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风云人物

马谡之冤与诸葛亮之错

发布时间:2015-01-26 栏目:专题 投稿:朴素的手机

马谡很冤,他枉担了千古的骂名.马谡是有错的,但他的罪过我们想象中那么大,他也不该担了所有的罪名.因为有人责任、错误比他还大(诸葛亮),而最后却让他承担了所有的罪名。主要责任人不但逍遥法外,还被千古传诵,这实是有点不公。做人替罪羊的马谡既可悲又可怜,我们要替他说几句公道话。

今天我们说起马谡这个人,不仅仅觉得他低能、无知,还认为他狂妄、自以为是,更有甚者把他当作了纸上谈兵、空无一用的代名词。这对于他来说是极不公道的。因为马谡不但不平庸、低能,还是个极有才能的人,甚至从某一程度上来说他还是一个天才。这个我们后面慢慢谈。人才有很多种(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而不同的人才能起的效力是不同的。一个人才是否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不仅仅靠他个人努力,关键还要看是否有人用他,而且用得是否得当。这就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道理。三国时期是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但不是任何能人都能叱咤风云的(主要看是否得遇明主,还要看明主是否用他)。

魏延就是个最好的例子。文韬武略而又颇有大将风度的他,不是就被诸葛亮活活压了几十年吗(诸葛亮就是死了也不放过他,还要设计将其除掉)?为何要这样对待人才,诸葛亮的理论依据是魏延面有反相、背有反骨。所以对他这种人绝对用不得,就是要用(主要看刘备面子)也不能委以重任(其实我看魏延是很忠的,一直被打压了几十年都“任劳任怨”,至少他没有违反军令或投降敌国。这一点一个心有异志的人是绝做不到的)。其实我觉得诸葛亮这样对待魏延肯定有不可告人的原因(个人的好恶问题,而不是政治立场和才干的问题。魏延很有可能因某事极度的得罪了诸葛亮),但史书上没有具体记载,我们也只能空自猜测了。对看不惯的人(也说明在领导面前第一印象是多么重要)可以打压几十年,而让他永远得不到翻盘的机会(类似于文革时打倒在地,踏上双脚,使其永世不得翻身),这就是中国式领导的厉害之处。当然喜欢你也可以让你平步青云,永享荣华富贵。但生死荣辱的决定权在他手上,而不以你是否有才干、工作是否努力而转移。

对看不惯的人可以痛下杀手,对喜欢的人也可以万千宠爱集于一身。马谡就是这样一个幸运儿,因为诸葛亮很喜欢他。诸葛亮喜欢马谡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俩志气相投。诸葛亮文雅,马谡也不粗俗(至少比原来的关张之辈顺眼多了);诸葛亮聪慧,马谡也灵敏(比杨仪、蒋琬这种唯唯诺诺之徒强多了);诸葛亮高瞻远瞩,马谡也能运筹帷幄(比廖化之流赳赳武夫有头脑多了)。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两人的身世相近。他们都是读书人出身,彼此那种独特的气质让他们惺惺相惜(当然是不平等的。诸葛亮是欣赏,而马谡更多是崇拜)。

事实证明了诸葛亮没有看错人,马谡确实有才能,他也依靠自己的智慧报答了丞相的知遇之恩。马谡曾立了两件大功。第一件是在诸葛亮南征孟获时,马谡献了征蛮夷“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政治策略。对此诸葛亮是大喜过望,情不自禁中说了一句“幼常足知吾肺腑也”(深知其心者可推为知己,看来诸葛亮是深为找到了知心的革命同志而喜悦)。“心有灵犀一点通”、世事只付笑谈中,从此诸葛亮开始重用马谡了(诸葛行军打仗常常把马带在身边,并且经常促膝深谈到夜半空寂时)。诸葛亮也有意把马谡培养成他一样的帅才,所以在这种关怀和照顾下,马谡渐渐成为蜀国政坛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第二件是就是在出师北伐前,诸葛亮用了马谡的离间之记。据此暂时放倒了司马懿,也为大军顺利进军扫除了障碍。因为这两件大功,丞相大人是把马谡当作自己的智囊了(思维方式和处事方法皆得他真传,此等人物岂能不重用),从此对他是言听计用,只待有时机再委以重任。

