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风云人物

解密:历史上有名的昏君万历皇帝为什么宽待言路?

发布时间:2015-04-26 栏目:专题 投稿:痴情的牛排

读明史读到《神宗本纪》,顺带着读了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感触良多。“扒着门缝看历史”,原本不想写任何一位皇帝。毕竟,皇帝一般都是另类的。比较难写,也比较难把握。深宫之中,万人之上,其心谁知耳? 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1563-1620),乃明朝第十三个皇帝,明穆宗朱载垕第三子,隆庆二年(1568年)被册立为太子。隆庆六年(1572年),穆宗病死,朱翊钧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万历。明神宗朱翊钧也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对万历皇帝,历来没有什么好的评价,《神宗本纪》也是有结论的,其说“故论者谓明之亡,实亡于神宗”。其中,史界指责最多的,仍是万历皇帝居然可以不上朝、躲在宫中“罢政”二十七年。 对万历皇帝,我从没有什么好感。其实,有明一朝,大抵是没有什么好皇帝的。当年,喜欢读明史的毛泽东就说过一句话:“《明史》我看了最生气。明朝除了明太祖、明成祖不识字的两个皇帝搞得比较好,明武宗、明英宗还稍好些以外,其余的都不好,尽做坏事”。其实,毛泽东的评价,也不见得正确,其中,“稍好”的皇帝,当不该是武宗英宗,而应该是仁宗宣宗,所谓“仁宣之治”也,可惜,他们俩,执政时间太短。最差的皇帝,评判或许比较一致,这就是明世宗嘉靖皇帝和明神宗万历皇帝。毛泽东曾对嘉靖皇帝不以为然,说他“炼丹修道,昏庸老朽,坐了四十几年天下,就是不办事”。呵呵,这个万历皇帝,我看也是差不多的。 然而,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读罢明史,我发现,万历皇帝也是有优点的。而且,这个优点,在历朝历代的皇帝之中,似乎都是没有的。这个优点,就是他以宽仁之心对待臣子的言路,其对待群臣进言的独特胸襟,亦十分罕见。史书记载,万历时期,众大臣直谏成风,似乎根本不把皇帝放在眼里,纷纷与之抬杠作对,甚至以谩骂的口吻,讥讽皇帝贵妃。言辞之激烈,态度之强硬,空前绝后。但是万历皇帝虽说极其不爽,却没有因进言不当而杀掉任何一人。 我们不妨引录一点万历执政期间众臣“批鳞”式的奏疏,看看大臣们的过份言辞。 比如,关于万历皇帝的“聚敛民财”,右都御史漕运总督李三才说:“今阙政猥多,而陛下病源则在溺志货财。”工科给事中王德完说:“民何负于君?而鱼肉蚕食至于此极耶!”户科给事中田大益痛斥:“陛下驱率虎狼,飞而食人,使天下之人,剥肤而吸髓,重足而累息,以致天灾地坼,山崩穿竭”。关于万历皇帝“装病”不上朝,礼部主事卢红春说:“若真疾耶?则当以宗社为重,毋务为豫乐以为基祸;若非疾也,则当以诏旨为重,毋务以矫饰以起疑”。关于立储之事,御史冯从吾上书:“谓圣体违和,欲以此自掩……天下后世,岂可欺乎?” 还有一个叫大理寺左评事(应该是个不大的官员),名叫雒于仁。万历十七年(1589年)十二月,雒于仁上了奏折,居然批评万历皇帝“酗酒”“恋色”“贪财”“尚气”,并献“四箴”,希望皇帝检讨并改正。言辞激烈、情绪愤慨,简直是破口大骂了。这种言辞,任何朝代的帝王恐怕都是难以容忍的。万历皇帝也是人,当然也生气。他叫来首辅申时行,发誓要严惩此人。众所周知,这个申时行,本是一个谨小慎微之人,向来以无过为荣、以无为引为政绩。没有想到,这么一个胆小怕事的人,也对万历皇帝的决定予以婉拒。