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风云人物

略论诸葛亮的谋略

发布时间:2015-01-28 栏目:专题 投稿:漂亮的西牛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陈寿评论说:“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 ,高度评价了他的政治才能和治军才能,对其谋略,以为不足。后世于此众说纷纭,赞同者有之,反驳者更大有人在,应该说这些看法都不无道理。不过,诸葛亮毕竟是那个时代的英雄,因此我们在讨论诸葛亮谋略的时候,应该将诸葛亮放入那个时代去考虑,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从而作出对诸葛亮谋略的公正评价。

要谈论诸葛亮谋略,就要首先弄清谋略的定义和特征。谋略是竞争对抗的产物,中国古代把谋略称为“方”、“术”、“道”、“法”等。国外称东方权谋是“以巧制胜的科学”。《孙子兵法》说:“兵者,诡道也。”《汉书•;艺文志》称:“权谋者,以正守国,以奇用兵,先计而后战,兼形势,包阴阳,用技巧者也。”纵观古今中外,谋略无非是在竞争中,通过策划,巧用机窍而取得超常效果的一种特殊的行为方式和行为过程。机窍者,事物的关键枢纽也。人们掌握和运用了机窍,就能获得“四两拨千斤”的超常效果。谋略分为高层谋略和低层谋略两种,高层谋略包括战略、策略、战术,低层谋略包括办法、手段、点子等。本文讨论的谋略军事方面的谋略,包括战略、策略、战术。谋略本质属性是诡道、巧诈,是在竞争过程中的巧妙而系统的策划。并由此派生出以下特征:1、周密致全特征。主要表现为灵活通变、见机而行、去留不定、无隙可乘、浑然一体。使对手真假难辨、防不胜防、揣摸不定。2、超常效果特征。主要体现在:巧用器、巧用人、巧用财、巧用时、巧借力、巧借势。用谋略来取得超常效果。笔者就据此来讨论诸葛亮谋略

(一)诸葛亮与他人的谋略比较

三国鼎立是我国封建社会形成后的第一次大分裂时期,各个军事政治集团之间斗智斗力,正如曹操所言“吾任天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当时善用谋略的人是不少的,笔者拟把诸葛亮与其他善用谋略者进行比较,但比较需要有可比性,诸葛亮并非赳赳武夫,他早年畅游士林,后来身兼将相,有这样的经历的人在当时是不多地。翻阅《三国志》,笔者特选取了曹操、司马懿、陆逊三个经历、身份与诸葛亮类似的人物与诸葛亮进行比较

三国时期曹操军事才能是举世公认的,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说他“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他最出名的战例是官渡之战。在这次战役中,曹操动用了十万左右的兵力 ,与袁绍的十万大军差不多,但需要处处进行防御。曹操最致命的缺陷是粮草的匮乏。袁绍不但在北线以十万大军步步进逼,南线又派刘备联络刘辟、龚都进行骚扰。曹操在大敌当前的情况下,一边相持,一边击溃刘备,斩颜良,解白马之围。在僵持的过程中,曹军一度不利,曹操“以与荀彧书,议欲迁许,彧以为‘绍悉众聚官渡,欲与公均胜败。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是天下之大机也’” 其实当时曹操阵营中许多人已经与袁绍联系,一旦曹操退缩,后果可想而知。曹操采纳了这个意见,仍然与袁绍相持,“袁绍运谷车数千,公用荀攸计,遣徐晃、史涣邀击,大破之,尽烧其车。公与绍相拒连月,虽比战斩将,然众少粮尽,士卒疲乏” ,“会许攸来降,言绍遣淳于琼等将万馀兵迎运粮,将骄卒惰,可要击也。众皆疑。唯攸与贾诩劝太祖。太祖乃留攸及曹洪守。太祖自将攻破之,尽斩琼等。绍将张郃、高览烧攻橹降,绍遂弃军走。” 在这场决定北方归属的大战中,曹操积极采纳众谋士的意见,知人善任,抓住了袁军的要害即对粮草的依赖,成功利用的这一机窍。从而大胜。反观袁绍,虽然兵力、粮草都比较充足,但他本人好谋而不能决,刚愎自用,不但拒绝了田丰、沮授的正确意见,而且对他们进行迫害,他信任的郭图、审配目光短浅,心胸狭窄。他又不善用人,派一个无能的淳于琼去运粮,破绽处处,终于被曹操击中要害,一败涂地。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战役中积极出谋划策的是荀攸、荀彧、贾诩等人,曹操只是一个决策者,他的奇谋并没有显露出来。其实在曹操数十年的军事生涯中,他一贯积极发挥谋士们的作用,伐乌丸是郭嘉之计,平关中有贾诩的献策,取荆州有荀彧的谋划。足见曹操并不是神,他的智计,奇谋是他和麾下谋士的集体智慧。因此我们讨论诸葛亮谋略的时候,不能太狭隘,局限于诸葛亮本人的能力。