偏偏这个时机很快就来了,那就是委派守街亭的重任。当时委派任务的情形是这样的(小说中),我们来看一下原文。“……孔明大惊曰:“孟达做事不密,死固当然。今司马懿出关,必取街亭,断吾咽喉之路。”便问:“谁敢引兵去守街亭?”言未毕,参军马谡曰:“某愿往。”孔明曰:“街亭虽小,干系甚重:倘街亭有失,吾大军皆休矣。汝虽深通谋略,此地奈无城郭,又无险阻,守之极难。”谡曰:“某自幼熟读兵书,颇知兵法。岂一街亭不能守耶?”孔明曰:“司马懿非等闲之辈;更有先锋张郃,乃魏之名将:恐汝不能敌之。”谡曰:“休道司马懿、张郃,便是曹睿亲来,有何惧哉!若有差失,乞斩全家。”孔明曰:“军中无戏言。”谡曰:“愿立军令状。”孔明从之,谡遂写了军令状呈上。孔明曰:“吾与汝二万五千精兵,再拨一员上将,相助你去。”即唤王平分付曰:“吾素知汝平生谨慎,故特以此重任相托。汝可小心谨守此地:下寨必当要道之处,使贼兵急切不能偷过。安营既毕,便画四至八道地理形状图本来我看。凡事商议停当而行,不可轻易。如所守无危,则是取长安第一功也。戒之!戒之!”二人拜辞引兵而去。孔明寻思,恐二人有失,又唤高翔曰:“街亭东北上有一城,名列柳城,乃山僻小路,此可以屯兵扎寨。与汝一万兵,去此城屯扎。但街亭危,可引兵救之。”高翔引兵而去。孔明又思:高翔非张郃对手,必得一员大将,屯兵于街亭之右,方可防之,遂唤魏延引本部兵去街亭之后屯扎。延曰:“某为前部,理合当先破敌,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孔明曰:“前锋破敌,乃偏裨之事耳。今令汝接应街亭,当阳平关冲要道路,总守汉中咽喉:此乃大任也,何为安闲乎?汝勿以等闲视之,失吾大事。切宜小心在意!”魏延大喜,引兵而去。孔明恰才心安,乃唤赵云、邓芝分付曰:“今司马懿出兵,与旧日不同。汝二人各引一军出箕谷,以为疑兵。如逢魏兵,或战、或不战,以惊其心。吾自统大军,由斜谷径取郿城;若得郿城,长安可破矣。”二人受命而去。孔明令姜维作先锋,兵出斜谷……”

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品味出很多信息。这一段从一开始大家(主要是诸葛与马主演,还有的助演,并且还有个不识相的魏延在捣乱)就是在演戏,而且还演的是跌宕曲折。首先马谡的领命就很可疑。从未单独领兵的他趁丞相“语未毕”就急切的跳将出来,完全有悖常理(他的参军之职以往仅是文官性质的虚职,只是负责起草文书、策划战略的任务,从未亲领一军去作战),因为他此前完全没有独立指挥过军队,也没有丝毫实战经验。

