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风云人物

魏吴的“血滴子”:校事

发布时间:2015-02-02 栏目:专题 投稿:还单身的戒指

曹操设置“校事”,到处刺探隐秘。这些校事情报灵通、身手轻捷、忠诚任事;但这些校事逐渐演变成为所欲为、滥用权力,终至肆行淫威、陷害无辜,严重地破坏了朝政与体制。

三国职官,大都因袭汉制。建安元年,曹操拜司空(三公之官)。三年,回到许昌,初置军师祭酒。这是司空的僚属,也是曹操置官之始。

后来出现一种特殊的官员,其职司类似明之东厂、近代的密探(也即秘密警察),这就是校事曹操所以设置此职,就为了广耳目、刺隐秘,和他的性格诡诈残忍、善用权谋的特点正相符合。校事的头目有卢洪、赵达,当时军中就有这样的谚语:“不畏曹公,但畏卢洪,卢洪尚可,赵达杀我。”这就反映了他们的可怕面目,也是属于鬼见愁一流人物。这些人的来历,正史上都没有记载,常常是忽然出现,当初想必也是用秘密方式搜罗到的。他们的情报灵通,身手轻捷,对人主绝对忠诚,人主也给他们以特殊的权力,可以为所欲为,予取予求,然而朝廷的正常职权也给他们破坏了。

高柔曹操的法曹掾时,就向曹操进谏说:“设法分职,各有所司。今置校事,既非居上信下之旨,又达等数以憎爱擅作威福,宜检治之。”法曹掾管的是司法上的案件,自然会与校事的活动发生冲突,曹操却回答说:“卿知达等,恐不如吾也。要能刺举而辨众事(事无大小皆能侦悉),使贤人君子为之,则不能也。昔叔孙通用群盗,良有以也。”曹操的话倒很坦率,似乎也不算错,例如将全副精力用在“刺举”上,贤人君子能做得到么?这中间还有一个德操问题,贤人君子不能不考虑,校事什么都不放在心上。

高柔校事一直在斗争着。曹操逝世,曹丕登帝位后,猎法甚严。有个宜阳典农(校尉)刘龟私自在禁苑*猎,这当然是违禁的,刘龟的功曹(助手)张京便到校事那里去告发,校事也立即向曹丕“刺举”,曹丕故意隐匿告密者的名字,高柔就上表要求公开告密者的名字,这当然也是故意这样做的,曹丕大怒说:“刘龟当死,乃敢猎吾禁地。送龟廷殿,廷尉便当考(通“拷”)掠,何复请告者主名,吾岂妄收龟邪?”高柔说:“廷尉,天下之平也(按,此本张释之语),安得以至尊喜怒而毁法乎?”高柔认为,曹丕这样做,不是按照正常的司法程序,曹丕只得将告密者的名字公开,并将各人处以应得之罪。

张京的告发并没有错,但应该到执法部门去告,不应告到校事那里。这一程序,张京应该是知道的,现在这样做,无非想谄附校事因而也是错的,高柔也看到了这一点。

在黄初初期的数年间,吏民被校事刺探的案件多至以万计,高柔估计其中必有诬陷,便上表要求核对虚实,有些因过失而犯禁的,高柔即用罚金处分。

曹操到齐王曹芳时是第四代,而校事愈加猖狂,黄门侍郎程晓乃上疏痛陈校事之祸,大意说:远览典志,近观秦汉,从无校事之官干扰朝政的。当初武皇帝创置校事,原是权宜之计,然检御有方,尚不至放纵。后来渐蒙信任,便成祸患,上察宫庙,下摄众司。他们的权力,没有什么界限名分,只是随意任情,唯心所适。法造于笔端,狱成于门下。大臣耻与分势,含忍而不言,小人畏其锋芒,郁结而无告。如今朝廷各个职官,都是从贤才中选拔出来的,“若此诸贤犹不足任,校事小吏,益不可信。若此诸贤各思尽忠,校事区区,亦复无益”。

这是论校事罪恶最痛切的一篇,也是密探史上的重要资料,一般读《三国志》的人不一定注意到。疏中提到曹操创置此职,似也隐讽其作俑之过,程晓传中就只载这篇疏文。当时因为司马氏专权,任校事的都是曹魏旧人,因而便撤销校事之职。

可是曹魏之外,孙吴也有校事(亦名典校郎),因为这种秘密活动,效果自然比公开的强,光凭御史中丞、司隶校尉的官员们能够得到多少情报?特别是对大臣的隐事,更要用秘密手段。吴国校事中的著名人物为吕壹,《吴志·孙权传》云:“初,权信任校事吕壹,壹性苛惨,用法深刻。太子登数谏,权不纳,大臣由是莫敢言。”