司马懿是诸葛亮北伐时的重要对手,后来掌握了曹魏大权,打下了晋王朝的基础。唐太宗称他“雄略内断,英猷外决” 。他善于用兵,南擒孟达、西拒诸葛、东平公孙都是三国时期有名的战例。我们就分析擒孟达、平公孙这两个战例。司马懿的果断、狡诈在南擒孟达中表现得十分突出,他在知晓孟达不稳后,立即就开始准备作战。他一边写信给孟达,晓谕利害,但意图在于延缓其举兵,令其不备,果然“达得书大喜,犹不决” ,另一方面“潜军进讨”“倍道兼行,八日到其城下。” “ 八道攻之,旬有六日,达甥邓贤、将李辅等开门出降。斩达,传首京师。俘获万余人,振旅还于宛。” 他后来说:“孟达众少而食支一年,吾将士四倍于达而粮不淹月,以一月图一年,安可不速?以四击一,正令半解,犹当为之。是以不计死伤,与粮竞也。” 再看孟达的估计::“宛去洛八百里,去吾一千二百里,闻吾举事,当表上天子,比相反覆,一月间也,则吾城已固,诸军足办。则吾所在深险,司马公必不自来;诸将来,吾无患矣。” 见识之高下十分明显。司马懿看到敌人兵少的劣势,尽量利用自己兵多的优势,并且采取迷惑手法,出敌不意,的确是善用兵者。但仅就这些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看到孟达处境是很险恶的,缺乏外援。孟达希望蜀汉来救,然而一则“亮亦以达无款诚之心,故不救助也” ,二则“仪与孟达不和,数上言达有贰心於蜀,及达反,仪绝蜀道,使救不到。” 三则孟达内部不稳,孟达降魏多年,此次谋叛,其实只是个人原因,“达既为文帝所宠,又与桓阶、夏侯尚亲善,及文帝崩,时桓、尚 皆卒,达自以羁旅久在疆埸,心不自安。” ,但他的部下却未必愿意叛魏。“达甥邓贤、将李辅等开门出降。” 综合以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孟达是外无强援,内有叛将,以司马懿之智,自然明晓这些事情,胜算很大,才果断出兵。

