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历史解密

唐僧是如何成功调教猪八戒的?

发布时间:2015-07-24 栏目:专题 投稿:专一的奇异果

作为西游记中的活宝,猪八戒是我们几乎所有人都喜欢的一个角色,他憨态可掬,虽然嘴上天天说着要散伙,但是真打起来却无比勇猛。

八戒一个喜剧人物。他具有猪一样的肚量,能屈能伸,幽默风趣,是一个活脱脱的宝贝。唐僧的长征路上,如果没有老猪,一切都变得毫无生气。一部西游记,如果少了老猪,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可读性将大打折扣。老猪的喜剧色彩,还延伸到他的姓名外号上来,特别是让我们领略唐僧教学的成功法则。

谁第一个叫猪八戒呆子

一般认为,称呼猪八戒为“呆子”,是大师兄孙悟空的专利。呆子是不是说这头猪很笨很呆吗?其实并不是。

在此之前,已有人称呼老猪呆子。第一位称呼老猪呆子的,是他的岳父高太公。

唐僧和孙大圣来到高老庄,获悉这里出了一个妖怪,霸占了庄主的女儿。这样说有点冤枉了老猪。高太公只有三个女儿,希望找个倒插门的女婿。刚好老猪下山,将“嘴脸”包装得好好的,让三小姐一见真情,就明媒正娶,“嫁”给了三小姐。

开始,大家对老猪的评价很高。没有父母没有牵挂,干活利索,一头猪相当于十头牛,非常勤快。不过,会干活就会吃饭,肚肠很大,一个人也要吃百十个人的饭。

这样麻烦了,吃得老岳父有点心疼。加上男同志结婚后,原形毕露,逐渐露出了本来面目。嘴巴变长了,喜欢“弄舌头”。脑后长出一溜鬃毛,头发翘上天。偷懒不干活,慢慢脑满肠肥,活脱脱像一头猪。

高太公无奈地说,女婿变成了“一个长嘴大耳朵的呆子。”

由此,给了老猪呆子”的定位,也给孙大圣留下了“呆子”的形象。在收伏老猪时,孙大圣口口声声称他为呆子。可见,还没有认识时,已经将他定位为“呆子”。

呆子的名字还有很多学问

我们习惯叫老猪为猪八戒,其实,老猪还有很多名字。

一个是官名,叫做猪刚鬣。老猪说,家住福陵山云栈洞,以相貌为姓,姓猪,官名叫猪刚鬣。老猪很有意思,这个名字还是“官名”?我猜想,老猪在天宫为官时,官职叫天蓬元帅,不知道姓名,可能名字叫做猪刚鬣。如此的话,就不存在投错胎的问题。还有,刚鬣是什么?鬣是猪脖子后面的硬毛,老猪就是猪毛啊。

猪毛在神仙中,早已出名了。当唐僧一行来到浮屠山,遇到一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乌巢禅师。一见面,禅师惊问道,“你不是福陵山的猪刚鬣吗?”见到孙大圣,还不认识呢。弄得孙大圣很没有面子,也很窝火。

第二个是法名,叫做猪悟能。当观音菩萨奉了如来佛旨,前往东土寻找取经人,经过福陵山时,老猪张牙舞爪,想抓住菩萨当饭吃,被菩萨收拾了。菩萨大慈大悲,给了他一条出路,就是跟随取经团,将功赎罪。老猪欣然愿往,接受菩萨的点化。于是,摩顶受戒,指身为姓,就姓了猪,替他起了法名,叫猪悟能。

为什么叫悟能呢?根据《说文解字》,能是熊的本字,从字形上看,就像一只熊。由于熊力大无比,因此,“能”也引申为能力、才能。为了有区别,“能”一般为专指,“熊”则多了四点。菩萨告诉老猪,你要通过取经的历程,将你这些猪的“能力”忘掉,你就成佛了。确实如此,自从到了灵山后,八戒突然胃口变差,不太想吃饭,吃一点就饱。看来,这个神仙当得没有口福了。

第三个是别名,叫做猪八戒老猪弄不过大师兄,于是束手就擒。唐师父见到老猪,一看就喜欢,老猪还很有眼缘和人缘呢。师父作为尊长,就给“孩子”老猪起了个名。唐长老说,这是“别名”。孙大圣和沙和尚的别名,大家平时叫得少,只有八戒叫得多,别名反过来成为正名、官名了。可见,唐师父这个名取得好。

