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风云人物

民国牛人轶事:袁世凯 二

发布时间:2014-12-23 栏目:专题 投稿:有魅力的老师

处于东亚的朝鲜, 历史上长期是中国的属国。在制度上它效仿中国,还实行闭关锁国的国策,和邻国倒也相安无事。

到了19世纪末,和当时的中国一样,朝鲜面临着列强的巨大压力,尤其是日本和俄国,对朝鲜的觊觎已非一日。在外部势力的催化下,朝鲜内部宫廷的倾轧和斗争愈演愈烈,终于在1882年爆发了“壬午兵变”。

(当时的驻朝清军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时统治朝鲜的是建立于明朝洪武年间,持续了近六百年的李朝。李朝与明清两朝相始终,一直同中国维持着良好的属国关系。

1864年,朝鲜国王李昇去世,由于没有子嗣,便以他弟弟之子李熙入承大统。李熙年方十二,不谙世事,由他的父亲以大院君(相当于摄政王)的身份摄政。大院君思想极端守旧,他屡次杀害传教士,坚决不与外人通商。

闵妃(明成皇后)。图片来源于网络

十年后,李熙长大亲政,权力逐渐转移到其妻闵妃(明成皇后)手中。闵妃较为开明,主张仿效日本的明治维新,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而大院君贪恋权位、刚愎自用,反对削弱他权力的政治改革,于是,大院君集团和闵妃集团之间的矛盾逐渐深化,兵变一触即发。

(兴宣大院君。图片来源于网络

1876年,日本朝鲜拒绝邦交,蔑视日本为借口,出动兵舰,胁迫朝鲜签订了不平等的《江华条约》。清政府在此次事件中懦弱无能,姑息绥靖,完全没有尽到宗主国的保护责任。而日本国势蒸蒸日上,朝鲜王室和一些大臣开始把目光从大清转向日本

(壬午兵变。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时的清政府处于这样的战略考虑:既不愿出面维护朝鲜的权益而得罪日俄,但是,又怕失去朝鲜这块屏障,使列强对其龙兴之地的东北构成威胁。时任直隶总督的李鸿章重施“以夷制夷”的故伎,致函朝鲜国王李熙:“用以毒攻毒、以敌制敌之策,乘机次第与泰西(欧洲)各国立约,借以牵制日本。”

(花房义质。图片来源于网络

守旧的大院君刚开始时十分不愿意接受,但最终还是接受了李鸿章的“劝导”,主导朝鲜政府通过了“开化自强”的方针,并在清政府的帮助下,相继同美、英、德、法等西方列强签订了通商条约。朝鲜的大门从此打开,列强逐鹿。

1880年,闵妃集团开始借军制改革之机削弱大院君集团的实力,裁汰由大院君亲手创办的“亲军营”,组建了以日本人为教官的新军“别技营”。新军在装备和待遇上都高于旧军,激起了旧军极大的不满。

(别技军。图片来源于网络

1882年,为防止旧军哗变,当局向欠饷已达13个月的汉城驻军发放饷米。由于饷米中掺了砂石和糠皮,不堪食用,愤怒的士兵殴打了管理粮库的官员。闵妃的心腹、兵曹判书(相当于兵部尚书)闵谦镐下令逮捕带头闹事的士兵,成为激起汉城驻军兵变的导火索。激愤的士兵冲进军械库,夺取武器,释放被捕士兵,并跑到大院君府上诉说冤情。

大院君趁机煽风点火,暗示此事是闵妃勾结日本人所为。变兵头脑发热,不辨真假,立即去攻打日本使馆。他们杀死了日本教官,处决了闵谦镐等后党高官,并打进宫里搜捕闵妃闵妃装扮成宫女,逃出王宫,一时间,政局陷入瘫痪,汉城大乱。

壬午兵变爆发后,日本政府决定借机把朝鲜变为属地,胁迫其割地赔款,签订新的不平等条约。清廷驻日公使黎庶昌得知后,急电直隶总督署,建议“中国宜派兵船前往观变”。与此同时,还在逃亡途中的闵妃惊魂未定,指派当时正在天津的朝鲜使臣金允植向清政府求救,“抗日援朝”正式开始。