攻灭辽东公孙渊是司马懿的又一著名战例,“景初二年,帅牛金、胡遵等步骑四万发自京都。” “经孤竹,越碣石,次于辽水。文懿果遣步骑数万,阻辽隧,坚壁而守,南北六七十里,以距帝。帝盛兵多张旗帜,出其南,贼尽锐赴之。乃泛舟潜济以出其北,与贼营相逼,沈舟焚梁,傍辽水作长围,弃贼而向襄平。”贼见兵出其后,果邀之。帝谓诸将曰:“所以不攻其营,正欲致此,不可失也。” “乃纵兵逆击,大破之,三战皆捷。贼保襄平,进军围之。”“文懿攻南围突出,帝纵兵击败之,斩于梁水之上星坠之所。” 此战,司马懿迅速渡辽水、缓攻襄平城,充分显示其运筹周密、因情用兵的特点。《晋书》中司马懿说“今贼众我寡,贼饥我饱,水雨乃尔,功力不设,虽当促之,亦何所为。自发京师,不忧贼攻,但恐贼走。今贼粮垂尽,而围落未合,掠其牛马,抄其樵采,此故驱之走也。夫兵者诡道,善因事变。贼凭众恃雨,故虽饥困,未肯束手,当示无能以安之。取小利以惊之,非计也。” 似乎在事前很有把握。但是对这一战例过于夸大是不妥的,辽东弹丸之地,不过“户四万,口三十余万。” 胜兵人数不过二、三万,公孙氏盘踞辽东数十年,原因在于其险远。在此前一年,“以俭有干策,徙为幽州刺史,加度辽将军,使持节,护乌丸校尉。率幽州诸军至襄平,屯辽隧。右北平乌丸单于寇娄敦、辽西乌丸都督串众王护留等,昔随袁尚奔辽东者,率众五千余人降。寇娄敦遣弟阿罗槃等诣阙朝贡,封其渠率二十余人为侯、王,赐舆马缮彩各有差。公孙渊逆与俭战,不利,引还。” 曹魏已知辽东虚实。“明年,帝遣太尉司马宣王统中军及俭等众数万讨渊,定辽东。” 参战的至少还有高句丽、鲜卑慕容部。“景初二年,太尉司马宣王率众讨公孙渊,宫遣主簿大加将数千人助军。” “曾祖莫护跋,魏初率其诸部入居辽西,从宣帝伐公孙氏有功,拜率义王。” 魏军一方兵力远超过辽东,处于绝对优势地位,而辽东兵力寡弱,又无外援,其失败的命运是一开始就明了的。

陆逊是东吴的善用兵者,出将入相,与诸葛亮的身份相类似,他最出名的战例是夷陵之战。此战的背景这里不提,只比较双方的形势。从双方的兵力来看,此战吴国出兵“五万”,而蜀国的兵力,当然不是三国演义上的70万,也不是某些书上说的17万, “癸亥,孙权上书曰:‘刘备支党四万人,马二三千匹,出秭归,请往扫扑,以克捷为效。’” 兵力还不如吴国。从双方的地势来看,蜀国虽有顺流而下的优势,但三峡地区江流湍急,两岸地势崎岖,而且战略要地夷陵又掌握在吴军手里,蜀军前进固然不便,一旦败退,极易为敌所乘,地理形势对蜀军是不利的。从双方将领来看,吴军精锐尽出,统兵者皆为孙吴的骁将,“督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桓等五万人拒之。” 反观蜀汉方面,赵云、李严、魏延、吴懿等宿将皆不在军中。唯一可说的,大约是刘备久在疆场,经验丰富,陆逊年轻罢了,但是陆逊足智多谋,非刘备能及。从上述几个方面来看,这是一场以强胜弱的战役,吴国占有太多的优势。

与上述三人比较诸葛亮在对魏作战中虽然有斩王双、杀张郃,取武都、阴平的战绩,但确实没有上述三人那样的光辉战例,因而论起谋略诸葛亮似乎不可以和他们相提并论,在谋略方面,好象是大为逊色。不过诸葛亮谋略方面是有独到之处的,就战略层次而言,他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使当时无立锥之地的刘备有了行动的纲领,一度实现了跨越荆益的目标,能提出这种大战略的人在当时是不多的,只有鲁肃、甘宁有类似的建议,但深度、广度显然不及诸葛亮。就战术层次,诸葛亮也不乏用谋略战例,如第一次北伐。“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郿,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郃拒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郃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 这一次,诸葛亮就使用了声东击西之计,从曹真率军来拒赵云,三郡应亮来看,计谋是成功的,但由于马谡被打败,而功亏一篑。这次北伐从谋划上来讲,是没有问题的。失败原因固然有选将失败的因素,但主要在于魏国力量远强于蜀国,在关中主力被牵制的情况下,还能调集大军击败蜀军,而且魏国将领的指挥能力显然胜过蜀国。我们不能以成败论英雄,不能据此否定诸葛亮谋略,毕竟初战不利而最终击败对手的比比皆是,但蜀军做不到,因为力量有限,一败就难以再战。然而,诸葛亮北伐中一直没有取得决定性的大胜利,这又是为何呢?其实从曹操、司马懿、陆逊等人的战例中可以看出。战争的成败,是多种因素合力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双方的兵力、将领素质、地理条件,谋略的水平甚至气候等。谋略是基于对敌我情况的分析而作出的,对于达到战争的目的是很重要的。但自己一方的综合实力才是最根本的,上述三人能取得胜利,主要在于己方军队各种因素的合力胜于对方,才可以歼灭敌人,取得完胜。因此在讨论谋略的时候,不能忽视其他方面的因素。

