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风云人物

为宝盘,他与帝师翁同龢交恶,后人将国宝捐赠国家

发布时间:2014-12-22 栏目:专题 投稿:开放的雪糕

虢季子白盘

盘上的衔环兽首耳

虢季子白盘上的铭文拓片 共111字铭文分为八行,以四句一行为主,文辞优雅,行文押韵,书写时一气呵成,章法自然,突破了原先呆板的格局,打破了一字一格、字字等距的形式,字体端庄,是优秀的金文书法作品

刘铭传(1836-1896年)

中国国家博物馆里有一件镇馆之宝,且位列国家文物局所颁发的“六十四件不准出境文物”名单之中,它就是西周虢季子白盘。

据载,虢季子白盘于公元前816年铸造,是一件具有记功、记事性质的祭祀礼器,长137厘米,宽86厘米,高约39厘米,总重量达215公斤,是迄今为止所见最大的商周青铜盘。

它出土后的经历堪称传奇!

相传它出土于清道光年间(公元1840年)宝鸡县虢川司,由常州人徐燮钧购买收藏。其弟徐星钺《虢季子盘记》:“虢季子盘,傅兼先兄自陕得之也,其时由郿县兼理宝鸡县篆,先君湘渔公偕往,入国问俗访得斯盘,百金相易,兄携以归,名震一时……。”后徐卸任将它一起带回,藏于常州鸣珂巷“天佑堂”,并对盘上的铭文古篆征求释文。1860年四月六日,太平军攻占常州,徐氏“天佑堂”也遭劫,该盘被太平天国护王陈坤书收藏在王府里,成为镇府之宝。

四年后,清淮军将常州的太平军赶走,淮军将领刘铭传住进护王府里。一日夜里,刘正在读书,突然听到一阵悦耳的金属撞击声,刘出去寻找发现了一个铜马槽,随即命属下将它洗干净。随后,他又命人秘密押运送回合肥老家肥西刘老圩。刘铭传还请了一位儒生考证此盘的来历。儒生将自己知道的都告诉了刘铭传。刘欣喜若狂,专门为它盖了一座盘亭。

不久,民间就流传该宝盘铭文拓片,每纸高达五两银子,轰动一时。

当时的光绪帝老师翁同龢,此人一生喜爱金石文物和书画作品,专门托人到刘铭传,说:愿重金购买。

但他几次都未能如愿,甚至向慈禧告御状,但慈禧念刘有战功,只好下旨将此宝御赐给他,自此消停。

刘铭传赴首任台湾巡抚后,虢盘被留在老家“盘亭”。十年后,刘铭传回到家乡,正值中日爆发甲午战争,清廷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六十岁的刘铭传获此消息后忧愤而死,去世前嘱咐家人要保护宝盘

此后,军阀、日寇、土匪、政客……都在打宝盘的注意。

刘家后人只好将它埋在地下,直至建国后,才捐赠给国家

(欢迎关注”新史记”:xsj274)

相关推荐:

我十分欣赏你这个狗叼(蘑菇头)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舌战群儒之修辞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