同时,诸葛亮的反映也很奇怪。诸葛亮点将向来谨慎,从未乱用过新人(丞相一直都是用经验丰富的“老将”),却在此开了先例。孔明不但未指责马谡之僭越狂妄(实际上《三国志》上的记载完全不同于小说),反而在那里苦口婆心的阐述街亭的重要性(此前就是面对关张二人他都是乾坤独断,从来没有在战前向将领讲过道理和条件的),并且以“军令状”的形式将任务发派了出去。各位注意,这“军令状”发得可不寻常(诸葛亮领军几十年只发过两次)。“军令状”的作用一在向众人宣示,他对派马谡街亭这件事的极为重视和谨慎的(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不然不会如此郑重其事),决不是心血来潮。第二个作用是堵众人的嘴。马谡毫无经验就委以重任,肯定有人不满或不服,所以用这种方式来震慑大家(战场上胜负乃兵家常事,绝对没有常胜将军,大家既不会也不敢随随便便拿自己全家的性命作赌)。大家不敢轻易立,马谡却可以为了国家不顾一切,给他一次机会大家也不好再说什么了。但立军令状却不是儿戏,诸葛亮就不怕马谡失误把好戏搞砸了吗?不怕,因为丞相大人一向做事是胸有成竹的。

诸葛亮早看准了马谡不会失败。因为他为马谡创造的条件太好了。首先,街亭的任务太简单了。街亭是一处防守任务,而不是进攻的任务。古代作战进攻难(不可知的因素太多)而防守易(因为地势很关键,这次蜀国是占了先机),街亭就是一处易守难攻的地方。这样的任务交给熟读兵法、屡献奇计的马谡那完全是小菜一碟。其次,诸葛亮也为马谡创造了许多有利的外在条件。比如派了稳妥持重的王平作马的副将,还几乎动用了可以调动的一切力量替马谡作后援(那就是又安排谁谁谁在哪哪哪接应,真是一个“用心良苦”。此等“婆婆妈妈”的为一个人服务,他此前几乎没干过)。最重要的一点,他事先为马谡确立了百战不殆的战略。那就是在战前他就确定了当道下寨的方针,只需要马谡按着执行就万事大吉了。可以说,能为马谡想到和做到这些,已经是人力所极了,那马谡就是再傻也断无失败的道理。

可惜,诸葛亮看走了眼,马谡并不是他所想象的那种人。他的临场指挥让许多人大跌眼镜。马谡绝对不傻,却在街亭一战中表现得极其愚蠢。为何呢?因为他太自信了(也是自大),这种膨胀的心理情绪使他模糊了视野、迷失了方向,自己亲手为自己挖掘了坟墓。他的自大自傲表现在对诸葛亮的既定政策的违背上。基于原来的功绩,诸葛亮欣赏和重视他。这使他觉得自己有了独立门面的勇气和资本(摆脱丞相的束缚,靠自己的力量成就一番事业),所以在安排战局时他采取了和诸葛亮完全相反的战法(上山扎营,他认为非如此不能表现他的智慧和才干)。而且,他对丞相既委以重任又派人掣肘的行为十分不满(副将王平其实就是丞相的耳目,时时刻刻紧盯他的一言一行,这使他很不自在)。诸葛亮派王平当然有道理,一是关心(毕竟小马原来没有经验,需要扶持点),二是确实不放心(一个谨慎的人在一旁提醒下,至少可以少犯点错),三就是监督(王平动不动就是丞相说”、“丞相教导要…”,看来也是早经授意了的)。殊不知,一个统兵作战的将军是最受不了这个的(人常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马谡再听话也不愿意做木偶)。马谡不需要也不喜欢这种关心(这种关心是对他的能力的怀疑和指挥的干涉,谁没有点独立意志和个人看法呢),因为他自信有才能独当一面。况且,战局瞬息万变,谁又能时时刻刻“按既定方针办”呢?所以在骄傲情绪和逆反心理的主导下,马谡不顾一切(不排除赌气的因素)的采取与丞相相左的方针来处理战局。

但事实证明马谡错了,他大错而特错。他的表现不但低级、而且弱智。他太醉心于自己聪明智慧,也太迷信书本。他可笑而又可爱的把书上的理论照搬到了战场上,而这也决定了他的失败命运(而且是永劫不复)。他的特点决定了他是不能单独领兵作战的,因为他太书生气和理想化。古有一个赵括就是活生生的例子。相信赵括的兵书也没少看,但一上战场指挥就晕菜,因为他读的是死书,根本搬不了家(也不知怎么搬家)。马谡比赵括要好点,但本质上一样。因为他们都天真的认为,书上说的就是真理,而且是囊括一切的真理(譬如今日之马列理论)。他们自恃饱读兵书(知识就是力量),也就会想当然的认为自己聪慧无比、正确无比了。在这样一种心态的引导下,焉能不败?

