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风云人物

貂蝉,历史上真的有!貂蝉是历史人物的依据

发布时间:2015-01-30 栏目:专题 投稿:虚幻的水壶

“乱世出豪杰”。三国时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不过,因为“乱世”是政治纵横捭阖、军事斗争激烈的时代,所以在三国故事中出现的女性很少,而且大多属于无足轻重的人物。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被列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她是三国故事中的重要人物,而且是英雄人物

由于“貂蝉”这个名字及其参与的连环计在《三国志》等史籍中并无记载,是在宋元以后的诗歌、历史小说、戏剧中才出现的,因而人们对貂蝉是否确有其人一直有争论,几乎都认为她是一个文学人物而非历史人物。其实,根据现有的资料,历史上是否有貂蝉其人尽管尚不能完全确定,但其人其事也绝非没有来由。现将貂蝉作为历史人物的依据陈述如下。

一、 史书中的蛛丝马迹

貂蝉在《三国演义》中是以王允歌伎的身份出现的。但《三国志》等正史中既无貂蝉之名,也无王允有歌伎和使用连环计的记载。如此,貂蝉就只能是一个极其成功的艺术形象,是一个文学人物。这个说法不能满足人们对貂蝉确有其人的希望。那么,在《三国志》等正史中能否寻到可能是貂蝉原型的资料呢?

其一说她是董卓的婢女。

《后汉书》、《三国志董卓吕布本传中均有吕布董卓的婢女私通的记载,如《三国志吕布传》说:

(董)卓常使(吕)布守中阁,布与卓侍婢私通,恐事发觉,心自不安。

因为董卓自己作恶多端,十分害怕遭人暗算,便让膂力过人的吕布充当保镖。但是,董卓脾气暴躁,并不善待吕布。有次竟因区区小事大发雷霆,拔出手戟向吕布掷去,幸亏吕布身手敏捷,未被击中。从此,吕布便对董卓心怀不满了。同时,吕布因常常受命出入内闱,保卫董卓的安全,时间一长,便与董卓的侍婢私通上了。因害怕奸情败露,吕布更加惶惶不安。正是在董卓吕布已有嫌隙的情况下,王允说服吕布杀了董卓

按照这段记载,那名与吕布有私情的婢女,在董卓吕布矛盾中所起的作用,与貂蝉有几分相似,因而有人认为就是貂蝉的原型。不过,由于正史既没有记载吕布与这名婢女私通前后的情况,也没有讲明董卓“侍婢”姓啥名谁,虽然《三国志平话》据此便认定这个“侍婢”就是貂蝉,但客观说,猜测的成分更多一些。

其二说她是吕布之妻

吕布有无妻室,正史不见记载。《三国志吕布本传注引《英雄记》说:

(吕)布见(刘)备甚敬之,请备于帐中坐妇床上,令妇向拜,酌酒饮食……

按《英雄记》所提及的这位妇人,系吕布之妻没有问题的。此书虽然未载吕布之妻的姓名,却记有她的一些绯闻轶事。不过,这些绯闻轶事使这位妇人的形象很差,而且与人们所熟知的貂蝉事迹并不相干,因此,尽管有人认为这就是貂蝉的原型,大多数人还是认为莫把她当成貂蝉原型为妥,以免破坏了人们心目中貂蝉的美好形象。

其三说她是吕布部将秦宜禄之妻

据《三国志》关羽本传注引《蜀记》说,美髯公关羽破吕布前后,多次向曹操请求娶也被吕布深爱着的吕布部将秦宜禄之妻杜氏。曹操也贪色,见关羽数次请求,疑杜氏有异色,破城之后先予召见,果为绝色佳人,于是就“自留之”了。有人又据说此猜测貂蝉的原型即为杜氏,并将杜氏的故事移植到貂蝉身上,宋元“说三分”的民间艺人即是如此杜撰的。可是,如果说貂蝉只是吕布部将之妻,与董卓之死这个最让貂蝉被称道的故事之间的联系,实在是太牵强了,不大能令人信服。

其四说她是董卓少妻

《后汉书?董卓列传》记有:

时王允与吕布及仆射孙瑞谋诛(董)卓……(初平)三年四月,(献)帝疾新愈,大会未央殿,卓朝服升车,既而马惊堕泥,还入更衣。其少妻止之,卓不从,遂行……

如果像《三国演义》所说,貂蝉是先“侍寝” 董卓,称“少妻”未尝不可。不过,从记载看,此“少妻”既前无与王允、吕布有联系及活动,后又劝阻董卓入朝,与秘藏诛杀之心机的貂蝉形象实在相隔太远,不大可能是貂蝉原型。