二、三国中期谋略使用情况

夷陵之战后,三国历史进入了新的时期,各国国内政局比较稳定,疆域基本确定。吴蜀联合抗魏从此稳固下来。这种稳定局面一直持续到大约公元249年,在这27年中,各国之间的战争仍然频繁发生,笔者总结这个时期发生的各国之间的战争,加以整理,按时间列举如下:

魏与吴

公元222-223年,曹丕首征东吴之战 ,此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战斗:洞口之战 濡须口之战 江陵之战

洞口之战

《三国志•;朱然传》“范督徐盛、全琮、孙韶等,以舟师拒休等于洞口。迁前将军,假节,改封南昌候。时遭大风,船人覆溺,死者数千,还军。”

濡须口之战

《三国志•;朱桓传》 黄武元年,魏使大司马曹仁步骑数万向濡须,仁欲以兵袭取州上,伪先扬声欲东攻羡溪;桓分兵将赴羡溪,既发,卒得仁进军拒濡须七十里问。桓遣使追还羡溪兵,兵未到而仁奄至。时桓手下及所部兵,在者五千人,诸将业业,各有惧心,桓喻之曰:"凡两军交对,胜负在将,不在众寡。诸君闻曹仁用兵行师,孰与桓邪?兵法所以称客倍而主人半者,谓俱在平原。无城池之守,又谓士众勇怯齐等故耳。今人既非智 勇,加其士卒甚怯,又千里步涉,人马罢困,桓与诸军。共据高城,南临大江,北背山陵,以逸待劳,为主制客,此百战百胜之势也。虽曹丕自来,尚不足忧,况仁等邪!"桓因偃旗鼓,外示虚弱,以诱致仁。仁果遣其子泰攻濡须城,分遣将军常雕督诸葛虔、王双等,乘油船别袭中洲。中洲者,部曲妻子所在也。仁自将万人留橐皋,复为泰等后拒。桓部兵将攻取油船,或别击雕等,桓等身自拒泰,烧营而退,遂枭雕,生虏双,送武昌,临陈斩溺死者千余。

江陵之战

《三国志•;朱然传》“魏遣曹真、夏侯尚、张郃等攻江陵,魏文帝自住宛,为其势援,连屯围城。权遣将军孙盛督万人备州上,立围坞,为然外救。郃渡兵攻盛,盛不能拒,即时欲退,郃据州上围守,然中外断绝。权遣潘璋、杨粲等解而围不解。时然城中兵多肿病,堪战者裁五千人。真等起土山,凿地道,立楼橹临城,弓矢雨注,将士皆失色,然晏如而无恐意,方厉吏士,伺间隙攻破两屯。魏攻围然凡六月日,未退。江陵令姚泰领兵备城北门,见外兵盛,城中人少,谷食欲尽。因与敌交通,谋为内应。垂发,事觉,然治戮泰。尚等不能克,乃彻攻退还。”

吴贺齐取魏国蕲春之战

《三国志•;吴主传》“先是戏口守将晋宗杀将王直,以众叛如魏,魏以为蕲春太守,数犯边境。六月,权令将军贺齐督糜芳、刘邵等袭蕲春,邵等生虏宗。”

《三国志•;贺齐传》 “初,晋宗为戏口将,以众叛如魏,还为蕲春太守,图袭安乐,取其保质。权以为耻忿,因军初罢,六月盛夏,出其不意,诏齐督麋芳、鲜于丹等袭蕲春,遂生虏宗。”

公元224年,广陵之战

《三国志•;徐盛传》“ 后魏文帝大出,有渡江之志,盛建计从建业筑围。作薄落,围上设假楼,江中浮船。诸将以为无益,盛不听,固立之。文帝到广陵,望围愕然,弥漫数百里,而江水盛长,便引军退。诸将乃伏。”

