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风云人物

诸葛亮到底伟大在哪里

发布时间:2015-02-15 栏目:专题 投稿:完美的红牛

首先我本人年纪应该比大多数人大一点,我不是亮粉也不是亮黑,只是看到一些亮粉隔靴搔痒纠缠在一些细枝末节上,虽爱亮而实不清楚诸葛亮的真正伟大之处。其实在诸葛亮真正的光辉之下,他的一些失误都无足轻重。

1、“孔明虽得其主、未得其时,惜哉、惜哉”这是司马徽对诸葛亮出仕的评价。司马徽臧否人物的功夫大家都有目共睹,这里他讲的“虽得其主”很好理解,“未得其时”如何理解呢?

未得其时可以分两层含义来讲

①当时是什么时代:汉末群雄并起之时。三国开篇就讲了“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第一层时代背景是天下扰攘,群雄逐鹿,大汉四百年天下由治入乱,还远未到统一的时机。中国历史的规律“大乱到大治”,必须经历天下大乱的过程,乱极而治,然后人心思定才能实现大治,中国历史的规律就是几个主要王朝几百年的治世之后都会有长期的战乱。

孔明选择此时出山,不忍见生灵涂炭,本出于救民于水火之目的,但大治的时机未到,就算本领通天也多半是徒劳无功,这是天数,不是人力所能改变,是历史大周期决定的。我们都知道后来即使到晋朝三分归一统天下也还没有安定,一直五胡乱华闹到到唐朝才迎来治世。以孔明的本领,如果在治世出仕,肯定是治世能臣,但在乱世,他注定劳而无功,终其一人之力无法结束乱世,这是客观规律。

②我们都知道刘备是汉室之胄,自起兵就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但汉室气数已尽,用你们懂的话就是生产关系已经不能适应生产力了,汉朝绵延400多年,整个的社会制度政治体制已经腐朽落后,不能适应当时时代了,而且如黄巾起义所表现出来的,老百姓已经起来反抗了,人心已经不在汉朝了。所以汉朝被新的朝代取代本来就是自然规律。所以匡扶汉室是逆天而行,是注定不能成功的,是徒劳的努力。后来汉室也果然再也没有复兴。

2、因为未得其时,所以注定劳而无功。光从文治武功上来看,历史上取得成就比孔明大的大有其人(比如曹操),照道理就应该像亮黑的意思孔明的成就无足称道,但为什么在中国历史上诸葛亮的名声却远远压过那么多人呢?

中国人讲究不以成败论英雄,儒家思想非常重要的一条叫“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义之所在,即使明知会失败,也一定要这么做。儒家的宗师孔子本人就是亲身实践了这一条理念。

孔子处于东周乱世,礼崩乐坏,臣弑君、子弑父层出不穷,战事频仍,百姓流离失所,孔子怀着“复兴礼乐、恢复纲常”的理想带着弟子周游列国,试图实现自己的理想。正如我们大家所知道的,孔子终其一生,没有实现个人的理想他的思想没有被采纳,按理说他也是个失败者,但为什么历朝历代如此推崇他?正是应为他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乱世的规则是错误的,秩序是颠倒的,而孔子追求社会秩序的理想是美好的,是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他的失败只是暂时的,他追求的是一种哲学上讲的“永恒的正义”,永恒的正义在世界上最终一定会实现的,太平盛世是一定会到来的,颠倒和邪恶注定是暂时的。

同样的,诸葛亮也是一个“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这是他最伟大之处。从上文已经知道他的时代背景注定他一定会失败,但是他没有放弃或者同流合污。他选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孔明是一个聪明人,从他多次劝玄德进位可以看出他已经知道汉室无法匡扶,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话就隐含了他自己知道可能终其一生也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是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就算明知是失败也不能放弃努力。所以孔明孔子一样注定了是一个悲剧英雄,他选择了一条困难的道路,但是他坚信理想最终一定会实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死并不可怕,放弃理想的死、无价值的死才可怕。

只要有孔子诸葛亮、文天祥这样的人,中国的文化就不会断绝。中国经历过多次外来的入侵,最后都能光复,正是由于有这种在逆境中追求正义、死而后已的理想主义精神。

相关推荐:

重读毛主席说的这些话,对照现在仍需认真思考分析

史上唯一被乱马踩死的皇帝:宋钦宗赵桓被乱马踩死

于涛解读曹操:长相“非型男”气质“真英雄”

揭秘:宋代的文人咋就对金兀术情有独钟?

司马懿不怕承认失败:谋略胜于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