综合以上诸种说法,可以这样认为,“三国”故事中所讲的貂蝉故事,虽未见于正史,但其形象来源也未必全属虚构,至少在史书中是有一些若隐若现的来源的。

二、 明确的史料记载

许多人都不希望貂蝉是文学人物而是实有其人。遗憾的是,支持这一愿望的资料太少,惟一的依据就是一本叫《汉书通志》的佚书记载貂蝉之事。因为是佚书,所以这一记载是在前人的笔记里。据清人梁章鉅《浪迹续谈》说:

《开元占经》卷三十三,荧惑犯须女占,注云:“《汉书通志》:曹操未得志,先诱董卓,进刁蝉以惑其君。”此事异不可考,而刁蝉即貂蝉,则确有其人矣。

虽然鲁迅先生对这条资料持怀疑态度,他在《小说旧闻钞》中引用这条资料后,又加按语说:“今检《开元占经》卷三十三,注中未有《汉书通志》之文。”但是,并不能凭此就否定这条资料。梁章鉅为清嘉庆时著名文学家和考据家,官至江苏巡抚,综览群书,熟于掌故,喜作笔记小说,著有《文选旁证》、《制义丛话》、《楹联丛话》、《称谓录》、《归田琐记》等多种著作。他是一位严谨的学者,当不会在《浪迹续谈》中杜撰一条他并没有见过的关于“刁蝉”的资料。鲁迅未在《开元占经》中见此注文,则可能是版本不同之故。须知,从唐代瞿昙悉达撰《开元占经》到鲁迅时,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一种书有不同的版本很正常。

对这条资料稍加分析,“刁”与“貂”同音,故貂蝉也可以称之为刁蝉。说曹操而不是王允献刁蝉于董卓,从史料上看,曹操与王允都是反对董卓的;要谋诛董卓,至少先要有去“惑” 董卓者,史料未有王允的记载,那么曹操也就有可能。另外,《三国志》说:当时王允为游说吕布董卓,对吕布曾“厚接纳之”。在那个时代,“厚接纳”是可以包括金钱女色在内的。从曹操进刁蝉以“惑” 董卓及王允“厚接纳”吕布来看,应该说当时确实是使用了美人计。

当然,这是一条关于貂蝉的孤证,治史者一般不宜采用。但是,面对貂蝉这样一位广为后人传颂的传奇女子,即是只有这一条资料,又怎能轻易放弃呢!这条资料加上在《后汉书》、《三国志》中的种种蛛丝马迹,足以说明貂蝉这个人并不是如现在某些人所说是在元代的《三国志平话》里才出现的。

在北宋,士人邵雍就有“力斩乱臣凭吕布,舌诛逆贼是貂蝉”的诗句;在金代院本和宋元南戏的曲目中,已出现有以貂蝉为主角的戏曲《刺董卓》、《貂蝉女》。这以前的资料虽已阙失,但想来“貂蝉”不会凭空出现。在这以后的《三国志平话》中,貂蝉的故事已经很完整;再经《三国演义》浓墨重彩的塑造,其形象就丰满无比了。

三、 貂蝉实有其人的佐证

关于貂蝉的下落,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没有交代。明嘉靖刻本《三国志通俗演义》说曹操杀了吕布后,将“吕布妻小并貂蝉”载回了许都。现今流行的《三国演义》是清康熙年间毛宗岗的评改本,这个本子只说曹操吕布“妻女” 载回了许都,删去了“貂蝉”二字,看来毛宗岗并不赞同将貂蝉的结局安排为曹操的妻妾。这恐怕就算是貂蝉——这位绝代佳人没有下落的下落了。令人遗憾的是,史籍中并没有曹操貂蝉回许昌的记载

貂蝉的下落究竟如何?清人梁章鉅在《归田琐记》中说:“貂蝉事,隐据吕布传。”据史书猜想,假如貂蝉就是与吕布私通并被发现的董卓侍婢(甚或是小妻),那么她肯定是没有好结果的。因为董卓能对吕布掷戟,必然也会对侍婢(小妻)飞刀;即使私通之事是在吕布诛杀董卓之后才暴露,董卓的部属也绝不会轻饶了她。既如此,貂蝉的性命焉能保全?若以貂蝉吕布之妻而推之,她过的更是一种危险的军营生活,吕布不得好死,貂蝉最后也必然是命丧敌手。如果貂蝉是秦宜禄之妻,她的美貌先引起吕布之欲,后引起曹操与关羽的矛盾,不说给曹操或关羽作玩物是可怕的,就说关羽火冒三丈,如戏剧中说的那样,一刀把她给斩了,也是完全可能的。看来据史书资料进行的推测和分析,貂蝉的结局不会太妙。

