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风云人物

两次授衔,他从少将到上将,关键时刻第一个站出来支持邓小平

发布时间:2014-12-18 栏目:专题 投稿:潇洒的镜子

尤太忠,河南信阳人。1955年授衔时,他是少将;1988年再次授衔时,他晋升为上将军衔。按照当时实际运行的军衔体制,上将是最高军衔

尤太将军,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先入团后转入中国共产党。他是红四方面军的老兵,从司号员、通讯班长、排长,逐渐做到了连指导员

之后进入红军大学政治连学习,转任营代理指导员。这期间,他一直在红四方面军第31军任职,是红31军的老人了。1934年10月,随军参加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尤太忠任职八路军第129师386旅,从772团3营12连指导员一直做到了17团团长。进入解放战争,尤太忠出任晋冀鲁豫第6纵队17旅副旅长,而后任16旅旅长。

1949年,尤太忠任二野第3兵团12军34师师长,从千里跃进大别山一直追随邓小平。1951年率军开往朝鲜参加朝鲜战争,任34师师长,指挥所部参加了上甘岭战役。

尤太忠与邓小平

1955年,首次实行军衔制,尤太忠被授予少将军衔。"文革"中尤太将军曾出任内蒙古自治区革委会主任。据说有一次视察包头监狱,看到有几个老干部在监狱里生活条件非常差,正对着油灯捉虱子。

尤太忠当即命令监狱管理人员,把他们放出来洗澡,管事的不敢做主,身旁的包头市领导也支支吾吾。尤太忠说,按我说的做,出什么事我负责,他们这才照办。

1973年2月的一天晚上,李达找到尤太忠,告诉他,“邓政委”回来了,愿不愿意一起去看望。尤太忠很是惊讶,冒着极大风险,与李达和苏振华一起偷偷看望了邓小平

看到老领导抽的是自己卷的烟,尤太忠于心不忍,走了之后买了几条好烟又给他送去。正是这样的品性,敢作敢为,“文革”之后才深受邓小平重用。

“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有些老干部主张让小平同志出山,担不少领导都在犹豫观望,尤太忠毅然站出来,公开表态,支持邓小平同志出来主持工作。

1980年,尤太将军出任成都军区司令员,1988年授衔时,尤太忠授上将军衔,当时的职务是中央军委纪委第二书记。

相关推荐:

曹操淫威下苟活的东汉末帝刘协

盘点:中国古代最极品的四大败家女都是何人?

汉宣帝刘询的儿子有谁? 汉宣帝刘询历史上有几位儿子?

唐朝下西洋第一人杨良瑶比郑和早620年 曾到伊拉克

唐代末年出了个小唐太宗:唐宣宗少有的文治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