八戒是什么?唐师父取这个名时,对老猪要求并不高,就是要老猪管好嘴巴,持斋吃素,断了“五荤三厌”。所以,我们对“八戒”都有点误解,以为要戒什么。其实,就是从“吃饭”问题开始戒。可见,佛祖度人,还是讲究循序渐进的。

“五荤三厌”,是佛家和道家两教的结合体,“五荤”是五种辛味蔬菜,包括大蒜、小蒜,小葱、韭与渠(跟萝卜相似,味道如蒜),属于佛戒;“厌”的意思是不忍食用,“三厌”,指雁、狗、乌龟三种道家规定不能吃的动物。人家说,西游记是一部佛道同源的小说,从“八戒”的名字,就已经实现同源。

这里,我感觉有点奇怪了,为什么观音菩萨、唐师父仅仅从吃饭方面,来要求老猪呢?还是有别的意义呢?

唐僧一个真正的博导

从猪八戒的几个名字看出,他出身草莽,是一头有理想的猪,经过艰苦修炼,得成仙道,被玉皇大帝封为天蓬元帅,统领天河八万水军。不仅有正式的神仙编制,也有不小的官职,比孙大哥还早入真流,成为神仙。

由于老猪调戏了嫦娥妹妹,犯了天条,被开除仙籍,发放到人间劳改。不慎投错了胎,变成一头贪吃的肥猪。因胃肠较大,没有东西可吃时,连人也吃,更加犯了佛家的大戒。

师父收他为徒后发现,这个宝贝徒弟要重新修行,接受佛法的熏陶,应该从头开始。如果一开始,就给他讲高深的佛法,无异于对“猪”弹琴,不仅劳而无功,还打击了老猪修炼的积极性。给他取名“八戒”,就是告诉他,你的修炼不要急,慢慢来,先从“戒口”开始,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谈得上学习别的东西。

因此,在取经路上,唐师父时刻管住老猪的嘴巴,对他贪财好色等问题,一般不予严厉计较。我们可能觉得奇怪。当你发现,老猪将“嘴巴”管好之后,其实,也将“贪色”、“贪财”等毛病也戒了。可见,唐师父一个多么有为的导师啊。用孔子的语言来说,就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师父的“八戒”,从“五荤三厌”的“小八戒开始,在逐步深化到“大八戒”,这才是佛家的“八戒”,即“八斋戒”,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不饮酒,不眠坐华丽之床,不打扮及观听歌舞,正午过后不食。如果一开始,就让老猪按照这“八戒”来做,可能把他吓跑了。

当然,佛教戒律还有很多,要求也非常严格。虽然老猪在取经过程中,时有反复,但是也都无伤大雅。最终,在高明的导师唐僧的指引下,克服了诸多缺点,顺利到达理想的灵山。

做人做事的成功法则

我们普遍对唐僧有一点看法,原因是他经常瞎指挥,给孙大圣念紧箍咒。从他引导猪八戒走向成功的做法来看,他不仅用这种方法引导老猪,同样的工作原理也适用于孙大圣和沙和尚,最终你好我好大家好,大家都成就正果,皆大欢喜。

因此,我认为,唐僧的引导方法,更具有现实意义,可以归纳为一种成功法则,就是做人做事,要从自己最容易上手的事情入手。这样目标明确,方法简单,运用自如,事半功倍。

这对于工作和学习,提供了很有益的借鉴。

例如一名大学生刚踏入社会,最缺乏的是实践经验,以及将学到的知识与现实对接,他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缓冲才行。作为主管或上级,就要让他从最容易入手的地方上手,这样,既能充分调动起积极性,也能够强化自信心。

例如,这名新手是写新闻的,就要从小新闻入手,再接触大的新闻,大的文章。如果一开始,就让他去弄大新闻、大文章,可能效果并不好,对他的成功是没有帮助的。

唐僧老猪提出的修炼意见,只是从“戒吃戒口”开始,因为老猪要当好一名和尚,当前最要紧的,就是要从“口”入手,如果一下子让他适应大戒律,无异于难上加难。可见,唐师父因人施教的方法,是多么正确的。

我们能否从中得到更多的借鉴呢?

相关推荐:

神秘古埃及金字塔的五大未解之谜!

印第安人战争中死了多少人:印第安人被灭族了吗

刘备一生最恨的男人并非曹操

洪承畴被俘后降清另解:怕被崇祯皇帝'问责'?

上官婉儿为何能成为巾帼女宰相?女宰相的传奇一生