公元226年 孙权攻魏之战

《三国志•;明帝纪》 吴王闻魏有大丧,秋,八月,自将攻江夏郡,太守文聘坚守。朝议欲发兵救之。帝曰:“权习水战,所以敢下船陆攻者,冀掩不备也。今已与聘相拒。夫攻守势倍,终不敢久也。”先是,朝廷遣治书侍御史荀禹慰劳边方,禹到江夏,发所经县兵及所从步骑千人乘山举火,吴王遁走。

公元229年,魏与吴石亭之战

《三国志•;陆逊传》 权使鄱阳太守周鲂谲魏大司马曹休,休果举众入皖,乃召逊假黄钺,为大都督,逆休。休既觉知,耻见欺诱,自恃兵马精多,遂交战。逊自为中部,令朱桓、全琮为左右翼,三道俱进,果冲休伏兵,因驱走之,追亡逐北,径至夹石,斩获万余,牛马骡驴车乘万两,军资器械略尽。休还,疽发背死。

公元230年 满宠守合肥之战

《三国志•;满宠传》其冬,孙权扬声欲至合肥,宠表召兗、豫诸军,皆集。贼寻退还,被诏罢兵。宠以为今贼大举而还,非本意也,此必欲伪退以罢吾兵,而倒还乘虚,掩不备也,表不罢兵。后十余日,权果更来,到合肥城,不克而还。

公元231年 孙布袭王凌阜陵之战

《三国志•;满宠传》 吴将孙布遣人诣扬州求降,辞云:“道远不能自致,乞兵见迎。”刺史王凌腾布书,请兵马迎之。宠以为必诈,不与兵,而为凌作报书曰:“知识邪正,欲避祸就顺,去暴归道,甚相嘉尚。今欲遣兵相迎,然计兵少则不足相卫,多则事必远闻。且先密计以成本志,临时节度其宜。”宠会被书当入朝,敕留府长史:“若凌欲往迎,勿与兵也。”冬十月,权以大兵潜伏於阜陵俟之,凌觉而走。凌於后索兵不得,乃单遣一督将步骑七百人往迎之。布夜掩击,督将迸走,死伤过半。

公元232年 魏与吴庐江之战

《三国志•;满宠传》明年,吴将陆逊向庐江,论者以为宜速赴之。宠曰:“庐江虽小,将劲兵精,守则经时。又贼舍船二百里来,后尾空县,尚欲诱致,今宜听其遂进,但恐走不可及耳。”整军趋杨宜口。贼闻大兵东下,即夜遁。

公元233年 吴攻魏合肥新城之战

《三国志•;满宠传》其年,权自出,欲围新城,以其远水,积二十日不敢下船。宠谓诸将曰:“权得吾移城,必於其众中有自大之言,今大举来欲要一切之功,虽不敢至,必当上岸耀兵以示有余。”乃潜遣步骑六千,伏肥城隐处以待之。权果上岸耀兵,宠伏军卒起击之,斩首数百,或有赴水死者。

公元234年 孙权攻魏之战

《三国志•;明帝纪》青龙二年(甲寅,公元二三四年)五月,吴主入居巢湖口,向合肥新城,众号十万;又遣陆逊、诸葛瑾将万馀人入江夏、沔口,向襄阳;将军孙韶、张承入淮,向广陵、淮阴。七月,壬寅,帝御龙舟东征。满宠募壮士焚吴攻具,射杀吴主之弟子泰;又吴吏士多疾病。帝未至数百里,疑兵先至。吴主始谓帝不能出,闻大军至,遂遁,孙韶亦退。

公元241年 吴攻魏芍陂、樊城之战

《三国志•;吴主传》四年春正月,大雪,平地深三尺,鸟兽死者大半。夏四月,遣卫将军全琮略淮南,决芍陂,烧安城邸阁,收其人民。威北将军诸葛恪攻六安。琮与魏将王凌战于芍陂,中郎将秦晃等十余人战死。车骑将军朱然围樊,大将军诸葛瑾取柤中。五月,太子登卒。是月,魏太傅司马宣王救樊。六月,军还。

