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风云人物

司马迁写《史记》被宫刑,司马光写《资治通鉴》没事,玄机在这里

发布时间:2014-12-11 栏目:专题 投稿:留胡子的犀牛

节选自《宋朝果然很有料2》,中国工人出版社

司马光,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其编纂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是一本可以与《史记》齐名的史学不朽巨著。

虽然是一位书呆子类型的历史学家,但司马光明哲保身、回避风险的功夫,却比司马迁强得多。

司马迁在编纂《资治通鉴》的时候,他就记录到了后周显德六年(959年),也就是柴荣因病去世那一年为止。这之后的故事,至于赵匡胤是怎么欺负后周的孤儿寡母,是怎么黄袍加身的,司马迁是一字不说、一句不提。

然而,司马迁另外一本小说体的《涑水纪闻》,却详细记录了这后面的事情。

根据这本小说的记载,那一夜里发生的故事,应该是这样的:

夜里四更的时候,赵匡胤突然离奇逝世了,他的老婆“宋皇后”当时就傻了,急忙派遣内侍都知王继恩,让这个太监去请二皇子赵德芳进宫,好让赵德芳登基称帝。

可惜的是,宋皇后的想法很好,她却忘记了一句至理名言:自己的事情,一定要自己干。

得到这个命令后,王继恩想都没想,就直接到了晋王府那里。

当然了,按照王继恩自己的理解,太祖一直想传位给自己的弟弟(以太祖传位晋王之志素定),因此他不能违抗圣旨,所以他第一时间去找了赵光义

到了晋王府门口后,王继恩吓了一跳,原来在这伸手不见五指的四更天时,有一个人正坐在晋王府门口瑟瑟发抖。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医官左押衙(御医)——程德玄

看见这个深更半夜不睡觉、没事跑到这里的“疯子”后,王继恩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程德玄回答道:“二更天的时候,我正在自己的屋里睡觉,结果有人突然大喊一声,说晋王要召见我,我立刻起身出来,结果什么人也没有。后来,等我睡着了,三更天的时候,又有人大喊说晋王要召见我,我又出来看,还是一个人也没有。我怕晋王真的生病了,所以就跑了过来,省得晋王的使者再传呼我了。”

听完了程德玄的话后,王继恩简单说明了自己的来由,随后他立刻叩门呼人,请求面见赵光义

时值四更天,听说哥哥已死、王继恩来此地的缘由后,赵光义先是“大惊”,随后“犹豫不敢行”,他要跟家里人商量一下,再做决定。

面对这个犹豫不决的家伙,王继恩有点急了,他直接催促道:“还等什么,时间一久,这只鸭子就归别人了!”于是,赵光义就带着王继恩程德玄这哥俩,三人深夜踏着积雪,直接到了内宫,笔直走到了万岁殿这里。看见王继恩回来后,正在给赵匡胤守灵的孝章宋皇后大喜过望,他对着王继恩说道:“德芳来耶?”

“不,回皇后,”王继恩冷冷地说道,“晋王至矣。”

据《资治通鉴》记载,得知这个消息后,宋皇后的反应是“愕然”,直接给吓傻了。后来,这位完全被吓傻的皇后,只能颤颤巍巍地说了十个字:“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

就是说,我们全家人的性命,全都交给“官家”您了。

请注意,这里的“官家”二字,是宋朝人对皇帝的特殊敬语,有点像清朝的“老佛爷”,虽然不规范,但是宋太后的这番话,却包含了一层特殊的政治含义。

这个女人,她已经缴械投降……

可见,宋皇后是一个聪明人,因为她清楚地知道,现在要是不表态,只能比夫君死得更难看。

至此,赵光义假惺惺地回了一句:“共保富贵,不用担心。”随后,他就留下了几滴“鳄鱼的眼泪”。第二天的清晨,赵光义登基称帝,成为宋朝第二位皇帝了。

以上,就是司马光版本的赵光义登基的整个过程。

这个过程中,既没有忽悠人的道士,也没有“烛影斧声”的蛛丝马迹。在司马光的描述下,赵光义之所以能够荣登大宝,就是因为跑得比二侄子赵德芳快,这才接替了哥哥的皇位,甚至没有一丁点图谋不轨的意思。

我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个故事的三个细节,已经向我们透露了这个事实。

第一,得知哥哥病逝,王继恩让自己进宫后,赵光义就没打算去。后来,赵光义之所以动身,完全是王继恩催促的结果。

第二,到了宫廷后,赵光义准备在殿外等候。结果,程德玄告诉他直接进入。”

第三,看见哥哥的遗体后,赵光义一句话没说,就看见嫂子直接赵光义为皇帝,还让他照顾自己全家,等等。

可见,对于赵光义而言,就是进宫见大哥最后一面的,怎么就变成了一个皇帝呢?

因此,就跟当年陈桥之变,大哥“糊里糊涂”黄袍加身一样,这个赵光义也是完全被蒙在鼓里,这是上了王继恩程德玄、宋皇后的当了,他就是一个被骗的可怜虫,他也这样“稀里糊涂”地上了这艘贼船,再也下不来了。

但是在这个问题上,赵光义是怎么登基称帝的,他比谁都清楚。

总结一下吧,这两个版本记录的故事,就是当天晚上最权威的笔记,也是后人无法更改的既定“事实”。

然而,请大家注意,在这一僧一俗的描写陈述中,他们之间有一个最根本的分歧、一个前后矛盾的观点,甚至成为了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

按照文莹和尚的观点:赵匡胤死的那天,赵光义是奉旨在宫中的,后来等哥哥病死后,他就登基称帝了。

按照司马光的说辞:赵匡胤病死那天,赵光义是在皇宫外的,他一直老老实实地待在自己王府里,直到王继恩风尘仆仆地到来,跟赵光义说了一个天大的秘密……

现在,您看出端倪了吗?当天晚上,赵光义到底在哪里?

换句话说,在出事的那个夜里,赵光义到底是在后宫陪酒,还是在家里,二者只能取其一,只有一个标准答案。

要知道,此是则彼非,彼是则此非,是非之间,系皇统社稷于一身,岂能草率处理?如果赵光义想堵住芸芸众生之口,结束这铺天盖地的流言蜚语,他就必须得两者取其一,要清清楚楚地告诉世人:那天晚上,我到底在哪里?

这一下子,世人彻底晕菜了。在他们眼中,文莹和尚的《湘山野录续录》,是神圣无比的资料;而司马光的《涑水纪闻》,也同样神圣不可侵犯。当这二者出现矛盾的时候,我们应该听谁的,如何才能解释这个问题呢?

到了南宋时期,在那本“宋朝历史资料第一巨头、融汇百家于一体”的鸿篇巨著中,我们才找到了答案。

这,也是一个前后一点也不矛盾的答案。

因为那天晚上,赵光义无处不在,他既在后宫,也在家里,且一点也不冲突,甚至非常合情合理。得到这个结论的书籍的名字叫作——《续资治通鉴长编》。

相关推荐:

自从他给出了对付匈奴的办法,刘邦就省心多了

史上杀死皇帝最多的牛人:宇文护连杀三个皇帝

姚泓简介 十六国时期后秦最后一位君主姚泓生平

孔子是哪个朝代的人 世界十大名人之孔子介绍

奇案!慈禧太后为何要插手杨乃武与小白菜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