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风云人物

李白为啥不考科举?因为拿不到准考证

发布时间:2014-12-16 栏目:专题 投稿:忧心的酒窝

内容梗概:李白为何考不上科举?是他不想考还是国家不让考,或者学习太差没有应试能力考不上?关于唐代的考试制度,你能了解多少?风月君拨云见日,为你一一解读。

对于李白大侠一生没有考取功名,千年以来世人皆叹惋痛惜,为其大鸣不平者有之,为其百般开脱者有之,为其奋臂张目者有之。大家都觉着,李大侠这么有才,不至于连个科举都考不上吧。其中肯定有猫腻。

李白,你为啥不去考试,却在这儿喝酒

对于李大侠为何不中举,学界一般两种说法。第一种是说,李大侠很拽很牛叉,不想考。所谓“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淡泊名利,视金钱如粪土,就喜欢浪迹江湖,不喜欢进入庙堂。当然这种说法不值一驳。李大侠视金钱如粪土是真,但是不想当官却是假。恰恰相反,李大侠这辈子最想当的就是官。要不怎么会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壮志豪言呢。

因此大侠牛叉说可以休矣。

李白:我虽然很牛叉,但是我也想当官

有一种是说,李白学习不好,怕考不中,因此从来没报名。或者说李白根本不喜欢考试作文,李白才气太大,考试作文不在话下,丢不起这人。其实此言差矣,我们众口皆知的“铁杵磨成针”说的就是李白专心苦读科考资料的故事。

铁杵磨成针

李白与许多有志报国的年轻人一样,对于科考从小是下了苦功的。现在有好多人把唐代科举比附为明清科举,认为科举考试埋没人才,桎梏人性,将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训练成考试机器,惨无人道。李白为了不当考试机器,因此拒绝科考。其实这是想当然的说法。唐代的考试资料恰恰相反,是非常浮华放逸的,李白就是靠学习这些考试资料成为一代文学大师的。这本考试资料叫做《昭明文选》。

《昭明文选》

《昭明文选》为南朝梁武帝长子萧统组织当时负有重名的刘孝绰﹑王筠﹑殷芸以及《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等文人共同编选的一部文集。因为萧统死后谥“昭明”,所以他主编的这部文选称作《昭明文选》。《文选》所选作家上起先秦,下至梁初,作品以“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为原则,共60卷,分为赋、诗、骚、七、诏、册、令、教、文、表、上书、启、弹事、笺、奏记、书、檄、对问、设论、辞、序、颂、赞、符命、史论、史述赞、论、连珠、箴、铭、诔、哀、碑文、墓志、行状、吊文、祭文等类别。

萧统

《文选》的选录标准,以词人才子的名篇为主,以“文为本”(《文选序》)。凡“姬公之籍、孔父之书”,“老庄之作、管孟之流”,“谋夫之话、辩士之端”,“记事之史、系年之书”,这几类即后来习称为经﹑史﹑子的著作一律不选。这一标准的着重点在于讲究辞藻华美﹑声律和谐以及对偶﹑用事切当这样的艺术形式。萧统虽然着力要求这些编撰者对所选内容要严格把关,要求丽而不浮,典而不野,“文质彬彬,有君子之致”(《答湘东王书》),即“内容必须典雅,形式可以华丽”。这比明清专试四书五经的八股文可以说人性化、灵活化多了,可是依然被大唐学子切齿痛恨。

魏晋名士图

原来大唐政府将《文选》规定为考试必读书,也就是主要参考资料。莘莘学子们为了能考上科举,只好埋头苦读这本书,一旦考上了,马上将其丢在一边,连书架都不让摆。概“恶其浮华,不根艺实”。换言之,这本书就是科举考试敲门砖。一旦把门敲开,立马将砖丢弃。可见多么有趣的一本书,一旦与考试挂了钩,立马变成莘莘学子的噩梦。

敲门砖

但是李白却是此中异类。《酉阳杂俎》写道:“白前后三拟词选,不如意,悉焚之,唯留《恨》、《别赋》”。相信大家看了上面文选的介绍以及唐朝学子对文选的深恶痛觉之后会对太白此举大跌眼镜吧。就这么人见人厌的一本书,李白居然能够三次模拟练习,即使不是全部模拟,只是捡自己爱好的篇章选择性模拟,即使只模拟一次,这个工作量也是蛮大的。但是李白模拟了三次。

参加过高考的同学我想非常熟悉这个场景吧。虽然风月君已经阔别学校多年,但是高考情形依然历历在目。临考前的每一次考试都叫“模拟考试”,每一张试卷都叫“模拟试卷”。老师说:“这些试卷都是根据历年来高考试卷的难度和题型设计的,大家的模拟考试,就是真正的考试。你只要把这些试卷做好了,高考就不会成问题”。

模拟历史考试试卷

因此李白三次模拟科举考试教科书,其目的应该是不言而喻,一目了然吧。更甚者在于,李白模拟了三次以后,把模拟的习作全部烧掉了,因为跟教科书还有差距,只有两篇赋作还感觉可以,保留了下来。我们且不说李白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是几千年不世出之文学天才。那怕李白只是如风月君一样愚钝中庸之辈,下了这么大的辛苦,以及传说中“铁杵磨成针”的毅力,要是还在考场上毫无建树,那还算人吗。岂不真正日了狗。