㈠干宝晋纪曰:吴将全琮寇芍陂,朱然、孙伦五万人围樊城,诸葛瑾、步骘寇柤中;琮已破走而樊围急。宣王曰:“柤中民夷十万,隔在水南,流离无主,樊城被攻,历月不解,此危事也,请自讨之。”议者咸言:“贼远围樊城不可拔,挫于坚城之下,有自破之势,宜长策以御之。”宣王曰:“军志有之:将能而御之,此为縻军;不能而任之,此为覆军。今疆埸骚动,民心疑惑,是社稷之大忧也。”六月,督诸军南征,车驾送津阳城门外。宣王以南方暑湿,不宜持久,使轻骑挑之,然不敢动。于是乃令诸军休息洗沐,简精锐,募先登,申号令,示必攻之势。然等闻之,乃夜遁。追至三州口,大杀获。

公元243年 吴袭六安之战

《三国志•;诸葛恪传》恪乞率众佃庐江、皖口,因轻兵袭舒,掩得其民而还。复远遣斥候,观相径要,欲图寿春,权以为不可。

公元246年 吴攻魏柤中之战

《三国志•;朱然传》九年,复征柤中,魏将李兴等闻然深入,率步骑六千断然后道,然夜出逆之,军以胜反。(在赤乌五年,《魏书》、《吴书》皆无此事相关记载,疑为本传有误)

魏与蜀

公元228年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

《三国志•;诸葛亮传》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郿,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郃拒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郃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

公元229年 诸葛亮第二次北伐

《三国志•;诸葛亮传》冬,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亮粮尽而还。魏将王双率骑追亮,亮与战,破之,斩双。

诸葛亮第三次北伐

《三国志•;诸葛亮传》七年,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魏雍州刺史郭淮率众欲击式,亮自出至建威,淮退还,遂平二郡。

公元230年 曹真攻蜀汉中之战

《三国志。曹真传》真以“蜀连出侵边境,宜遂伐之。数道并入,可大克也”。帝从其计。真当发西讨,帝亲临送。真以八月发长安,从子午道南入。司马宣王溯汉水,当会南郑。诸军或从斜谷道,或从武威入。会大霖雨三十余日,或栈道断绝,诏真还军。

公元231年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

《三国志•;诸葛亮传》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与魏将张郃交战,射杀郃。

《三国志•;张郃传》诸葛亮复出祁山,诏郃督诸将西至略阳,亮还保祁山,郃追至木门,与亮军交战,飞矢中郃右膝,薨,谥曰壮侯。

注引《魏略》曰:亮军退,司马宣王使郃追之,郃曰:“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宣王不听。郃不得已,遂进。蜀军乘高布伏,弓弩乱发,矢中郃髀。

公元234年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

《三国志•;诸葛亮传》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於渭南。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於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相持百余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

公元244年 曹爽攻蜀汉中之战

《三国志•;王平传》七年春,魏大将军曹爽率步骑十余万向汉川,前锋已在骆谷。时汉中守兵不满三万,诸将大惊。或曰:“今力不足以拒敌,听当固守汉、乐二城,遇贼令入,比尔间,涪军足得救关。”平曰:“不然。汉中去涪垂千里。贼若得关,便为祸也。今宜先遣刘护军、杜参军据兴势,平为后拒;若贼分向黄金,平率千人下自临之,比尔间,涪军行至,此计之上也。”惟护军刘敏与平意同,即便施行。涪诸军及大将军费祎自成都相继而至,魏军退还,如平本策。

公元247年 姜维攻魏之战

《三国志•;后主传》十六年春,祎卒。夏,维率数万人出石营,经董亭,围南安,魏雍州刺史陈泰解围至洛门,维粮尽退还。

公元248年

《三国志•;姜维传》明年,加督中外军事。复出陇西,守狄道长李简举城降。进围襄武,与魏将徐质交锋,斩首破敌,魏军败退。维乘胜多所降下,拔(河间)〔河关〕、狄道、临洮三县民还。

