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风云人物

挥泪斩马谡看诸葛亮

发布时间:2015-01-26 栏目:专题 投稿:拉长的麦片

每次读《三国演义》,读到九十六回“孔明挥泪马谡”,总要掷书而起,为马谡的命运长叹息!公元228年,诸葛亮在平定南方孟获之乱后,率三十万蜀兵,出屯汉中,开始伐魏,试图统一全国。此次伐魏,马谡诸葛亮用为参军。先看看马谡其人。马谡初以荆州从事跟随刘备取蜀入川,曾任绵竹、成都令、越太守。马谡自幼饱读兵书,熟谙战法,深通谋略,在当时蜀汉政权的同僚中出类拔萃,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军事理论家,颇得孔明器重,两人关系甚密,常通宵达旦谈论军政大事。马谡曾在诸葛亮南征中提出“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但服其心”的建议,诸葛亮采纳并实施,“七擒七纵”孟获,达到了“南人不复反矣”的安定局面。这说明马谡军事见识是非常高明的,它实际上阐明了军事斗争与政治目的之辩证关系。马谡一生中似乎没有其他的过错,唯一的过失就是在守街亭时,只会依兵书教条布阵,结果被数倍于己的魏国军队打得大败,丢失街亭。这“唯一的过失”令他丢了性命。守街亭应该是马谡一次当然也是最后一次作为主将领兵。初涉战事即一败涂地,罪固难免,但至于杀头吗?我认为不至于,理由有三:其一,战争中,胜败乃兵家常事,不应一战失利而杀大将。从整个战争局势看,马谡街亭其实是难免之事。街亭之战双方的兵力对比是:马谡领二万人,王平领五千人,都是孤军深入之兵,加上魏延、高翔的后援接应部队各一万人,总兵力四万五千人,而魏军有二十万之众;魏军主将是才智不亚于诸葛亮的司马懿父子,还有多员猛将张颌、孙礼、辛毗等,同时魏将曹真从另一个方向夹击附近的列柳城,给街亭的守备造成巨大压力;诸葛亮的二十多万大军远在祁山,危急之时难施救援。一切表明:双方实力悬殊,胜败几乎未战已分。因此,即使马谡排兵布阵应对得法,或另换一主将防守,也难保不失街亭。三国混战时期,因战斗失败而主将被处死,有记载的战例并不多见。《三国演义》中,曹操、孙权军队中常有将领战斗失败后落荒而回的情景,却不见一将有性命之忧。如曹休中陆迅计,在石亭大败而回,没有被问罪,倒是自己不好意思,羞愤病死家中。其二,马谡忠勇可嘉,勇于承担责任。在街亭之战前,诸葛亮听说司马懿一边急行军突袭孟达,一边命前部先锋张颌领兵进占街亭,心中万分焦急。这一刻,是马谡挺身而出,愿以全家为质领兵守街亭,其他各将却无人应声。马谡职为参军,是智谋型人才而非冲锋陷阵的武将,能这样做是很难得的;街亭战败后,马谡自缚请罪,其甘愿领罪的态度是诚恳的。对于一个有忠勇爱国之心但经验不足的人,诸葛亮没有给他改过机会。其三,诸葛亮也要承担很大的责任。从战略上看,伐魏之举本身就要打个问号。当时的形势是魏强蜀弱,蜀国人才更比不上魏国。太史谯周曾苦谏,称北方“未可图也”。但诸葛亮为报刘备知遇之恩,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执意北伐以图“兼并上国”。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欲一战定江山,只能是一厢情愿,因此街亭之失仅仅是一次战役失败而已,对时局并无根本性的影响。当时蜀国正确的国策应该是专心搞好国内建设,大力收罗、培养人才,坚守边关,等待真正有利时机再向外扩张。从战役战术运筹上看,诸葛亮把一个不善于带兵打仗的参谋型人才推到战事第一线,本身就是用人失误,要承担很大一部分责任。反思历史是为更好把握现在。今天,举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以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强国的关键是人才,地方发展的关键也是人才。在此进程中,对人才的培养、发现、使用问题尤其值得我们关注。透析马谡的命运,我们可得到几点关于人才的有益启示。其一,人才重要还是纪律重要,必须审时度势。马谡即将被杀之际,参军蒋琬自成都至,见诸葛亮,为马谡求情:“昔楚杀得臣而文公喜。今天下未定,而戮智谋之士,岂不惜哉?”孔明答道:“孙武所以能制胜者,用法明也。今四海分裂,兵交方始,若复废法,何用讨贼耶?”不听谏,马谡死时年仅三十九岁。对此,晋代史学家习凿齿说:“当时蜀国的疆域狭窄荒僻,人才比不上魏国兴旺,再把马谡这样的俊杰杀了,无可奈何收罗起用才德都较差的人,很明显是把法纪看得比人才更重要。这样,诸葛亮不能兼并魏国,不是理所当然的吗?”战争时期,人才是胜利的最重要保证。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战时治军治国用人,以灵活应变、因敌应变、用人不拘一格为首要,而不应固守成法,因法害才。马谡之被杀,后果是严重的,在某种程度上是对蜀国整体力量的一次打击。杀一马谡而令天下有智计之士望蜀却步——谁能保证在残酷的战争中万无一失?万一失败,不是被敌人杀死,就是被主帅军法处死,谁会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以马谡诸葛亮的密切关系尚且被杀,而且马谡死后,诸葛亮的挥泪”并非为马谡,而是为自己忘记了刘备对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的告诫。这难道不令天下之士心寒吗?还有谁敢投奔蜀国,还有谁愿意为蜀国献一良谋?马谡之后,蜀国渐现“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局面。人才凋零,而终至国家灭亡,结局一点也不意外。其二,领导者要有容才之量。要给人才更多的实践机会,要允许失败,不以一时得失论人才人才成长、发挥作用,不是一蹴而就,而需经过反复磨炼。马谡作为蜀国不可多得的智谋之士,犯了一次错就被处死,实在不智。失街亭的责任不全在马谡诸葛亮自己也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而且马谡是一位肯出心力为国思虑的人。假设历史给马谡一个机会,他也许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这样完全有可能为蜀国锻炼出一名出色的军事家。其三,领导者在用人上必须把握“任长”原则。诸葛亮用马谡街亭的失误,是用人之“短”,违反了用人的“任长”原则。现在,有些地方和单位之所以任用一些干部后,局面未能打开,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领导者没能用人才所长有很大关系。虎落平原难扬威,骏马涉水难有为。有劲使不上,你能说他无用吗?只能说明用人不当,岗位不符。

相关推荐:

这个千年陋习,连曹操都没能免俗

张震将军了不得:满门将星四子皆将军 我军第一对“父子上将”

赫鲁晓夫称“核潜艇技术复杂,你们搞不了”,毛主席这样回敬他

十易其主的刘备为何没被骂为十姓家奴

慈安太后的手段不亚于慈禧?揭秘真实的慈安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