其实,从古至今,还几乎没有一个纯粹的书生成为成功的将领。但凡是成为了名将的,大多都是大老粗(有的纯粹是文盲,连自己的大名都不会写。比如明代的胡大海)。例如岳飞就是农民出身,可人家打仗特厉害。就是所谓的儒将(通看中国历史,也找不出几位当得起这名号的),也有很多是出名后补的文凭(如吕蒙,成为都督后才“与时俱进”的看点书学点文化,让人“刮目相见”)。

为何越没文化打仗越厉害(相对来说)呢?我们大致可以总结出下面几个原因。首先,很多名将都出身贫寒。正因为出身贫寒,过过苦日子,所以了解底层兵士的疾苦,能“想其所想、忧其所忧、乐其所乐”。在此真诚的关怀下,兵士才会坦诚的与之相对,肯替他效死、愿为他卖命(这就是“赤诚相见,肝胆相照”)。这样的军队也才有了凝聚心和战斗力,所以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在此基础上将领的成功也就顺理成章了。其次,这种出身的将领因为文化程度不行,却增强了另一方面的能力——实践和实战。打仗毕竟不是写文章,而更多的是在战场上真刀真枪的搏杀。这就要求一要有胆(因为穷苦所以不怕死,因此“人胆包天”),二要细心(这是对战局细节的审视和把握能力。整天跑东跑西的下层人总要比只知泡书斋的书生更了解生活和战场),三要因地制宜(因为不知道多少“祖宗成法”、“先进事例”,所以没文化的将军只能靠对实际局势的变化来决定战场,而少了“兵法云…”的束缚)。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君主对他们的态度。君主对此类将领,通常会比较放心。因为考虑到他们没多少文化(没文化的没啥主见好控制,不会像臭文人一样整天牢骚满腹),也就没什么花花肠子(有了文化多多少少有点独立意志和个体尊严,而这是君主不想看到的,他们只需要“奴才”),更不会有太多的政治野心(当然也有例外,只说是个大体)。所以对他们比较信任,当然成功的机会也大了。

马谡是学不到这些东西的,这是由他的出身和身份决定的。马谡系出名门,自幼饱读诗书,是个标准的文人士大夫。在具有读书人的优点的同时,士大夫的缺点他也一个不少。满腹经纶、才高八斗的他既要保持文人的身份,就不大肯委身去了解下层人的心声;自鸣得意、恃才傲物的他既熟读兵书战法,就不大可能去因地制宜;大权独揽(暂时做了主将)、心高气傲的他既已主控一方,就不再愿意去当那个丞相面前唯唯诺诺、藏头缩尾的摆设和花瓶(就是要当“花瓶”,也要开出自己娇艳的风采)。

此外,我们也不排除另外一个因素,那就是有其他人整他。马谡的个性决定了他是个得点阳光就灿烂的人(和丞相的修养和内涵比起来是天壤之别),在志得意满之时(屡献奇计屡被采纳,诸葛丞相是“爱之甚切”)难免恃才傲物、目空一切(觉得其他人都是莽汉和土包子,就自己高雅脱俗、聪慧过人)。他锋芒毕露的个性肯定会招致嫉恨,而且不是一两个人的嫉恨(在中国社会一个突出的、特立独行的人是会招来众怒的)。因为立功表现的机会就那么点,给了他别人就没有了(僧多粥少)。而且别人在战场上常年出生入死,也才得到那么一点地位和荣誉(譬如魏延),他一个只会夸夸其谈动嘴皮子的家伙一来就把所有的风头抢光了,怎能不招嫉恨?此外中国社会向来是以资历(也叫工龄。实际就是参加工作的年数和自己的岁数)“切蛋糕”的,老革命们都没得到美差(不仅没有美差,还要替马谡跑腿),你马谡一个毛头小子(在军队里没资历)倒把好处占完了,怎能不叫人郁闷?这种不满和愤恨如果发泄在后面的战争协调中(虽然不能违背丞相帅令,但发兵救援的时候我人调少点行不行,路上走慢点可不可以?急死你),就会完全影响到战局。其实蜀国阵营里也是常有勾心斗角、争权夺利的事的,只是一般没有注意罢了(受小说影响,会误以为他们一直是“君臣齐心”、“一团和气”)。

