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风云人物

赵云故里,争议中求同存异

发布时间:2015-01-31 栏目:专题 投稿:平常的高山

正定,求证造景

4月中旬,河北石家庄正定县的赵云庙前人头攒动。一个旅行团的领队兼导游黄万祥告诉记者,这些“寻访三国名人之旅”的游客是北京来的离退休老干部,他们既是京剧迷也是“三国迷”,尤其对常胜将军赵子龙情有独钟。因为最近正定临城赵云故里争夺战”风生水起,所以他们也想“凑凑热闹”,找寻一下赵云出生地。

河北省文物局有关人士介绍,正定临城赵云故里之争开始后,正定文物部门众多史学研究者集中起来,再次对历史人物的出处进行深入研究,以便向游人深度介绍。赵子龙研究会几位历史专家拿出资料向记者介绍说,《三国志》载:“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也”;《三国志辞典》记载:赵云,字子龙(? 229)三国时蜀大将,常山真定人(今河北正定人);《中国历史人物大辞典》记载:赵云(? 229)三国蜀汉名将,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1992年版《正定县志》“古代人物篇”记载:赵云(? 229)字子龙,三国蜀将将领,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

记者正定县走访时看到,该县正陆续建设与赵云故里相关的景观带,包括城市中心文化广场 “子龙广场”;城市中心区的赵子龙塑像;以赵云命名的街道和学校,如常山路、常胜街、赵云路、常胜胡同、子龙中学、子龙小学连同已经正式通车的子龙大桥 在不少观览者眼中,已成为类似“北京胡同游”的连片景区。记者在当地规划部门看到正定县“十一五”规划的内容:“加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宣传推介力度”,“抓紧赵云庙等工程扩建,积极培育 子龙故里就 、 常山战鼓 等旅游产品,努力实现资源优势向市场优势转变,力创既能体现历史文化底蕴,又具时代特色的优秀旅游城”。

3月16日上午,河北省赵子龙文化研究会第九次工作会议召开,研究会主要成员和正定县的一些老领导依据手头的历史资料和证据,对赵云故居遗迹进行了认定。他们认为,赵云故居遗址就在正定县南门里附近,与华塔隔街相望。作为子龙故里正定现在已经将赵云故居的修建工作提上日程,目前正在请有关设计人员按照汉代的建筑风格进行设计。按照目前的规划,赵云故居的修建工作于近期开工建设,赵云故居将建造成81米长、81米宽的正方形,面积正好为9。9亩,契合了赵云“九月初九出生,活到81岁”的史料记载。除了赵云故居,研究会还考虑在故居周围修建练武场、赵云庙和赵氏祠堂等其他文化建筑,丰富赵云故居的内涵。

临城,建园招商

为探究竟,记者随着“寻访三国名人之旅”的团队,来到河北临城县。面对那块数年前出土、清代雕制的赵云故里石碑,游人们又是一阵拍照、询问,致使几位正在进行文物研究的文物工作者也不得不停下来,向远来的客人答疑解惑。

据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文物专家介绍,今年3月,正当河北正定县决定斥资修建“赵云故居”时,《打造赵云文化主题公园招商方案》在邢台市临城县文体局会议上也顺利通过。按照计划,临城县将在3年到5年内修建一座占地300亩的“赵云文化主题公园”。至此,正定临城的“赵云故里之争,由最初的“口水仗”逐渐演变成了旅游资源的争夺。

其实“赵云故里之争由来已久,2009年,临城赵云故里传说”被列入河北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正定县则正在以“常山古郡,子龙故里”的文化招牌,推广当地的旅游文化形象。临城文化局工会主席牛志峰的介绍似乎也有一定道理:“史料上曾记载,赵子龙是常山人,而古代的常山范围很大,临城旧时称房子县,也属常山郡境内。作为佐证,临城也保存有一通清代光绪年间的 汉顺平侯赵云故里 碑。”包括临城县现存的《三国常山下去地图》和《河北地名文化志 千年古县》对赵云故里都有记载。

临城县文体局,记者看到了《打造赵云文化主题公园招商方案》,按照文案中的设计,将会在3年到5年内,在临城县澄底村西,以赵云墓为中心,建设包括赵云故居赵云故里牌坊、碑亭、塑像、家庙、洗马(饮马)池等建筑,构成占地300亩的赵云文化主题公园。如果后期再修建陵园的话,其总面积将达到800余亩。在临城街巷,一位善谈的老者秦先生告诉记者,他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多年搜集历史传说。临城县有不少流传着三国传说的集镇与村落,有关赵子龙许多民间故事早已家喻户晓。如果赵云文化主题公园建成,他很想与几位善讲故事的老人相约,到公园义务为游人讲述。秦先生的观点是:“希望正定临城联手开发赵云文化景点、共同挖掘历史文化,变博弈为合作,把赵云文化景点搞得精彩些。”

专家建言

河北历史名著研究者付晓南认为,名人故里之争的得与失,要看争出什么样的结果。正定县文物工作者,面对历史名人故里之争,深入挖掘、缜密取证,延伸、构建赵云文化景点,自然会让人们感到“哥虽是个传说,但有文章可做”。

中国历史名人文化研究会理事、历史文化学者江晓红认为,针对这种文化遗产之争,政府有关部门应组织召开高层次的学术研讨会,在探讨学术问题的同时,商讨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途径和整合战略。引导相关县市对相关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实现跨行政区域的文化品牌整合战略和文化旅游营销,达到更高层次的文化战略规模。譬如,河北正定临城精心打造赵云祖籍纪念性建筑,包括城内的赵云庙、赵云广场、赵云塑像与临城赵云文化主题公园。成都武侯祠进一步深度挖掘赵云文化,扩展四川遗存的赵云墓的游览项目。湖北对长坂坡遗址等相关文化资源进一步深入挖掘、精彩推出,如此形成联合推介。这样不仅可获得可喜的旅游文化产业效益,还能进一步提升历史名人的魅力和文化品牌的知名度。

三国文化研究者郭涛认为,三国遗址遍布全国很多旅游城市。一些“地望之争”或许是旅游营销者扩展市场的有利契机。但是,无论怎样争夺,都要有历史资料或实物作为佐证,要有科学依据,要通过专家认真的研究与讨论,不能仅凭几个传说就盲目建造景观。一旦形成景点,也要多方面展示,包括利用现代科技进行动态展示。

相关推荐:

曹彰为什么叫做“黄须儿”?曹彰为什么不争世子之位?

年羹尧虽是雍邸家奴 官爵却是靠能力拼上去的

为何说刘禅不同于一般“官二代”?他吃过什么苦

无川不成军 许世友为何抬杠说四川人打仗不行?

唐太宗与隋炀帝妻:李世民如何纳杨广皇后为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