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风云人物

刘邦如何削平异姓王?

发布时间:2014-12-04 栏目:专题 投稿:隐形的彩虹

楚汉战争中,刘邦为争取抗楚力量,分封了一批异姓诸侯王,其中有齐王韩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赵王张敖、韩王信、燕王戚荼、衡山王吴丙等。但当天下基本平定后,这些异姓王拥有封地,掌握重兵,对刚建立的西汉中央政权构成了很大的威胁。于是开始了一场削平异姓王的斗争。

刘邦楚汉战争最紧要关头,勉强封韩信为齐王,战后就夺其兵权,移封为楚王。韩信到楚后,列兵杖巡行,被人告发谋反。于是刘邦采用陈平计,以出游云梦(今湖北江陵至薪春间之大湖区域)为名,会诸侯王于陈(今河南淮阳)时逮捕韩信,贬为淮阴侯,使居长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刘邦率兵去平代相陈稀之叛,吕后与萧何设计,以韩信勾结陈稀谋反为名,将其捕杀。

刘邦征讨陈稀,指责彭越托病不随征。于是彭越部将追辄策动彭越叛反,彭越未从,却被人告发。刘邦免其为庶人,发配蜀地,彭越在徙蜀途中遇吕后,哭诉冤情,但却被吕后设计谋杀。淮南王英布担忧韩信彭越的命运落到自己头上,遂集结军队以防不测,被人告发后,于七月反叛。刘邦带病亲征。翌年年初在蕲西击败英布,英布被杀。

此外,刘邦还分别废除了赵王张敖、韩王信、燕王戚荼及戚荼以后另封的燕王卢编。剩下的异性王只有地处僻远的衡山王吴苗和原在南越仅接受汉封号的南越王赵佗。刘邦削平异姓王的战争,沉重打击了地方分封割据势力,巩固了中央政权的统治。

刘邦依靠异姓诸王取得了楚汉战争的胜利,胜利后不久却又发动了削平异姓王的战争。究其原因,固然与刘邦施展权术有关,但我们认为它更体现了一种中央集权制与诸侯分封制并存时期的激烈矛盾:

首先,刘邦分封异姓王是楚汉相争时的产物。秦末农民战争摧毁秦朝中央集权制政权,项羽随即恢复了秦以前的诸王分封制,但分封制立即导致了诸侯割据局面,于是有刘项霸主之争,刘邦虽也对军功卓著的武臣进行分封,但刘、项的分封有很大的区别,即项羽要恢复六国旧制,当“西楚霸王”,刘邦却在率先攻入咸阳时就由萧何收天下图册,准备将来做皇帝。所以,在刘邦所封七个异姓王中,大多是原项羽封过的,个别是出于军事权术的考虑而封。可见刘邦分封完全是出于不得已,仅仅是为了满足战略上的暂时需要。

其次,分封与郡县制并存的矛盾。刘邦当皇帝后,仍然继承了秦朝中央集权的郡县制,但同时保留了异姓王的封国制,并由中央向封国派任相国。说明封国得以存在、必须以服从中央政府为前提条件。一旦诸王要破坏此前提,中央就势必采取措施,削平异姓诸王

相关推荐:

唐朝高阳公主怎么死的 唐朝高阳公主结局如何

集美:用春药迷诱皇帝而当上皇后的绝色美人是谁?

费祎的安邦定国之才

揭秘谁才是汉末时期最有治民之才的绝代名臣

打虎英雄武松和黑旋风李逵他们谁更勇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