这里且举两个故事。

吕壹诬告前任江夏太守刁嘉“谤讪国政”,孙权怒而收刁嘉于狱。但“谤讪国政”云云,原是一句极为抽象的浑话,没有什么真凭实据,所以还要追究有没有听到过的人。受株连者因害怕吕壹的淫威,都说听到过的,独有侍中(皇帝的顾问)是仪说“无闻”,于是穷追数日,诏旨亦特别严厉,是仪对曰:“今刀锯已在臣颈,臣何敢为嘉隐讳,自取夷灭,为不忠之鬼,顾以闻知当有本末。”因而“据实答问,辞不倾移”,即仍不改变他原来的“无闻”答辞。孙权没法,只得罢休。何焯《义门读书记》卷二十八云:“若辞有倾移,亦并得祸,巧者不皆可幸也。”说得很深刻又很风趣,意思是,如果胡乱承认听到过的话,是仪本人也会得祸的:身为大臣,怎么不先来举发?

由于校事横行,连丞相顾雍也被举发,并被禁止进入殿省,行动不得自由。黄门侍郎谢宏与吕壹交谈时,曾问道:“顾公事何如?”吕壹答道:“不能佳(不妙)。”宏又问:“若此公免退,谁当代之?”壹未答,宏曰:“得无潘太常乎?”壹良久曰:“君语近是也。”宏调曰:“潘太常切齿于君,但道远无因耳。今日代顾公,恐明日便击君矣。”吕壹害怕了,只得不再陷害顾雍。何焯云:“此宏之巧于解元叹(顾雍之字)之结也。”但丞相任免,权操校事,亦见吕壹这时的声势。

太常指潘浚,当时与陆逊同驻武昌,举奏百官之罪非太常职分,所以谢宏这样说。《通鉴》卷七十四,此句作“但道无因耳”,无“远”字,意思是:潘太常对你切齿痛恨,只是他现在的职权没法收拾你。

但潘浚确实想为国除害,甘愿以身抵偿,准备在大宴群僚时手刃吕壹吕壹得知后,便托病不赴,可见他情报之灵通。

那么,吕壹最后又是怎样的下场呢?

孙权嘉禾时,始铸大钱,一当五百。这时驸马朱据任左将军,他的部曲(私人部队)应该可以受钱三百缗,却被工匠王遂诈欺而得,吕壹疑心是朱据实取,便拷问朱据的军吏,后者就此死于棍下。朱据哀其无辜,厚棺殓之,吕壹又告发这个军吏必替朱据隐瞒,所以朱据这样厚待他。孙权多次责问朱据,朱据没法说了,只好坐在草堆上待罪。数月(《通鉴》作“数日”,当是)后,典军之吏刘助了解这一案件的内幕,便向孙权上言,说是被王遂诈欺,孙权大为感悟,说:“朱据见枉,况吏民乎?”乃穷治吕壹之罪,赏刘助钱百万。

吕壹下狱后,顾雍因为要断狱,前往探问,和颜悦色,问吕壹情状,又对他说:“君意得无欲有所道?”壹叩头无言,这时尚书郎怀叙当面辱骂吕壹,顾雍责叙曰:“官有正法,何至于此!”顾雍究不失大臣风度。

顾雍已看到吕壹心事,吕壹什么叩头无言?

由于孙权多疑,吕壹不敢将话向顾雍全盘说出,生怕说出后,一些大臣衔恨吕壹前事,像他那样向孙权告发,反而加重处罚,因为他还是想活命的(最后是被斩)。也就是说,当初吕壹受到孙权宠信,怂恿他刺举大臣时,一定向他拍过胸、给他壮过胆的,不然的话,吕壹不过一校事,怎敢这样胡作妄为?是仪、朱据等,差一点不就成为冤案中人?可是这时他已沦为阶下囚,什么话也说不响,还敢说到孙权头上吗?

孙吴校事的祸患,并不下于曹魏,所以左丞相陆凯病重时,上书孙皓,中有“夫校事,吏民之仇也”语,至孙亮时,诸葛恪为太傅,乃将校事罢废。

由于校事什么都不放过,连酒业也要垄断,因而常常发生“侵官”事件,与大臣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但人主又需要大臣同心辅政,如果大臣纷纷怨恨离心,影响朝政,人主也是害怕的,何况错在校事曹操也只得杀校事以谢高柔,这也是“瓦罐不离井上破”,吾乡俗语所谓“酱里虫,酱里死”。校事这一职务本身,注定他们要犯众怒。但无论宠信或惩罚,只有极峰的君主能操生杀之权,像潘浚那样欲手刃吕壹,自己就要准备送掉老命。

我不知道有没有记错,抗战胜利后,《申报》的文史周刊上,登载过胡适谈校事之文。时值军统横行,胡先生此文,或有感而发。

相关推荐:

季布是因为一诺千金而使他免遭祸殃吗?

荒唐事:中国史上十大不务正业皇帝排行榜

咸丰皇帝究竟是为了什么事吐血而亡?

竟然有人说杜甫是吃牛肉撑死的,你信吗?

陈布雷仅仅只是蒋介石的文胆吗?还是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