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风云人物

“收天下兵器,为金人十二”秦始皇的12金人到底跑到哪里去了?

发布时间:2014-12-20 栏目:专题 投稿:激情的大碗

西安市临潼区的地形颇为怪异,总体来说就是“一门、三沟、四谷、六道塬”。一门者就是天下第一宴鸿门宴”的发生地鸿门。三沟 就是芷阳沟 、艾叶沟 、牡丹沟 。四谷就是鹦鹉谷、风王谷 、碨子谷 、以及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坑儒谷。六道塬包括凤凰塬、种金塬、 新丰塬、荆塬、奉政塬,、以及位于斜口镇西南七里的窑村的铜人塬 。

临潼的铜人塬 与西安的神禾塬、凤栖塬、龙首塬、乐游塬、白鹿塬比起来显然不如西安5大名塬响亮。,但是其包含丰富的人文历史信息依然不能令人小视,因三国时期魏明帝将秦始皇时所铸的2个金人置于此地,此地也因此得名铜人塬。

今天就来说说秦始皇的12个铜人,因古人将铜称之为金,故也成秦始皇12金人

一、秦始皇为啥要铸造12个金人

原因1、镇国,相当于老百姓镇宅一样。有一天,秦始皇梦中遇到天象大变、遂惊恐不已,恐江山不保,有一仙托梦指点迷津:制十二金人,方可稳坐天下秦始皇梦醒后,即下令将全国的兵器收缴集中于咸阳,铸成十二铜人

原因2、纯粹的为了销毁兵器,消弱六国武装力量。《过秦论》记载:“收天下兵器,聚之咸阳,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兵。”可见秦始皇在统一全国后,始终在忧虑和思考着如何长治久安、使江山传之万世的问题。而要坐稳天下、江山水固,首先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应该收缴和销毁流散在民间的各种兵器。所以收缴六国兵器铸造12金人,为的就是收缴天下兵器,以弱天下之兵,这里说的天下之兵,应该是除了秦国之外的六国潜在反叛力量。

【阿房宫景区门口的十二金人、现已拆毁】

二、秦始皇铸造12个金人用的是什么原料?

原料1、天下六国收缴的兵器

原料2、上古大禹铸造的九鼎

三、秦始皇在什么地方铸造的12个金人

《元和郡县图志》和《三辅黄图》皆载:“钟官故城,一名灌钟城,在户县东北二十五里,秦始皇天下兵器销为钟锯处,”

根据以上史籍记载:秦朝时在户县东北二十五里(今户县大王镇兆伦村)设灌钟城,为秦始皇天下兵器销为钟锯处,可见此地就是秦始皇铸造12金人的地方。可以说明秦始皇的确铸造过12金人

四、秦始皇铸造的12个金人是什么样子?

秦始皇本纪》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

《汉书五行志》云:“二十六年,有大人长五丈,足履六尺,皆夷狄服,凡十二人,见于临洮,故销兵器,铸而象之。”

依照以上史籍推断:12金人为夷狄人装束,空心铸造,12铜人不是一样大,也不是一样重,以文献推断换算成现在应该是小铜人8.12米重达30吨以上,大铜人13.7米,重达80吨以上。至于为什么要做成夷狄人的模样,应该是取四海臣服的意思。

五、秦始皇铸造的12个金人放在什么地方?

据《三辅黄图》载:“营朝宫于渭南上林苑中”;“可受十万人。车行酒,骑行炙,千人唱,万人和,销锋镝以为盎人十二,立于宫门”。

《三辅黄图校注》引《三铺旧事》云:"铸金狄人,立阿房殿前。"

又据史书记载铜人背后铭刻着李斯篆、蒙恬书:“皇帝二十六年初兼天下,改诸侯为郡县,一法律,同度量”等字样。铜人造形之大,制作之精巧考究,为历史上所罕见。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公元前211年,秦始皇才下诏开始在渭水南岸修建朝宫,《史记》:始皇帝三十六年,以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庭小,曰:吾闻周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镐之间,帝王之都也。乃诏营朝宫于渭南上林苑中,未成而亡。就是说公元前211年才开始在渭水南岸修建朝宫,这个朝宫就是所谓的阿旁宫。但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驾崩,朝宫也仅仅是做了个基础,未成而亡。他刚刚死,国内陈胜吴广开始作乱,六国复国,公元前207年,秦亡。