不过,现有三座貂蝉墓,倒是可以为貂蝉的结局提供一点参考材料。

其一在甘肃临洮县梁家村。

在离甘肃兰州不远的洮水沿岸有临洮县,该县的新添镇梁家村附近有一个貂蝉湖,湖畔有一土丘被称为貂蝉墓,附近还有貂蝉崖等名胜古迹。临洮之所以有貂蝉墓,当地强调,因为临洮董卓的家乡。看来是因为有人认为,董卓貂蝉的第一任“丈夫”,不管她后来如何,她的归宿都应该在董卓故里。

但是,考诸史籍,可以肯定,临洮貂蝉墓不是真实的。临洮有古县和今县之分。临洮古县为秦所置,治所在今甘肃岷县,在洮水中游沿岸,以临洮水而得名。西魏大统(535-551年)中改名为溢乐县,并置岷州;隋大业初(605年)恢复旧名,义宁初(618年)又改为溢乐县;1913年改称岷县。秦筑长城西起即于此处。董卓故里是东汉时的“临洮”,亦即今之岷县。秦在甘肃东部的洮河沿岸又曾设置有狄道县,为陇西郡治处;西晋置狄道郡,治所狄道县;宋时狄道县为熙州治所;金、元、明时为临洮府治所;清乾隆三年(1738年)狄道升为州,1913年降为县,1928年改为临洮县。由此可知,现今临洮县并非董卓故乡,与貂蝉更拉不上关系。

其二在山西忻州木芝村。

山西忻州的南郊也有一所建筑规模不算太小的非常完备的貂蝉陵园。据貂蝉戏介绍:貂蝉本名任红昌,出生在忻州的木耳村,15岁被选入宫,专司看管貂蝉冠,后即被称为“貂蝉”。木耳村今名木芝村,在忻州东南方向约三公里处。貂蝉陵园处于木芝村的西南部,坐北朝南,四周是红砖黄瓦波浪起伏的龙行式的仿古围墙。园门呈穹窿形,上有二龙戏珠装饰。门楣上方悬挂着“貂蝉陵园”的熠熠匾额,两侧是“闭月羞花堪为中国骄傲,忍辱步险足令须眉仰止”的昭昭楹联。

忻州貂蝉墓是真实的吗?恐怕也难以下结论。因为貂蝉的结局,史学界和民间都是众说纷纭、不一而足的。说她在吕布败亡后潜回忻州隐居老死,并没有什么证据。可是,既然她没有其他归宿的记载,作为一个女子,在完成那传奇似的经历后,不得不接受的“丈夫”董卓吕布已经先后死去,或许潜回故乡是一种最好的选择。而当地出现了这么一位奇女子,当然应该引以自豪,为她修建陵园(哪怕是纪念性的衣冠冢)也是理所当然的。

其三在四川成都北郊青龙乡。

更惊人的是2000年6月从四川成都《蜀报》爆出的消息:1971年,成都铁路局某工程队在成都北郊青龙乡修铁路时,挖出了一个长约8公尺、宽约6公尺,深有4公尺的大坑,四周都有彩色壁画;又挖出了两块合在一起的墓碑,一块刻的隶书,一块刻的篆文。据碑文记载,这个墓的主人就是貂蝉貂蝉之长女。此事有许多人目击,当时在那里闹得沸沸扬扬,现今又有多人出来为此作证,其中有中学退休历史教师、杂志的编辑、读过私塾的乡人等。由于当时是“文革”时期,没有重视文物保护,致使墓碑未能保存下来。在他们依稀记得而背诵碑文时,为是“貂蝉墓”还是“貂蝉长女墓”发生有分歧。

成都的文史学家们一致认为,由于年代久远,加之当时的收藏者、目击证人都不是专家,事过境迁,回忆的误差也大,导致说法有差异。有差异是正常的。可以肯定的是曾经发掘出这么一块与貂蝉归宿有关的墓碑。从墓碑收藏者所述情况,证明此碑还流失在民间。找到此碑有重要意义,因为即使是貂蝉人的碑或是衣冠冢之类,也能证明历史上确有貂蝉其人,而并非是一个虚构的文学人物、传说人物。这会对研究貂蝉这样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提供重要的佐证。

如此说来,有关貂蝉的每一条资料,单独看起来都十分单薄,难以证明其人其事;但是这么多的资料集中起来,却可以为貂蝉这位奇女子提供一个大致的情况。是啊,像貂蝉这样一位掀动三国历史大波浪的绝世佳人,即使是在身后,不把社会和历史搅个天翻地覆,她是不会给你一个了结的。

相关推荐:

杨慎:一位文采斐然的大才子 坎坷满平生 因为太过耿直而被流放 直到死都不得归家

关羽一个功劳永远抵不上错误著名将领

汉武帝爱才霍去病不惜命 很受刘彻器重

关羽都敬佩的三国名将 被诸葛亮逼得改姓

明朝皇帝朱见深玩“姐弟恋”独宠一人竟差点绝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