可见当时的进言风气,到了一种什么样的程度。此事的最后处理结果,仅仅是将雒于仁革职为民,大事化小,草草了事。倘若是太祖成祖在世,这样的人,诛“九族”外加“十族”,都是不过份的。 中国的封建王朝,皇帝是九五之尊,朕即天下、朕即真理。万历皇帝却何以如此呢?这是性格温和仁厚、心胸大度?还是有其他什么原因?想想万历皇帝对张居正的“秋后算账”,也是够惨忍的了,他怎么偏偏就对进谏之臣网开一面了呢? 其实,任何人,做任何事,都是有原因的。AB型的万历皇帝,自有其做事的性格。有一个人,或许对万历皇帝之“善待言路”产生重要影响,这就是他爷爷明世宗嘉靖皇帝这个嘉靖皇帝也是一个另类人物。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乾纲独断”,对待谏言,向来不听,而且,但凡不中听者,格杀勿论,无论是谁,想劝也劝不动,可谓是铁石心肠。最能说明问题的,就是轰动一时的所谓“大礼仪”事件。 明史说:嘉靖皇帝“讳厚熜,宪宗孙也。父兴献王祐杬,国安陆。”显然,他做皇帝,不是“子承父业”的。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明武宗死了。这个年号正德的皇帝,乃是明宪宗的孙子,明孝宗的独子,其继大位后荒淫无度,31岁即早逝,且无子嗣。国不可一日无君,于是,朝廷依循“兄终弟及”的祖制,想到了远在湖广安陆府(今湖北钟祥)就藩的兴献王之子,也就是明武宗的堂弟兴王朱厚熜。其时,年仅十五岁的朱厚熜匆忙赴京,以藩王身份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嘉靖,即为嘉靖皇帝。其在位45年,也是明朝实际统治时间最长的皇帝。 按照古代礼制,皇家严格要求过继的子女在观念上要以嗣父嗣母为尊,不能再认自己的生身父母,是为“礼”。因此,已是嘉靖帝的朱厚熜,在礼仪形式上,已是明孝宗的儿子了,也就是说,他得管明孝宗叫爸爸。但是,朱厚熜天性乖张倔强,他才不理这一套儿呢。公元1524年(嘉靖三年),嘉靖皇帝提出,他要追尊已去世的生父兴献王为“本生皇考恭穆献皇帝”、将他的生母兴王妃蒋氏尊为皇太后、并为亲生祖母另置宫殿尊养。另外,他也似乎不将先皇帝明孝宗和明武宗放在眼里,以“皇伯考”和“皇兄”称之。这件事,朝野震惊,群臣反对。以老拯相杨廷和其儿子杨慎为首的数百文武官员,集合在皇宫之外,以哭进谏,直哭得天昏地暗、死去活来。然而,朱厚熜不仅不听,还徒生无名之火,他下令,将哭声最大的人,统统逮起来,一下子抓了一百三十四个大臣,第二天,又抓了九十人,这还不算,他下令施以廷杖,要教训教训这批迂腐的大臣,结果有十九人被活活打死了。在历时三年的争议之中,仍有大臣前赴后继,相继进谏,然而,嘉靖皇帝不为所动。他的回应也是简单的:杀头的杀头,罢官的罢官。于是,天下人都知道了嘉靖皇帝的固执,从而“相诫勿言”。此后数十年,竟然到了无人敢于直谏的地步。当时,大臣一言不慎,都是可能招来灭顶之灾的。直到嘉靖末年,才出了一个异类人物海瑞,演绎了一出“海瑞罢官”的故事。此事容另述。 后来的后来,嘉靖死了,穆宗即位。穆宗在位仅六年便去世,于是万历皇帝年纪轻轻(10岁)就做了皇帝万历皇帝小的时候,他有两个老师,一个是张居正,另一个就是他的生母李太后。万历皇帝,甚至有点怕这两个人。《明史》就说“帝事太后惟谨,而诸内臣奉太后旨者,往往挟持太过。”据史料说,李太后经常教育万历皇帝,教育他千万不要学祖父嘉靖皇帝。显然,李太后是把嘉靖皇帝当作反面教材的,他曾说,不要学你爷爷,不听忠臣之谏,大杀建言的大臣,注定是要落得个谤名恶名于世的。她还建议万历皇帝学唐太宗,要从谏如流,做个明君。或许,海瑞罢官的故事,万历皇帝从小耳熟能详,幼年的教育,或许是可以铭记一生的。因此,在对待言路的问题上,万历皇帝便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极端了。 