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风云人物

隋文帝杨坚成功上位的历史密码

发布时间:2015-02-07 栏目:专题 投稿:潇洒的高跟鞋

受禅让杨坚建大隋

公元580年下半年,杨坚平定了三总管的叛乱,又基本剿灭了北周宗室力量,度过了人生最波澜壮阔的一段时光。眼看着北周的支撑力量一个个倒掉,杨坚改朝换代的工作也就进入倒计时了。

怎样实现改朝换代呢?要知道,在中国古代,权臣篡权是有固定模式的。哪些固定模式呢?四方面的内容。

第一,天降祥瑞;

第二,臣民劝进;

第三,殊礼相待;

第四,前朝皇帝表态。

现在,杨坚想要改朝换代,这一套当然也得来一遍。于是,从公元580年年尾开始,苍鸟、白雀、庆云一类的祥瑞在各地纷纷涌现,劝进的表文也像雪片一样飞进了杨坚的丞相府,其中,领头的就是老臣李穆。天意人事都看好杨坚,当然,杨坚的身份也就开始越过正常大臣的红线了。公元580年九月二十九日,杨坚被任命为大丞相,十月十日,又加上了大冢宰,到十二月十三日,杨坚的爵位晋升为随王。转过年来,周静帝改元大定。大定元年,也就是581年二月九日,周静帝又把杨坚的职务换成了相国,剑履上殿,赞拜不名,加九锡之礼,而且,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跸。到这一步,其实大臣已经当到尽头了。现在,改朝换代只剩下时间问题了。

在这种情况下,专门负责观测天象,精通天文历数的术士庾季才出面说话了。他说:

二月日出卯入酉,居天之正位,谓之二八之门。日者,人君之象,人君正位,宜用二月。其月十三日甲子,甲为六甲之始,子为十二辰之初,甲数九,子数又九,九为天数。其日即是惊蛰,阳气壮发之时。昔周武王以二月甲子定天下,享年八百,汉高帝以二月甲午即帝位,享年四百,故知甲子、甲午为得天数。今二月甲子,宜应天受命。

什么意思呢?首先,二月份太阳从正东方出来,进入天空的正位。太阳象征天子,所以,天子即位,应该就在二月。那具体是二月的哪一天呢?甲子日最好。因为甲是天干的开始,子是地支的开始,都是天数。另外,当年的二月甲子还正好是惊蛰,正是阳气复苏、万物萌动的时候,也是个吉祥的节气。当年,周武王就是二月甲子即位,所以周朝一共传承了八百年。因此,您要改朝换代,也就在这一天吧。既然这边连具体日子都选好了,那周静帝也只有配合的份儿了。怎么配合呢?大才子李德林早就把禅位诏书替周静帝起草好了,这时候,周静帝只要派人宣读就可以了。禅位诏书是这么写的:

元气肇辟,树之以君,有命不恒,所辅惟德。天心人事,选贤与能,尽四海而乐推,非一人而独有。朕虽寡昧,未达变通,幽显之情,皎然易识。今便祇顺天命,出逊别宫,禅位于随,一依唐虞、汉魏故事。

什么意思呢?天命不常,唯德是辅。现在天意人心都已经在随王这边了,我虽然愚昧,但也看得清清楚楚。所以,我决定,禅位于随王了!

皇帝的禅位诏书一下,也就算正式表态了。再履行一番三让而后受之的手续,终于,在二月的甲子,也就是十三日这天,杨坚接受了北周的传国印玺, 正式称帝了!

杨坚建立这个新王朝叫什么名字啊?在中国古代,国号往往根据开国者原来的封号来定。原来杨坚不是随国公吗?后来又成了随国王。所以,新的王朝就叫随。不过,随国公也好,国王也好,都是走之旁的随字,杨坚觉得不吉利。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新王朝,可别轻易就走了!怎么办呢?改一个同音字吧,从此,走之旁的随就成了今天这个隋。杨坚也就成为隋朝的开国皇帝,史称隋文帝。

朝代的名字定了,还得定一个年号。叫什么呢?叫开皇。这个年号也有讲究。首先,它是个佛教名词,意思是"圣皇启运,像法载兴。"杨坚从小是由尼姑养大的,是个佛教徒,这个年号是向佛教表态,北周武帝废佛的时代过去了,从此,皇帝要弘扬佛法。

另一方面,这个年号也是个道教名词,道教的《灵宝经》说了,天地之间,每四十一亿万年就是一劫,每一个新的劫数开始,就有一个新的年号。其中,开皇就是道经里提到的年号之一。这样看来,用了这个年号,就可以保证四十一亿万年的统治了,真是野心不小。杨坚一个年号拉拢了佛、道两教,自然,也希望得到这两教的保佑,开启自己的万年基业了。

建立大隋,改元开皇,这可能是杨坚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了。

建隋不易存必然

古来得天下,没有比隋文帝更容易的了,是不是真的如此呢?