以上史料推断:12金人背后铭刻着李斯篆、蒙恬书,立于营朝宫宫门,营朝宫即为阿旁宫。

六、秦始皇铸造12个金人最终都到哪里去了

说法1、楚霸玉项羽在攻克秦都咸阳、火烧阿房宫时,连同这12个铜人也一起烧毁了。这个原因经不起推敲,一则阿房宫到秦始皇死时都没有盖好;二则项羽根本就没有火烧阿房宫;三则金人又名铜人,在古代称金,是实实在在的硬通货,当时那就是黄金,是货真价实的钱,项羽没有愚蠢到烧钱的地步。以上三则推断,项羽火烧12铜人纯粹子虚乌有。

说法2、由于12个铜人秦始皇生前的喜爱之物,所以在秦始皇陵墓营造好后,这12个铜人和其它精美的物品一起被当作随葬品而葬于陵墓之中。此说也经不起推敲,因为知道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史记文献记载秦始皇12铜人依然存世。

说法3、《关中记》云:“董卓坏铜人,余二枚,徒清门里。魏明帝欲将诣洛,载到霸城,重不可致。后石季龙徒之鄴,符坚又徒之长安而毁之。”《三国志·魏书·董卓传》云:椎破铜人十及钟鐻,以铸小钱。

以上文献记载:这12个铜人有10个毁于董卓、东汉未年,董卓率兵攻人长安,便将其中的10个铜人销毁、铸成铜钱,剩下的两个被他迁到长安城清门里。

《元和郡县图志》和《三辅黄图》皆载:“钟官故城,一名灌钟城,在户县东北二十五里,秦始皇天下兵器销为钟锯处,”;

《史记•平准书》载:“公卿请令京师铸钟官赤侧,一当五,赋、官用非赤侧不得行”。——将天下兵器集中在这儿销熔以后铸成钟锯,足以说明这儿在秦时已是浩大的铸铜场所,汉时则是著名的铸钱工场。

以上史籍记载:秦朝时在户县东北二十五里(今户县大王镇兆伦村)设灌钟城,为秦始皇天下兵器销为钟锯处,可见此地就是秦始皇铸造12金人的地方。可以说明秦始皇的确铸造过12金人。到了汉朝则成为著名的皇家铸钱工场。所以说董卓将其中的10个铜人销毁、铸成铜钱,当为可信,以董卓的人品,定然也会做出这个事来,至于董卓为何将剩下的2金人迁到长安城清门里,这里就不得而知了。

《关中记》云:“董卓坏铜人,余二枚,徒清门里。魏明帝欲将诣洛,载到霸城,重不可致。后石季龙徒之鄴,符坚又徒之长安而毁之。”

剩下了2个金人,接着分析,以上古籍记载:到了三国时后,魏明帝曹睿下令把这两个铜人运往洛阳。当工匠运到霸城时,由于铜人太重难以搬动而终止了运行。

秦朝时在铜人塬区域设立芷阳县,汉文帝九年于此筑霸陵,并改县名霸陵县。三国魏时将霸陵县改霸城县,历西晋南北朝,均属京兆郡(长安)。北周建德二年废。故治在今西安市临潼区油王村。可见魏明帝曹睿下令把这两个铜人运往洛阳。当工匠运到霸城时,由于铜人太重难以搬动而终止了运行。据本人推断,应该是铜人过于沉重,灞河上的灞桥不能承受如此重量,故而放在原地作罢,今油王村正是出于铜人塬地带,此说当可信。

《关中记》云:“董卓坏铜人,余二枚,徒清门里。魏明帝欲将诣洛,载到霸城,重不可致。后石季龙徒之鄴,符坚又徒之长安而毁之。”

以上史籍判断,到了东晋十六国时,后赵的石季龙又把这两个铜人运到霸城。到了前秦的秦王荷坚统一北方后,再从霸城将这两个铜人运回长安销毁,至此,前后经历了约600年的铜人全部都销毁了。

丰镐遗子-张新武/书文于2016年3月28日 :西安人文地理历史 号:zxw51367

相关推荐:

李鸿章和张之洞:遗嘱见高下,看人品

毁掉蜀汉的真正凶手: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关羽

解析逃亡皇帝元顺帝究竟有多荒淫昏庸?

揭秘:历史上吴王阖闾坑杀万余人究竟为了何事?

刘伯温神机妙算却给朱元璋留下了三条杀他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