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风云人物

吕布手下第一大将高顺

发布时间:2015-02-14 栏目:专题 投稿:阳光的铅笔

曾经割据一方的吕布手下有一名十分优秀的将领,他是吕布手下第一大将,他的名字叫作高顺高顺,表字也不详,出生年不详。关于他的历史记载十分少,出现在《三国志》正史的记载中的仅有三处,分别在《武帝纪》、《吕布传》与《先主传》中。而这三处记载的也都是同一件事,那就是公元198年吕布派遣高顺攻打刘备。《三国志·武帝纪》载“吕布复为袁术使高顺刘备”;《三国志·吕布传》载“遣高顺刘备于沛”;《三国志·先主传》载“布遣高顺攻之”。但这三处记载十分简单,对于了解高顺这个被遗忘的三国名将帮助不大。

要了解高顺,还需要通过《三国志·吕布传》中的注:《英雄传》及《九州春秋》。特别是《英雄记》,相关的记载比较多,比较详细,要想了解高顺的信息情况,还需要从此处入手。

英雄记记载的公元196年(建安元年)六月是高顺最早出现的时间记载,在此之前高顺从未在史籍上露过面。那么,196年之前的高顺历程如何我们能否探知呢?高顺吕布麾下可以独自别领一军出征大将吕布让麾下将领独自领兵出征的情况不多,从史籍记载来看,高顺吕布麾下唯一独自领兵出征过的将领。以吕布性格看来,能够得到吕布允许独自领兵出征将领,最可能的是亲属派将领,其次是跟随他十分久的元老派将领。据《英雄记》载“(吕)布从郝萌反后,更疏(高)顺。以魏续有外内之亲,悉夺顺所将兵以与续”,可见高顺并非亲属派将领,而应是元老派将领。以此推知,高顺应当跟随吕布十分久,很大可能从吕布开始跟随丁原时,他就是吕布的部下了,跟随吕布经历过杀丁原、刺董卓、战李郭、袭兖州、夺徐州等大小事件。以上应是高顺早年的历程,由于史无明载,无法百分之百肯定,但若不假设各类意外情况的话,应当不会有太大出入。

英雄记记载公元196年郝萌造反,攻击吕布住处,吕布逃到高顺处才得救,高顺也很快平定郝萌的叛乱。但是,此事发生之后,吕布反而疏远有功的高顺,甚至夺其兵给有内外之亲的魏续。吕布在经历过这场差点令他没命的内部叛变之后,势必调整近卫部署,增加亲属派将领士兵加强近卫保护是很正常的,但为何偏要夺高顺的兵来完成这个部署呢?如果吕布不是因个人喜恶,那么必定有一些原因促使他这么做。联系郝萌造反事件,如果高顺郝萌之间有什么可以连通的点,那么也许就能够揭开吕布这样做的原因。《英雄记》载“(吕)布将河内郝萌反”,《三国志·吕布传》载“刺史丁原为骑都尉,屯河内,以布为主簿”,郝萌河内人,丁原也在河内驻守过,那么高顺会不会是河内人,丁原在河内驻守时招入丁原部队,并跟随吕布的呢?笔者觉得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而且这样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吕布会在郝萌造反后疏远了平叛有功的高顺

以上是笔者对高顺早年历程及籍贯的一点推测,无确切的史料支持,非定案之论,仅供参考。

英雄记》载“(高)顺为人清白有威严,不饮酒,不受馈遗。所将七百余兵,号为千人,铠甲斗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陈营”。这段记载道出高顺的为人,清白有威严、不饮酒、不受馈遗,是一个十分高尚的军人。其统帅、作战能力也是十分高的,被冠以“陷陈营”的美名。三国时期的枭雄刘备曹操心腹将领夏侯惇都在高顺手里败过阵,可见“陷陈营”高顺并非浪得虚名的。

英雄记》载“建安元年六月夜半时,布将河内郝萌反,将兵入布所治下邳府,诣厅事阁外,同声大呼攻阁,阁坚不得入。布不知反者为谁,直牵妇,科头袒衣,相将从溷上排壁出,诣都督高顺营,直排顺门入。顺问:‘将军有所隐不?’布言‘河内兒声’。顺言‘此郝萌也’。顺即严兵入府,弓弩并射萌众;萌众乱走,天明还故营。萌将曹性反萌,与对战,萌刺伤性,性斫萌一臂。顺斫萌首,床舆性,送诣布。”