在这22场战争中,魏吴之间战争12次,吴主动进攻的有8次,魏有2次,因为吴国的计谋引发的战争2次。战争规模较大的有5次。自从广陵之战后,曹魏转向防御,孙吴取攻势,战争主要纠缠在长江和汉水一线的据点上,两方没有出动大军深入敌境,战果都比较有限。魏蜀之间有9次,蜀主动进攻7次,魏主动进攻2次,蜀军处于攻势地位。蜀军一般不纠缠于某个据点,而是寻求决战,由于魏军据垒不战,战绩不多。总的看来,这一时期,各国对战争比较谨慎,没有出现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那样胜负分明,惨烈并且有决定意义的大战。在这22场战争中,明确提到谋略的达到10次,双方的指挥人员都十分注意根据己方的情况,运用一定的谋略,从而达到自己的战争目的,正所谓“兵者,诡道也”。但是必须注意到的是有一半以上的战例不见谋略的相关记载,显然,在战争中,有时谋略无用武之地,不能谋略的位置提得太高。谋略的使用是制胜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和主要因素。这一时期谋略的使用有以下几个特点:

1、 能熟练运用谋略的人很多,有君主如孙权,有前线将领如满宠、徐盛,也有一般的官员如治书侍御史荀禹。当时文武分职不明显,大抵知晓兵事的人只要能抓住战机,都可以根据情况使用谋略,运用谋略并不是如何神妙的事情。在另一方面,在战争中,军事经验丰富,足智多谋的许多名将也会束手无策,如陆逊公元232年、234年统兵攻魏,并未能出奇谋,以巧制胜,无明显战绩。张郃号称曹魏五良将之一,竟然不能规避对方的伏兵,以至中伏身死。因此,谋略的运用问题十分复杂,带有偶然性、随机性,不能就根据一时的表现判定一个人的谋略水平,也不能过分拔高。

2、 综观这一时期谋略的使用情况,比较充分体现了谋略的周密致全特征如贺齐取蕲春之战,就是利用魏军以为大战刚结束,天又盛夏,吴军不会出动的思维定式,从而奇袭成功。谋略的超常效果特征也有表现。荀禹利用吴军久攻江夏不下,惧怕魏国援军的特点,仅仅“发所经县兵及所从步骑千人乘山举火”,就巧妙地吓退了孙权的大军。诈降、疑兵、出奇兵、伪装等谋略使用得都不少。

3、 由于敌我双方力量对比,谋略的功效并不大。朱桓守濡须口,徐盛作伪装,满宠守合肥新城等战例中可以看出,如果力量有限,谋略所能达到的效果就很有限,仅能达到保守的防御目的,不能给敌人以大的伤害。孙吴几次大举攻魏,虽有谋略的使用,但并没有达到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谈不上多大的战果。这个时期战争基本上维持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谋略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

4、 谋略的成功率不高。三国时代,双方都有善于谋划,斗争经验丰富的人。谋略被对方识破,劳而无功,也是常有的事。如孙吴好用诈降和奇袭,贺齐是成功的的打下蕲春,而孙权袭击合肥还想出敌不意,就失败了。周鲂诈降是成功了,但孙布诈降就失败了。在这个人才辈出的时代,谋略的作用是大受限制的。

总之,这个时代尽管谋略使用频繁,但功效和成功率都不能估计过高,作为一种竞争对抗的产物,谋略是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一种行为,但它的运用要受到客观规律的严格限制,对此不能神话,不能拔高。在讨论诸葛亮军事才能的时候,必须注意到这一情况,不能因为诸葛亮在用兵谋略上无突出战例而认为他谋略不足,因为在这个时期,无法在谋略上有上佳表现实属正常。  

(三)当时的魏蜀之间局势

诸葛亮执政期间,形势与三国早期已有很大的不同,在这个时期,天下形势已发生不少变化,具体如下:

1、从政局上来看,在诸葛亮执政时期,蜀国固然政通人和,但魏国也正值强盛时期。曹丕篡汉后,统治集团内部的异己势力已被消灭掉,士族、大姓俯首贴耳,曹睿即位,政权交接也十分平稳,没有出现宗室争位,权臣作乱的情况。曹丕父子在位期间虽然没有较好政绩,但政由己出,大权在握。经济上,由于兴修水利,大规模屯田,经济得到恢复。国内社会矛盾得到缓和,相对比较安定。从政治上而言,魏国并没有给敌国以可趁之机。