当时恰逢乡试,吴长庆责成袁世凯去参加乡试。而此时的袁世凯一心只想奔赴沙场建功了。正好张謇一个人要应付内外事务,实在忙不过来,就请求吴让袁世凯帮忙料理军务,吴一向尊从张謇的意见,便答应了。

于是,张謇立刻委派袁世凯赶办行军应用的各种物件,他欣喜地发现,原本自己需要五六天才能办好的事,袁世凯不到三天就办得妥妥当当。

清军抵达朝鲜的仁川后,吴长庆指派一个营为先遣部队,下令立即登陆。但该营指挥官却表示士兵不习惯航海,大多晕船,请求暂缓登陆。吴长庆大怒,立即将营官撤职,改派袁世凯代理。袁受命后,督率该营在两个小时内便完成了登陆,令人不得不对这个年仅23岁的青年刮目相看。

(起义士兵与日本人交战情景。图片来源于网络

由于庆军抢先于日本登陆,迅速平定了朝鲜境内的叛乱,又扶持李熙掌权,朝鲜王室对中国的向心力大大增强,请求中国帮助善后,而清政府也借机对朝鲜实行了全面控制。

清军朝鲜军纪很差,袁世凯深觉可耻,便使用中军令箭,正法了七个首恶,随后才向吴长庆禀报此事。吴厉声喝问:“你既然知道,为什么不严办?”他昂然答道:“我已斩杀七人,首级正欲呈验。”吴为之动容离座,夸奖道:“真是将门之后!”

1884年12月4日,朝鲜在没有任何预兆的前提下突然爆发了甲申政变。当晚,开化派重要成员,时任邮局总办的洪英植以庆祝邮政大厅落成的名义邀请守旧派大臣和外国使节赴宴。日使竹添托病不出,袁世凯察觉气氛有异,也推托不去,只有中方总办朝鲜商务委员陈树棠、守旧派大臣闵泳翊等出席。

朝鲜高宗李熙。图片来源于网络

席间,开化派党徒在厅外放火,宾客以为有人在燃放烟花,纷纷外出观看。

这时,埋伏在厅外的开化派党徒一拥而上,将闵泳翊乱刀砍倒,一时间宾主皆做鸟兽散,各自逃命。

控制了王宫的日军和开化党新军矫诏召守旧派重臣入宫,以逸待劳,来一个便处死一个。翌日,开化党组成新政府,以国王谕旨的形式函告各国使节,那些早已同他们达成默契的使节纷纷配合演戏,晋谒国王,恭祝新政,政变似乎大功告成。

(开化党合影。图片来源于网络

起初袁世凯等人并不知道发生了政变。在接到陈树棠的报告后,袁世凯当即带兵二百人赶赴邮局,但早已空无一人,日本使馆也大门紧锁。

袁世凯带兵沿宫墙巡视,遇到疾行的韩军,问其所往,回答是奉命入宫禁卫。巡视至宫门时,发现宫门已闭。直至拂晓收队,还是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到了次日下午,才探明政变真相,当得知相熟的大臣们都已经遇害身亡时,袁世凯的心情极为沉重。

当时,中朝间的公文都要靠北洋的兵船送到天津的北洋衙门,往来一次需要好几天时间。如果按常规请示,重大事变的应对决策必由北京的清廷最高层来拍板,时间的延误也就无可避免,而挽回大局的机会就可能失去了。在这个重要的历史关头,袁世凯表现出了勇于任事、处事果断的心理素质。

(竹添进一郎。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开化党公布新政府的成员名单时,驻朝的清军将领们也在磋商对策。吴兆有和张光前两个将领均表示“没有北洋的命令,不敢轻举妄动”。袁世凯强调情况紧急,已不可能待命而行。陈树棠则向众人转达了美、英、德三国使节要求清军暂缓行动的劝告,并表示自己意见相同,认为这样可以避免师出无名,衅自我开。金允植也来函请清军按兵不动,以免伤及被日人挟持的国王

会商的结果是,清军暂不出动,由陈树棠、吴兆有紧急函告李鸿章朝鲜发生政变,请求增兵并指示应对策略。袁世凯则负责联络争取由他编练的朝鲜新军。当晚,袁世凯向新军发放上等成色的黄金六百两,与左右营指挥官金钟吕、申泰照秘密约定次日入宫,共同护卫国王

