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风云人物

罗贯中写三英战吕布的实际意图

发布时间:2015-02-15 栏目:专题 投稿:沉静的月饼

之所以要在这里搞个讲座,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

武评出现以来,争论最多的不是谁第一,而是谁第二。

因为第一的位置是留给吕布的。

很多武评大家武评爱好者排出的武评次序,吕布第一位是十之八九的。

但是近些年一些狂热的粉丝开始对这个位置展开了非常疯狂的进击。

【一吕不倒,武平不公】的口号开始沸沸扬扬。

一时间各类角色粉墨登场。

而对于三英吕布这一奠定吕布第一位置的战绩则是他们重点贬低的对象。

一时间经验论、巅峰论、马匹论喧嚣直上。

当然,这些都不是个事,以前我也曾多次辩驳过,至今在我手下没有几个能活的布黑。

但是最近我发现一点,以前对三英吕布这一战绩持否定态度的人多半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他们是知道这一战绩的彪炳在整部三国演义中再无二家,却为了自己的鼓吹对象选择性无视。现在对三英吕布这一战绩持否定态度的人则真的是糊涂了,毕竟现在语文被英语给挤占了相当的部分,教育业急功近利,对于一篇文章只求能背过中心思想,而不肯再去揣摩作者的思想。

我觉得还是应该有必要点醒他们。

三国演义是一部小说,这部小说是以罗贯中的主观意识为基础产生的,而理解罗贯中的主观意识才是武评的真正出路。像这些经验论、巅峰论、马匹论等等东西,都是现在才出现的,老罗根本没有接触过这些概念,怎么可能会在自己的书中含有这种概念?历史可以众说纷纭,因为毕竟没有统一的准绳,而小说则必须以作者的主观意识为准,把自己的主观意识强加给作者,这种属于邪魔外道,也是根本没有立足点的。

很好,扯得太远没有意思,简单来说下老罗想要通过三英吕布这一故事想要表达什么。

首先一点,三国演义这部小说是以蜀汉方为正面人物作为主角的。相信这点大家都明白。第二点,三国演义这部小说是以历史上确实发生过的一些事件为主轴进行铺展的。

这就造成了一个非常尴尬的事,因为在历史上,蜀汉一方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间里是摆不上台面的,而且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败多胜少。这就是对作者的写作进行考验的地方。

我们可以看罗贯中的安排,虚构一些情节,将蜀汉一方安插入比较大的事件中,比如十八路诸侯讨董,老罗为了让蜀汉一方露脸,不惜篡改历史,将华雄的人头放到关羽的名下。然后在蜀汉一方战败的时候,着重写一些小胜,使人们忽略这是蜀汉败了而产生一种主角获胜的感觉,比如吕布袭下邳,张飞丢城弃嫂实在不怎么光彩,但老罗通过一句不敢相逼,给了张飞一个非常漂亮的下台阶,比如长坂坡,蜀汉方可谓一败涂地,但通过着重描写赵云的冲阵扶阿斗和张飞的当阳桥。使读者产生一种蜀汉方获得了胜利的快感。再比如火烧连营,蜀汉方大败亏输,数十年积累的资用血本无归,但通过描写陆逊入石阵来达到蜀汉还是胜你一筹的感觉。

然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蜀汉方几个主要角色的美化,刘、关、张、诸葛、赵、可谓是高大全的典范,忠义楷模道德标兵,勇武绝伦智谋超人,就连马超都美化了,历史上他到底干了什么大家都知道,演义里却完全掉了个。而为了突出诸葛亮,活生生把雅量志高的周公瑾弄成了气量狭小的人物。

也许你看到这里觉得我文不对题,但是我正要给你点出这次讲座的主题。

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里,两将并一将虽然不多,但也常见,甚至有四将、六将、八将并一将的现象出现。但是有一点我想大家没有考虑过,除了这个三英吕布外,从未出现过蜀汉一方的武将去二并一个敌方的武将,更遑论是关、张这样的蜀汉方主要角色,他们从来都是被人二并一的,因为被二并一正是用来烘托主要正面人物勇武的写作手法。

那么话说到这里,想必大家也都明白了。罗贯中心中如果不是要把吕布放在第一的位置,完全可以像平话一样让张飞一个人就把吕布打败,反正故事是他编的,怎么编都无所谓,又不用负什么责任。但他却不惜用关、张二人去并一个吕布,以损害主要正面人物形象的描写手法来写这个故事,罗贯中对吕布勇武第一的定位毋庸置疑!

相关推荐:

宋家三胞胎上小学啦

二战老照片: 揭露纳粹女军人在军队的真实生活

杨玉环死后唐玄宗晚年过得怎么样?悲惨的不能再悲惨了

贿选总统曹锟晚景凄凉:妻子发疯 自己重病

《鸳鸯白鹭图轴》的作者是谁?《鸳鸯白鹭图轴》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