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风云人物

吴“太子四友”生卒年考--兼略说“弱冠”与“少”

发布时间:2015-01-26 栏目:专题 投稿:眯眯眼的钻石

孙登传:“魏黄初二年,以权为吴王,拜登东中郎将,封万户侯,登辞疾不受。是岁,立登为太子,选置师傅,铨简秀士,以为宾友,於是诸葛恪张休顾谭陈表等以选入,侍讲诗书,出从骑射。权欲登读汉书,习知近代之事,以张昭有师法,重烦劳之,乃令休从昭受读,还以授登。登待接寮属,略用布衣之礼,与恪、休、谭等或同舆而载,或共帐而寐。太傅张温言於权曰:“夫中庶子官最亲密,切问近对,宜用隽德。”於是乃用表等为中庶子。后又以庶子礼拘,复令整巾侍坐。黄龙元年,权称尊号,立为皇太子,以恪为左辅,休右弼,谭为辅正,表为翼正都尉,是为四友。”

从上所引可初步得知:

黄初二年(221年),诸葛恪张休顾谭陈表等选入东宫侍讲诗书。

黄龙元年(229年),诸葛恪张休顾谭陈表等从中庶子转为四都尉,号为“太子四友”。

而“太子四友”各人本传则作如下记载:

1、诸葛恪传:“弱冠拜骑都尉,与顾谭张休等侍太子登讲论道艺,并为宾友。从中庶子转为左辅都尉。”

2、张休传:“(张休弱冠诸葛恪顾谭等俱为太子登僚友,以汉书授登。从中庶子转为右弼都尉。”

3、顾谭传:“(顾谭弱冠诸葛恪等为太子四友,从中庶子转辅正都尉。”

4、陈表传:“(陈表)少知名,与诸葛恪顾谭张休等并侍东宫,皆共亲友。。。。。。从太子中庶子,拜翼正都尉。”

其中诸葛恪张休陈表三人说的是魏黄初二年(221年)之事,仅为“宾友、僚友、亲友”,惟顾谭处所言为黄龙元年(229年)之事,已称“四友”。

另,从“标点者”的理解来看,亦将其区别开来。诸葛恪张休陈表三人“从中庶子转都尉”前皆为句号,惟顾谭处以逗号连之。

诸葛恪张休顾谭三人皆称“弱冠”,惟陈表号“少”。

据三国志辞典:“弱冠。二十岁。古时男子二十岁成人,初加冠,体还不壮,故称弱。”

然此处的三个“弱冠”可能不尽相同。

----------------------------------------------------------------------------------

一、诸葛恪

----------------------------------------------------------------------------------

如果“弱冠”=“二十岁”,则可推出诸葛恪出生于建安七年(221-19=202)。

然,有两处与此说不同。

1、孙亮传:“(建兴二年)武卫将军孙峻伏兵杀恪於殿堂。”

诸葛恪传注引吴录曰:“恪时年五十一。”

建兴二年253-50=203。

2、诸葛恪传:“权拜恪抚越将军,领丹杨太守,授棨戟武骑三百。拜毕,命恪备威仪,作鼓吹,导引归家,时年三十二。”

吴主传:“(嘉禾三年)秋八月,以诸葛恪为丹杨太守,讨山越。”

嘉禾三年234-31=203。

依此,则诸葛恪应出生于建安八年(203年),于魏黄初二年(221年)年仅十九岁(221-203=18)。

由是可知,“弱冠”除了特指“二十岁”外,还泛指某一年龄段,其中就包括“十九岁”。

----------------------------------------------------------------------------------

二、张休、顾承。

----------------------------------------------------------------------------------

前文已述,“弱冠”并非仅仅特指“二十岁”。因而此处从其他方面来考查两人的年龄(若以“弱冠”=“二十岁”推之,则颇与其他记载不合,附录于后)。

之所以将此二人并在一起,是因其有一个共通点--徙交州。

张休传:“及登卒后,为侍中,拜羽林都督,平三典军事,迁扬武将军。为鲁王霸友党所谮,与顾谭、承俱以芍陂论功事,休、承与典军陈恂通情,诈增其伐,并徙交州。”

