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历史解密

围攻广州,清军遵令走避退内城

发布时间:2015-07-21 栏目:专题 投稿:等待的小蝴蝶

没有国旗的大清国,没能想到商船挂国旗的事,会酿成一场国与国的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的珠江口,虽然是通商口岸,但海面上走私严重,鱼龙混杂,大清海巡船只能根据商船挂没挂国旗来区分谁是走私船或海盗船。由于大清没有法定的国旗,许多中国商船只好向外国机构申请注册,并升挂注册国国旗,并由此拒绝接受大清海巡船管控。

1856年10月8日,一艘名为亚罗号的华人商船被疑参与海盗活动,遭到广东水师的捕快扣押。由于该船已在港英政府注册,升挂英国国旗英国广州代理领事巴夏礼在英国驻华公使、香港总督包令的指使下,致函两广总督叶名琛,要求送还被捕者。叶名琛将全部嫌犯送到英领事馆后,巴夏礼又要求赔偿英商损失,提供通商便利,遭到叶名琛拒绝。

10月12日,英舰以“亚罗号事件”之由,突然闯过虎门海口。

……

围打广州城的战斗(是10月24日正式)打响。英国海军上将西马糜各厘指挥战舰与2000海军陆战队攻打广州,拉开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序幕。

英国舰队广州城外,沿珠江水道一路炮击猎德、中流沙、凤凰岗、海珠等炮台,大清守军按着朝廷的意图“遵令走避”,放弃诸炮台,退守广州城内。(10月25日),英国舰队在海珠炮台安营扎塞,并用海珠炮台上的大炮和舰船上的大炮向广州城轰击。(10月29日),英军炮火击破3米多厚的广州城墙,200多英海军陆战队士兵冲入外城,清军退守内城。

从11月开始,英军沿珠江航道荡平所有大清炮台:东定炮台、猎德炮台、横档炮台、威远炮台、靖远炮台、镇远诸炮台——广州城孤立无援。

这幅刊登在1857年1月24日出版的《伦敦画报》上的《1856年11月12日、13日攻打广州诸要塞战斗计划图》

绘出英国舰队珠江口逆流而上,通过此图左下方的大角炮台“tycock tow”进入虎门之后,舰队的排列位置、攻击目标和进攻日期

图左侧的“bremer channel海湾”处,绘出舰队通过虎门口西岸水道的日期:“1856年11月12日”。图右侧虎门“boca ticris”处,绘出舰队围攻虎门炮台日期:“1856年11月13日”。攻击目标是图右侧虎门炮台右侧登陆地点上注明“marines seamen海军陆战队”,陆地进攻的两列横队的进攻阵形。从这幅战斗计划图看,11月12日和13日是攻克虎门炮台日期

此后,英国人多次照会两广总督叶名琛,要求叶名琛十天内出面谈判。叶名琛毫无反应,时人讥之“六不总督”:“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这更加激怒的英军,开始疯狂炮轰广州

这幅英国随军画家绘制的版画《1856年11月在广州近郊登陆炮击广州城》

反映的即是英军随后在广州郊外登陆,炮轰城里的场景。此画原载于1857年3月14日出版的《伦敦新闻画报》。原图说为“广州及近郊,绘于交战期间”。画的前景显示,攻至广州城近郊的英军架起了大炮。图中央显示,炮击令十三行和附近的民房燃起大火。画右侧珠江,江中小岛,为海珠岛。

12月14日,广州民众放火烧了驻扎英军的十三行地区,大火烧了一天一夜,十三行从此消失。英军被迫退到军舰上,并于1857年1月退出珠江内河,战事陷入僵持阶段。英军一边在珠江口等待援军,一边做再打广州城的战斗准备。

图1:《1856年11月12日13日攻打广州诸要塞计划图》是一幅细线木刻海战计划图,图上绘出了英国舰队的从珠江口逆流而上的航线、舰队排列位置,图上记录了攻克虎门炮台日期“1856年11月12日、13日”。

图2: 这幅《1856年11月在广州近郊登陆炮击广州城》原载于1857年3月14日出版的《伦敦新闻画报》。原图说为“广州及近郊,绘于交战期间”。画的前景显示,攻至广州城近郊的英军架起了大炮。图中央显示,炮击令十三行和附近的民房燃起大火。画右侧珠江,江中小岛,为海珠岛。

相关推荐:

被原子弹炸过之后的日本其实原本并没有想要投降?日本到底是因为什么才投降?

封神演义绝代勇将苏护,为何宁肯造反,也不把女儿妲己嫁给纣王?

海陵王篡位:海陵王迁都燕京 分化女真皇族反抗

汉朝的财产申报:告发人能获被告者一半财产

清平天山南路之战:平定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