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风云人物

他因平视甄氏被曹操治了大不敬

发布时间:2014-12-12 栏目:专题 投稿:糟糕的嚓茶

“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这是曹丕在《典论》里面所提及。

刘桢,显然无法与孔融、陈琳、王粲等前几位名声远扬,但仍不可小视。

他生活在魏晋时代,这个文学兴起的时代。在这些变化中是最有意义的,正是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其他的变化和发展。无疑这期间宫廷起着核心的作用,以宫廷为中心形成文学集团

五岁能读诗---神通

刘桢五岁能读诗,八岁能诵《论语》、《诗经》,赋文数万字。因其记忆超群,辩论应答敏捷,而被众人称为神童。《太平御览》里介绍到,后来受曹操征辟,曾任丞相掾属、平原侯庶子、五官将文学

11岁结识曹操

公元197年,因避兵乱,十一岁的刘桢随母兄躲至许昌,在驿馆中结识曹子建。曹植被刘桢的饱学所折服,为进一步深层密交,将其领到丞相府,日夜解文作赋,志同道合,关系日笃。后来他又结识孔融等其他五学子,他们常聚论学问,“仰齐足而并驰,以此相服”。

生于动乱之间

成年之后,刘桢希望际遇明君,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然而,汉末政治极为腐败黑暗,社会危机深重,统治者镇压黄巾农民大起义后,各地军阀据地称雄,中国陷入分裂、动乱之中。据有中国北方的曹操,政治较为开明,任人唯才,广揽文学之士。

建安集团

这使得当时渴望中国统一、怀有济世抱负的有志之士,如山阳王粲、北海徐干、陈留阮瑀、汝南应玚,以及刘桢等,纷纷从四面八方奔赴曹操治下的邺城,一时人才荟萃,形成以曹氏父子为首的文学集团,并由于他们的诗文大多描写汉末动乱的社会现实,抒发统一、治国的豪情壮志,慷慨多气,悲凉豪壮,从而形成了“建安风骨”,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南征北讨,参谋军机

刘桢自然也成为其中之一,而且是建安文学集团的重要成员,与曹氏关系密切。在诗文中,他把曹操比做起于丰沛、统一中国的汉高刘邦,把曹氏的知遇,比做礼贤下士的信陵君他把统一中国的希望寄托在曹操身上。投曹之初,他被任命为丞相掾属,追随曹操南征北讨,参谋军机。

曹丕关系至为密切

建安十六年(211年)后,出任平原侯曹植庶子,不久即改任五官中郎将文学,随侍曹丕。他与曹丕关系至为密切,而曹丕兄弟亦视为亲故,诗酒唱酬,交往常不拘形迹。曹丕曾特赠廓落带,以示亲宠,并由此而留下一篇妙文(载《典略》)。然而,刘桢性傲,不拘礼法。

平视甄氏惹祸

一次曹丕宴请诸文学,酒酣忘情,命夫人甄氏出拜,坐中诸人都匍伏于地,不敢仰视,独刘桢平视不避。曹丕对此并未介意,而曹操听说后,要治以不敬之罪。经过援救,才“减死输作”,罚为苦役,终身未再受到重用。这对刘桢自然是一次极为沉重的打击,在《赠徐干》一诗中流露出他的痛苦心情。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北方瘟疫流行,刘桢染病去世。曹丕为此极为悲惋,为他整理遗文,作出评价,并追思往日。

不得不说,刘桢是“建安七子”的重要成员和“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被誉为“文章之圣”。当时甚有诗名,不过现下对他的研究似乎有所偏颇,实为憾事。

相关推荐:

史上最凄惨的公主:乌孙公主刘细君

康熙皇帝驾崩 是阴谋还是天命?

他嫌自己军衔太高请毛主席为他降衔,却不料毛主席坚决不允许

揭秘: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何许人也?

左丞相李善长死因:明朝功臣李善长退休也不得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