顾谭传:“先是,谭弟承与张休俱北征寿春,全琮时为大都督,与魏将王凌战於芍陂,军不利,魏兵乘胜陷没五营将秦晃军,休、承奋击之。遂驻魏师。时琮群子绪、端亦并为将,因敌既住,乃进击之,凌军用退。时论功行赏,以为驻敌之功大,退敌之功小,休、承并为杂号将军,绪、端偏裨而已。寄父子益恨,共构会谭。谭坐徙交州。”

而据中所提到的顾承的本传来看,此三人“徙交州”于同时。

顾承传:“芍陂之役,拜奋威将军,出领京下督。数年,与兄谭、张休等俱徙交州。”

因而此处从其“徙交州”的时间来考查。

陆逊传:“赤乌七年,代顾雍为丞相。。。。。。及太子有不安之议①,逊上疏陈:“太子正统,宜有盘石之固,鲁王籓臣,当使宠秩有差,彼此得所,上下获安。谨叩头流血以闻。”书三四上,及求诣都,欲口论適庶之分,以匡得失。既不听许,而逊外生顾谭、顾承、姚信,并以亲附太子,枉见流徙。太子太傅②吾粲③坐数与逊交书,下狱死。权累遣中使责让逊,逊愤恚致卒,时年六十三,家无馀财。”

可知事在赤乌七年(244年)至赤乌八年(245年)④之间。

而依此可初步理出个顺序:

1、顾谭、顾承、姚信等见徙⑤。

2、吾粲被诛⑥。

3、陆逊卒。

而将此事系于魏正始六年,既吴赤乌八年(245年)。

资治通鉴卷七十四:“(正始六年)芍陂之役,谭弟承及张休皆有功;全琮子端、绪与之争功,谮承、休于吴主,吴主徙谭、承、休于交州,又追赐休死。太子太傅吾粲请使鲁王出镇夏口,出杨竺等不得令在京师,又数以消息语陆逊;鲁王与杨竺共谮之,吴主怒,收粲下狱,诛。数遣中使责问陆逊,逊愤恚而卒。”

由于中对具体时间语焉不详,因而本文不采说⑦,兼以两种可能性来考查,既赤乌七年(244年)和赤乌八年(245年)。以推出此数人的可能卒年

张休传:“。。。。。。并徙交州。中书令孙弘佞伪险诐,休素所忿,弘因是谮诉,下诏书赐休死,时年四十一。”

结合上引来看,“吴主徙谭、承、休于交州,又追赐休死”,则张休应即卒于被徙之年。

卒年赤乌七年244-(年龄)40=(生年)建安九年204。

于魏黄初二年(221年)年仅十八岁(221-204=17)。

卒年赤乌八年245-(年龄)40=(生年)建安十年205。

于魏黄初二年(221年)年仅十七岁(221-205=16)。

顾谭传:“。。。。。。谭坐徙交州,幽而发愤,著新言二十篇。其知难篇盖以自悼伤也。见流二年,年四十二,卒於交阯。”

(徙年)赤乌七年244+见流2年=(卒年)245-(年龄)41=(生年)建安九年204。

于黄龙元年(229年)年二十六岁(229-204=25)。

(徙年)赤乌八年245+见流2年=(卒年)246-(年龄)41=(生年)建安十年205。

于黄龙元年(229年)年二十五岁(229-205=24)。

另顾承传:“数年,与兄谭、张休等俱徙交州,年三十七卒。”

此处未如其兄谭般言几年后卒,疑其既卒于被徙之年。

卒年赤乌七年244-(年龄)36=(生年)建安十三年208。

卒年赤乌八年245-(年龄)36=(生年)建安四年209。

(计小其兄四岁。)

由是可知,当“弱冠”泛指某一年龄段时,其跨竟大至十七岁-二十六岁。(谨案:由于顾谭张休同年,而又因所载两人“侍讲东宫”于同时,因而可能“弱冠”仅指“十七岁-二十岁”)再试举一例:庞统传:“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少时朴钝,未有识者。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统弱冠往见徽,徽采桑於树上,坐统在树下,共语自昼至夜。徽甚异之,称统当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渐显。”其下注引襄阳记曰:“统,德公从子也,少未有识者,惟德公重之,年十八,使往见德操。德操与语,既而叹曰:“德公诚知人,此实盛德也。””以前读此,多以为正,为误,今方知两者一样,只是一详一略尔。中的“弱冠”既是中的“十八”。

注:

