无辜平民为何最后还为德军头号战犯求情呢?

解密:南朝梁武帝萧衍为何喜欢去寺庙当和尚?

貂蝉生平简介 历史上的貂蝉真实模样如何?

揭秘:为何说魏文帝曹丕的江山是哭出来的?

心狠手辣不输武则天 先帝尸骨未寒就移情别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