第二天上午,开化派政府发布改革政纲,汉城居民得知政变是开化党勾结日本人所为,一时人心思乱,举国惶恐。流亡的守旧派大臣纷纷跑到清军大营,“痛哭乞师”,要求出兵勤王,众人仍是摇摆不定。

(甲申政变期间开化党颁布的政纲。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两次致函国王,要求晋谒并带兵入卫王宫的请求被拒后,袁世凯认为事态紧急,间不容发,力主入宫戡乱。为了打消众人的疑虑,袁世凯承诺“如果因为挑起争端而获罪,由我一人承当,决不牵连诸位”。

见众人齐心,袁世凯立刻率一营官兵及朝鲜新军左右营赶赴王宫。

到穆麟德门前,见到一个中国青年持枪守门,意气凛然,袁勒兵后退,两人互道姓名,才知青年是唐绍仪。袁唐惺惺相惜,结为至交。

一入宫,便遭到守军的猛烈射击。清军果断还击,双方展开了激战,宫内顷刻大乱,闵妃携王子趁乱逃出宫门,投奔清军大营。袁世凯攻至景佑宫,发现国王已被转移,遂与退守楼台的敌军展开新一轮的激战。

(开化党人物关系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袁世凯身先士卒,即使尸体满路也毫无惧色,奋勇当前。正胶着间,守军中数百个之前蒙袁世凯督导训练的士兵临阵倒戈,加入了清军一方,战局立即逆转。

竹添首先动摇,率领日军退回了使馆。朴泳孝等政变骨干亦随之逃跑,一路上受到聚集在宫外的市民的追打,洪英植等人护卫国王出宫赴北庙避难。整个战斗持续了两个小时,清军大获全胜,但遗憾的是仍不见国王的踪迹。

袁世凯重金悬赏打探国王去向,夜间才得知其下落,立刻派兵前去抢夺,洪英植试图阻拦被杀。

次日,国王移居袁世凯所部军营,召集原政府成员金弘集、金允植等,商议善后,组成新政府,并召见各国使节,告知政变平息。竹添因使馆连日遭到愤怒的汉城民众的围攻,惊惧交加下,自焚使馆,逃往仁川的日本领事馆躲避。

甲申政变中国大胜,日本惨败而告终。袁世凯一战成名,应国王之邀,居于偏殿楼下,朝夕接触会晤,成为清廷在朝鲜的实权人物。

这一战促成了袁世凯的崛起,此后十年,他成为清政府朝鲜的头号人物。在李鸿章的遥控下,袁世凯恩威并施,全面控制了朝鲜的内政外交。

(驻朝时的袁世凯图片来源于网络

袁世凯担任朝鲜“监国”时,只有二十六岁,可谓少年英雄。袁世凯朝鲜以“监国”自命,拒绝与别国使节平起平坐,列强对他十分不快,美国公使福特经常骂道:“袁世凯算老几,他凭什么?”袁世凯曾上书给李鸿章,献议对朝鲜策略,上策是:“乘朝鲜内敝,而日本尚不敢鲸吞朝鲜,列强亦尚未深入,我政府应立即彻底收拾朝鲜,建为一个行省。”下策是:“门户开放,免得与日本或帝俄正面冲突,索性约同英美德法俄日意各国,共同保护朝鲜。”可惜清朝政府除李鸿章外,大都庸懦愚昧,对建议搁置不问。

自此,对朝鲜官民而言,历史已经揭开了新的一页,朝鲜加快了改革的步伐,要求独立自主的呼声日渐高涨,对清廷的离心力越来越强。而日本,一次小的失败并未阻挡其扩张称霸的野心,日本人痛定思痛、枕戈待旦,十年之后,借朝鲜的另一次内乱——东学党起义,挑起了中日甲午战争。

这一次,清政府不再那么幸运。

(未完待续)

“松鼠公会”号:songshugonghui

相关推荐:

开创卖官敛财的皇帝竟然是他,这个官卖的还挺贵

宋徽宗赵佶的《听琴图》上的三个人都是谁

靖康耻中的大小汉奸

明孝宗朱佑樘简介 明孝宗一生只有张皇后一妻?

李隆基宠妃武惠妃身世之谜:曾集万千宠爱于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