①、孙和传:“权尝寝疾,和祠祭於庙,和妃叔父张休居近庙,邀和过所居。全公主使人觇视,因言太子不在庙中,专就妃家计议;又言王夫人见上寝疾,有喜色。权由是发怒,夫人忧死,而和宠稍损,惧於废黜。”

②、孙和传:“赤乌五年,立为太子,时年十九。阚泽为太傅,薛综为少傅。”

阚泽传:“赤乌五年,拜太子太傅。。。。。。六年冬卒。”

依此,则吾粲出任太子太傅在阚泽卒后的赤乌六年(243年)。

③、吾粲传:“遭二宫之变,抗言执正,明嫡庶之分,欲使鲁王霸出驻夏口,遣杨竺不得令在都邑。又数以消息语陆逊,逊时驻武昌,连表谏争。由此为霸、竺等所谮害,下狱诛。”

④、吴主传:“(赤乌八年春二月,丞相陆逊卒。”

⑤、顾谭传:“祖父雍卒数月,拜太常,代雍平尚书事。”

据吴主传:“(赤乌六年243)冬十一月,丞相顾雍卒。”

这里提到了“数”,则顾谭“拜太常”事应在赤乌七年(244年),亦表明顾谭被徙于是年之后。

⑥、孙和传:“鲁王霸觊觎滋甚,陆逊、吾粲、顾谭等数陈適庶之义,理不可夺,全寄、杨竺为鲁王霸支党,谮愬日兴。粲遂下狱诛,谭徙交州。权沈吟者历年,后遂幽闭和。”

此处先云“吾粲事”实因前所述顺序“陆逊--吾粲--顾谭”。

⑦、顾雍传注引吴录曰:“全琮父子屡言芍陂之役为典军陈恂诈增张休、顾承之功,而休、承与恂通情。休坐系狱,权为谭故,沉吟不决,欲令谭谢而释之。及大会,以问谭,谭不谢,而曰:“陛下,谗言其兴乎!””

由是可知,张休先于顾氏兄弟下狱,疑既注①中“邀和过所居”之因。而后全氏父子更趁势以谮顾氏兄弟,孙权又“沉吟不决”。再然后是吾粲“数以消息语陆逊”(注③),至下狱诛。再然后是“权累遣中使责让逊”(上引),至陆逊卒。

若以上三事并在赤乌八年(245年)的话,则需集中在两个月内,时间上或嫌紧凑。

----------------------------------------------------------------------------------

三、陈表

----------------------------------------------------------------------------------

陈表是“太子四友”中惟一一个仅言“少”的。与“弱冠”相较而言,“少”指的是更小的年龄段①。

陈表传:“事捷当出,会鄱阳民吴遽等为乱,攻没城郭,属县摇动,表便越界赴讨,遽以破败,遂降。陆逊拜表偏将军,进封都乡侯,北屯章阬。年三十四卒。家财尽於养士,死之日,妻子露立,太子登为起屋宅。”

从此中可知,陈表卒于嘉禾六年(237年)“平鄱阳民吴遽”②和赤乌四年(241年)“太子登卒”③之间。

又诸葛瑾传注引吴书曰:“赤乌中,诸郡出部伍,新都都尉陈表、吴郡都尉顾承各率所领人会佃毗陵,男女各数万口。表病死,权以融代表,后代父瑾领摄。”

此处明载陈表赤乌年间仍在生。

则其卒年又缩减至赤乌元年(238年)至赤乌四年(241年)之间。如下所示:

1、(卒年赤乌元年238-(年龄)33=(生年)建安十年205。

2、(卒年赤乌二年239-(年龄)33=(生年)建安十一年206。

3、(卒年赤乌三年240-(年龄)33=(生年)建安二年207。

4、(卒年赤乌四年241-(年龄)33=(生年)建安十三年208。

而其于魏黄初二年(221年)则分别为:十七岁(221-205=16)、十六岁(221-206=15)、十五岁(221-206=14)、十四岁(221-208=13)。

又前文已表,“少”小于“弱冠”,则尚应排除包括在“弱冠”之内的十七岁。

如是,则仅余第2、3、4种可能。

注:

①、如夏侯尚传:“(夏侯玄)少知名,弱冠为散骑黄门侍郎。”

关羽传:“(关兴)少有令问。。。。。。弱冠为侍中。”

庞统传:“少时朴钝。。。。。。统弱冠往见徽。。。。。。”

董允传:“(陈祗)少孤。。。。。。弱冠知名。”