2、从军事形势来看,诸葛亮要运用谋略也大受限制。军队是运用谋略的主体,魏据九州之地,有户口443万 ,兵力在50万以上,物产丰饶,又有强大的骑兵,而蜀国仅有益州一地,户口不过百万 ,兵十四万,并且多步兵。两方的军力相差悬殊,又主要在北方平原作战,这对于客地作战的蜀军是十分不利的。另外从军事地理来看,蜀汉北方边境是险峻的秦岭,只有子午谷、陈仓道等屈指可数的道路,并且十分险峻,蜀军军事行动很容易为魏国侦知,采取相应对策。魏国的关中、陇右、关东连成一片,驰援容易,即或有失误之处,也容易弥补。可以说,对于远道而来的蜀军来说,魏军调动方便,适宜平原作战,是难以找到战机的。

3、战场上的较量也是双方统帅智慧的较量,这方面蜀汉也缺乏优势。三国时期,魏国地广人众,人才众多,在关中指挥作战的曹真、张郃、郭淮、司马懿等人都善于用兵,军事经验丰富,对付蜀军很有一套,而蜀国知兵善战者却不多。首先是缺乏出谋划策的谋士。自庞统、法正之后,蜀国就缺乏善于战场应变的谋臣,诸葛亮一人的智慧自然难以赛过魏国谋士们的整体智慧。其次,诸葛亮执政后,早年征战四方的老将多已死去,新提拔的武将能力有限,战场应变的能力不足。

4、诸葛亮执政之时,曹魏已实际统治北方十多年,军队的建设日益正规,统帅指挥机构已趋健全,曹氏父子都善于选将用人,依靠他们策划和进行战争;同时改革和建立一些军事制度,形成了中外军体制,实行世兵制,完善了参谋制度,后勤保障越来越注意后方供给基地的建设,实行空前规模的屯田。这些使曹魏的军队组织越来越严密,制度越来越完善,应对边境战争的能力越来越强。诸葛亮北伐中想寻找魏军的破绽就更难了,谋略的使用也更不容易。

5、曹魏自从曹操从汉中败退后,就在西线战场采取了战略防御方针,既如孙资所说“但以今日见兵,分命大将据诸要险,威足以震摄强寇,镇静疆埸,将士虎睡,百姓无事。数年之间,中国日盛,吴蜀二虏必自罢弊。” 战略防御方针在曹丕父子时期是基本坚持的,所以在诸葛亮北伐之时,魏军的作战十分谨慎,主要目的在于把蜀军驱逐出境,很少露出破绽。这样诸葛亮就极不容易捕捉战机,谋略无法应用。

总之,诸葛亮北伐的时候,在魏国政局稳定、兵力强大,人才众多,军事体制完善又坚持防御方针的情况下,是不易找到使用谋略的机会的,这是形势使然,不能苛责诸葛亮

综上所述,谋略固然是用兵者不可或缺的,但也不是神妙得仅为极少数人的专利。谋略是人们在分析敌我双方形势,根据自己的作战目的而作出的以巧制胜的策划,是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在三国时期,能提出和应用谋略的大有人在。谋略的产生要归结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它的应用要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不以策划者本身的意志为转移。具体分析当时善于用兵的曹操、司马懿等人的战例,与诸葛亮比较,可发现诸葛亮谋略还是值得称道的。在诸葛亮统帅蜀军作战的时候,天下局势已进入对峙时期,这种局面形成有深刻的政治、经济根源,不因为某个杰出人物的努力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谋略虽然在当时使用较为频繁,但不能和此前那样取得以弱军打败甚至全部歼灭强大敌人的战果。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诸葛亮没有能充分发挥自己谋略上的才能,这是三国鼎峙的客观形势造成的。正如《三国演义》中司马徽所说::“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

相关推荐:

揭秘:卧龙诸葛亮为什么难以入围千古名相?

建国后林彪生病期间谁去探望得多?瞅瞅“宅男”林彪的朋友圈

到窦氏家提亲的人门槛都踩破了 为何却挑中了李渊

揭秘:安禄山是如何得到唐玄宗李隆基赏识的?

铁腕皇帝雍正的另一面 雍正亲切慰问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