英雄记》的这个记载,是高顺在历史资料中露面的最早记录,也提供了与高顺相关的许多信息。除了之前笔者推测的高顺籍贯信息之外,从吕布在最危急的时刻逃到高顺的兵营,可以看出,高顺在当时确确实实是吕布十分信任的人。人在遇到危险总会想逃到安全的地方,这是人的本能,吕布在那个危急时刻选择逃到高顺处,可见吕布信任高顺,认为高顺能够保护他安全。

“将军有所隐不”,吴金华《三国志校诂》解“隐”为揣度之意,即高顺吕布觉得会是谁。吕布回答高顺他听到反叛的人操河内口音时,高顺很快就判断出是郝萌,并迅速整兵平定了郝萌叛乱,此处可以看出高顺处理突发、紧急事件的能力很强。高顺处决郝萌之后,又把负伤的曹性抬去见吕布,这个做法其实是把大部分功劳让给了曹性。从此处也可以看出高顺为人不争功,对功名利禄看得很开,《英雄记记载吕布高顺兵给魏续高顺“终无恨意”亦可佐证这一点。

《九州春秋》载“(萧)建寻为臧霸所袭破,得建资实。布闻之,自将步骑向莒。高顺谏曰:‘将军躬杀董卓,威震夷狄,端坐顾盼,远近自然畏服,不宜轻自出军;如或不捷,损名非小。’布不从。霸畏布(引还)钞暴,果登城拒守。布不能拔,引还下邳。霸后复与布和。”

这段资料是《九州春秋》中唯一提到高顺记载,讲的是高顺劝谏吕布不可轻易亲征,假如亲征不顺利,对他威名的损害不小。吕布亲征若不胜固然有损威名,但若得胜威名则大大提升,高顺之所以劝谏吕布不要出征,是因为他了解吕布。他认为吕布此次出征胜算不大,不如安守本城,臧霸自然畏服,结果亦如高顺所料。高顺也是史料记载吕布手下唯一出自忠心劝谏过吕布将领,《英雄记》亦载“(高)顺每谏布,言‘凡破家亡国,非无忠臣明智者也,但患不见用耳。将军举动,不肯详思,辄喜言误,误不可数也’。”

公元198年高顺吕布之命进攻刘备曹操派遣夏侯惇救援刘备,也被高顺打败,继而曹操大举进攻。曹操最终消灭了吕布势力,吕布、陈宫、高顺最终的命运都一样,从此成为历史。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作为吕布手下第一大将高顺是真心为吕布死节尽忠的,还是他想投降,但曹操不肯放过他呢?曹操要杀高顺可以有两个理由:一、高顺属于吕布集团的元老派将领,多次参与吕、曹之间的战争,给过曹操不少苦头吃,曹操因此记恨高顺;二、曹操心腹大将夏侯惇曾败于高顺之手,而且还瞎一只眼睛,曹操要为夏侯惇报仇。但这两个理由又太肤浅:一、多次反叛、对抗曹操的昌豨,曹操都能容忍,又怎会容不下高顺呢,更何况高顺对抗曹操也是因为各为其主;二、令曹操失去爱子曹昂及爱将典韦的张绣,曹操也都能容忍,又怎么容不下高顺呢,更何况将领受伤本来就是沙场常事。由此可见,高顺是真心为吕布死节尽忠的,曹操未必不希望高顺投降。

素不和睦的高顺与陈宫最终都是以死节作为结束,但其实两人尽忠的对象其实有所不同,陈宫为谁死节尽忠押后再论,真正为吕布死节尽忠的人估计只有高顺。其实高顺完全可以选择投降曹操,因为在曹操麾下他的才能会得到更好的发挥,若历史真如此,那恐怕曹魏五子良将的名单、位置、事迹将是另一番内容。

相关推荐:

大清慈禧太后守寡数十年 为何出现无数的绯闻?

解密:旧上海'黑帮三大亨'中谁后来成了汉奸?

岳家军名将如何炼成?训练失足跌倒即被毒打

红色娘子军原型结局:革命失败后嫁国民党军人

杰出人才项羽为什么会败给无赖出身的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