对万历而言,他在位期间,也发生了一件大事,也是与皇家有关的。这就是万历十四年(1586年)的所谓“国本”之争。按照中国君主专制时代的规矩,皇帝与皇后生的儿子是嫡子,与其他妃子生的是庶子,嫡长子是当然的皇位继承人,如果没有嫡子,则以庶子中最年长者为皇太子。即所谓“有嫡立嫡,无嫡立长”。万历的皇后,没有生过儿子,即无嫡。万历十年(1582年),一位王姓宫女生替万历生下了长子,这就是朱常洛。这个故事,“当年明月”先生曾有生动记述,这就是人称“一月天子”的泰昌帝。到了万历十四年(1586年)正月,万历皇帝宠爱的妃子郑氏也生了一子,取名朱常洵,万历皇帝很高兴,立即册封郑妃为皇贵妃。万历的意思是明确的,他想立朱常洵为太子但是,满朝文武反对。同年二月,内阁大臣申时行等提出册立太子之事。于是,一场皇太子之争,由此拉开序幕。 照理说,立太子之事,是皇帝自己的事情。他想立谁就立谁。但是明朝大臣,似乎都是迂腐透顶的,他们偏要干涉。这事要放在嘉靖皇帝身上,早就龙颜大怒,狂开杀戒了,但是万历没有。因为他知道,嘉靖的办法是不对的,他从小受的就这种教育。于是,他的办法先是装糊涂,然后是一拖再拖,实在不中听了,火气上来了,他也就是罢你的官而已。于是,明朝群臣们前仆后继,接二连三地上书责问万历皇帝。其结果,仍是不断地有人被罢官,被处置。不过,万历只守住了一条原则,他不杀人。当然,很多人依旧不甘心。最后,万历也觉得,这种不休止的争义,太没有意思了,他也实在懒得同群臣见面了。因此,他采取的办法,就是不上朝,咱不见面、也听不到你等之人说话,不就得了。或许,万历开二十几年不上朝之先例,估计同这件事是有关系的。 万历从此躲在深宫之中,既吃喝玩乐,又图长生不老之术,还居然修炼什么“断头大法”,对群臣的种种进言,他一概都是两个字:不发或者不报,有时候,也有三个字:“知道了”。当然,他也不是任何政事不管的,史料记载,万历躲在深宫的长年岁月中,涉及国家的大事,他还是亲手处置的,比如,他指挥的明朝“三大役”,比如,他重用熊廷弼镇守辽东军务等等。在我看来,万历心里最烦的事,就是大臣们的“国本”之争,我喜欢的儿子,不能当太子,我不喜欢的人,你们却偏偏要力捧,这都是什么事啊。直到万历二十九年(1501年),这场历时十五年的“国本”之争,才有了结果。这一年,万历皇帝因为一些小事,对郑贵妃产生不满,感情之事,向来是最难捉摸的,皇帝也不例外。他最终决定册立朱常洛为太子。 或许,史官们都是正统之人,他们都想证明封建伦纲之正确,因此编出许多故事,说明万历皇帝立朱常洛乃是天意。比如,有野史说,万历曾为郑贵妃写过立朱常洵为皇太子的字据,并且让她用金盒密封保存,谁知若干年后打开一看,虫子居然把字都吃光了。万历皇帝不由感叹:“这是天意。”这种故事,自然不可信,既然是密封的,虫子又怎么进得去,又活得了?不过,依我之见,万历的最终决定,似乎是错误的,他封的太子,仅仅当了一个月的皇帝,不受节制,天天纵欲,自然一命鸣呼了。当然,他所中意的朱常洵(即福王),也不是什么好鸟。此人就蕃洛阳,恶名远播,后被李自成所杀,其肉亦被烹,也算是为大明王朝尽了忠。 读这段历史,无非是想说明,万历怠政,断送大明未来,是事实;但是万历皇帝前所未有地宽待言路,也是事实。当然,也有人不当引申,说万历皇帝倘若一路“英明”下去,大明王朝有可能开创中国君主立宪体制之未来。这就不是正确之唯物史观了。

相关推荐:

皇太极竟然将姐姐杀死,为了稳固权力真的是什么都做得出来

同治皇后不为人知故事:身为皇后死后惨遭剖腹

原创:他救过卫青,跟过霍去病,打过匈奴,最终却惨死

五虎上将的后代为何默默无闻?五虎上将后代是谁

70多岁的李隆基被迫“入宫”他的养老生活不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