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风云人物

为什么说荀彧是绝代谋臣

发布时间:2015-02-16 栏目:专题 投稿:时尚的钢笔

一、军事才能出众的叫统帅,谋士是负责出谋划策的,而谋士又分许多种,荀攸战术出众,应变强,可以称为优秀的军谋,郭嘉擅于洞察人心,在此基础上提出局部战略分析,至于在军事上的作为几乎没有,面对实际困难,很少有可行的军事方案,但这也并不影响郭嘉作为优秀的谋士。

荀彧虽然不是军谋,但军事见解还是深得曹操信任的,荀彧传的话是太祖虽征伐在外,但军国事皆与彧筹焉,又有实例可以窥视荀彧军事应变能力,即卒全三城,荀彧首先破计,众人疑惑,是荀彧看穿张邈的计谋,然后立即应对,勒兵设备,因为荀彧是司马,位次于将军,掌本府军事,是武官,所以有调兵做军事防御的权力。接着遣骑招夏侯惇进城,一起稳定人心。在郭贡兵临城下之际,第一时间单刀赴会,毫无惧意,让郭贡产生鄄城难下的错觉,这就是兵法上攻心之计。最后又和程昱定计,终于保全三城,让曹操有西归之所。在这场变乱中,作为武将夏侯惇表现远不如荀彧,夏侯先是被吕布袭了辎重,自己又被间谍挟制,也无法解决郭贡问题,他只能衷心对荀彧说一句:“君,一州镇也。”此为武胜。

绝代谋臣只是这些还是不够的,三国志里荀彧是王佐的评价,王佐,王者师佐。陈群在回答别人质疑荀彧和颜子同等德才时说,明君对待臣子的待遇,最高的师臣,其次是友臣,曹操每当有大事,都会先咨询荀彧的意见,正是把荀彧看做师友。

做为魏武的师友,荀彧已经超出普通谋士的范畴,他辅佐曹操是用最至正的道理最出色的谋略。他首先和曹操论道,高瞻远瞩的指出怎样治理天下荀彧希望曹操以周公为榜样,在武力平定天下后,立德立功立言。用孔子的儒家思想治理国家,并重礼学经学,教化人民,安定天下,这在那个时代是进步的,也得到曹操的赞许。荀彧是以谋天下安康为己任的,这就是荀彧成为绝代谋臣的理据。此为道胜。

二、在看看荀彧的谋略,不难发觉荀彧一定程度上是曹操的导师,不断规正曹操的错误,提出正确的发展方向。

1,首先来看看,兖州之乱后,曹操在没有驱逐吕布的情况下,就想东征陶谦,这种情况下,荀彧提出稳固根据地的战略思想,指出天下者必有根本之地,曹操兖州首先起兵,又有百姓根基,应该收复兖州,如无根据地则很难争衡天下,而征徐州会陷入两难之境。又提出收复兖州的方案,以及收复兖州后的发展路径。最后指出曹操征徐州的弊处,让曹操重新思考。曹操认识到自己战略的不成熟,听从荀彧之计,平定了兖州,避免了成为流寇的命途。

2,奉天子战略荀彧力排众议,指出曹操的本心是为汉室兴义兵,匡扶天下,现在有机会靖难,应该迎奉天子,使天下百姓和士人看到汉中央的重建,赢得政治上的莫大优势,收取民心,招纳人才,号令诸侯曹操正是听从荀彧的意见,从此走上平地天下的正轨。

3,曹操对张绣的军事行动受挫,而吕布虎踞徐州,更加致命的是袁绍在河北强盛莫敌,来信里有傲慢轻视之意,曹操又怒又恐怕力有不逮,连行为举止都失去常态。这种情况下,荀彧看出曹操并非在为宛城失利而懊恼,而是畏惧袁绍的强势。所以荀彧先给曹操打气,提出四胜,果然曹操马上高兴起来,有了士气。接着荀彧对症下药,提出解决方法,先破吕布,再图河北的方针。对于曹操怕袁绍煽动关中诸侯的忧虑,荀彧做出精确的战略布局,对关中诸侯示以恩德,让他们在袁曹决战时选择观望,让钟繇镇守西边,曹操平定山东。事实证明关中诸侯非但没有在官渡之战时添乱,还在之后援助曹操集团大破高干、郭援,荀彧的布局取得成效。

