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风云人物

关羽是三国最狂妄的人

发布时间:2015-02-16 栏目:专题 投稿:野性的狗

吕布徐州时候,因敌不住曹军,就派部下秦宜禄去袁术那里求援,哪知袁术看中了秦宜禄,强留他作官,并把一个汉室宗亲女子嫁给他为妻,于是,他徐州的妻子杜氏就成了弃妇。被关羽看上了。

后来曹操围攻吕布时候关羽多次请求曹操,如果攻下吕布,请把秦的老婆赏赐给他。曹操答应了。破城之后,关羽一而再,再而三地向曹操要人,曹操却留为己用,“乃自纳之”。关羽为此深恨曹操

煮酒论英雄之后,刘备逃离曹操关羽斩杀徐州刺史,占领徐州,反了曹操。兵败被擒,曹操不但不追究,还封他为偏将军,待以厚礼,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白马一战,关羽斩杀颜良,被封为汉寿亭侯。

当他得知刘备的消息之后,做出了这样一个选择:毅然将所赐金银、美女十人、亭侯大印,一切尽弃,离了曹操,千里走单骑,一路过关杀人,回到了刘备身边。

关羽的这个选择究竟如何呢?我们试分析之。

(一)跟曹操

1.已有的确定条件是:关羽已经做到杂牌将军的级别了,汉寿亭侯。即使不再奋斗,也比较接近人生最大成就了。

2.将来的不确定前景是:受曹操重用的概率大。如果不出什么意外,就会在现有的基础上升职,很容易做到正牌将军的位置。前景看好偏多一些。

(二)跟刘备

1.已有的确定条件是:刘备自己都没有立锥之地,什么也不能给他,一切都得从头再来。起步条件近似于“零”。

2.将来的不确定前景是:依然不确定。弱势集团要想战胜强势集团,概率是比较小的。前景不怎么看好。

这么说来,关羽选择就是一次非理性的选择了。

按《演义》的说法,关羽是为了讲义气才离开曹操的。而按正史,是为了一个女人和讲义气这两个原因才离开曹操的。(正史只说他们情同兄弟,没有说结拜成兄弟。)无论是为哪一个放弃既有的利益,都是非理性的

但是,选择权在关羽。他做出任何选择都是可以的。只是非理性的选择让人感觉别扭。我们假使关羽选择是理性的,那么,该怎样解释他的行为呢?

那就是:曹操所给予他的,少了,不能满足他。

曹操应该是对待他最好的呀,其他将领都没有过那种待遇,怎么还不能满足他呢?那就只有一种解释:曹操无法满足他。

也就是说,他想成为曹操,他想成为新一代的第一霸主!这个价格太高了,曹操开不出的。

那么,关羽是否具备这一目的的条件与动机呢?

(一)外部环境

当时,袁绍与曹操争霸,双方互有胜算,比较容易形成的局面是双方对峙守和,或者是两败俱伤最好,或着是一方失败一方元气大伤也好,这样,他们就有条件发展自己的势力,以争天下。

(二)自身能力

关羽的作战能力极强,应该是继吕布之后的第一猛将。我们按正史《三国志》的记载,解白马之围时,“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

能在万军之中,单刀匹马斩上将首级,且没人能阻挡的,好像还只有关羽一个人能作到,就是吕布也没有这样的记录。

关羽是习惯性的藐视他人,藐视一切,在他的眼里,曹操这个小个子恐怕还算不上是什么英雄。不过是个不讲信义的小人。

(三)动机

许昌打猎的时候关羽就想谋杀曹操,但被刘备劝阻。说明关羽很早就有杀曹操的欲望。

后来刘备一次被曹操打败的时候,哭着对大家说,备的命窘,连累了大家,还是散伙各奔前程去吧。关羽说:“兄言差矣。昔日高祖与项羽争天下,数败于羽;后九里山一战而成功。胜负兵家之常,何可自隳其志!”

关羽看来,只要有一次机会能打败曹操就行了。只要打败了曹操刘备可以当皇帝,关羽成为曹操

纵观三国人物,关羽其实是最狂妄一个。如果他能得志,那绝不亚于操卓之辈。他可以主动放弃已有的巨额利益,就没有他做不出来的事。

相关推荐:

解析一代枭雄齐恒公姜小白为何被活活饿死?

不干活,却又独揽大权,慈禧是如何做到的?

我评关羽之武力

孙权之妹孙尚香嫁给刘备后的凄惨生活

汉武帝为何整死忠于自己的酷吏:他得罪朝野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