从一定意义上讲是这样的。杨坚能当皇帝,确实具有一定偶然性。这个偶然性就是周宣帝暴崩,北周主幼国疑,这才方便了杨坚夺权。这就是所谓得国于孤儿寡母之手。

但是,我们也知道,历史上所谓的偶然性背后,往往有一些必然性的因子在起作用。杨坚建隋也是一样。虽然事出偶然,但是,就在这个偶然性的事情之前,已经有了足够多的历史铺垫了。

什么样的历史铺垫呢?我把它归结为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的因素。

先看天时。所谓天时,就是魏晋南北朝以来的民族分裂,已经到该结束的时候了。

自从西晋末年匈奴人刘渊建立政权,中国北方就一直处于少数民族的统治之下。到北魏时期,魏孝文帝施行汉化改革,但是,因为损害了六镇鲜卑的利益,引发"六镇起义",汉化进程又被打断了。后来,由北魏分裂而成的西魏和东魏都重新出现了胡化的倾向。

当年,宇文泰建立府兵制,统兵的汉人将领都赐给胡姓,杨坚的爸爸杨忠不就被赐姓为普六茹吗!杨忠在有生之年一直叫普六茹忠,而杨坚,在他三十多岁以前,也一直叫普六茹坚。事实上,不仅他改姓普六茹,他所统的士兵也都跟着他改姓普六茹。这是想要让汉人,特别是有军事权力的汉人将领认同于胡人,让所有士兵都成为胡人的部落兵。

但是,西魏毕竟是以少数鲜卑将士统治关中地区,这就陷入了汉人的汪洋大海之中,要想站稳脚跟,就不可能完全忽视汉人的力量。所以,虽然一方面在主观上推行着胡化,但是在另外一方面,客观上的汉化也在悄悄地渗透之中。还在西魏时期,宇文泰就模拟《周礼》建立六官制度,试图通过继承汉族的古制,打造自己的文化基础,赢得关中汉人的认同。

北周以后,汉化的倾向就更明显了。北周武帝实行兵制改革,允许汉人参军,从此,汉人士兵逐渐成为北周军队的主体力量;而周宣帝虽然是个不肖子,但是在推行汉文化方面倒是完全继承了爸爸的衣钵,甚至比爸爸还要激进。事实上,周宣帝就是穿着汉人的衣冠登基当皇帝的,也就是在他统治下,百官的官服都改成了汉服。

更重要的是,周宣帝为了加强皇权,打击元老重臣,重用一些没有根基的汉人小臣,这就使得官僚队伍的构成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杨坚建隋的过程中,支持他的文官刘昉、郑译、李德林、高颎,无一例外都是汉人。甚至连平定三方的武将韦孝宽、王谊和梁睿也都是汉人。这就说明,汉人出身的官僚已经占据了北周官僚的主体。

本来,中原地区的居民就是汉人为主,现在,兵也是汉人,官也是汉人,那么,让汉人皇帝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但是,到底什么样的汉人能当皇帝呢?要知道,当时各个少数民族毕竟已经在中原大地活动了两百多年,他们不仅仍然有着很强的政治军事实力,而且,他们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也已经给中原地区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在这种情况下,一个纯粹的汉人也无法承担统治重任。新时代的统治者既需要是汉人,又不能是纯粹的汉人,到底什么样的人才最合适呢?杨坚这样的人最合适了。从身份上讲,他是汉人,可以得到广大汉族官兵的拥护;但是,他又是在鲜卑政权体制下长大的,而且还和鲜卑族建立了错综复杂的姻亲关系,他的夫人不就是鲜卑化的匈奴人吗?他的女儿也嫁给了鲜卑皇帝,这使得他同样可以得到胡人的认可。

换言之,杨坚本身就是民族融合的产物,这也是他能够当上皇帝的深层因素。能产生这样一个既体现着民族融合的精神,又代表着未来发展方向的领导人太不容易了,如果从公元311年"永嘉之乱"算起的话,中国已经摸索了整整二百七十年。以将近三百年的时间为杨坚登基做铺垫,这个天下得来的不容易吧。

当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后,曾经说过一句感人至深的话:"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但却是人类的一大步。"其实,这句话放在杨坚身上也同样成立,改朝换代,是杨坚的一小步,但是,重新建立一个以汉族为主体,包含多民族因子的国家,却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大步。

设官制三省六部为圭臬

这个所谓的汉魏官制,既不是汉朝的制度,也不是曹魏的制度,而是把南北朝时期经过历代政权改革的中央官制整合起来,形成的一套新官制。这个新官制是什么样子的呢?