一切的偶然和必然,造就了马谡,也毁灭了他。但他的错和罪不是最大的,因为他只是一个听命和效命的角色。马谡能崛起,仰仗的是诸葛亮的赏识;马谡的失败和毁灭,也有诸葛亮的责任。因为从全局的视角来看,诸葛亮的错误和失误对整个战局的影响更大。马谡一直以来替他的老板(领导)背了最大的黑锅,但我们却一定要看清事后的真相(就像岳飞的死不能只怪罪秦侩,反思文革不能只怨恨林彪、“四人帮”一样)。那么诸葛亮有哪些错呢?大致有以下四点:

一是识人不明,他光看到了马谡的才干(和他一样的儒雅,一样的聪慧,一样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却没看到隐藏在这后面的浮躁和幼稚(再厉害的伯乐都有走眼的时候)。

二是用人不当,这是由识人不明造成的。不知道马谡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可以干怎样的事,当然也难以把他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其实只要诸葛亮没那么宠爱他,急着要创造机会培养他(也不能全怪他,因为蜀国确实人才太少了,而他一个人身上的担子又太重了,他急于要找几个帮手。可就是这种心理造成了他的急功近利),而是仅仅把马谡留在身边出谋划策(当不了帅才还可以成为智囊),马谡肯定还是能够做出贡献的。

三是用人不信。既然都委以重任了,还瞻前顾后、患得患失的,这直接影响到了马谡。一是给出既定方案要其执行(啥都想好了、安排好了还要马谡那个大活人去干吗,马谡既然有才干就不可能甘心做木偶),二是派个人以协助的名义遥控他(王平的存在全然是败笔,要么叫王平当主将,让马谡“马首是瞻”;要么就给马谡充分的自由,叫人做事就应该“用人不疑”)。先前说了“你办事,我放心”,事后又来牵手扯脚,给马谡一种不信任他、轻视他的感觉(正是这种情况激发了马的逆反心理)。

四是自以为是。不要认为诸葛亮始终是谦虚谨慎的,他有时也会犯低级错误。这一点与前三点不同的是,它是一个历史原因。对于马谡这个人诸葛亮是只识其表,未见其心。但有人看清楚了,那人就是刘备。在白帝城托孤时,刘备提醒诸葛亮不可重用马谡因为他认为“此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并要求“丞相宜深察之”。刘备是言之凿凿,诸葛亮却当做了耳旁风。事后更是公然违背,大用特用起马谡来。一向忠诚不二的诸葛亮为何要违逆刘备的好意呢?那是因为他过于的自以为是。诸葛亮27岁出山到54岁去世,纵横江湖几十年,一直是“言必成、行必果”,几乎从来没有失败过。而且他身边的人对他的意见都是言听计从(刘备),下属更是唯他“马首是瞻”。久而久之,他已然成为了智慧和正确的代名词,英明和成功的化身。过于顺利的经历,都会使他在内心里自我膨胀起来。不要认为诸葛亮不是人,他也是有人的七情六欲的,也是会有毛病和缺点的。不过他谨慎的性格使他比一般人少犯错罢了。