李白《拟恨赋》

因此李白绝对不是不想考或者学习不好,而是另有原因。原因其实很简单,政治审查不过关。

大唐士子在参加考试时,必须先向主管考试的相关部门递交个人信息,其中主要包括族望籍贯、父祖官名,以及父族和母族各自的联姻状况,罪人之子和商人之子是严禁参加科考的。他们属于“殊类”,即打入另册之类。(《唐六典》规定:刑家之子,工商殊类不预)。

李白就犯了商人之子这一条。他爸李客是地道纯正的西域胡商,详情请参阅风月君《李白本姓不姓李,李只是他的汉姓》一文,兹不赘述。

李白,商人之子

换言之,李白不能参加科考的致命原因是他没档案没学籍,根本没有考试资格。

李白很郁闷:为什么我没学籍

或曰,没档案就不能参加考试了吗?我造个假档案不行吗?风月君遗憾的告诉你,不行。造了假档案参加考试被查出来可是要杀头的。

贞观初年,朝廷盛开选举,“或有诈伪资荫者,帝令其自首,不首者罪至于死”。

谁要是身份造假,查出来一律处死。

李世民,伪造假户籍者死

当然到了后来政策有所宽松,但是只要查出来取消考试资格终身是肯定无疑的。“举人应及第,关检无籍者不得与第”。当时有一名叫陈章甫的,好不容易考上了却被刷了下来,于是给有关部门上书:“昨天放榜,我被刷了下来,理由是户部查不出我的户籍。我也就纳闷了,范雎改名张禄,秦国用了他称霸天下。张良隐姓埋名,刘邦用了他建立汉朝。可见户籍制度只是为了收租防盗,不是为了埋没人才的。(则知籍者所以计租赋尔,本防小人,不约贤路),若人有大才,就不能用户籍把他制约住。如果没有,即使有户籍又有什么用呢。如果你们一意孤行,吹毛求疵,一定不录取我,我也没啥好说的。赶紧起身,披着蓑衣,戴上斗笠,拄着拐杖,回家种地去。(田园荒芜,犁锄尚在)”

有关部门负责人一商量,报告宰相吧。宰相拍板,人才难得,录取算了。于是“天下称美”。可见那时候被档案限制住的很多,假冒档案的也很多。但是像陈章甫这种特殊情况毕竟少数。如果人人都不带档案就能考试,那岂不乱套了。

陈章甫,最后也回家种了地

那么李白造假档案了吗?风月君遗憾的告诉你,没造。虽然他公然宣称自己是李唐王朝的直系亲属,论资排辈是李隆基的曾祖,与李世民同辈。但是他的辈分排的乱七八糟,一会儿叫这个叔叔,一会儿叫那个贤弟,把真正的李姓族人都搞迷糊了,老李你到底啥辈啊。李白心说我哪知道自己啥辈,我根本就不姓李!

但是这不叫造假,这只是说说而已。当时的“假冒郡望”是一种风气,人人都这么搞,大家都知道咋回事,不过是花花轿子人抬人,你好我好大家好。但真到了动真格的,考试资料你造假,那出了问题麻烦可就大了。因此李白根本没造假那个心,有那心也没那胆。

李白,我从来不造假

或曰,没档案真的不能参加考试了吗?我偏要考试能不能?风月君欣慰的告诉你,能。国家制定政策是人性化的,没那么死板。想要考试也简单,只要你能找到在朝京官五人以上联名担保,而且一人必须是望族,那么你也能参加考试。这些人可以保证你是身世清白的良民,没有前科,也没有案底。如果被保人出了问题,担保人一起连坐。

那么李白能找到这么五个人吗?答案让你猜不到,能。

李白大侠可不是书呆子一个,而是从小混江湖长大玩关系娶了两任宰相孙女的高手,人脉不是一般强。

那他认识的望族究竟有多望?当时的望族有这么几家。山东:王李崔郑。江东:朱张陆顾。他认识姓王的和姓陆的。一个叫王维,一个叫陆调,都是哥们。生死与共的哥们。

王维,科考高手

可是这两人也不能给他担保,因为李白除了商人出身外,还有一条前科:杀过人。

他的崇拜者魏颢在《李翰林集序》中写道:“(李白)少任侠,手刃数人”。李白本人所作《赠从兄襄阳少府皓》一诗对此事也作了复证:“结发未识事,所交皆豪雄。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

李白少年时在江油混社会,杀人之后跑路,一辈子再没回去,因此他根本拿不出自己身世清白的档案来。要知道档案的核实是需要当地政府部门向户部、吏部、礼部提供证明的。礼部负责考试,户部负责学籍,吏部负责安排工作。三个部门都要档案

李白,我可是剑侠,不是文儒书生

至于李白怎么混的江湖,风月君已经把那一篇五百块钱卖了,这里就不展开了。以前做过的广告申明作废。下一篇:李白是怎么当上官的。敬请关注。

总结一句话,李白考试,皆因没学籍。

原创作品,谢绝转载。

相关推荐:

揭秘:孟浩然为醉酒所害 口不择言得罪皇上

王莽利图篡汉 岂料改制失败满盘皆输

关羽VS纪灵

同治帝怎么会惨死于梅毒病下的?同治帝死因揭秘

历史上的刘表:荆州牧刘表到底是个怎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