按照《资治通鉴》的记载,开皇元年,隋文帝采取了如下做法:

置三师、三公及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五省,御史、都水二台,太常等十一寺,左右卫等十二府,以分司统职。

这段记载涉及内容很多,其中,核心就是三省六部制。

什么是三省六部制呢?

所谓三省就是尚书、门下、内史三省。相当于唐朝的尚书、门下、中书三省。其中,内史省负责起草诏令,长官叫做内史令,相当于唐朝的中书省和中书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长官叫纳言,相当于唐朝的侍中;而尚书省则负责执行,长官叫尚书令。当然,因为尚书令位高权重,一般情况下都空缺,因此,实际的领导就是尚书省的副长官,左右仆射。

六部则是尚书省下设的吏、礼、兵、都官、度支和工部等六个行政部门,相当于唐朝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大家一看三省的职能分工就明白了,门下省和内史省是发出政令的,是最高权力机构,相当于全国人大;而尚书省则是最高行政机构,相当于国务院。六部则相当于国务院各部委。三省之间互相配合,共同构成了国家最主要的政务部门,而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官职宰相则由三省长官共同担任。

这可是中国宰相制度的一大变化。要知道,中国宰相制度的发展,从大的方面说,一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制;第二个阶段则是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第三个阶段是明清时期废除宰相,实行内阁或者是军机处的替代体制。那么,三省六部制和三公九卿制相比,有什么不同啊?有三个特点值得注意。

第一,宰相由具体的个人变成了机构负责人。在原来的三公体制之下,谁是宰相呢?那就是太尉、司徒、司空这三公。皇帝先任命他们做三公,做宰相,然后他们再组建丞相府,管理全国政事。这样一来,就是先有宰相个人,再有宰相机构。在这种情况下,宰相真是名副其实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当然气焰熏天,经常和皇帝发生冲突。

最典型的就是汉武帝时期,田蚡当宰相,此人揽起权来当仁不让,不停地安插亲信。武帝最后火了,质问他:"君除吏已尽未?吾亦欲除吏。"什么意思呢?你任命官员任命够了吗?我也想任命几个自己人当官,行不行啊?可见君相冲突有多严重。

为了对抗宰相皇帝只好不断发展内廷势力,提拔身边人。三省的长官,尚书令也好,纳言也好,内史令也好,最初不都是皇帝身边的随从吗?可是,到三省体制之下就不一样了。三省长官共同构成宰相集团,这就意味着,先有宰相机构,再有宰相个人。这样一来,突出的就不是宰相个人,而是整个宰相机构的权力。

这其实是把国家对于个人的依赖,转化为国家对于机构的依赖,这不是一个很伟大的进步吗!就在这个制度变革之中,宰相人的权力下降了,相应的,皇帝的权力就上升了。

第二,三省制还意味着决策和行政的分离。在三省体制之下,内史省和门下省是最高决策部门,主管诏令的起草和出台,但是不管执行;而尚书省是最高行政部门,主管诏令的执行,但是不管决策。这种决策权和行政权的分离其实也是在分割宰相权力,同样有助于提高皇权。

第三,三省制还意味着决策的程序分工。任何一个诏令,都是在皇帝的领导下,经过宰相,也就是三省长官的集思广益而成。而且,在宰相形成基本意见后,还需要经过内史省起草、门下省审核和尚书省执行这三个步骤才能真正生效,这种程序分工其实就意味着决策的审慎化。这当然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拍脑门决定,也就减少了行政失误。

把这三个特点综合起来看,就会发现,三省六部制贯彻的是君主集权、宰相分权以及行政理性化这样一些基本原则,这些原则,符合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所以生命力特别旺盛,不光被唐朝直接继承,而且影响力一直达到清朝,真可以说是为万世法了。

相关推荐:

吕布从来没有打过一次胜仗,还有3次的背叛记录

民国'第一凶案'考辨:宋教仁难逃遇刺悲剧

中国历史上最冷酷的皇帝:亲手摔死自己的孙子!

刘备不肯重用赵云背后的难言之隐:竟是因为这!

明朝崇祯上吊前为何说:朕非亡国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