郤正传:“少以父死母嫁。。。。。。弱冠能属文。”

张昭传:“少好学。。。。。。弱冠察孝廉。”

诸葛恪传:“少知名。弱冠拜骑都尉。”

滕胤传:“少有节操。。。。。弱冠尚公主。”

郭嘉传注引傅子曰:“嘉少有远量。。。。。自弱冠匿名迹。”

卫凯传注引晋阳秋曰:“(卫瓘)少为傅嘏所知。弱冠为尚书郎。”

法正传注引三辅决录注曰:“真字高卿,少明五经。。。。。。初,真年未弱冠。。。。。。”

②、陆逊传:“(嘉禾)六年,中郎将周祗乞於鄱阳召募,事下问逊。逊以为此郡民易动难安,不可与召,恐致贼寇。而祗固陈取之,郡民吴遽等果作贼杀祗,攻没诸县。豫章、庐陵宿恶民,并应遽为寇。逊自闻,辄讨即破,遽等相率降,逊料得精兵八千馀人,三郡平。”

③、吴主传:“(赤乌四年)五月,太子登卒。”

----------------------------------------------------------------------------------

四、结论。

----------------------------------------------------------------------------------

综上所述,除诸葛恪其生卒年岁有较为明确的记载外(建安八年203-建兴二年253,年五十一)。其他“三友”可略推出其生卒年为:

1、张休

建安九年204-赤乌七年244,或建安十年205-赤乌八年245。

2、顾谭

建安九年204-赤乌八年245,或建安十年205-赤乌九年246。

3、陈表

建安十一年206-赤乌二年239,或建安二年207-赤乌三年240,又或建安十三年208-赤乌四年241。

又,从上述结论的推演过程中,得出“弱冠”既可特指“二十岁”,亦可泛指“十七岁至二十六岁”(或“十七岁至二十岁”)此一年龄段,而十七岁以下云“少”。

----------------------------------------------------------------------------------

附:假设张休和顾承的“弱冠”之年为“二十岁”。

1、张休

建安七年(221-19=202)--赤乌五年(202+40=242)。

然,此首先既与“芍陂之役”的“数年”之说不合。

吴主传:“(赤乌四年)夏四月,遣卫将军全琮略淮南,决芍陂,烧安城邸阁,收其人民。威北将军诸葛恪攻六安。琮与魏将王凌战于芍陂,中郎将秦晃等十馀人战死。车骑将军硃然围樊,大将军诸葛瑾取柤中。”

齐王芳纪:“(正始二年)夏五月,吴将朱然等围襄阳之樊城,太傅司马宣王率觽拒之。”

其下注引干宝晋纪曰:“吴将全琮寇芍陂,朱然、孙伦五万人围樊城,诸葛瑾、步骘寇柤中。”

王凌传:“(正始)二年,吴大将全琮数万众寇芍陂,凌率诸军逆讨,与贼争塘,力战连日,贼退走。”

魏正始二年既吴赤乌四年(241年)。

“数”在古文中多指“三或三以上”。而若如张休者于明年被徙,不得称“数”尔。

2、顾谭

建安十五年(229-19=210)--太元元年(210+41=251)。

而其被徙于赤乌二年(251-2=249)。

此虽合“数年”之说,但又与“侍讲诗书”之说不合。

吴主传:“(赤乌四年)五月,太子登卒。”

孙登传:“立凡二十一年,年三十三卒。”

则孙登出生于建安四年(241-32=209),于受封王太子时值十三岁(221-209=12)。

顾谭于时年方十二(221-210=11),比需“侍讲”的孙登年纪还小,不太合情理,兼且亦未闻顾谭有“神童”之名。

或曰,顾谭之“弱冠”与诸葛恪张休同,为魏黄初二年(221年)事。

则其生于建安七年(221-19=202),卒于赤乌六年(202+41=243),被徙于赤乌四年(243-2=241)。

如此,则又与“数年”之说不合,兼且于时孙霸尚未被立为鲁王。

吴主传:“(赤乌五年)八月,立子霸为鲁王。”

----------------------------------------------------------------------------------

相关推荐:

曾国藩的四种学习技巧

国民党'改组派'预谋暴动炸死蒋介石 结果如何

揭秘那些当过土匪的东北抗日名将:东北土匪将军

民国才子们怎样面对包办婚姻:鲁迅如何追求真爱

谁是三国第一神将?三国十大武将排名谁是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