4,袁曹决战之前,荀彧先和孔融论战,思想上打击保守派。自己又在后方坐镇,稳定人心,为前线提供援助。在曹操主张撤退,将战线拖后的情况下,写信更正曹操的路线错误。指出以弱敌强,必须画地扼守,一撤退,就无法扭转形势,只有固守以待奇变,才是唯一出路。曹操听从荀彧的意见,果然发生转机,大破绍军,取得官渡的决定性胜利,而荀彧对河北人物的预见亦十分准确。靠荀彧的谋略,终于使曹操挽弱为强,达到莫与争锋的局面。5,曹操在官渡之战以后,再次犯下当年不复兖州而征徐州的错误。以粮草少不足难抗河北为由,准备南下讨伐刘表。荀彧又一次调整曹操的错误,提出乘胜追击集中兵力对付袁绍的方针,指出南下荆州会给袁绍死灰复燃袭击许都的机会。曹操听从荀彧之计,渡河对袁氏继续施以军事打压。

6,有人劝曹操复古置九州,目的是让冀州牧曹操得到更多的领地。曹操觉得好,将要听从荀彧再次更正曹操的政治失误。因为天下未定,曹操刚刚得到冀州,天下震恐,诸侯们都怕曹操夺取他们的领地。这时候,曹操扩大冀州,将河东、冯翊、扶风、西河、幽、并之地都纳入自领的州域,难免会让天下人看到曹操的私心,联盟的关右诸侯可能会发生叛乱,二袁亦有机可乘,刘表更加坐稳荆州。荀彧认为最好的办法使先平定河北,修葺汉王室的旧都,再以不朝贡之名讨伐刘表。这样做,不但安抚了诸侯,让天下人看到曹操的志向是安定社稷匡扶汉室,在政治上处于无往不利的胜势。曹操接受了荀彧的意见,不再置古九州。按照先北后南战略,平定了河北。后来在荆州问题上,又一次听从荀彧的意见,轻兵掩进,取得了荆州。

以上是荀彧本传里面荀彧曹操提供宏观发展方向,像导师一样辅正曹操的错误,弃阴谋扬正道,让曹操终于统一北方,并且在政治取得优势,谋略上在那个时代无出其右者,所以为绝代谋臣,此为谋胜。

三、荀彧出生洛阳名门士族,书香门第,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立德高整,以身作则来教化他人,处台阁之重,而能折节礼下,公正持平,举荐贤才,自己又谦逊退让,曾十数次推掉三公之位,非正道不用心,所以才能名重天下,莫不以为仪表,海内英隽咸宗焉。个人气质亦佳,史载其为人伟美,又有荀令留香的典故。

这样一位毫无瑕疵的完人却不能善终。因为最终他和曹操决裂,选择了死亡。演义有诗评价说他“可怜失足在权门”,这又什么可怜的呢?当年荀彧被袁绍尊为上宾,但依然投奔当时弱小的曹操,大抵是荀彧看中曹操西进讨卓的魄力与王室之心,时天子陷于贼手,汉朝社稷即将颠覆,荀彧只好借军阀之力,匡扶汉室曹操有能力有理想,是最好的人选。是什么让二十二年的相知情谊最后掩入黑巷之中?荀彧希望曹操做周公或者齐桓晋文复兴王室一匡天下,当然他也知道曹操不是大忠臣,但他再没有别的选择。在荀彧心中,社稷,汉室在上,天下未定,曹操就想进魏公,启代汉之势。荀彧反对,并没有后悔,也没有如易中天所言进退失据。他如在寿春对曹操让步,那么魏国将会多了一位三公勋首,却少了一位有理想有操守的“傻瓜”。

我们常因为达不到那种境界就对于不了解的人称之为傻瓜。却忘了做傻瓜的任重道远,虽千万人吾往矣。想想荀彧在寿春,将以前的奇策密谋付之一炬,略许凄凉忧伤,但决绝。天命之年的荀彧难道还看不穿曹氏代汉的必然,但是他需要坚持自己的操守,让人知道士人的气节。荀彧没有什么可以遗憾的,对天下,他辅佐曹操平定了北方,对汉室,他延长了二十年汉祚。坚持理想选择死亡,这种气节,我想是华夏得以繁衍不息的一个精神缘由,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也喜欢裴松之的一句评价:“全大正于当年,布诚心于百代。”

荀彧死后不会无颜见汉君,因为他对汉室无所亏欠,献帝对他的死十分哀伤惋惜,在祭祖之日为他废掉宴乐歌舞。曹操在其故后,也说:“二荀令之论人,久而益信,吾没世不忘。”司马懿更是对他推崇备至,说:“书传远事,吾自耳目所从闻见,逮百数十年间,贤才未有及荀令君者也。”能得到汉魏晋三代君主的相关情愫,除了谋略外,更重要的是荀彧清贵的品德,此为德胜。

相关推荐:

解密:吕后吕雉是否曾经背着刘邦与审食其偷情?

开年大戏“新解”三国历史人物

宋真宗死后谁继位?宋真宗被禅让的幕后之手

三国揭秘:曹操为何会喜欢玩弄美丽的女俘虏?

汉朝靠每年“举孝廉”推选人才 制度始于汉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