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风云人物

“不君不臣”话东吴

发布时间:2015-01-29 栏目:专题 投稿:玩命的板栗

大凡一个王朝蒸蒸日上的时候,都是不太讲究君臣关系和上下尊卑秩序的。而一旦到了森严壁垒、动辄得咎的地步,这个王朝的生命力就开始衰退了。人说“自古江东多才俊”,三国时期东吴虽然偏安一隅,却屡有奇才奇谋,俊杰之士不胜枚举,这大约可以从孙权张昭的“不君不臣关系中找到一点原因。

《三国志》记载了这样一件事:辽东公孙渊自立为王,遣使结交东吴孙权准备派张弥、许晏两位出使辽东拜渊为燕王,老臣张昭不以为然。两人意见相左,争论不休。孙权恼羞成怒,“按刀而怒”,说:“吴国士人入宫则拜孤,出宫则拜君,孤之敬君,亦为至矣,而数于众中折孤,故尝恐失计。”张昭则看了孙权很久,说:“臣虽知言不用,每竭愚忠者,诚以太后临崩,呼老臣于床下,遗诏顾命之言故在耳。”看得出来,两人的话都动了真感情,有一种爱恨交加在里面。所以孙权听了张昭的话后,“掷刀致地,与昭对泣。”

其实,张昭的话是有道理的。公孙渊背叛曹魏自立,又怕曹魏发兵讨伐,所以才不远千里跑到江东求援,并不是真的想和东吴交好,保不齐会将东吴使者当成“见面礼”,转过来讨好曹魏,岂不是为天下人耻笑么?只是,做君王的往往最不容易认识到自身错误,更不容易承认错误。所以张昭的话说得再有道理,孙权他也听不进去,“对泣”过后,最终还是派张弥、许晏出使辽东

这下张昭可不干了,一怒之下,“称疾不朝”。张昭这一撂挑子,让孙权感到更加难堪,这也太傲慢了吧?怎么着我也是江东之主啊,总不能你说什么我就得听什么吧?不采纳你的意见,你就甩脸子,欺负我年纪比你轻,不把我放在眼里是不是?这还让我怎么在朝堂上众大臣面前混啊?恼恨不已的孙权,想出一个颇为另类的惩罚措施:命令手下挑来黄土,封住了张昭的府门。张昭呢,更不含糊,索性挑土从门里面也堵了起来。

如此这般的君臣争斗,颇令人忍俊不禁。想像一下,封住大门的那一刻,孙权的恼恨之情一定烟消云散,充斥心头的或许是恶作剧般的戏谑与快乐;而张昭则更显出倔老头般的固执,天真无邪得就像和自己的孩子赌气一样。

事情的发展果如张昭所言,公孙渊感到江东的远水解不了近渴,干脆杀了张弥、许晏两人,向曹魏讨好去了。孙权这才醒悟过来,应当说他是有大胸襟的,知错就改,立刻派人数番“慰谢张昭”。可倔老头不理这茬儿,就是不起床。直到孙权亲临府门招呼他,他依然推托病重。

孙权这下子可急眼了,虽然年近五十的年纪,也压不住火,令人堆起柴火,放火烧门。要说张昭,还真是倔,把门一关,不理不睬,心想你烧去吧,烧死我算了。孙权傻了眼,无计可施,只好又叫人灭了火,站在门外久久地发呆。最后,还是张昭的几个儿子解了围,扶起张昭,出了府门。孙权赶紧用车将张昭“载以还宫”,又在宫里向张昭作了深刻的自我检讨。张昭这才正常上班了。

史家习凿齿曾这样评论说:为人臣者,三谏不从则奉身而退,不能有忿怼之心。张昭这样做归罪于君,“其不悖哉”!按传统的上下尊卑观念看,这个批评是对的。不过,换个角度来看,张昭孙权表现出来的“君不君、臣不臣”的另类关系,反显得更加难能可贵,令人印象深刻。

相关推荐:

这就是真实的毛泽东:我们未必都看的懂

此中共大将与李宗仁是非恩怨20年,结局如何?

张学良与日军势不两立,原来因为自己父亲和儿子都死于日本人手里

钱惟演简介 北宋大臣西昆体骨干诗钱惟演生平

揭秘杨门女将历史真相:佘太君是否真实存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