特别是在蜀国后期,诸葛亮大权独揽、乾坤独断11年,这种形式和环境使他的心理发生了细微的变化。那就是诸葛亮在大家的仰慕和崇拜下,也多多少少会觉得自己一向英明、永远正确了。在这种心理基础上,犯个错不是很正常吗?而且,此时的他活人的意见都不一定听得进去了,哪还顾得上死人(刘备)呢。还有一点,诸葛亮重用马谡可能也有点和刘备对着干的意思。在白帝城刘备否定了他看好的马谡,驳了他的面子,使诸葛亮脸上无光(他心里是不以刘的话为然的)。这种损失以后一定要找补回来,不然他这个丞相还怎么当(你否定我的眼光就是否定我的智慧,否定我的智慧就是否定我的能力和水平,我的能力和水平都被否定了以后还怎么开展工作)。所以在此后,诸葛亮是时不时的考察一下马谡,以此来验证自己的眼光和能力(在证明自己正确的同时也反证刘备的错误)。那马谡也不负他望,屡出奇计、屡立奇功,没有辜负他一片苦心(渐渐帮他把面子找了回来)。这更增强了诸葛亮的自信,就等好机会彻底重用马谡了。

不要以为诸葛亮刘备忠心耿耿就一定很听刘备的话,这不符合事实。这不是诸葛亮第一次对刘备阳奉阴违了,在魏延的问题上他们就有很大的分歧。当初魏延投降时,刘备看好他是个人才要重用他,诸葛亮却认为他是奸人要杀掉他。两个人有分歧没有闹翻不是因为他们感情好,而是地位使然(诸葛亮还不敢也不能和老板对着干,刘备也要给军师留面子)。而且两人都是极有修养的政治家,绝不会为此等小事伤了“鱼水般君臣之谊”。所以最后是采取了妥协的处理方法,魏延是既没有杀掉也没有重用。但后来严重缺乏人才的蜀国就是用廖化这种菜鸟也不用魏延,而是一直让他做冷板凳(生生压了几十年)。而且诸葛亮就是要死了都不忘设计除掉魏延,以绝心头之患(最后还是杀掉了!)。这些都可看作是当初政治斗争的延续。高明的政治家是不争一时之长短的,结果证明了丞相大人笑到了最后(君权和相权的斗争贯穿中国历史,不仅仅在这有表现)。

诸葛亮刘备死后统领蜀国大局时,是准备“打开新局面”、“开创新时代”的。这时的他重权在握、雄心勃勃,当然要用自己的人,培养自己的亲信(一朝天子一朝臣),而马谡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这时的他怎么可能还去听刘备的“鬼话”,按着刘备的话干、走刘备设计的路线,不是证明他无能吗?所以他必然不会听刘备的,不但不能听还要一定程度上对着干。你说不能用我偏要用,而且还要重用,非如此不能表现我诸葛孔明的才干和眼光(这种逆反心理就是著名的“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支持,凡是敌人支持的我们就要反对”)。国家的利益让位于权力斗争和个人的好恶,这是自古以来的悲剧。

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诸葛亮是个工作狂(同时也是个权利狂,不是这样他也不至于被累死了),是个为国尽忠尽力的楷模。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是千古传诵的,他“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的智慧是为人所景仰和推崇的,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和魄力更是感人至深的。很大程度上,诸葛亮演变成了人们心中智慧和忠诚的代名词,甚至有被神化的倾向。但在这里,我要提醒大家诸葛孔明也是人(很正常的凡人)。他可以出类拔萃,但绝不可能完美无缺。他也是有缺点和错误的,我们绝不应该因为他的伟大而包容一切和谅解一切,更不应该为了维护他而有意的贬损别人。因为我们正视他的缺点,不仅不会影响他的形象,而且还可以让他在我们心中活得更鲜活和真实。

相关推荐:

陈济棠反蒋前夕:移走洪秀全祖坟 改葬自己母亲

揭秘:伏波将军马援为何打得越南千年不敢闹独立?

叶问电视剧第15集剧情:叶问为民族尊严再上擂台

德龄公主:慈禧身边最美的'女秘书'究竟有多美

为何鳌拜明知康熙迟早会清算还敢把持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